linuxcpu高
‘壹’ linux cpu占用较高
Linux服务器上出现CPU负载达到100%居高不下的情况,如果CPU 持续跑高,则会影响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CPU利用率。根据经验来看,用户空间进程占用CPU比例在 65-70%。一般不能超过这个比例,超过这个比例,系统性能就会降低,平均负载升高,这点将会在下面的测试中看到。
进程上下文切换。上下文切换和CPU利用率应该联系起来,如果CPU利用率低,那么上下文切换稍高点也能接受。上下文切换也是需要消耗CPU资源的,频繁的切换必将使得CPU利用率升高。
运行队列中等待运行的进程数。每个CPU核心中等待处理的进程数不应该超过3个线程/进程。如4核心的机器,那么队列的最大值应该不超过12个。
对于CPU过载问题通常使用以下两种方式即可快速定位(不能涵盖所有特殊情况,请作为其中的参考排查思路):
一、排查分析
方法一(针对java应用):
第一步:使用
top命令,然后按shift+p按照CPU排序
找到占用CPU过高的进程的pid
第二步:使用
top -H -p [进程id]
找到进程中消耗资源最高的线程的id
第三步:使用
echo 'obase=16;[线程id]' | bc或者printf "%x\n" [线程id]
将线程id转换为16进制(字母要小写)
bc是linux的计算器命令
第四步(此步骤可以和相对应的java开发进行一起排查):执行
jstack [进程id] |grep -A 10 [线程id的16进制]”
查看线程状态信息
二、kswapd0 进程占用 CPU 较高
操作系统都用分页机制来管理物理内存,操作系统将磁盘的一部分划出来作为虚拟内存,由于内存的速度要比磁盘快得多,所以操作系统要按照某种换页机制将不需要的页面换到磁盘中,将需要的页面调到内存中,由于内存持续不足,这个换页动作持续进行,kswapd0 是虚拟内存管理中负责换页的,当服务器内存不足的时候 kswapd0 会执行换页操作,这个换页操作是十分消耗主机 CPU 资源的。如果通过 top 发现该进程持续处于非睡眠状态,且运行时间较长,可以初步判定系统在持续的进行换页操作,可以将问题转向内存不足的原因来排查。
‘贰’ linux串口接收软中断cpu100%
您是想问linux串口接收软中断cpu100%是什么原因吗?linux串口接收软中断cpu100%是因为cpu占用资源较高。当cpu占用资源较高,就会导致出现linux串口接收软中断cpu100%的现象,所以linux串口接收软中断cpu100%是因为cpu占用资源较高。
‘叁’ linux怎么调高cpu重启温度
设置选项。
1、进入超频设置选项,选择frequency/voltagecontrol或者PowerBIOSFeatures或者OverClockingsettings或者GenieBIOSSetting或者/Voltage。
2、进入后找到CPUFrequency以及CPUVoltage不可调整则需开启超频功能。
3、调整CPUFrequency外频的值,每次加10这个值一般在200-300之间,按F10再按Y保存退出重启。
4、电脑重新启动进入系统,用测温软件读取CPU温度,在60度以下继续。
5、返回步骤1重复以上步骤。
6、碰到无法开机或者其他错误返回步骤一,进入CPUVoltage电压,值往上加0。05,保存退出,如果仍然出错则将CPUFrequency降低10。
7、在熟悉了BIOS之后再进行进阶超频。注意:超频会减少CPU寿命。超频尤其是加电压可能导致CPU烧。
‘肆’ Linux里面cpu占用太高排查思路是什么
思路就是top查看是什么进程占用高,一般是应用或者数据库,应用方面可以看看运行吐出日志是否有报错信息,查netstat连接应用端口的会话是不是有异常,数据库进程高,可以使用自带的检查命令后台看是否有执行很久的sql事务,锁等待频繁,报错日志等,找到问题针对性的优化,一步一步解决。
‘伍’ Linux 开启CPU高性能
常用模式介绍:
balanced
它的目的是成为性能和功耗之间的折衷。它试图尽量使用自动调节。它有好的结果对于大多数负载。唯一的缺点是增加了延迟。在当前调释放它使CPU、磁盘、音频和视频插件和激活ondemand调控器。radeon_powersave设置为自动。
latency-performance
低延迟的性能模式。它禁用电能节约机制,使sysctl设置提高延迟。CPU调节器将性能低的CPU锁定C状态(通过PM QoS)。
throughput-performance
高吞吐量优化模式。它禁用电能节约机制,使sysctl设置提高吞吐量性能的磁盘、网络IO和转向最后期限的调度器。CPU调试器设置为性能模式。
virtual-guest
基于企业存储配置文件,在其他任务,增加虚拟内存swappiness和减少磁盘预读值。它没有禁用磁盘屏障。
oracle
基于throughput-performance模式,它另外禁用透明的巨大的页面和修改内核参数相关的一些其他性能。这个配置文件是由tuned-profiles-oracle包。在6.8及以后版本可用。
‘陆’ Linux服务器 内核占用cpu过高
在linux中,内存使用是按照最大化原则来的,也就是说你的内存在满足应用使用的情况下,剩余部分会被当作高速缓存来使用。看你的内存够不够用关键看的是swap区的使用量,swap区使用量较小或者不使用则说明你的内存是足够使用的,如果swap区不停的在增长,或者使用了很多则说明你的内存已经不够用了。
‘柒’ linux 性能优化-- cpu 切换以及cpu过高
本文先介绍了cpu上下文切换的基础知识,以及上下文切换的类型(进程,线程等切换)。然后介绍了如何查看cpu切换次数的工具和指标的解释。同时对日常分析种cpu过高的情况下如何分析和定位的方法做了一定的介绍,使用一个简单的案例进行分析,先用top,pidstat等工具找出占用过高的进程id,然后通过分析到底是用户态cpu过高,还是内核态cpu过高,并用perf 定位到具体的调用函数。(来自极客时间课程学习笔记)
1、多任务竞争CPU,cpu变换任务的时候进行CPU上下文切换(context switch)。CPU执行任务有4种方式:进程、线程、或者硬件通过触发信号导致中断的调用。
2、当切换任务的时候,需要记录任务当前的状态和获取下一任务的信息和地址(指针),这就是上下文的内容。因此,上下文是指某一时间点CPU寄存器(CPU register)和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 广义上还包括内存中进程的虚拟地址映射信息.
3、上下文切换的过程:
4、根据任务的执行形式,相应的下上文切换,有进程上下文切换、线程上下文切换、以及中断上下文切换三类。
5、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进程是资源分配和执行的基本单位;线程是任务调度和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没有资源,进程给指针提供虚拟内存、栈、变量等共享资源,而线程可以共享进程的资源。
6、进程上下文切换:是指从一个进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
(1)进程运行态为内核运行态和进程运行态。内核空间态资源包括内核的堆栈、寄存器等;用户空间态资源包括虚拟内存、栈、变量、正文、数据等
(2)系统调用(软中断)在内核态完成的,需要进行2次CPU上下文切换(用户空间-->内核空间-->用户空间),不涉及用户态资源,也不会切换进程。
(3)进程是由内核来管理和调度的,进程的切换只能发生在内核态。所以,进程的上下文不仅包括了用户空间的资源,也包括内核空间资源。
(4)进程的上下文切换过程:
(5)、下列将会触发进程上下文切换的场景:
7、线程上下文切换:
8、中断上下文切换
快速响应硬件的事件,中断处理会打断进程的正常调度和执行。同一CPU内,硬件中断优先级高于进程。切换过程类似于系统调用的时候,不涉及到用户运行态资源。但大量的中断上下文切换同样可能引发性能问题。
重点关注信息:
系统的就绪队列过长,也就是正在运行和等待 CPU 的进程数过多,导致了大量的上下文切换,而上下文切换又导致了系统 CPU 的占用率升高。
这个结果中有两列内容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一个是 cswch ,表示每秒自愿上下文切换(voluntary context switches)的次数,另一个则是 nvcswch ,表示每秒非自愿上下文切换(non voluntary context switches)的次数。
linux的中断使用情况可以从 /proc/interrupts 这个只读文件中读取。/proc 实际上是 Linux 的一个虚拟文件系统,用于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之间的通信。/proc/interrupts 就是这种通信机制的一部分,提供了一个只读的中断使用情况。
重调度中断(RES),这个中断类型表示,唤醒空闲状态的 CPU 来调度新的任务运行。这是多处理器系统(SMP)中,调度器用来分散任务到不同 CPU 的机制,通常也被称为处理器间中断(Inter-Processor Interrupts,IPI)。
这个数值其实取决于系统本身的 CPU 性能。如果系统的上下文切换次数比较稳定,那么从数百到一万以内,都应该算是正常的。但当上下文切换次数超过一万次,或者切换次数出现数量级的增长时,就很可能已经出现了性能问题。这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切换的类型,再做具体分析。
比方说:
首先通过uptime查看系统负载,然后使用mpstat结合pidstat来初步判断到底是cpu计算量大还是进程争抢过大或者是io过多,接着使用vmstat分析切换次数,以及切换类型,来进一步判断到底是io过多导致问题还是进程争抢激烈导致问题。
CPU 使用率相关的重要指标:
性能分析工具给出的都是间隔一段时间的平均 CPU 使用率,所以要注意间隔时间的设置,特别是用多个工具对比分析时,你一定要保证它们用的是相同的间隔时间。比如,对比一下 top 和 ps 这两个工具报告的 CPU 使用率,默认的结果很可能不一样,因为 top 默认使用 3 秒时间间隔,而 ps 使用的却是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
top 和 ps 是最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
这个输出结果中,第三行 %Cpu 就是系统的 CPU 使用率,top 默认显示的是所有 CPU 的平均值,这个时候你只需要按下数字 1 ,就可以切换到每个 CPU 的使用率了。继续往下看,空白行之后是进程的实时信息,每个进程都有一个 %CPU 列,表示进程的 CPU 使用率。它是用户态和内核态 CPU 使用率的总和,包括进程用户空间使用的 CPU、通过系统调用执行的内核空间 CPU 、以及在就绪队列等待运行的 CPU。在虚拟化环境中,它还包括了运行虚拟机占用的 CPU。
预先安装 stress 和 sysstat 包,如 apt install stress sysstat。
stress 是一个 Linux 系统压力测试工具,这里我们用作异常进程模拟平均负载升高的场景。而 sysstat 包含了常用的 Linux 性能工具,用来监控和分析系统的性能。我们的案例会用到这个包的两个命令 mpstat 和 pidstat。
下面的 pidstat 命令,就间隔 1 秒展示了进程的 5 组 CPU 使用率,
包括:
perf 是 Linux 2.6.31 以后内置的性能分析工具。它以性能事件采样为基础,不仅可以分析系统的各种事件和内核性能,还可以用来分析指定应用程序的性能问题。
第一种常见用法是 perf top,类似于 top,它能够实时显示占用 CPU 时钟最多的函数或者指令,因此可以用来查找热点函数,使用界面如下所示:
输出结果中,第一行包含三个数据,分别是采样数(Samples)如2K、事件类型(event)如cpu-clock:pppH和事件总数量(Event count)如:371909314。
第二种常见用法,也就是 perf record 和 perf report。 perf top 虽然实时展示了系统的性能信息,但它的缺点是并不保存数据,也就无法用于离线或者后续的分析。而 perf record 则提供了保存数据的功能,保存后的数据,需要你用 perf report 解析展示。
1.启动docker 运行进程:
2.ab工具测试服务器性能
ab(apache bench)是一个常用的 HTTP 服务性能测试工具,这里用来模拟 Ngnix 的客户端。
3.分析过程
CPU 使用率是最直观和最常用的系统性能指标,在排查性能问题时,通常会关注的第一个指标。所以更要熟悉它的含义,尤其要弄清楚:
这几种不同 CPU 的使用率。比如说:
碰到 CPU 使用率升高的问题,你可以借助 top、pidstat 等工具,确认引发 CPU 性能问题的来源;再使用 perf 等工具,排查出引起性能问题的具体函数.
‘捌’ linux cpu使用率过高排查
方法一
第一步:使用
top命令,然后按shift+p按照CPU排序
找到占用CPU过高的进程的pid
第二步:使用
top -H -p [进程id]
找到进程中消耗资源最高的线程的id
第三步:使用
echo 'obase=16;[线程id]' | bc或者printf "%x
" [线程id]
将线程id转换为16进制(字母要小写)
bc是linux的计算器命令
第四步:执行
jstack [进程id] |grep -A 10 [线程id的16进制]”
查看线程状态信息
方法二
第一步:使用
top命令,然后按shift+p按照CPU排序
找到占用CPU过高的进程
第二步:使用
ps -mp pid -o THREAD,tid,time | sort -rn
获取线程信息,并找到占用CPU高的线程
第三步:使用
echo 'obase=16;[线程id]' | bc或者printf "%x
" [线程id]
将需要的线程ID转换为16进制格式
第四步:使用
jstack pid |grep tid -A 30 [线程id的16进制]
打印线程的堆栈信息
案例分析
场景描述
生产环境下JAVA进程高CPU占用故障排查
解决过程
1、根据top命令,发现PID为2633的Java进程占用CPU高达300%,出现故障。
2、找到该进程后,如何定位具体线程或代码呢,首先显示线程列表,并按照CPU占用高的线程排序:
1[root@localhost ~]# ps -mp 2633 -o THREAD,tid,time | sort -rn
显示结果如下:
化主动为被动的方式,一方面减轻了运维工程师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减小了运维漏看或者忽略告警的情况发生。
‘玖’ Linux系统CPU/内存使用率过高的问题排查
服务器出现由内存问题引发的故障,例如系统内部服务响应速度变慢、服务器登录不上、系统触发 OOM(Out Of Memory)等。通常情况下当实例内存使用率持续高于90%时,可判断为实例内存使用率过高。CPU/内存使用率过高的问题原因可能由硬件因素、系统进程、业务进程或者木马病毒等因素导致。
笔者以前写过一篇文章- Linux 下的 60 秒分析的检查清单 ,适用于 任何性能问题 的分析工作,这一篇文章是关于CPU/内存使用率的具体的排查思路总结。
执行 top 命令后按 M ,根据驻留内存大小进行排序,查看 “RES” 及 “SHR” 列是否有进程占用内存过高。按 P,以 CPU 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查看是否有进程占用cpu过高。
如果有异常进程占用了大量 CPU 或内存资源,记录需要终止的进程 PID,输入k,再输入需要终止进程的 PID ,按 Enter。
另外说明一下,top 运行中可以通过 top 的内部命令对进程的显示方式进行控制,最常用的是M和P。
CPU 空闲但高负载情况,Load average 是 CPU 负载的评估,其值越高,说明其任务队列越长,处于等待执行的任务越多。执行ps -axjf命令,查看进程状态,并检查是否存在 D 状态进程。D 状态指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该状态进程无法被杀死,也无法自行退出。若出现较多 D 状态进程,可通过恢复该进程依赖资源或重启系统进行解决。
Linux 系统通过分页机制管理内存的同时,将磁盘的一部分划出来作为虚拟内存。而 kswapd0 是 Linux 系统虚拟内存管理中负责换页的进程。当系统内存不足时,kswapd0 会频繁的进行换页操作。换页操作非常消耗 CPU 资源,导致该进程持续占用高 CPU 资源。
执行top命令,找到 kswapd0 进程。观察 kswapd0 进程状态,若持续处于非睡眠状态,且运行时间较长并持续占用较高 CPU 资源,执行 vmstat ,free,ps 等指令,查询系统内进程的内存占用情况,重启系统或终止不需要且安全的进程。如果 si,so 的值也比较高,则表示系统存在频繁的换页操作,当前系统的物理内存已经不能满足您的需要。 si 表示每秒从交换区写入内存的大小(单位:kb/s) , so 每秒从内存写到交换区的大小。
执行cat/proc/meminfo |grep-i shmem命令查看共享内存。
buddy可以以页为单位获取连续的物理内存了,即4K为单位。slab负责需要频繁的获取/释放并不大的连续物理内存,比如几十字节。执行cat /proc/meminfo | grep -i SUnreclaim命令查看slab 内存。
标准的 4KB 大小的页面外,内存大页管理内存中的巨大的页面,处理较少的页面映射表,从而减少访问/维护它们的开销。执行cat /proc/meminfo | grep -iE "HugePages_Total|Hugepagesize" 查看内存大页。
内存使用率计算:
(Total - available)100% / Total
(Total - Free - Buffers - Cached - SReclaimable + Shmem)* 100% / Total
cat /proc/meminfo查看信息含义:
‘拾’ 升级php7.3 linux服务器cpu 突然很高
1、通过宝塔面板安装的建站环境是LNMP,使用的Nginx 1.16.1、MySQL 5.5.62、PHP-7.0。2、优化PHP7.0设置。先进入到PHP7.0管理页面。首先先安装一个opcache缓冲器,用于加速PHP脚本,其他的就都按默认的来吧,毕竟安装的扩展太多容易影响性能。修改max_execution_time时间为20.性能调整。这里可以根据自己服务器配置进行设置,宝塔面板比较人性化,会根据你的服务器配置设置推荐方案。可以根据自己服务器内存大小进行计算,一般一个php-fpm进程占用内存30M左右,以1024MB内存1G内存)来计算,大概可以设置34个并发。使用的就是1核1G内存配置的服务器,安装宝塔面板后推荐的是40并发,用不到那么高的并发,所以设置了20并发的方案,并把max_spare_servers数字调整成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