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与制图
A. GIS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就GIS本身来说,大多数功能较全的GIS一般均具备四种类型的基本功能,它们分别是: 数据采集与编辑功能 GIS的核心是一个地理数据库,所以建立GIS的第一步是将地面的实体图形数据和描述它的属性数据输入到数据中,即数据采集.为了消除数据采集的错误,需要对图形及文本数据进行编辑和修改. 属性数据编辑与分析 属性数据比较规范,适应于表格表示,所以许多地理信息系统都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 通常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都为用户提供了一套功能很强的数据编辑和数据库查询语言,即SQL,系统设计人员可据此建立友好的用户见界面,以方便用户对属性数据的输入、编辑与查询. 除文件管理功能外, 属性数据库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用户定义各类地物的属性数据结构. 由于GIS中各类地物的属性不同, 描述他们的属性项及值域亦不同, 所以系统应提供用户自定义数据结构的功能,系统还应提供修改结构的功能,以及提供拷贝结构、删除结构、合并结构等功能. 制图功能 GIS的核心是一个地理数据库。建立GIS首先是将地面上的实体图形数据和描述它的属性数据输出到数据库中并能编制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图件。因为大多数用户目前最关心的是制图。从测绘角度来看,GIS是一个功能极强的数字化制图系统。然而计算机制图需要涉及计算机的外围设备,各种绘图仪的和携接口软件和绘图指令不尽相同,所以GIS中计算机绘图的功能软件并不简单,ARC/INFO的制图软件包具有上百条命令,它需要设置绘图仪的种类,绘图比例尺,确定绘图原点和绘图大小等. 一个功能强的制图软件包还具有地图综合,分色排版的功能. 根据GIS的数据结构及绘图仪的类型,用户可获得矢量地图或栅格地图.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为用户输出全要素地图, 而且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消首分层输出各种专题地图,如行政区划图、土壤利用图、道路交通图、等高线图等等. 还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得到一些特殊的地学分析用图,如坡度图、坡向图剖面图等等. 空间数据库管理功能 地理对象通过数据采集与编辑后拿棚数,形成庞大的地理数据集。对此需要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GIS一般都装配有地理数据库,其功效类似对图书馆的图书进行编目,分类存放,以便于管理人员或读者快速查找所需的图书。其基本功能包括:1.数据库定义 2.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3.数据库操作 4.通讯功能 空间分析功能 通过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得出决策结论,是GIS的出发点和归宿。在GIS中这属于专业性,高层次的功能。与制图和数据库组织不同,空间分析很少能够规范化,这是一个复杂的处理过程,需要懂得如何应用GIS目标之间的内在空间联系并结合各自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来制定规划和决策。由于它的复杂性,目前的GIS在这方面的功能总的来说是比较低下的。典型的空间分析有: 拓扑空间查询 空间目标之间的拓扑关系有两类,一种是几何元素的节点、弧段和面块之间的关联关系,用以描述和表达几何要素间的拓扑数据结构,另一种是GIS中地物之间的空间拓扑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关联关系和位置关系隐含表达,用户需通过特殊的方法进行查询. 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根据数据库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的缓冲区多边形,它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和基本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 叠置分析 将同一地区,同一比例尺的两组或更多的多边形要素的数据文件进行叠置,根据两组多边形边界的交点来建立具有多重属性的多边形或进行多边形范围的属性特征的统计分析. 空间集合分析 空间集合分析是按照两个逻辑子集给定的条件进行逻辑交运算、逻辑并运算、逻辑差运算。 地学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除有以上基本功能外,还提供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应用分析模块,如网络分析模块,它能够用来进行最佳路径分析,以及追踪某一污染源流经的排水管道等等.土地适应性分析可以用来评价和分析各种开发活动包括农业应用、城市建设、农作物布局、道路选线等用地,优选出最佳方案,为土地规划提供参考意见.发展预测分析可以根据GIS中存储的丰富信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预测某一事物如人口、资源、环境、粮食产量等,及今后的可能发展趋势,并给出评价和估计,以调节控制计划或行动.另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进行最佳位址的选择,新修公路的最佳路线选择,辅助决策分析和地学模拟分析等等. 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 数字高程模型有三种主要的形式,包括格网DEM、不规则三角网(TIN),以及由两者混合组成的DEM。格网DEM数据简单,便于管理,但因格网高程是原始采样点的派生值,内插过程将损失高程精度,仅适合于中小比例尺DEM的构建。TIN直接利用原始高程取样点重建表面,它能充分利用地貌特征点、线,较好地表达复杂的地形,但TIN存储量大,不便于大规模规范管理,并难以与GIS的图形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以及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应用。所以一般的GIS都提供了两种数字高程模型的软件包,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地形分析:包括等高线分析,透视图分析,坡度坡向分析,断面图分析及地形表面面积和挖填方体积计算。最佳路径分析,追踪污染源流分析,农业布局合理性分析,城市布局合理性分析,道路选线分析等。
B. 对制图数据库进行快速联动更新时,需要进行哪些操作
操作如下。
1、导出4.0.23当前数据库数据,进行备份。
2、安装4.1或5.1进行备份数据导入。
3、具体操作,linux中升级MySQL应采取的步骤:1.、进行升级前你应先备份当前的MySQL安装。2.、下载最新linux版MySQL。备携3.、升级MySQL前,燃明必须停止服务器。如果服务器安装为服务,必须在命令提示符下在命令行中用命令停止皮滚告服务
C. 在VB怎样用Teechart使用数据库里的数据制图(折线图)
。衫吵。你这问题。。滚灶。。折线图可以用vB6做,也可或备侍以用css做,也可以用vB生成html,网页可以加载ocx
D. 数据库建设
(一)数据准备
1.数据收集
1∶25万遥感地质填图数据包含影像数据和矢量数据两种格式,影像数据主要包括:TM原始影像、SPOT原始影像、SAR原始影像、TM与SPOT融合影像、TM与SAR融合影像、信息增强分类处理后的整幅影像或影像子区;矢量数据主要包括:航磁等值线影像、1∶25万地形图、地质图、航磁解译地质图、遥感解译单元图、遥感解译地质图。现以新疆瓦石峡地区、内蒙古阿龙山地区为例,具体情况如下:
(1)瓦石峡地区
TM卫星影像
SAR卫星影像
航磁等值线(TIF)影像
航磁解译地质图
地质图
遥感解译影像单元图
遥感解译地质图
(2)阿龙山地区
TM卫星影像
SPOT卫星影像
航磁等值线(TIF)影像
地质图
航磁解译地质图
遥感解译地质图
2.数据预处理
1)影像数据处理,主要针对原始影像数据
(1)将TM原始影像、SPOT原始影像、SAR原始影像、航磁等值线(.JPG)数据格式转换为ERDAS的.IMG格式。
(2)对转换后的IMG文件进行投影转换。投影系采用6度分带的横轴墨卡托(Transverse Mercator)投影,投影参数为:
Units:Meters
Scale Factor:1.0
Longitude Of Center:123 00 00
Latitude Of Center:0 00 00
False Easting:500 KM
False Northing:0 KM
Xshift:0
Yshift:0
椭球(spheroid)体采用克拉索夫(Krasovsky)椭球,参数为:
SemiMajor:6378245.0000 Meters
SemiMinor:6356863.0188 Meters
坐标系采用大地坐标,度量单位为米,这样可以在GIS系统中方便的量算特征的长度和面积。
(3)图像坐标纠正
参照地形图选择同名点,对影像数据进行坐标精校正。同名点的选择不少于12个。
2)矢量数据处理
工作主要针对地质图、航磁解译地质图、遥感解译单元图、遥感解译地质图。
(1)数据分层
根据图面特征信息内容和制图要求,每幅矢量图按特征类型划分为点、线、面(区)三个图层。划分的依据是遥感地质解译图件的信息不完全等同于其他地质调查图件,它表现的内容主要是:从影像图中判读出的地层、岩石影像单元及构造界线,但各种地质特征的单位、时代、分类、度量、结构、方向等的描述不是十分具体,因此在属性定义上比较一致,对一个图件不需要产生基于同一特征类型的专题图层,因此按矢量特征类型划分较为合理、简便。
(2)图件扫描矢量化
将地质、影像单元等图件扫描成 TIF影像文件,按照分层要求,将每个图件数字化为点、线、面三个图层文件。处理的图件和产生的矢量图层文件见表3-1至3-7。
表3-1 矢量图层表
1∶25万遥感地质填图方法和技术
c.面特征:由于影像单元图的面特征描述有其特殊之处,有时遵照地层、岩石的分类方法国家标准,但绝大部分是按照影像颜色、纹理等划分和称谓,因此进行分类编码十分困难,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以上编码方法是在每种特征类型组合最大值和预留一定的扩充余地的基础上编制的,编码方案参照国标:GB958—89区域地质图图例(1∶5万)
(6)属性定义
说明:由于地质代号的组成方式极为复杂,使用了上下角标、希腊字符、拉丁字母等,而这些字符和格式在纯文本的属性字段中是不能完全或准确表达的,因此在录入时对地质代号进行了一些简化。
例如:Pt2xh简化为Pt2xh
简化为An1—3
(二)建立数据库
GIS空间数据库有两种存储形式:一是基于文件索引的传统空间数据库管理体系;二是采用商用关系数据库的解决方案,二者各有千秋。第一种结构是对应用的集成,而数据是松散的,虽不利于数据的集中管理,但对不同系统平台之间共享数据提供了很大方便,特别是数据较少的小型应用系统。这种结构的另外一个可取之处是方案简单,工作量小,不需要数据库方面的专业知识。第二种结构既是应用的集成,也是数据的集成,并且提供所有的RDBMS的数据和安全管理优势,但它需要专用的空间数据引擎,对其他软件使用数据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必须进行数据的导入导出和格式转换,并且要求使用者对RDBMS有一定的操作和管理经验。
由于本集成系统采用的是ARC/INFO和ERDAS软件,它们之间只能达到文件方式的数据共享,虽然ARC/INFO 8提供了GeoDataBase这种关系数据库管理模式,实现真正的空间数据集中管理和RDBMS所有的数据管理能力,但为了满足两个软件之间数据的交互处理,本系统采用文件索引形式的数据库。在数据完备的基础上,建库工作需以下两个步骤:
(1)首先创建基于项目的不同格式、不同类型的目录树工作区,把所有数据文件分类保存在这个工作区中,工作区框架以瓦石峡幅数据为例(图3-5)。
(2)然后在 ARC/INFO 的 ARCMAP中新建一个 MAP DOCUMENT(以下简称为文档),添加所有数据文件到文档中。文档中每个数据文件都被称为一个 LAYER(以下简称为层),每个矢量层可以有它自己的环境,文档可以保存环境的变化。使用者只需打开这个文档即可调用项目所有的数据文件,并且恢复到上一次工作时的状态。
图3-5 数据分层结构图
在MAP DOCUMENT这种集成的数据环境下,使用者可以采用ARC/INFO 8的ARCEDITOR、ARCMAP参照影像图层进行矢量化的解译工作,对已形成的图件直接进行图形和属性编辑,进行辅助解译的空间分析,对各种图件进行叠加比较,使用文字标签或属性字段标注特征,按照分类符号化特征,制作专题图,打印输出图件报表等,实现一系列与遥感解译有关的功能和操作。
由于ARC/INFO提供的地质图式图例和符号不能满足我国的地质成图要求,因此制图软件采用地质行业较为通用的MAPGIS。通过ARCTOOLS工具将最终的解译成果矢量地质图转换为ARC/INFO的标准交换格式E00,提交给MAPGIS形成绘图文件,出版印刷。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流程见“成果图件制作方法研究”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