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lfs
Ⅰ Linux From Scratch (System Preparation)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Linux From Scratch (LFS)项目中关于分区的相关知识。个人认为这部分内容非常有价值,值得深入理解。后续任务主要涉及编译各种组件等。如果你对具体编译过程、应用和每种包的基本原理感兴趣,可以参考LFS/BLFS手册中的相关部分。手册在每个阶段都会进行更新,可能在编译方法上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关注这些差异有助于避免大问题。
主机系统准备阶段,执行"fdisk -l"命令后,通常Gentoo live CD上列出的磁盘分区会被标记为/dev/sda。然而,这种情况并不包括用户已使用其他系统(如Ubuntu)作为主机系统的情况。
如果在执行"fdisk -l"命令后,发现/dev/sda分区存在,则可进一步进行磁盘分区。主要分区包括/boot分区、/swap分区和/root分区。/boot分区用于系统启动,/swap分区用于内存交换,/root分区用于存储用户或管理员数据。它们分别被命名为/dev/sda1、/dev/sda2和/dev/sda3。总体数据存储分区至少需要30GB的空间。接着,将swap分区类型更改为"Linux swap/solaris"。完成所有步骤后,需要对新创建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在格式化前,请确保将分区更改写入磁盘。否则,在使用快照恢复系统时,分区更改将不会产生实质影响。以下是命令列表及操作顺序:
完成上述所有步骤后,已成功对磁盘进行分区并执行了基本的格式化操作。现在,将为LFS创建/boot分区,并将先前创建的/dev/sda1分区(大小为256MB)挂载到指定位置。为了确保主机系统的安全并避免干扰,所有分区挂载操作都在/mnt目录下执行。为了后续操作的便利,已在主机系统中提前设置了环境变量export LFS=/mnt/lfs。可以通过使用echo $LFS命令验证此命令是否有效。接下来,挂载/boot分区并创建/boot目录,步骤如下:
由于我们之前为内存交换创建了/swap分区,因此在LFS中仍需要激活/swap分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设备和底层硬件的不断发展,/swap的重要性相比古代已经变得不那么必要了。实际上,它是可选的。不过,为了完整地完成LFS构建过程,我们仍然会创建并激活/swap分区。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激活它:
包下载阶段,准备主机系统后,需按照LFS手册的指示下载所有软件的源代码。下载后,不要立即解压包。首先,使用"md5sum"命令(例如,man md5sum)对这些安装包进行MD5校验。创建$LFS目录中的"sources"文件夹并使用mkdir -pv $LFS/sources命令。确保所有下载并验证的源代码文件在"sources"文件夹中具有root权限,使用命令chown root:root $LFS/sources/*。
分组用户add和文件结构演示阶段,完成上述步骤后,可以使用ls或ls -l命令查看$LFS目录的结构如下:
上述文件结构不符合标准Linux根目录文件结构。接下来,根据LFS手册的指示创建符号链接,获得以下文件结构,请参考开始提到的LFS手册获取具体步骤。
接下来,我们需要为LFS系统创建用户。可以选择任何你喜欢的用户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使用"lfs"保持与手册的一致性。创建"lfs"用户的命令如下。请注意,以下操作适用于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创建"lfs"用户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污染主机系统:
至此,可以使用命令su - lfs切换到LFS环境。以此方式,可以根据手册创建.bashrc文件,在Bash终端环境中建立环境变量。
Ⅱ lfs什么意思
LFS,全称Linux from Scratch,是一种独特的Linux安装方式,它并非预装的Linux发行版,而更像是一个详细的指南,教你如何从零开始,从互联网下载源代码,亲手"烹饪"出符合个人定制需求的Linux系统。它的价值并不在于单纯地执行编译过程,即使初学者也能通过其文档轻松完成基础安装,但这并不是LFS设立13年来的初衷。
真正的意义在于,LFS通过引导用户理解编译参数、补丁的作用,以及附带脚本的工作原理,旨在培养用户的系统构建技能,使其具备独立制作和优化Linux发行版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LFS更像是一种教育工具,而非现成的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LFS提供的是一个通用的制作流程,它并不保证最终的Linux系统会完全符合个人的偏好或质量标准,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和处理方式都可能不同。因此,LFS更多的是一个提升Linux技能和理解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