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r算法
❶ 晶体场理论中配合物电子成对能算法
由于分子中的电子多数是成对存在,根据Pauling不相容原理,每对电子必为一个自旋向上,一个自旋向下,而磁性互相抵消。因此必须有不成对电子的存在,才能表现磁共振,例如过渡元素重金属或者自由基的存在。因为电子有1/2的自旋,所以在外加磁场下能级二分。当外加具有与此能量差相等的频率电磁波时,便会引起能级间的跃迁。此现象称为电子自旋共振。缩写为ESR。对相伴而产生的电磁波吸收称ESR吸收。产生ESR的条件为νo(MHz)=1.4·g·Ho(高斯)。式中νo为电磁波的频率,Ho为外部磁场强度,g为g因子(g factor)或g值。一个分子中有多数电子,一般说每二个其自旋反相,因此互相抵消,净自旋常为0。但自由基有奇数的电子,存在着不成对的电子(其无与之相消的电子自旋)。也有的分子虽然具有偶数的电子,但二个电子自旋同向,净自旋为一(例如氧分子)。原子和离子也有具有净自旋的,Co2+、Fe3+、和Mn2+等常磁性离子即是。这些原子和分子为ESR研究的对象。由于电子自旋与原子核的自旋相互作用,ESR可具有几条线的结构,将此称为超微结构(hyperfine stru-cture)。g因子及超微结构都有助于了解原子和分子的电子详细状态。也可鉴定自由基。另外,从ESR吸收的强度可进行自由基等的定量。因为电子自旋的缓和依赖于原子及分子的旋转运动,所以通过对ESR的线宽测定,可以了解原子及分子的动的状态。虽然原理类似于核磁共振,但由于电子质量远轻于原子核,而有强度大许多的磁矩。以氢核(质子)为例,电子磁矩强度是质子的659.59倍。因此对于电子,磁共振所在的拉莫频率通常需要透过减弱主磁场强度来使之降低。但即使如此,拉莫频率通常所在波段仍比核磁共振拉莫频率所在的射频范围还要高——微波,因而有穿透力以及对带有水分子的样品有加热可能的潜在问题,在进行人体造影时则需要改变策略。举例而言,0.3 特斯拉的主磁场下,电子共振频率发上在8.41 吉赫,而对于常用的核磁共振核种——质子而言,在这样强度的磁场下,其共振频率为12.77 兆赫。电子成对的应用应用在多个领域,包括了:▲固态物理, 辨识与定量自由基分子(即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 ▲化学,用以侦测反应路径。 ▲生物医学领域,用在标记生物性自旋探子。另外在造影方面另有用途,参见下方说明。 一般而言,自由基在化学上是具有高度反应力,而在正常生物环境中并不会以高浓度出现。若采用特别设计的不反应自由基分子,将之附着在生物细胞的特定位置,就有可能得到这些所谓自旋标记或自旋探子分子附近的环境。【电磁自旋共振造影】EPR用在造影上,理想上是可以用在定位人体中所具有的自由基,理论上较常出现在发炎病灶;但目前仍处在开发阶段,包括讯杂比等等问题待解决
❷ 点成分享 | 了解您的健康指标:血细胞沉降率(ESR)
血沉,又称为红细胞沉降率,是指血红细胞在一个小时内沉降的速率。这是一种常见的血液学测试项目,主要用以评估炎症反应。测量时,将抗凝血液放置在直立管中,记录红细胞沉降的距离,以mm/h为单位报告结果。血沉的正常参考值对性别和年龄有别,一般男性为0-15 mm/h,女性为0-20 mm/h,小儿及50岁以上老人的血沉值可能略快于参考值。
红细胞沉降率的异常与否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疾病发展程度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受病理因素影响,包括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贫血性疾病、肿瘤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等。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还包括性别、年龄、女性经期、妊娠、红细胞数量或形状等生理因素。
血沉测试的发明始于1897年,由波兰医生埃德蒙首次提出。1918年,瑞典病理学家罗伯特改进了使用柠檬酸钠凝固样本测试红细胞沉降率的方法,魏斯特格伦进一步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改良,因此该方法被称为魏氏法。魏氏法是指将离体抗凝血液置于特制刻度测定管内,垂直立于室温中,1h红细胞层下沉的距离,用毫米(mm)数值报告结果。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将魏氏法确立为血沉检测的标准参考方法。
然而,传统魏氏法存在测试时间长、操作复杂、结果易受干扰、不适用于自动化、不稳定、样本需求量大、操作人员误差等不足。为此,市面上逐渐出现了改良传统魏氏法的自动化血沉测定仪。1984年,来自意大利的品牌DIESSE首次发布了带有专用试管的ESR自动测定系统。DIESSE的血沉仪经过不断迭代升级,目前已经推出了针对不同容量的ESR自动测定仪。该血沉仪采用改良魏氏法,将传统的测量时间由60min缩短至20min,通过仪器的自动混匀和光源扫描动态检查红细胞聚集和沉降的变化过程,结合先进的算法得出与传统魏氏法一致性极高的血沉测定结果。此外,该血沉仪采用意大利设计,无需特定试管,不会产生废液和消耗样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❸ 如何快速检索光谱(如拉曼、红外、质谱、核磁等)数据
有许多网站和工具提供免费检索光谱数据,帮助获取化合物的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光谱(NMR)、质谱(MS)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免费资源:
1. NIST Chemistry WebBook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提供的 Chemistry WebBook 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数据库,包含各种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包括 IR、NMR 和 MS,并且还可查询物质的热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其中包含16000+物质IR谱图,33000+质谱,27000+气相色谱。可通过化合物名称、分子式、inchi、cas等字段进行检索,可选择想要的数据类型(如IR、质谱、气相热化学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