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我与预算法

我与预算法

发布时间: 2025-07-13 11:20:28

1. 以“学习会计文化有感”写一篇作文

写作思路:写作的时候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即可。

为期一个星期的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了,但给我的学习轨迹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几天来,我认真聆听了老师就社会资金运行与市政会计管理创新、新预算法解读、财税体制总体改革中的预算改革-体制机制性障碍及破解、行政事业单位税收热点问题、阳光心态、管理会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政策解等课程的讲解,增强了我的会计应用能力,受益匪浅。

这次会计人员学习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税收热点、新预算法、内部控制政策等内容。特别是东北财大老师李晶教授对税收热点问题分析知识的讲解,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语言使我们会计工作者从中学到了很多。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定职业操守

作为林业系统的一名会计工作人员,不光是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荣誉,不然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虽然我从事会计工作也将近十年了,平时也没想那么多,通过这次培训,对我的思想也是一次触动,因此,我认为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广泛积累经验,提高业务技能

学会了很多记账方法,作为当前的会计工作者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严守会计法规,扎扎实实的把会计工作做好,这些年虽积累和掌握了一些专业技能,对会计记账分录等等都己掌握,但现在政府收支分类在改革,记账方式也在改变,所以需要学习更新的地方还很多。

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并熟知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三、工作努力奋进,争做行家里手

现代社会是知识竞争的年代,“谁拥有了知识,谁就拥有了明天”,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知识,才能到达新的高峰。这次培训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我作为一名会计人员。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到依法办事、爱岗敬业、搞好服务、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时刻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在是非面前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态度,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淡泊名利,廉洁自律清白做人。争取做好本院的“内当家”,为单位的会计管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几天时间有限,培训课上不可能讲得太多、太具体,但我将根据这些精髓发散性学习,相信会对我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2. 新预算法若能出台会对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产生怎样的影响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预算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是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2014年8月,全国人大修订了《预算法》,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奠定了法律基础。修订后的《预算法》明确规定建立全口径预算体系,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闭环制度,系统规范转移支付,并将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纳入法律。


原预算法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制定的,于1994年3月22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并于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原预算法在规范预算管理、促进依法理财、加强宏观调控、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公共财政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原预算法已难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存在着预算内容不完善、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预算执行不严格按照规定和规范等问题。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3. 工人日报:政府怎么花钱,预算的事跟你我关系挺

做预算类似切蛋糕,一块蛋糕如果切给保障房的多了,切给公交的就会少。蛋糕怎么切,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多了解些关于预算、预算法的门道,今后遇到“政府怎么花钱”的事,就会更有底气地对照法律条文,监督政府那钱袋子里的钱都花到哪去了,花得该不该、值不值。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是百姓过日子的一句老话。放大到一个国家,这个“算计”说的就是财政预算。政府怎么花钱,预算说了算;预算怎么编制和执行,预算法说了算。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其修正案草案正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进行第四次审议。多家媒体预测,新法有望于8月31日表决通过。
一提及预算的事,普通百姓往往会“敬而远之”。诸如此次完善立法宗旨的意义、修正案草案的几大亮点、预算法修改对于国家治理的意义等,这些“高大上”的话题似乎离普通百姓的生活挺远。
其实并非如此。
比如,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地方甚至贫困县,忽然宣布要上马一个耗资巨大的“形象工程”,而当地诸多民生问题急需财政资金“下锅”,这时百姓会质疑:这么大的事经人大同意了吗?做预算了吗?预算经科学论证了吗?谁有权拍板调整预算?长期以来,由于预算编制缺乏刚性约束,预算调整随意性大,一些地方重大建设项目“看领导脸色”,拍脑袋决策,花钱大手大脚,造成财政资金的巨额损失和浪费,引起公众强烈不满——能说预算与百姓无关吗?
比如,各地土地出让金去向屡屡引发关注,还有被视为腐败温床的政府机关“小金库”长期存在,都与现行预算法没将政府全部收入纳入预算有很大关系。此次预算法修改提出,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这意味着,新预算法一旦表决通过实施后,政府的四本预算即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都要依法进行审计、报批、审议、执行和监督——土地出让金再想“封闭运行”,难了;政府机关的“小金库”再想隐身生存,不易了。
再如,人大代表说“看不懂预算报告”,媒体追问“三公经费”有没有变身为其他支出,这些都与预算的细化程度有关,与政府收支按什么分类有关。据专家介绍,政府支出按功能分类,显示的是政府的钱“干了什么”,以“教育”为例,类、款、项三级结构对应的是“教育”—“普通教育”—“小学教育”,反映出政府为完成教育职能在“普通教育”中用于“小学教育”的支出有多少。如果政府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显示的是政府的钱“花到哪儿去了”,比如教育经费中分别有多少用于教师工资、房屋建设、教学设备、修缮等,这种分类更为直观。无疑,预算越细化、越直观,越有利于公众监督。公众之所以对一些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有疑问,就是想知道行政开支的每一元钱都“花到哪儿去了、花到谁身上”。
政府财政收入是一块大蛋糕,做预算类似切蛋糕。蛋糕怎么切,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抱怨出行难的人,希望政府多投入到公交发展上、公交票价便宜点;无房家庭则希望政府多盖保障房。那么预算时,一块蛋糕如果切给保障房的多了,切给公交的就会少,如何平衡统筹,需要科学的预算安排。
如何尽可能多地保障民生投入、压缩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在切蛋糕之后,还要防止预算执行过程中变形走样,防止有人贪污挪用政府资金,这些都离不开公众监督。以地方债为例,此次修法提出,地方债可以用来盖保障房等公益性资本支出,但不能用来买公车、盖办公楼、发工资。依此原则,公众就可以监督地方债资金用得是不是地方。
今天,我们多了解些关于预算、预算法的门道,今后遇到“政府怎么花钱”的事,就会更有底气地对照法律条文,监督政府那钱袋子里的钱都花到哪去了,花得该不该、值不值。当公众密切关注财政预算的大小事情时,也就是在参与一方社会治理,履行作为国家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热点内容
配置里面说的油耗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3 20:05:55 浏览:133
红尘画质助手的密码是什么 发布:2025-07-13 20:00:58 浏览:760
货拉拉为什么打不开安卓版的 发布:2025-07-13 19:52:05 浏览:641
浏览器源码下载 发布:2025-07-13 19:45:26 浏览:262
大众车的配置有哪些 发布:2025-07-13 19:39:54 浏览:294
通达信k线公式源码 发布:2025-07-13 19:33:53 浏览:835
老式转盘密码箱怎么开 发布:2025-07-13 19:32:44 浏览:74
少儿编程平板 发布:2025-07-13 19:32:43 浏览:879
集成编译环境是什么 发布:2025-07-13 19:30:27 浏览:688
php判断字符是否相等 发布:2025-07-13 19:17:21 浏览: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