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卓系统 » 安卓下载app怎么下载AOT

安卓下载app怎么下载AOT

发布时间: 2023-06-04 08:29:45

① Android7.0怎么样安卓7.0有什么新功能

1.主题皮肤管理器
在CM等一众第三方系统中,早已支持便捷地修改壁纸、图标和系统颜色。在商店和论坛中,也能找到不少优质的皮肤主题。
而当我们提到原生Android,似乎总是长着一张固定的脸。实际上,在Google自家的AOSP(即Android开源项目)中,早已内置了主题管理。
而在Android M 的开发者预览版中,也加入了主题管理器(可惜被需要Root和特定方式才能激活)。既然系统内的皮肤主题框架早已搭建好,那就只等Google在Android系统中放出啦。

2.应用程序抽屉的消失
在2月26日,Google Map的官方Twitter发布了一条介绍视频,其中的展示机Nexus 6P的系统界面中,似乎看不到底部的应用抽屉按钮了。发现问题的同学也开始集体留言质问:‘WHERE IS THE APP DRAWER?!?!’

而在之前也确实有传闻爆料:在新版Android N 中,或许会将应用抽屉的设计去除,选择采用iOS和MIUI的应用呈现方式,即全部在桌面首页中展示。
去除二级菜单的做法,会带来更加凌乱的桌面,还是更有效率的操作体验?似乎很难定论,但作为Android玩家,大可选择Nova启动器等优秀的第三方桌面,而不必担心我卓药丸。
3.夜间模式会许要来了
在Android M 的开发者预览版中,Dark Mode夜间模式曾短暂地出现过,而在正式版中又被砍去。
而最新的Android N 泄露图中,黑色背景的右图也表示着:夜间模式回归Android了。

而更加值得期待的是,Google已经放出了夜间模式的开发代码,开发者可以轻松地为自己的应用设定‘暗色主题’。也许今后只需轻按‘夜间模式’的按钮,从系统到各个应用,都能直接更换成夜间模式。

这一改变,不仅对于越来越多AMOLED屏幕手机而言,是省电的好方法。对于经常深夜玩手机的同学来说,似乎也可以和刺眼的白光说再见了。
4.分屏多任务以及平板支持
在LG和三星都推出了‘分屏模式’后,Google在Android N 中加入分屏功能也是众望所归了。同样的,在上一个版本Android M 中,分屏模式也被隐藏起来,需要特定方式才能激活。
不负众望,来自Google的Pixel C 团队在接受Reddit AMA论坛访谈时,确认了‘split screen is in the works’。

而分屏多任务,似乎在Android平板上也更加适用。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也宣称Android系统的平板,在Android N 中将会更加好用,而不仅仅是将应用界面拉升就够了。
但对于Chrome OS的联动猜想、DPI切换和和界面的调整,似乎只能等Google I/O那
天,才知道答案。
5.支持触控笔
在三星公布的文档中,我们发现三星在Android N 中,采用了系统自带的触控笔接口,而不再使用原先的S PEN专属接口。
而在Android 5.0 (开始支持节电助手)之前,三星关闭了自家的节电模式接口。在Android 6.0 (开始支持指纹识别)之前,又关闭了自家的指纹识别接口。而在Android 7.0公布之前,三星又再一次关闭了自家的触控笔接口,这……

6.更好的Doze省电模式
Doze省电模式首次出现在Android M 中,其省电原理是在设备休眠时,关闭关闭应用后台,以达到省电的效果。
在亲身体验后,Doze模式确实发挥了很好的效果,起码待机的时候不掉电了。但在目前这一功能,在操作体验和用户自定义方面,却有些过于简单了。
所以直到今天Android 6.0,我依然选择绿色守护等第三方应用,去实现控制后台应用耗电的问题。但Root终归有风险,而Android N 也有理由提供一个更好用的Doze省电模式。

7.重新设计的通知栏
在设计上,似乎能探寻的蛛丝马迹,则是一张Android N 的通知栏模拟图,国外媒体Android Police在看到开发样机图后,大致模拟出的新版界面截图。
根据爆料,左图通知栏目前已开始尝试承载更多的信息量,长按后即可查看通知详情。而在右图显示的快速设置页面,将快捷按钮铺满并支持分页,而不像之前只支持固定数量的快捷按钮。

8.更多玩法的指纹识别
随着Nexus 5X和Nexus 6P的发布,Google终于开始为Android提供指纹的支持。在Android 6.0中,关于指纹的接口也正在逐步完善。
在目前看来,似乎指纹最常用也仅限于Play Store和锁屏应用中。期待在Android N 中,能通过指纹解锁完成更多的事情,在iOS的Touch ID上,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场景。也许之后Androidi用户能通过指纹,便捷地查看Google相册中的隐私图片,或者直接解锁启动私人应用。
9.为虚拟现实助力
我们知道,Google正尝试着于打造一款,不需要额外硬件的头戴式VR设备。
而反观目前市面上大部分VR产品,软件部分的开发似乎都与Android系统多少有些联系,也许Google自家的VR设备也需要Android的支持。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Google会为新版本的Android系统,在VR方向上提供更多系统层面的支持。
10.Now on Tap
Now on Tap作为Android M 的重磅功能,在去年收获了业界好评。大致功能则是基于不同情景而直接提供对应信息,通过识别你正在运行的app中的内容,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资料。
比如在网上聊天时,当聊到某部电影时,只需上滑Home键,关于电影的所有信息就能直接呈现。

而在Android N 中,我们期待它能发挥更大用处。毕竟Now on Tap中‘上下文感知’和‘基于情景’都是是人类智能的重要能力。
也许之后当我们打开相机,它就能为你找寻镜头中包含的关键信息。而不仅限于设定日历提醒,或者帮你搜索维基网络那么简单。

综上所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我们作为Android老粉丝的期待和猜想。所有一切都要等到Google I/O 2016才会揭晓。
但不得不说的是,虽然在AppSo年度精选的Android榜中,绝大部分应用都采用了Material Design,但是直到今天,这一设计风格在动效和交互上,依然缺少一个完美的榜样。
我们不会期待Android N 完全改头换面,带来全新的界面,但在图标、按钮、交互动画和界面设计上,我们期待Google能做得更好。

② 安卓art虚拟机在什么位置

一、概述
我们知道Android的程序虽然也是使用Java/Kotlin语言编码,并生成.class字节码,但并不能直接运行在JVM上,而是运行在自己的VM上。而Android程序之所以不能在JVM上运行的根本原因是.class字节码文件并不是Android的最终可执行文件(执行颂唤首效率问题),而是一个过渡产物,最终会生成dex文件在Android VM上执行。

1.1 Android虚拟机分类:
Android VM大体分为两种: Dalvik 虚拟机和 ART虚拟机。

Dilvik 虚拟机:Android 5.0 版本之前。
ART虚拟机:Android 5.0 版本全面使用。
1.2 虚拟机的演变及优化:
Android 1.0,使用Dalvik作为Android虚拟机运行环境,此时的虚拟机是一个解释执行器。
Android 2.2,Android 虚拟机中加入了JIT编译器(Just-In-Time Compiler)。
Android 4.4,全新的ART虚拟机运行环境诞生,此时ART和Dalvik是共存的,用户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
Android 5.0,ART全面取代了Dalvik成为了Android虚拟机运行环境,并使用AOT预编译技术在安装Apk时全量预编译 。
Android 7.0,ART虚拟机采用 JIT/AOT混合编译模式。
二、Dalvik
Dalvik是Google公司自己设计用于Android平台的虚拟机,它是Android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dex格式(Dalvik Executable)的Java应用程序的运行。dex格式是专门为Dalvik设计的一种压缩格式,适合内存和处理器速度有限的系统。Google对其进行了特定的优化,经过优化的Dalvik,具有高效、简洁、节省资源的特点,同时还允许在有限的内存中同时运行多个虚拟机的实例,并且每一个Dalvik 应用作为一个独立的Linux进程执行。独立的进程可以防止在虚拟机崩溃的时候所有程序都被关闭。
2.1 Dalvik和JVM的区别
Dalvik 基于寄存器,而 JVM 基于栈。
指令数量:基于寄存器的操作指令,会增加操作数的大小(劣势),但是会大大减少操作指令的数量(优势)
操作效率:基于寄存器(CPU上)的指令操作速度比基于操作数栈(主存)的速度快。
移植性:基于寄存器执行效率好,但是可移植性差,难跨平台。
Dalvik虚拟机有共享机制,不同应用之间在运行时可以共享相同的类,拥有更高的效率。
2.2 JIT(Just-In-Time Compile)
Android 2.2之前,Dalvik虚拟机是通过解释器 (解释器逐条读入字节码 -> 逐条翻译成机器码 -> 执行机器码)来执行程序的,效率低。针对这个问题,引进了JIT(即时编译器)技术。它是一种优化手段。

JIT技术:将解释过的机器码缓存起来,下次再执行时到这个方法的时候,则直接从缓存里面取出机器码来执行。减少了读取字节码和翻译字节码的操作。以此来提高效率。JIT技术的引入使得Dalvik的性能提升了3~6倍。

注意: 并不是所有执行过的代码对应的机器码都会被缓存起来。而是只有被认定为热点代码(Hot Spot Code) 的代码才会。这里所指的热点代码主要有两类,包括:
被多次调用的方法
被多次执行的循环体(虽然只是循环体被多次执行,但仍是将整个方法的机器码缓存起来)。

缺点: JIT技术的缺点:
每次重新启动引用都需要重新编译。
运行时比较耗电。
三、ART 虚拟机
ART虚拟机在Android 5.0开始替换Dalvik虚拟机,其处理应用程序执行的方式不同于Dalvik虚拟机,它不使用JIT而是使用了AOT(Ahead-Of-Time),也就是链伏提前编译技术。并对垃圾收集器也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预先编译机制(AOT)可提高应用的性能。同时ART 还具有比 Dalvik 更严格的安装时验证。

3.1 AOT(Ahead-Of-Time)预先编译技术
AOT(提前编译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提前将字节码转换成本地机器码,然后野数存储在本地磁盘上,运行时可以直接执行,避免了Dalvik时期的应用运行时再来解释字节码。运行时效率大大提高。

在Android 7.0 之前,Android系统安装Apk时,会进行一次全量预编译,将字节码预先编译成本地机器码,生成 oat文件,并存储在本地磁盘上。这样在App每次运行时就不需要重新编译,可以直接使用编译好本地机器码,运行效率大大提升。但是这也使得安装应用的时间大大增加,于是在Android7.0及之后,又重新引进了JIT技术,形成JIT/AOT混合编译模式。

混合编译的特点:

应用在安装的时候,不进行AOT预编译。
应用运行时直接通过解释器翻译字节码为机器码然后执行。(在应用运行期间使用了JIT技术)并同时记录热点代码信息到profile文件中。
手机进入空闲或充电状态的时候,系统会扫描APP目录下的profile文件,并通过AOT对热点代码进行编译。
下一次启动时,会根据profile文件来运行已编译好的机器码,避免在运行时对已经转换为机器码的方法又进行了JIT编译。
应用运行期间会持续对热点代码进行记录,以方便在空闲或充电时进行AOT,以此循环。
使用JIT编译器来对AOT编译器进行补充,降低了Apk安装的时间,提升了运行时性能,节省了存储空间,加快应用运行速度。

小结:
Android 7.0以前,采用AOT全量预编译,Apk安装时预编译dex生成对应的机器码文件。但预编译量大导致Apk安装时间长。
Android 7.0及之后,采用JIT/AOT混合编译模式,根据对应的profile在空闲时进行AOT预编译。

参考: 实现 ART 即时 (JIT) 编译器

3.2 Dalvik与ART虚拟机的区别
Dalvik每次都要编译再运行,Art只会安装时启动编译(7.0之前全量预编译)。
Art占用空间比Dalvik大(原生代码占用的存储空间更大),就是用“空间换时间”。
Art减少编译,减少了CPU使用频率,使用明显改善电池续航。
Art应用启动更快、运行更快、体验更流畅、触感反馈更及时。
3.3 Interpreter解释器、JIT、AOT的在ART上的使用
解释器: 逐条读入字节码 -> 逐条翻译成机器码 -> 执行机器码,重复执行同一代码时需要重新翻译执行。
JIT编译器: 对运行时的热点代码(热点代码)进行编译,且缓存在内存中,当下次继续执行时,直接从内存中获取,减少重复编译。
AOT编译器: 在运行前将字节码转换为机器码,在运行时直接运行转换后的机器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 垃圾回收方面的优化
Android虚拟机(Dalvik && ART)学习

四、Android中的几种文件
4.1 Apk文件
APK 文件其实是 zip 格式,在Window平台上可以直接将后缀格式改为zip进行解压。解压后的目录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件名 说明
META-INF/ 信息描述,签名等用途。编译生成一个apk包时,会对所有要打包的文件做一个校验计算,并把计算结果放在META-INF目录下。而在Android手机上安装apk包时,应用管理器会按照同样的算法对包里的文件做校验,如果校验结果与META-INF下的内容不一致,系统就不会安装这个apk。这就保证了apk包里的文件不能被随意替换
res/ 存放资源文件
libs/ 存放的是 ndk 编出来的 so 库
AndroidManifest.xml 程序全局清单文件
classes.dex dalvik 字节码
resources.ars 编译后的二进制资源文件,主要是对应的索引
assets/ 保留工程中assets目录,其他工程下的、jar包中的assets也会合并到该assets目录下。
4.2 dex文件
dex 文件是可被Dalvik虚拟机识别并执行的文件, Dalvik 会执行 .dex 文件中的 dalvik 字节码,但一般Dalvik在执行dex优化后的文件(即odex文件)。

dex文件特点:

dex文件是Android系统中的一种文件,是一种特殊的数据格式,和Apk、jar等格式文件类似。
文件更加紧凑:dex文件是能够被DVM识别,加载并执行的文件格式。相比于Jar文件,dex会把所有包含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减少冗余信息,从而降低了加载文件时的I/O耗时,提高类的查找速度。
dex文件包含应用程序的全部操作指令和运行时数据。
相对于PC上的JVM能运行 .class文件,Android上的Dalvik虚拟机能运行 .dex 文件。
.dex文件和 .class文件的格式对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ex 文件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 引起dex文件65535问题的原因
当Android系统启动一个Apk时,会通过 dexopt 工具对dex进行优化。dexopt 的执行过程是在第一次加载dex文件的时候执行的。这个过程会生成一个odex文件,即Optimised Dex (执行odex的效率会比直接执行Dex文件的效率要高很多)。但早期Android系统中, dexopt 有一个问题(即65535问题)。dexopt会把每一个类的方法id检索起来,存在一个链表结构里面。但是这个链表的长度是用一个 short类型(2^16=65536)来保存的,导致了方法id的数目不能够超过65536个。
4.4 odex文件 (Optimized DEX)
背景: 对Android dex文件进行优化来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dex文件的结构是紧凑的,但是我们还是要想方设法进行运行速度的提高,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对dex文件进一步优化。
odex文件的使用场景:

安装阶段: Apk在安装时,系统会进行验证和优化,目的是为了校验代码合法性及优化代码执行速度。当验证和优化后,系统会从Apk中提取dex文件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产物(odex文件)保存到 data/dalvik-cache 目录下。
运行阶段: 当运行Apk的时候,会直接加载odex文件,避免重复验证和优化,加快了Apk的响应时间。
odex 文件的生成过程:

Android 5.0之前:Dalvik虚拟机

Dalvik虚拟机会在执行dex文件前对dex文件做优化,生成可执行文件odex,保存到 data/dalvik-cache 目录,最后把Apk文件中的dex文件删除。

注意: 此时生成的odex文件后缀依然是dex ,它是一个dex文件,里面仍然是字节码,而不是本地机器码。
Android5.0 <= Version < Android 8.0 (Android O):ART虚拟机

Android5.0之后使用ART虚拟机,ART虚拟机使用AOT预编译生成oat文件。oat文件是ART虚拟机运行的文件,是ELF格式二进制文件。oat文件包含dex和编译的本地机器指令,因此比Android5.0之前的odex文件更大。

oat文件生成过程:
App在首次安装的时候,dex2oat 工具默认会把 dex文件翻译成本地机器指令,生成ELF格式的OAT文件,并将其放在了 /data/dalvik-cache 或 /data/app/packagename/ 目录下,此时oat文件后缀格式为odex。
ART加载oat文件后不需要经过处理就可以直接运行,它在编译时就从字节码装换成机器码了,因此运行速度更快。
Dalvik虚拟机执行程序dex文件前,系统会对dex文件做优化,生成可执行文件odex,保存到 data/dalvik-cache 目录,最后把apk文件中的dex文件删除。 (注意:此时生成的odex文件后缀依然是dex ,它是一个dex文件,里面仍然还是字节码,而不是本地机器码。)

注意: Android5.0及之后版本生成的 oat文件后缀还是odex,但是已经不是android5.0 及之前版本的文件格式,而是ELF格式封装的本地机器码。可以认为oat在dex上加了一层壳,可以从oat里提取出dex。
Android O及之后(>=Android 8.0):ART虚拟机

Android 8.0及之后版本,dex2oat会直接生成两个oat文件 (即vdex文件 和 odex文件)。其中 odex 文件是从vdex 文件中提取了部分模块生成的一个新的可执行二进制码文件,odex 从vdex 中提取后,vdex 的大小就减少了。

文件生成过程:
App在首次安装的时候,odex 文件就会生成在 /system/app/<packagename>/oat/ 下。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虚拟机将其 从/system/app 下 到 /data/davilk-cache/ 下。
odex + vdex = Apk 的全部源码 (vdex 并不是独立于odex 的,文件 odex + vdex 才代表一个Apk )。
odex 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启动快: 省去了系统第一次启动应用时从Apk文件中读取dex文件,并对dex文件做优化的过程。和
对RAM的占用(Apk文件中的dex如果不删除,同一个应用就会存在两个dex文件:apk中和 data/dalvik-cache 目录下)。
安全性:防止第三方用户反编译系统的软件(odex文件是跟随系统环境变化的,改变环境会无法运行;而apk文件中又不包含dex文件,无法独立运行)
劣势:
优化后的odex文件大小通常是原dex文件的1~4倍 (空间换时间)。
4.5 vdex文件
vdex文件是 Android O (Android 8.0) 新增的格式包,其目的是为了降低dex2oat时间。

dex2oat的触发场景:

当系统OTA (系统升级) 后,用户自己安装的应用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但 framework 代码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就需要重新对这些应用也做dex2oat。如果没有vdex文件,则需要重新校验Apk里dex文件合法性;如果存在vdex文件,就可以省略校验的过程,节省一部分时间。
当App的 JIT Profile 信息变化时,background dexopt会在后台重新做dex2oat,因为有了vdex,这个时候也可以直接跳过dex文件的校验流程。
dex 文件直接转化的可执行二进制码文件:

App在首次安装的时候,vdex文件就会生成在 /system/app/<packagename>/oat/下。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虚拟机将其从 /system/app 下 到 /data/davilk-cache/ 下。
4.6 art文件
art文件是由虚拟机执行odex文件后,记录虚拟机执行Apk启动的常用函数地址信息后生成出来的文件(记录函数地址信息方便寻址),目的 是用于加快应用启动速度。通常会在data/dalvik-cache/ 目录中保存常用的jar包的相关地址记录。

第一次开机不会生成在 /system/app/<packagename>/oat/ 下,以后也不会。
odex 文件在运行时,虚拟机会计算函数调用频率,进行函数地址的修改。
最后在 /data/davilk-cache/ 由虚拟机生成 art文件(art文件生成)。
生成 art文件后,/system/app 下的odex 和 vdex 会无效,即使你删除,apk也会正常运行。
push 一个新的apk file 覆盖之前 /system/app 下Apk file ,会触发 PMS 扫描时下发 force_dex 的flag ,强行生成新的vdex 文件 ,覆盖之前的vdex 文件,由于某种机制,这个新vdex 文件会到 /data/dalvik-cache/ 下,于是 art 文件也变化了。
4.7 oat文件
ART虚拟机运行的是oat文件,oat文件是一种Android私有ELF文件格式,oat文件包含有从dex文件翻译而来的本地机器指令,还包含有原来的dex文件内容(如下图所示),因此oat文件比odex文件更大。APK在安装的过程中,会通过dex2oat工具生成一个OAT文件(文件后缀还是odex)。对于apk来说,oat文件实际上就是对odex文件的包装,即oat=odex。

注意: Android5.0 及之后的版本,oat文件的后缀还是odex,但是已经不是android5.0 之前的文件格式,而是ELF格式封装的本地机器码。可以认为oat在dex上加了一层壳,可以从oat里提取出dex。

③ 原生安卓比ios还要流畅,为什么到了国内之后国产手机一年就卡

尽管Android旗舰手机在核心硬件搭配方面已经不比iPhone差了,甚至在很多数据上面还要强于iPhone,尤其是在处理器核心数量、运行内存大小都要好过iPhone,不过Android手机还是没能改变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很卡的常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生Android当然会好很多,当然Android本身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Android选择Java作为核心开发语言,而Java本身是一个虚拟机语言,加上Java语言确实也比较臃肿,加上Java语言的一些机制导致了Android的卡顿。

Android的问题是多方面,有本身技术选型的问题,也有生态管理上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非常棘手,不然这问题不早就解决了么,就看Google未来的长期战略是怎么规划的吧,是开发生态逐步规范化还是直接替代Android,就看Google自己的选择了。

④ 安卓7.1有哪些新功能 安卓7.1系统新功能介绍

1、分屏多任务

其实这个功能,之前不少厂商已经做了,而谷歌终于让7.0原生支持了它,从实际体验来看,户点击多任慧弯清务按键后,长按其中一个应用,将其拖拽到屏幕顶部或底部,然后再点击另外一个应用就可以实现分屏多任务功能。

2、“Data Saver”

这个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减少App在后台流量偷跑,用户可以设置黑名单,当Data Saver开启后,这些黑名单中的App将会受到流量限制措施,同时谷歌也减少一些图像传输的分辨率,限制移动流媒体服务的码率,限制一些软件的预缓存功能(自动读取用户并未请求的数据)。

3、号码拦截

谷歌还在新系统中加入了号码拦截功能,用户可以更好拦截诈骗分子、营销电话以及其他骚扰电话,而被封杀的电话号码,将无法来电或者发送短信。

4、更便捷的通知中心

谷歌让7.0系统的通知中心变的便捷且更强大,为了让用户节省更多的时间,首先下拉通知栏中最上方加入了快捷按键控制开关,同时通知中心能显示更多的信息,其次用户可以在通知中心内快速回复消息(免去再打开相应应用的繁琐步骤了),最后就是消息的归拢(就是同一个应用的通知变成“通知组”),如当你收到4封邮件,通知中会一一为你展现,你可以挨个或者分批处理(也可以类比QQ消息),很是方便。

5、夜间模式

准确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新闹高功能,6.0预览版中有,但正式版谷歌给剔除了,现在它又回来了。跟之前不太一样的是,这次的夜间模式被放在了系统UI设置中,打开后系统会根据环境自动开启。

6、增强的Java 8语言支持

7、画中画模式

这个画中画的展现方式跟iOS 9上的基本一致,不过安卓的这个主要是针对电视平台的,当然如果用户不喜欢屏前前幕平分显示的话,可以将其中一个窗口调整到设定的最小值。

安卓手机运行环境art什么意思

Android运行环境ART

安卓之前的版本运行机制是Dalvik,这个导致安卓卡慢,安卓4.4之后推出了ART,在5.0上完全使用了ART模式。

ART 的机制与 Dalvik 不同。在Dalvik下,应用每次运行的时候,字节码都需要通过即时编译器转换为机器码,这会拖慢应用的运行效率,而在ART 环境中,应用在第一次安装的时候,字节码就会预先编译成机器码,使其成为真正的本地应用。这个过程叫做预编译(AOT,Ahead-Of-Time)。这样的话,应用的启动(首次)和执行都会变得更加快速。

通俗一点就是,ART增加APK安装容量,实现了流畅度。

热点内容
缓存区数据读写原理 发布:2025-05-15 03:39:57 浏览:585
编译器生成的是二进制文件吗 发布:2025-05-15 03:38:42 浏览:954
运营为什么区分ios和安卓 发布:2025-05-15 03:30:02 浏览:630
主播网站源码 发布:2025-05-15 02:50:56 浏览:168
中文编程语言有哪些 发布:2025-05-15 02:48:59 浏览:536
配置中心应急流程有哪些 发布:2025-05-15 02:37:31 浏览:670
php宏定义 发布:2025-05-15 02:32:54 浏览:271
咸鱼支付密码哪里改 发布:2025-05-15 02:32:53 浏览:521
存储机箱 发布:2025-05-15 02:31:31 浏览:837
编程很累吗 发布:2025-05-15 02:29:25 浏览: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