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发展未来
㈠ Android开发的未来
开门见山的说,Android确实已经没有了几年前的风光,当时喊出的占据生活里的每一块屏幕的口号,或许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
从事安卓开发也有几年的时间了,回想起最开始学习安卓的时候,老师跟我们一帮菜鸟说,学安卓的人,要有一股子“情怀”,我很喜欢这个描述。我觉得老师口中这个情怀,也应该是所有前端或者说是面向用户的研发人员都需要的。
回归正题。
关于安卓开发的未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各种论坛、自媒体,唱衰安卓的早已屡见不鲜,刚开始我确实还很担心,担心什么时候会因为发生了什么事失去自己的工作,准确来说,甚至我也害怕失去这个行业。
我看过很多互联网大佬的博客,他们大多都有讲过这个问题,我觉得说得也很清晰,并非是市场饱和了,而是,市场对安卓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了。这个观点,我觉得是找到了根儿。
分析安卓开发的未来,可以先从市场对移动端的要求来说,我觉得就一个字,快。
快速开发,快速更迭。
现在的市场跟几年前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候不一样,那个时候真的是一个APP就可以创业。但是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大前端的趋势下,移动端早已不再是Android和IOS的天下,小程序、公众号、混合开发等等新技术新方式正在成为新宠,甚至还有部分企业打出“去安卓化”的口号。
那么,相比于那些可以快速迭代优化的移动端方案,安卓真的失去了竞争力了么?我觉得不然,虽然说安卓在应用层面的发展趋于饱和,但是未来,安卓在人工智能、与5G结合的产业,以及IOT行业,智能家居等全新的移动生态中,仍然大有可为。智慧社区、智慧物业、智慧政务、智慧景区等全新的智慧生态场景,正在逐步改变我们过去的生活方式。
手机早已不是Android的主战场了。
除了谈安卓未来的发展,我也想谈谈我对技术的看法。
研发工程师难以突破瓶颈的原因,未必在技术层面。经常能听到有的人抱怨自己的工作好像是边缘业务,总觉得自己做的工作不过是后台的一个“窗口”,好像安卓只是在做一些协助后台操作数据库的重复性工作。
我相信应该也有人有同样的想法吧,因为我也曾这么理解过,但是一件事改变了我的观点。
我举一个例子。
两个人同时负责一个项目的研发工作,产品经理和UI出了完整的原型图和设计图。甲看了看,觉得没有什么难度,就是简单的几个页面,调几个接口的事儿,于是风风火火地开始搞。乙觉得,虽然页面不多,功能也不算复杂,但是有几个地方的交互产品设计得很巧妙,可能单纯地实现那些交互细节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没几天,甲负责的模块就做得差不多了,于是就放松了,等乙做完了,各自自测之后,就提交测试了。
到这里我觉得不用继续描述,明眼人就已经知道结局。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研发人员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
的确,如果说严格按照产品的设计去做了,哪怕是客户用着不舒服,那也是产品经理背锅,又或者说测试人员测完APP上线了,上线之后出了BUG,流程上也会先追究测试的责任。但是我觉得安卓研发人员需要对自己拿出手的东西有一种期许,就是用户用着自己完成的APP的时候,会觉得,嗯,很好用。
好用。
做到“好用”这两个字其实很难。
安卓不仅仅是安卓,学技术的本身不是为了炫技,而只是为了解决用户的需要,急人所急,就这么简单。对个人来说,如果可以在一个领域深耕,做到极致,努力成为这个方向的专家,那么不存在安卓已死的论调。同时,研发工程师同样需要产品思维,从更高的角度去思考打磨自己的作品,培养自己的“情怀”。
㈡ android开发在中国的前景怎样
相信大家对Android的发展历史多少都有一些了解,Android曾经是一家创立于旧金山的公司的名字,该公司于2005年8月份被Google收购,并从此踏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它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平台、一个生态体系。现在Android在移动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Google于2011年6月份公布的数字,现在每天激活的Android设备高达50万台,比5月份的数据增加了10万台!Google还透露目前已经与36家OEM厂商和215家运营商合作,共激活了超过1亿台Android设备。
相比于Symbian的日落西山,以及苹果的封闭、Windows Phone的前途未卜,Android无疑代表了当前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开放平台取代了封闭平台。让参与者均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益。从2008年9月公布1.0版本以来,经过近三年的跨越式发展,现在Android已经发展到了3.x版本,这是一个针对平板电脑而做了大量优化的版本,包括对更大屏幕的支持的类库、多任务优化等。目前市场上占主流的还是2.2版本,当然,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2.3及后续版本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设备的支持。
由于Android是近几年才开始起步的,所以有很多朋友在关注华清远见3G Android系统开发课程时,也总是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一直跟带着这种疑问的朋友说,回答这个问题,有几个关键点:第一、这个市场是否足够大(或者能发展到足够大),这点我相信大家对于移动设备的现状有足够的了解,对其未来的发展不会有什么异议;其次是你所从事的领域是否处于上升通道上?身处一个上升的通道,个人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这个行业都会带着你往上走,相反,如果处于一个没落的行业,个人再努力,可能都赶不上整个行业坠落的速度。
Android这几年的发展可谓有目共睹,就像前面所说,每天的设备激活数目就达到了50万台;其三,是否有足够多的大公司参与其中,或者是否成就了一些公司。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业内大公司的支持,或者,是否有公司在该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处于这个行业的大公司,除了Google本身外,也成就了一些公司,例如Motorola移动、HTC,前者借Android咸鱼翻身,后者借Android成了市值超越Nokia的公司。行业的发展如此红火,那么作为开发者,是否可以从中获益呢?我们可以从“Android工程师一年经验月薪8000元:”这则新闻来看这个行业的开发者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现在有多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