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系统事件
1. Android可监听的事件类型(提示:用户事件和系统事件,用户事件又分为按键事件和触屏事件)
在android系统中,存在多种界面事件,如点击事件,触摸事件,焦点事件,和菜单事件
用户事件和系统事件等,事件发生时,android界面框架调用界面控件的事件处理函数对事件进行处理。
如:用户事件:
按键事件:keyevent将传递给onkey()函数进行处理
触屏事件:touchevent将传递给ontouch()函数进行处理。
2. android常用的事件有哪些
1:查看是否有存储卡插入
String status=Environment.getExternalStorageState();
if(status.equals(Enviroment.MEDIA_MOUNTED))
{
说明有SD卡插入
}
2:让某个Activity透明
OnCreate中不设Layout
this.setTheme(R.style.Theme_Transparent);
以下是Theme_Transparent的定义(注意transparent_bg是一副透明的图片)
3:在屏幕元素中设置句柄
使用Activity.findViewById来取得屏幕上的元素的句柄. 使用该句柄您可以设置或获取任何该对象外露的值.
TextView msgTextView = (TextView)findViewById(R.id.msg);
msgTextView.setText(R.string.push_me);
4:发送短信
String body=”this is mms demo”;
Intent mmsintent = new Intent(Intent.ACTION_SENDTO, Uri.fromParts(”smsto”, number, null));
mmsintent.putExtra(Messaging.KEY_ACTION_SENDTO_MESSAGE_BODY, body);
mmsintent.putExtra(Messaging.KEY_ACTION_SENDTO_COMPOSE_MODE, true);
mmsintent.putExtra(Messaging.KEY_ACTION_SENDTO_EXIT_ON_SENT, true);
startActivity(mmsintent);
可参考链接http://jykenan.iteye.com/blog/1062141
3. android的onTouch事件
ontach是Android系统中整个事件机制的基础。Android中的其他事件,如onClick、onLongClick等都是以onTach为基础的。
onTach包括从手指按下到离开手机屏幕的整个过程,在微观形式上,具体表现为action_down、action_move和action_up等过程。
onTach两种主要定义形式如下:
1、在自定义控件中,常见的有重写onTouchEvent(MotionEvent ev)方法。如在开发中经常可以看到重写的onTouchEvent方法,并且其中有针对不同的微观表现(action_down、action_move和action_up等)做出的相应判断,执行逻辑并可能返回不同的布尔值。
2、在代码中,直接对现有控件设置setOnTouchListener监听器。并重写监听器的onTouch方法。onTouch回调函数中有view和MotionEvent参数,据此也可以针对不同的事件微观表现作出不同的处理。
关于setOnTouchListener、setOnClickListener和setOnLongClickListener:
Android中,有时候经常见到针对同一控件可能设置不同的事件监听器(如setOnTouchListener、setOnClickListener和setOnLongClickListener),对于这些事件监听器的执行顺序,setOnTouchListener是最先执行的。并且只有当此空间完整走完action_down和action_up流程后,才可能调用performClick()方法,及调用onclick执行。而onLongClick则是在action_down之后开始,并且是在一个新的线程中去判断按压的时间,条件满足则调用performLongClick()函数,及调用onLongClick()函数。
4. Android事件的downTime和eventTime有何区别
区别:DownTime() /是获取按下开始时间,EventTime() //是获取事件结束时间。
在android中,不管是DownTime,还是EventTime,都是MontionEvent类 的方法。当用户触摸屏幕时,将创建一个MontionEvent对象(event),可以通过这个对象获取触控事件的具体信息(比如触摸的坐标event.getX(nID); //获取第nID个触控点的x位置 event.getY(nID); //获取第nID个点触控的y位置)。
补充:获取到DownTime和eventTime,他们的时间差就是总共按下时花费时间(event.getEventTime()-event.getDownTime()))
5. 如何捕获android系统按键事件
下面是android学习手册中关于按键的介绍,例子,文档、源码都可以看,360手机助手中下载
在Android系统中,存在多种界面事件,如点击事件、触摸事件、焦点事件和菜单事件等,在这些界面事件发生时,Android界面框架调用界面控件的事件处理方法对事件进行处理。
Android系统界面事件的传递和处理遵循以下规则。
·如果界面控件设置了事件监听器,则事件将先传递给事件监听器。
·如果界面控件没有设置事件监听器,界面事件则会直接传递给界面控件的其他事件处理方法。
·即使界面控件设置了事件监听器,界面事件也可以再次传递给其他事件处理方法。
·是否继续传递事件给其他处理方法是由事件监听器处理方法的返回值决定的。
·如果监听器处理方法的返回值为true,表示该事件已经完成处理过程,不需要其他处理方法参与处理过程,这样事件就不会再继续进行传递。
·如果监听器处理方法的返回值为false,则表示该事件没有完成处理过程,或需要其他处理方法捕获到该事件,事件会被传递给其他的事件处理方法。
在MVC模型中,控制器根据界面事件(UI Event)类型不同,将事件传递给界面控件不同的事件处理方法。
·按键事件(KeyEvent)将传递给onKey()方法进行处理。
·触摸事件(TouchEvent)将传递给onTouch()方法进行处理。
下面以EditText控件中的按键事件为例,说明Android系统界面事件传递和处理过程。
假设EditText控件已经设置了按键事件监听器,当用户按下键盘上的某个按键时,控制器将产生KeyEvent按键事件。Android系统会首先判断EditText控件是否设置了按键事件监听器,因为EditText控件已经设置按键事件监听器OnKeyListener,所以按键事件先传递到监听器的事件处理方法onKey()中,事件能够继续传递给EditText控件的其他事件处理方法,完全根据onKey()方法的返回值来确定:如果onKey()方法返回false,事件将继续传递,这样EditText控件就可以捕获到该事件,将按键的内容显示在EditText控件中;如果onKey()方法返回true,将阻止按键事件的继续传递,这样EditText控件就不能够捕获到按键事件,也就不能够将按键内容显示在EditText控件中。
Android界面框架支持对按键事件的监听,并能够将按键事件的详细信息传递给处理方法。为了处理控件的按键事件,先需要设置按键事件的监听器,并重载onKey()方法,示例代码如代码清单1所示。
代码清单1 设置按键事件的监听器,并重载onKey()方法
entryText.setOnKeyListener(new OnKey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Key(View view, int keyCode, KeyEvent keyEvent) {
//过程代码……
return true/false;
}
第1行代码是设置控件的按键事件监听器。
第3行代码的onKey ()方法中的参数:第1个参数View表示产生按键事件的界面控件;第2个参数keyCode表示按键代码;第3个参数KeyEvent则包含了事件的详细信息,如按键的重复次数、硬件编码和按键标志等。
第5行代码是onKey()方法的返回值:返回true,阻止事件传递;返回false,允许继续传递按键事件。
KeyEventDemo是一个说明如何处理按键事件的示例。
KeyEventDemo用户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KeyEventDemo用户界面
从图5-27中可以看出,最上方的EditText控件是输入字符的区域,中间的CheckBox控件用来控制onKey()方法的返回值,最下方的TextView控件用来显示按键事件的详细信息,包括按键动作、按键代码、按键字符、UNICODE编码、重复次数、功能键状态、硬件编码和按键标志。
界面的XML文件的代码如代码清单2所示
代码清单2 界面XML文件
<EditText android:id="@+id/entry"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EditText>
<CheckBox android:id="@+id/block"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text="返回true,阻止将按键事件传递给界面元素" >
</CheckBox>
<TextView android:id="@+id/label"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text="按键事件信息" >
</TextView>
在EditText中,当任何一个键按下或抬起时,都会引发按键事件。为了能够使EditText处理按键事件,需要使用setOnKeyListener ()方法在代码中设置按键事件监听器,并在onKey()方法中添加按键事件的处理过程,代码如代码清单3所示。
代码清单3 setOnKeyListener()
entryText.setOnKeyListener(new OnKey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Key(View view, int keyCode, KeyEvent keyEvent) {
int metaState = keyEvent.getMetaState();
int unicodeChar = keyEvent.getUnicodeChar();
String msg = "";
msg +="按键动作:" + String.valueOf(keyEvent.getAction())+"
";
msg +="按键代码:" + String.valueOf(keyCode)+"
";
msg +="按键字符:" + (char)unicodeChar+"
";
msg +="UNICODE:" + String.valueOf(unicodeChar)+"
";
msg +="重复次数:"+ String.valueOf(keyEvent.getRepeatCount())+"
";
msg +="功能键状态:" + String.valueOf(metaState)+"
";
msg +="硬件编码:" + String.valueOf(keyEvent.getScanCode())+"
";
msg +="按键标志:" + String.valueOf(keyEvent.getFlags())+"
";
labelView.setText(msg);
if (checkBox.isChecked())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在上述代码中,第4行代码用来获取功能键状态。功能键包括左Alt键、右Alt键和Shift键,当这3个功能键被按下时,功能键代码metaState值分别为18、34和65;但没有功能键被按下时,功能键代码metaState值分别为0。
第5行代码获取了按键的Unicode值,而在第9行中,将Unicode转换为了字符,显示在TextView中。
第7行代码获取了按键动作,0表示按下按键,1表示抬起按键。第7行代码获取按键的重复次数,但当按键被长时间按下时,则会产生这个属性值。
第13行代码获取了按键的硬件编码,各硬件设备的按键硬件编码都不相同,因此该值一般用于调试。
第14行获取了按键事件的标志符。
6. android的事件处理机制有两种
1.基于监听的事件处理机制,有一个关键就是事件注册。 但是我们在实践的时候并没有自己手动的为某个视图控件注册监听器。
解答: 我们会经常用到 诸如 setOnclickListener(),OnTouchListener()方法等。 从字面意义理解,它为设置...监听器。 但是,它 跟注册还是颇有一些区别的。 我想注册实践监听器,就是将它挂在在一个线程上,也就是说有一个事件监听线程,那么,有事件的视图,就至少是双线程的程序了。 不过很可惜,在去看set..Listener的源码的时候,是看不到它在java源码方面的具体实现的。 也就是说,要么它依赖操作系统实现,要么它依赖jni实现,并且,事件线程由jni管理。 换言之,实现注册监听是由ni实现的。
2.事件源的触发流程:
解答: 学习过操作系统朋友应该知道,操作系统的很多操作都是通过中断来完成。 同理,比如一个点击事件,android手机硬件中,包括了一个触摸屏的硬件,它分为内屏和外屏。 其中负责触发屏幕点击和触摸中断的为内屏。 内屏大概由五个层次构成,具体有什么用不知道,反正我拆过~~~ 从内屏上,当有电容屏感应的时候,会接收到你触摸的位置信息,甚至触摸力度!!! 这个消息经由系统中断(具有最高优先级,应该是由最高优先级的进程通知)发送给cpu,经由cpu通过进程间的消息机制传递给这个进程(当前正在用户界面运行的进程,这时候只有一个),也就是这个程序运行的内存空间的某个点。(或者说通过广播机制,将这个事件发送给所有的app也是有可能的)。
7. 请简述什么是android事件处理,并分析两种android事件处理机制的实现过程和区别
UI编程通常都会伴随事件处理,Android也不例外,它提供了两种方式的事件处理:基于回调的事件处理和基于监听器的事件处理。
对于基于监听器的事件处理而言,主要就是为Android界面组件绑定特定的事件监听器;对于基于回调的事件处理而言,主要做法是重写Android组件特定的回调函数,Android大部分界面组件都提供了事件响应的回调函数,我们主要重写它们就行。
一 基于监听器的事件处理
相比于基于回调的事件处理,这是更具“面向对象”性质的事件处理方式。在监听器模型中,主要涉及三类对象:
1)事件源Event Source:产生事件的来源,通常是各种组件,如按钮,窗口等。
2)事件Event:事件封装了界面组件上发生的特定事件的具体信息,如果监听器需要获取界面组件上所发生事件的相关信息,一般通过事件Event对象来传递。
3)事件监听器Event Listener:负责监听事件源发生的事件,并对不同的事件做相应的处理。
基于监听器的事件处理机制是一种委派式Delegation的事件处理方式,事件源将整个事件委托给事件监听器,由监听器对事件进行响应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将事件源和事件监听器分离,有利于提供程序的可维护性。
举例:
View类中的OnLongClickListener监听器定义如下:(不需要传递事件)
[java] view plainprint?
public interface OnLongClickListener {
boolean onLongClick(View v);
}
public interface OnLongClickListener {
boolean onLongClick(View v);
}
View类中的OnLongClickListener监听器定义如下:(需要传递事件MotionEvent)
[java] view plainprint?
public interface OnTouchListener {
boolean onTouch(View v, MotionEvent event);
}
public interface OnTouchListener {
boolean onTouch(View v, MotionEvent event);
}
二 基于回调的事件处理
相比基于监听器的事件处理模型,基于回调的事件处理模型要简单些,该模型中,事件源和事件监听器是合一的,也就是说没有独立的事件监听器存在。当用户在GUI组件上触发某事件时,由该组件自身特定的函数负责处理该事件。通常通过重写Override组件类的事件处理函数实现事件的处理。
举例:
View类实现了KeyEvent.Callback接口中的一系列回调函数,因此,基于回调的事件处理机制通过自定义View来实现,自定义View时重写这些事件处理方法即可。
[java] view plainprint?
public interface Callback {
// 几乎所有基于回调的事件处理函数都会返回一个boolean类型值,该返回值用于
// 标识该处理函数是否能完全处理该事件
// 返回true,表明该函数已完全处理该事件,该事件不会传播出去
// 返回false,表明该函数未完全处理该事件,该事件会传播出去
boolean onKeyDown(int keyCode, KeyEvent event);
boolean onKeyLongPress(int keyCode, KeyEvent event);
boolean onKeyUp(int keyCode, KeyEvent event);
boolean onKeyMultiple(int keyCode, int count, KeyEvent event);
}
public interface Callback {
// 几乎所有基于回调的事件处理函数都会返回一个boolean类型值,该返回值用于
// 标识该处理函数是否能完全处理该事件
// 返回true,表明该函数已完全处理该事件,该事件不会传播出去
// 返回false,表明该函数未完全处理该事件,该事件会传播出去
boolean onKeyDown(int keyCode, KeyEvent event);
boolean onKeyLongPress(int keyCode, KeyEvent event);
boolean onKeyUp(int keyCode, KeyEvent event);
boolean onKeyMultiple(int keyCode, int count, KeyEvent event);
}
三 比对
基于监听器的事件模型符合单一职责原则,事件源和事件监听器分开实现;
Android的事件处理机制保证基于监听器的事件处理会优先于基于回调的事件处理被触发;
某些特定情况下,基于回调的事件处理机制会更好的提高程序的内聚性。
四 基于自定义监听器的事件处理流程
在实际项目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自定义监听器来实现自定义业务流程的处理,而且一般都不是基于GUI界面作为事件源的。这里以常见的app自动更新为例进行说明,在自动更新过程中,会存在两个状态:下载中和下载完成,而我们的程序需要在这两个状态做不同的事情,“下载中”需要在UI界面上实时显示软件包下载的进度,“下载完成”后,取消进度条的显示。这里进行一个模拟,重点在说明自定义监听器的事件处理流程。
4.1)定义事件监听器如下:
8. 如何实现给android系统发送一些键盘事件和屏幕事件
可能通过命令行 input 命令向android发送事件。
Android中,模拟事件全部是通过input命令来实现的。
input命令的使用:
usage: input ...
input text <string>
input keyevent <key code number or name>
input tap <x> <y>
input swipe <x1> <y1> <x2> <y2>
1. keyevent指的是android对应的keycode,比如home键的keycode=3,back键的keycode=4.
具体请查阅 <android keycode详>
然后使用的话比较简单,比如想模拟home按键:
adb shell input keyevent 3根据具体keycode编辑即可。
2. 关于tap的话,他模拟的是touch屏幕的事件,只需给出x、y坐标即可。
此x、y坐标对应的是真实的屏幕分辨率,所以要根据具体手机具体看,比如想点击屏幕(x, y) = (250, 250)位置:
adb shell input tap 250 250
3. 关于swipe同tap是一样的,只是他是模拟滑动的事件,给出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即可。例如从屏幕(250, 250), 到屏幕(300, 300)即 adb shell input swipe 250 250 300 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