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配置如何装瓶
㈠ 溶液的配置步骤
一、计算:
氯化钠的质量:50g×5%=2.5g(这是纯氯化钠的质量,如果题目给出你所用氯化钠的浓度,还要计算一步)
水的质量:50g-2.5g=47.5g
二、称量:用托盘天平分别量取47.5g水和2.5克氯化钠。
三、溶解:将量好的氯化钠和水放在同一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四、装瓶贴标签。(我们老师就给我们讲的这4步,那个定容我不知道..老师没给我们说过)
面面,我化学好,以后直接问我就行了Y(^_^)Y
㈡ 溶液的配制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 该如何配置
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标准溶液常用mol·l
-1
表示其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1.直接法
准确称取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即成为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例如,需配制500ml浓度为0.01000
mol·l
-1
k
2
cr
2
o
7
溶液时,应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
2
cr
2
o
7
1.4709g,加少量水使之溶解,定量转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较稀的标准溶液可由较浓的标准溶液稀释而成。例如,光度分析中需用1.79×10
-3
mol·l
-1
标准铁溶液。计算得知须准确称取10mg纯金属铁,但在一般分析天平上无法准确称量,因其量太小、称量误差大。因此常常采用先配制储备标准溶液,然后再稀释至所要求的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可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高纯(99.99%)金属铁1.0000g,然后在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浓盐酸使之溶解,定量转入一升容量瓶中,用1mol·l
-1
盐酸稀释至刻度。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
-2
mol·l
-1
。移取此标准溶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1mol·l
-1
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
-3
mol·l
-1
。由储备液配制成操作溶液时,原则上只稀释一次,必要时可稀释二次。稀释次数太多累积误差太大,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标定法
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可先配制成溶液,然后选择基准物质标定。做滴定剂用的酸碱溶液,一般先配制成约0.1mol·l
-1
浓度。由原装的固体酸碱配制溶液时,一般只要求准确到1~2位有效数字,故可用量筒量取液体或在台秤上称取固体试剂,加入的溶剂(如水)用量筒或量杯量取即可。但是在标定溶液的整个过程中,一切操作要求严格、准确。称量基准物质要求使用分析天平,称准至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所要标定溶液的体积,如要参加浓度计算的均要用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准确操作,不能马虎。
(二)
一般溶液的配制及保存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中采用1∶1(即1+1)、1∶2(即1+2)等体积比表示浓度。例如1∶1
h
2
so
4
溶液,即量取1份体积原装浓h
2
so
4
,与1份体积的水混合均匀。又如1∶3
hcl,即量取1份体积原装浓盐酸与三份体积的水混匀。
配制溶液时,应根据对溶液浓度的准确度的要求,确定在那一级天平上称量;记录时应记准至几位有效数字;配制好的溶液选择什么样的容器等。该准确时就应该很严格;允许误差大些的就可以不那么严格。这些“量”的概念要很明确,否则就会导致错误。如配制0.1mol·l
-1
na
2
s
2
o
3
溶液需在台秤上称25g固体试剂,如在分析天平上称取试剂,反而是不必要的。配制及保存溶液时可遵循下列原则:
1.经常并大量用的溶液,可先配制浓度约大10倍的储备液,使用时取储备液稀释10倍即可。
2.易侵蚀或腐蚀玻璃的溶液,不能盛放在玻璃瓶内,如含氟的盐类(如naf、nh
4
f、nh
4
hf
2
)、苛性碱等应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3.易挥发、易分解的试剂及溶液,如i
2
、kmno
4
、h
2
o
2
、agno
3
、h
2
c
2
o
4
、na
2
s
2
o
3
、ticl
3
、氨水、br
2
水、ccl
4
、chcl
3
、丙酮、乙醚、乙醇等溶液及有机溶剂等均应存放在棕色瓶中,密封好放在暗处阴凉地方,避免光的照射。
4.配制溶液时,要合理选择试剂的级别,不许超规格使用试剂,以免造成浪费。
5.配好的溶液盛装在试剂瓶中,应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浓度、名称以及配制日期。
㈢ 用容量瓶配置溶液。详细过程
容量瓶
主要用于准确地配制一定摩尔
浓度
的
溶液
。它是一种细长颈、
梨形
的平底
玻璃瓶
,配有磨
口塞
。瓶颈上刻有标线,当瓶内
液体
在所
指定温度下达到标线处时,其
体积
即为瓶上所注明的
容积
数。一种
规格
的容量瓶只能量取一个量。常用的容量瓶有100、250、500毫升等多种规格。
使用容量瓶
配制溶液
的方法是:
(1)使用前检查
瓶塞
处是否漏水。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容量瓶内装入
半瓶水
,塞紧瓶塞,用
右手食指
顶住瓶塞,另
一只手
五指托住
容量
瓶底,将其倒立(瓶口朝下),观察容量瓶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瓶正立且将瓶塞旋转180°后,再次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两次操作,容量瓶瓶塞周围皆无水漏出,即表明容量瓶不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2)把准确称量好的
固体
溶质
放在
烧杯
中,用少量
溶剂
溶解。然后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里。为保证溶质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要用溶剂多次洗涤烧杯,并把洗涤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里。转移时要用
玻璃棒
引流。方法是将玻璃棒一端靠在容量瓶颈内壁上,注意不要让玻璃棒其它部位触及容量瓶口,防止液体流到容量瓶外壁上
(3)向容量瓶内加入的液体液面离标线1厘米左右时,应改用
滴管
小心滴加,最后使液体的
弯月面
与标线正好相切。若加水超过
刻度线
,则需重新配制。
(4)盖紧瓶塞,用倒转和摇动的方法使瓶内的液体混合均匀。静
置后
如果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因为容量瓶内极少量溶液在瓶颈处润湿所损耗,所以并不影响所配制溶液的浓度,故不要在瓶内
添水
,否则,将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降低
使用容量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容量瓶的容积是特定的,
刻度
不连续,所以一种型号的容量瓶只能配制同一体积的溶液。在配制溶液前,先要弄清楚需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然后再选用相同规格的容量瓶。
(2)易溶解且不发热的物质可直接用
漏斗
到入容量瓶中溶解,其他物质基本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应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里。
(3)用于洗涤烧杯的溶剂总量不能超过容量瓶的标线。
(4)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如果溶质在溶解
过程
中放热,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转移,因为一般的容量瓶是在20℃的温度下标定的,若将温度较高或较低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容量瓶则会热胀冷缩,所量体积就会不准确,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不准确。
(5)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储存溶液,因为溶液可能会对瓶体进行腐蚀,从而使容量瓶的
精度
受到影响。
(6)容量瓶用毕应及时洗涤干净,塞上瓶塞,并在
塞子
与瓶口之间夹一条纸条,防止瓶塞与瓶口粘连。
㈣ 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
配制溶液分三种情况:
第一情况是用固体配制溶液;
第二情况是用液体配制溶液;
第三情况是用气体配制溶液。
初中只需掌握前两种溶液的配制。
例1、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
1、计算
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0%=10克,
所需水的质量=100g-10g=90g,所需水的体积=90g/(1g/ml)=90ml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10克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溶解
用量筒量取90毫升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4、贴标签贮存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例2: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p=1.84g/ml)配制5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的实验步骤:
1、计算
配制5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质量=(500g*20%)/98%=102g
需要浓硫酸的体积=102g/1.84g/ml=55.4ml
所需水的质量=500g-102g=398g
所需水的体积=398g/(1g/ml)=398ml
2、量取(此步与固体配制溶液不同)
用量筒量取398ml水,倒入烧杯中。
3、稀释 (此步与固体配制溶液也不同)
用量筒量取55.4毫升的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4、贴标签贮存
把配好的溶液冷却后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㈤ 配置溶液的步骤
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最后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配置溶液需要的仪器:天平、吸管、烧杯、玻璃棒、量筒、容量瓶、移液管、胶头滴管、表面皿。
(1)计算:计算配制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浓溶液的体积。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或用量筒(应用移液管,但中学阶段一般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3)溶解: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溶质,恢复至室温(如不能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4)转移:将烧杯内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器中,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
(8)最后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㈥ 配制溶液的步骤
配置0.05mol/L,400mLNaOH溶液的步骤:
1、要准确配置氢氧化钠的浓度,则要用容量瓶定容的。实验室没有400毫升的容量瓶,则选用500毫升的容量瓶。
2、计算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 0.5L*0.05mol/L*40.01=1.000克 。
3、称1.000克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然后倒入500毫升容量瓶里,分3次洗烧杯,将溶液全部倒入容量瓶里,最后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4、摇匀,即得到0.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如果不需要很准确的话,可以直接用量筒量400毫升,称的时候只要称0.8克就可以了。
㈦ 溶液瓶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容量瓶主要用于准确地配制一定摩尔浓度的溶液。它是一种细长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配有磨口塞。瓶颈上刻有标线,当瓶内液体在所指定温度下达到标线处时,其体积即为瓶上所注明的容积数。一种规格的容量瓶只能量取一个量。常用的容量瓶有100、250、500毫升等多种规格。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方法是:
(1)使用前检查瓶塞处是否漏水。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容量瓶内装入半瓶水,塞紧瓶塞,用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五指托住容量瓶底,将其倒立(瓶口朝下),观察容量瓶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瓶正立且将瓶塞旋转180°后,再次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两次操作,容量瓶瓶塞周围皆无水漏出,即表明容量瓶不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2)把准确称量好的固体溶质放在烧杯中,用少量溶剂溶解。然后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里。为保证溶质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要用溶剂多次洗涤烧杯,并把洗涤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里。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方法是将玻璃棒一端靠在容量瓶颈内壁上,注意不要让玻璃棒其它部位触及容量瓶口,防止液体流到容量瓶外壁上
(3)向容量瓶内加入的液体液面离标线1厘米左右时,应改用滴管小心滴加,最后使液体的弯月面与标线正好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则需重新配制。
(4)盖紧瓶塞,用倒转和摇动的方法使瓶内的液体混合均匀。静置后如果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因为容量瓶内极少量溶液在瓶颈处润湿所损耗,所以并不影响所配制溶液的浓度,故不要在瓶内添水,否则,将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降低
使用容量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容量瓶的容积是特定的,刻度不连续,所以一种型号的容量瓶只能配制同一体积的溶液。在配制溶液前,先要弄清楚需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然后再选用相同规格的容量瓶。
(2)易溶解且不发热的物质可直接用漏斗到入容量瓶中溶解,其他物质基本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应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里。
(3)用于洗涤烧杯的溶剂总量不能超过容量瓶的标线。
(4)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如果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放热,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转移,因为一般的容量瓶是在20℃的温度下标定的,若将温度较高或较低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容量瓶则会热胀冷缩,所量体积就会不准确,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不准确。
(5)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储存溶液,因为溶液可能会对瓶体进行腐蚀,从而使容量瓶的精度受到影响。
(6)容量瓶用毕应及时洗涤干净,塞上瓶塞,并在塞子与瓶口之间夹一条纸条,防止瓶塞与瓶口粘连
㈧ 配制溶液实验步骤
配制溶液分三种情况:
第一情况是用固体配制溶液;
第二情况是用液体配制溶液;
第三情况是用气体配制溶液。
初中只需掌握前两种溶液的配制。
例1、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
1、计算
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0%=10克,
所需水的质量=100g-10g=90g,所需水的体积=90g/(1g/ml)=90ml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10克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溶解
用量筒量取90毫升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4、贴标签贮存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例2: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p=1.84g/ml)配制5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的实验步骤:
1、计算
配制5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质量=(500g*20%)/98%=102g
需要浓硫酸的体积=102g/1.84g/ml=55.4ml
所需水的质量=500g-102g=398g
所需水的体积=398g/(1g/ml)=398ml
2、量取(此步与固体配制溶液不同)
用量筒量取398ml水,倒入烧杯中。
3、稀释
(此步与固体配制溶液也不同)
用量筒量取55.4毫升的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4、贴标签贮存
把配好的溶液冷却后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㈨ 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
用固体配制溶液时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贴标签贮存,计算出需要的溶质、溶剂的质量后进行称量,再将溶质溶解到溶剂中配制溶液,最后将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在化学上用,化学物品和溶剂(一般是水)配制成实验需要浓度的溶液的过程就叫做配制溶液。配制溶液前需要计算所需物品的多少并清理仪器。配制溶液分为用固体配制溶液、用液体配制溶液和用气体配制溶液。
(9)溶液的配置如何装瓶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容量瓶是刻度精密的玻璃仪器,不能用来溶解。
溶解完溶质后的溶液需要冷却到常温再转移。
溶解过程中的烧杯以及搅拌、引流用的玻璃棒都需要在转移后洗涤两三次。
把小烧杯中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转移时,需要借助玻璃棒引流,因容量瓶瓶口较细,目的是避免溶液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