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存储
① 宝马五系空调温度旁边多一个标
什么标,请拍照【汽车有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② 自己在家里做的蛋糕和面包,该如何储存
对于刚刚做好的蛋糕和面包,不要直接放入袋子里,而要等余热散完后再放入袋中。如果不放入冰箱中,应当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并在一两天内直接吃完比较好。
将蛋糕和面包冷冻保存是最能够保存面包美味的办法。将蛋糕和面包放入袋中,挤掉空气后放入冷冻库保存。吃的时候自然解冻即可,或者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也是不错的。
比起直接将面包放着,直接冻进冷冻室最能保持它的美味。冷冻的面包比起放在干燥常温下保存的面包更加美味。
(2)余热存储扩展阅读:
外购糕点的保鲜:
一、保质期内能吃完的放室温。
不管是软软甜甜的软面包,还是万能百搭的吐司,通通都要在室温下密封保存(放保鲜袋和保鲜盒里都行),不要放到冰箱冷藏,否则面包会更容易变干、变硬和掉渣。这是因为,在较低的温度下,面包脱水速度加快,淀粉发生老化。
夹馅的三明治、汉堡等“夹馅”面包因为馅料容易变质,如果当天没吃完还是放冰箱比较保险,并且要尽快吃完。常温保存的面包,下次吃之前,可以在表面喷一层水雾,放到150℃的烤箱里,烤5~7分钟。
二、保质期内吃不完的冷冻。
如果一时吃不完,面包应该密封后放到冰箱冷冻室,这样保存的时间会长一点。冷冻保存的面包,要提前取出放在室温下解冻,之后按上述方法 加热即可。起酥类的面包,比如牛角面包、丹麦面包等尽量当天吃完。
如果要冷冻,也最好完全密封,3天之内吃完,否则口感会大打折扣。冷冻后的起酥面包,在常温下解冻,之后放进200℃的烤箱,烤3~5分钟即可。
③ 余热回收锅炉有储存功能吗
它只是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达到供暖,或烧开水的作用,如果你要是需要烧开水的话,锅炉本身会有一部分,其余的就要有个热水箱,储存热水用
④ 老电脑又卡又慢,如何让其脱胎换骨,发挥余热呢
老电脑又卡又慢,如何让其脱胎换骨,发挥余热呢?
在小伙伴们的家里是否还摆放着用了多年的旧电脑呢?特别是我们这些80后,都会有一台用了5年左右的老电脑,开机运行吧都没问题。但是又不舍得扔掉,给爸妈上网或者给小孩玩玩小游戏,也是绰绰有余。但是又卡又慢,跟个乌龟似的,希望能简单升级一下,这样也不用自己再掏大把的钱去买新的。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下如何让旧电脑焕然一新。

系统安装
如果认为本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点下【赞】支持一下小编!如果您想以后随时浏览请点击【收藏】,如果认为本文章能够帮助到您的朋友,请点击分享。谢谢!
⑤ 冬天衣服怎么储存 冬衣要如何正确地储存
1、先把衣服冼净晒干,用纸包一些樟脑丸收藏即可。
2、洗净,晾干(不要曝晒,否则会收缩变形,弹力下降),千万不要放置樟脑丸,否则樟脑丸散发的气体会使衣服受损、褪色。
3、洗净晾干,轻轻卷放在衣柜上层,以免因受重压而影响弹性和松软感。如果是纯白羊毛衫,应用有颜色的纸或布把它包好,以免变黄。而羊毛衫同样不宜与樟脑丸接触,樟脑散发的气体会使衣物褪色。可以将一些花椒放入衣柜内,以防虫蛀。
4、皮衣的保存相对较为复杂。首先要干洗,穿过的皮毛大衣在收藏时,一定要先洗涤干净,哪怕只穿过一次,否则很可能毁掉一件昂贵的皮衣。
5、裘皮大衣在收藏之前,要先晾晒一下,晒2~3小时即可,待余热散尽后再行收藏。晾晒时特别要注意皮毛不宜在阳光下直接照射,最好遮盖一层布,以保证皮毛的光泽,否则,在阳光下曝晒易使皮板变硬老化,失去皮质的弹性。
⑥ 乏燃料的乏燃料储存
乏燃料的比活度很高。还释放大量的衰变热。必须储存一段时间待放射性和余热降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操作及处理。按储存方式乏燃料储存又有湿式储存(水池储存)和干式储存之分 湿式储存 就是采用水池储存,核电站中反应堆卸下乏燃料暂时储存在乏燃料水池中,因此每座核电站都会有自己的乏燃料水池。乏燃料池中一般装有一定浓度的含硼水,防止链式反应。水池中装有冷却系统,用以带出乏燃料的衰变热。
储存水池有两种结构:
(1)在构筑物内建造内衬不锈钢的混凝土结构储存水池。水池内分剖成若干小水池,每个小水池均装有储存格架,水池之间有水闸门隔开。储存水池设有冷却、通风,剂量监测、泄漏监测,补水及装卸料系统和检查及修复等装置。这种水池与后处理厂的相似,是核电厂内最常见的水池形式。
(2)利用地下岩洞建造的储存水池。瑞典的CLAB装置即属此类,该装置由乏燃料接收、储存及辅助厂房三部分组成。唯储存水池建在岩洞中。岩洞长120m,宽21m,高27m,由整块岩石分割的四个水池组成。岩洞有防止外部冲击的良好性能,在内部意外事故下也可隔离环境,从而使环境免受污染。 世界各国已建成的干式储存设施主要有空气冷却储存室、干式混凝土容器、干井及金属容器四种。
(1)空气冷却储存室
将乏燃料储存在重混凝土屏蔽的空气冷却储存室,空气通过自然对流将乏燃料的衰变热带走。由烟囱排出。储存室内分隔成若干圆柱形孔道。带有外包装容器的乏燃料组件垂直存放在孔道内。乏燃料组件的间距应保证不发生核临界。储存室可设置在地面,也可在地下。储存库设有气体监测系统以监测放射性和包装容器的泄漏。
(2)干式混凝土容器
由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本体及顶盖构成。空气从其底部进入。由顶部排出。带走乏燃料释放的余热。装有乏燃料组件的容器可储存在普通的地面建筑物内。储存厂房应设有装料设备间、转运通道、容器装车间及控制室等,所有工作间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3)干井
由混凝土构成,内放置碳钢制井筒。井口有混凝土塞子。装有乏燃料组件的格架储存在干井中。干井储存库一般由接收、转运及储存三部分组成。带有外包装的乏燃料组件在接收设施内放人格架。在转运设施中进入屏蔽运输容器,最后用门式吊车运到干井储存。储存区内也设有连续的放射性气溶胶监测器。
(4)金属容器
由内衬不锈钢套的球墨铸铁或锻钢制成。壁外有散热片。盖子分两层、内层为屏蔽层,外层起固定作用。容器内装有含硼铝板制成的格架,为装载乏燃料组件之用。对设计好的金属容器要根据屏蔽、临界计算、热和强度分析及正常和事故条件下的试验进行安全分析。
P3+乏燃料的干式储存桶
⑦ 垃圾处理方式有哪几种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这三种
1.填埋
填埋处理需占用大量土地。同时,垃圾中有害成份对大气、土壤及水源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堆肥
堆肥处理对垃圾要进行分拣、分类,要求垃圾的有机含量较高。而且堆肥处理不能减量化,仍需占用大量土地。
3.焚烧
焚烧的实质是将有机垃圾在高温及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氧化成惰性气态物和无机不可燃物,以形成稳定的固态残渣。首先将垃圾放在焚烧炉中进行燃烧,释放出热能,然后余热回收可供热或发电。烟气净化后排出,少量剩余残渣排出、填埋或作其它用途。
其优点是迅速的减容能力和彻底的高温无害化,占地面积不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有热能回收。因此,对msw实行焚烧处理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处理方式。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热能回收等综合利用技术的提高,世界各国采用焚烧技术处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7)余热存储扩展阅读: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
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一、主要危害
1、分类及危害
来看一下人类的生活垃圾都有哪些:
⑴人类和动物的粪便。存在传染性细菌、病毒。
⑵医疗机构的医用垃圾。存在大量的易感染病毒和难以降解的化学性物品。
⑶建筑装饰垃圾。存在易挥发的化学物质。
⑷轻工业垃圾。大部分是难以降解的化工材料,如塑料、油漆等。
⑸电子行业生产的电子材料垃圾。包括主要的重金属成分和难以降解的玻璃纤维、塑料等。重金属有铅、锡、锌、银、金等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金属材料。
⑹化学工业生产的化合类有毒有害物质垃圾。如苯类等易挥发物质。
⑺电池。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业用品,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重金属和化学物质方面,包括酸类和碱类等化学成分,也包括难以降解的塑料等材料。
⑻城市各方面的生活污水和制造业等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水。
⑼少量的放射性污染物。
⑽其他没有列出的人类生活垃圾。
2、二次污染
焚烧处理也会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浅表性漫长性侵害,主要包括垃圾燃烧后的空气污染。在这一类污染中主要包括:
⑴化学制品在高温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⑵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硫化物、碳化物等物质)污染。
⑶汽车工业产生的化工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柴油汽车尾气的重度污染和低量的慢性污染。
⑷生活垃圾在燃烧时产生的其他有毒有害性物质污染。
尽管有高科技的除尘和降低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设施,但依然存在微量有害物质的长期排放和积淀,仍然可对地球生物造成慢性的病理伤害。但由于微量有害物质会在生物体内长期沉淀积累,导致慢性病不断加重,使病情难以确诊。
二、一般处理方法
垃圾处理的一般方法可概括为物质利用、能量利用和填埋处置三种方法。
1、物质利用
又称物质回收利用,指通过物理转换、化学转换(包括化学改性及热解、气化等热转换)和生物转换(包括微生物转换、昆虫转换和动物转换等),实现垃圾的物质属性的重复利用、再造利用和再生利用,包括传统的物质资源回收利用和易腐有机垃圾转换成高品质物质资源。
2、能量利用
又称能量回收利用,指将垃圾的内能转换成热能、电能,包括焚烧发电、供热和热电联产。
3、填埋处置
指对不能进行资源化处理(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的无用垃圾进行填埋处置。
如果从垃圾生命全周期来看,垃圾处理还应包括源头减量与排放控制环节,严格意义上的减量化系指源头减量,通过改变产品设计习惯、改变原料采购习惯、改变消费者购买与消费习惯、改变商业模式等方法,减少生产生活过程的资源浪费与废弃物产量。
一般而言,垃圾处理应坚持先源头减量和排放控制、再物质利用、后能量利用和最后填埋处置的分级处理与逐级利用理念,均衡发展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各种垃圾处理方式的作用,尤其要加强分类垃圾的物质利用,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并减少每级处理后的垃圾排放量
⑧ 蓄热材料工作原理到底是什么
蓄热材料就是一种能够储存热能的新型化学材料。它在特定的温度( 如相变温度) 下发生物相变化,并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可用来控制周围环境的温度,或用以储存热能。它把热量或冷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把它释放出来,从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蓄热材料的工作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热量的储存阶段,即把高峰期多余的动力、工业余热废热或太阳能等通过蓄热材料储存起来;二是热量的释放阶段,即在使用时通过蓄热材料释放出热量,用于采暖、供热等。热量储存和释放阶段循环进行,就可以利用蓄热材料解决热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协调性,达到能源高效利用和节能的目的。显热蓄热材料是利用物质本身温度的变化过程来进行热量的储存,由于可采用直接接触式换热,或者流体本身就是蓄热介质,因而蓄、放热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是早期应用较多的蓄热材料。在所有的蓄热材料中显热蓄热技术最为简单也比较成熟。显热蓄热材料大部分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价廉易得。显热蓄热材料分为液体和固体两种类型,液体材料常见的如水,固体材料如岩石、鹅卵石、土壤等,其中有几种显热蓄热材料引人注目 ,如Li2O与Al2O3、TiO2等高温烧结成型的混合材料。由于显热蓄热材料是依靠蓄热材料的温度变化来进行热量贮存的,放热过程不能恒温,蓄热密度小,造成蓄热设备的体积庞大,蓄热效率不高,而且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差会造成热量损失,热量不能长期储存,不适合长时间、大容量蓄热,限制了显热蓄热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⑨ 余热发电热力系统有哪些泵
余热发电
热力系统中的泵如下所列:
凝结水泵:将凝汽器内的冷凝水重新泵送至系统内循环再利用;
真空泵:将凝汽器内的不凝结气体抽出以使其内部保持较高的真空度;
锅炉给水泵:向锅炉供水,维持锅炉的正常运转;
锅炉循环泵:对PH锅炉蒸发器内的锅炉水进行强制循环;
补给水泵:向热力系统中补充软化水,维持系统正常运转;
冷却水泵:将冷却水送至设备需冷却的部位,维持冷却水闭路循环。
⑩ 储能材料与技术的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气候变化与能源效率1
1.2 储能技术及其应用2
1.2.1 什么是储能2
1.2.2 什么是储能技术2
1.2.3 能量储存方法4
1.2.4 储能系统的评价指标7
1.2.5 储能技术的应用7
1.3 储能技术发展状况与展望11
1.3.1 储能技术发展的历史11
1.3.2 储能技术发展的前景14
1.3.3 储能技术面临的挑战15
1.3.4 需要研究的课题15
参考文献15
第2章 储能技术原理17
2.1 能量转换原理17
2.1.1 能量的基本转换过程17
2.1.2 热力学基本定律18
2.1.3 热力学第二定律19
2.2 热机的原理22
2.3 机械能储存技术24
2.4 热能储存技术27
2.5 化学能储存技术34
2.6 电能储存技术38
2.7 气体水合物储能技术39
参考文献42
第3章 储能材料的基本特性45
3.1 相变的焓差(Δ??H??) 45
3.2 相平衡特性47
3.3 相变过程的特性54
3.4 气体水合物的特性56
3.5 水的特性60
3.6 冰的特性61
3.7 水合盐的特性62
3.8 高分子储能材料的特性63
3.9 储能材料的热物性及测定方法65
3.10 储能材料的遴选原则70
3.11 常用材料的储能特性对比71
参考文献73
第4章 冰蓄冷空调技术及其应用74
4.1 发展蓄冷空调的效益分析74
4.1.1 社会效益74
4.1.2 经济效益76
4.2 空调蓄冷方式及其技术77
4.2.1 水蓄冷77
4.2.2 冰蓄冷79
4.2.3 共晶盐蓄冷85
4.3 空调蓄冷系统运行方式85
4.3.1 水蓄冷系统85
4.3.2 冰蓄冷系统87
4.4 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方法92
4.4.1 典型设计日空调冷负荷92
4.4.2 蓄冰装置的形式选择95
4.4.3 确定蓄冰系统的形式和运行策略96
4.4.4 确定制冷主机和蓄冰装置的容量97
4.4.5 选择其他配套设备98
4.4.6 蓄冷空调工程实例简介102
4.5 蓄冷空调发展106
参考文献108
第5章 电能储存技术及应用110
5.1 概述110
5.2 抽水蓄能的应用111
5.2.1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111
5.2.2 抽水蓄能电站的类型112
5.2.3 抽水蓄能电站的组成部分114
5.2.4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115
5.2.5 近年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状况117
5.3 超导储电能技术的应用119
5.3.1 超导磁储能技术119
5.3.2 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126
5.4 电容器储能技术的应用131
5.4.1 电容器储能原理131
5.4.2 箔式结构脉冲电容器132
5.4.3 自愈式高能储能密度电容器132
5.4.4 高能储能密度电容器的发展趋势133
5.5 压缩空气储电技术的应用135
5.5.1 压缩空气储电技术简介135
5.5.2 利用压缩空气储存电能的原理136
5.5.3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137
参考文献141
第6章 热能储存技术的应用143
6.1 热的传递方式144
6.2 热能储存方式146
6.2.1 显热储存(sensible heat storage) 146
6.2.2 潜热储能(latent heat storage) 148
6.2.3 化学反应热储存(chemical reaction heat storage) 149
6.3 蓄热技术的应用149
6.3.1 太阳能热储存149
6.3.2 电力调峰及电热余热储存150
6.3.3 工业加热及热能储存151
6.4 几种蓄热系统的实现方法151
6.4.1 水蓄热151
6.4.2 冰蓄热152
6.4.3 蒸汽蓄热154
6.4.4 相变材料蓄热156
6.5 蓄热系统用于北方供暖159
6.5.1 蓄热式电锅炉159
6.5.2 推广应用蓄热式电锅炉的意义161
6.5.3 蓄热式电锅炉的设计计算实例162
参考文献167
第7章 气体水合物储能技术及其应用168
7.1 概述168
7.2 气体水合物的性质169
7.2.1 气体水合物的定义169
7.2.2 气体水合物的物理性质169
7.3 气体水合物蓄冷现状170
7.4 气体水合物蓄冷工质的选择174
7.5 气体水合物相平衡175
7.5.1 气体水合物相平衡实验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