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raid存储池

raid存储池

发布时间: 2023-01-29 04:03:04

㈠ 黑群晖拔了一个硬盘一直提示存储池错误怎么处理

导致存储池出现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如系统分区损坏或硬盘故障。在某些情况下,您可按下列步骤来诊断错误并修复问题。
注:
在此所述的修复功能仅适用于具有数据冗余功能的 RAID 类型(如 RAID 1、RAID 5、RAID 6 等)。请注意,此功能无法修复损毁的硬盘,也无法保证能够挽救损毁存储空间上的数据。
对于已损毁存储空间,建议您联系技术支持寻求帮助。
建议使用 Synology 产品兼容性列表中的硬盘,以防止出现任何问题。使用不兼容的硬盘可能会在 Synology NAS 上降低系统性能,甚至会导致数据丢失。
系统磁区错误
当系统分区出现故障时,您会看到一条消息,告知您系统分区无法访问
若要修复系统分区:
打开存储管理器。
进入概述并单击标记为修复的链接。系统应修复系统磁区。
降级的存储池
当硬盘出现故障时,存储池会变为降级状态,但数据不会丢失。这只会发生在有数据冗余功能的 RAID 类型中,如 SHR、RAID 1、RAID 5、RAID 6 和 RAID 10。
降级的存储池可以修复,方法是以状态良好的硬盘来替换故障硬盘并修复存储池。
注:
用于更换的硬盘容量必须大于或等于存储池中的最小硬盘容量。
用于更换的硬盘状态必须为已初始化或未初始化。
SHR (Synology Hybrid RAID) 仅在特定型号上可用。
若要修复降级的存储池:
进入存储管理器 > 存储池确认状态已更改为降级。
如果是,进入 HDD/SSD 选项卡查看发生故障的硬盘。
卸下故障硬盘并用新硬盘进行替换。
注:
如果您的 Synology NAS 不支持热交换功能,卸下和安装任何硬盘之前请务必先关机。
用于更换的硬盘中的已有数据都将擦除。
安装完更换硬盘后,返回到存储池选项卡。
选择降级的存储池。
在操作下拉菜单中单击修复。
选择要添加到存储空间的更换硬盘。然后按向导的指示完成操作。
修复存储池
若要修复降级的存储池,您需要用符合下列条件的硬盘来更换故障硬盘:
对于 RAID 1、RAID 5 或 RAID 6 存储池,降级的存储空间可用容量等于或大于存储池中最小硬盘容量的可用硬盘来修复。
对于 SHR-1 存储池,可用的硬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 其容量必须等于或大于故障硬盘的容量;(2) 除存储池中的最大硬盘之外,其容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其余最大硬盘的容量。
例 1:SHR-1 由 3TB、2TB、2TB 和 1TB 硬盘组成。如果 3TB 硬盘损坏,可用容量等于或大于 2TB 的可用硬盘修复。
例 2:SHR-1 由 4TB、4TB、2TB 和 2TB 硬盘组成。如果 4TB 硬盘损坏,可用容量等于或大于 4TB 的可用硬盘修复。
例 3:SHR-1 由 4TB、4TB、2TB 和 2TB 硬盘组成。如果 2TB 硬盘损坏,可用容量等于或大于 2TB 的可用硬盘修复。
对于 SHR-2 存储池,可用的硬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 其容量必须等于或大于故障硬盘的容量;(2) 除存储池中的两个最大硬盘之外,其容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其余最大硬盘的容量。
如果您将硬盘配置为符合上述条件的 Hot Spare,则它们将用于修复存储池。
解决损毁的存储池
当存储空间状态变更为已损毁时,您无法自行修复该存储空间。若要解决此问题,建议联系技术支持寻求帮助。
您联系技术支持前:
通过 File Station、Windows 文件服务、FTP 或其他文件服务将文件复制到计算机或外接设备可抢救 Synology NAS 上的数据。
保持硬盘的排序与存储空间损毁时相同。
请对存在问题的硬盘执行 S.M.A.R.T. 检测。为此,请进入存储管理器 > HDD/SSD,选择存在问题的硬盘,然后单击健康信息 > S.M.A.R.T.。在 S.M.A.R.T.检测区域中,根据需要选择快速检测或完整检测,然后单击开始以运行检测。

㈡ win10怎么组软raid

1.
将硬盘驱动器安装到您的计算机中,然后将其启动到Windows 10专业版中。
2.
在开始之前备份所有无法承受的操作系统硬盘损失。
3.
将“存储空间”键入或粘贴到搜索窗口中。
4.
选择创建新的池和存储空间。 Windows将检查所有驱动器并在下一个窗口中选择它们。
5、通过选择下拉菜单选择Resiliency下的RAID类型。磁盘简单池,双向镜像和三向镜像与RAID 1类似,Parity与RAID 5类似。
6、如果需要,在“大小”下设置驱动器大小。它应该默认为正确的设置。
7、选择创建存储空间。
8、等待该过程完成,然后您应该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看到具有正确大小的单个磁盘。
9、在“搜索窗口”框中键入或粘贴“管理存储空间”以关注数组。

㈢ 家庭入门级nas有必要用raid功能吗

不建议RAID:

1、这种设备系统性能相当一般,软RAID是要系统开销的,对CPU来说是雪上加霜;

2、RAID不是绝对安全的;

3、2盘位只能组R1和R2,利用空间有限,还会加重单个硬盘的负载量;

4、对重要数据自动按时备份,会比RAID方案更有价值。

家用NAS,不要组RAID!没有特殊需要,不要用存储池!

由于NAS目前对家用市场重视不足,系统更新后说实话没有什么新意。近期不少用户询问为什么家庭用户在使用NAS的时候,不要采用RAID和存储池呢?

家庭应用,不要用存储池,不要用RAID!不要用RAID1!不要用RAID5!不要用RAID6!重要的事情说n遍。由于RAID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高系统可用性,保证部署在服务器上的业务系统在存储出现故障时,可以做到系统不下线,在线完成存储的修复。

虽然可以在某些层面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但在硬盘故障后做数据恢复时,后续问题会更多!一般家用2-8盘位居多,大多数会用RAID1和5。RAID5的安全性争议由来已久,那么RAID1呢?结论还是没有必要。以4盘位为例,文字模拟一下几种使用情况:

1、4块4T,组RAID5,获得12T空间,(注,RAID5和存储池需搭配使用)。

优点:存储空间连续,单文件夹即可存储12T内的资源。

缺点:磁盘性能会受到影响;在使用tr充当下载机的情况下,全盘24小时持续工作,损失全部硬盘寿命。

坏掉一块硬盘后;如果恢复RAID,根据使用空间和零碎文件的多少,大概需要1-4天的时间。由于4块硬盘一般同时购买又是同批次,1块硬盘由于读写过多导致故障时,其他3块磁盘的寿命也差不太多。

加上连续读写高发热,高震动,在这个情况下又要连续工作很久,如果这时候再有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或者遇到NAS硬件故障或者断电,数据就完蛋了。数据完全损毁。这个后果你可以承受的了吗?

2、4块4T,使用存储池,获得16T的连续存储空间。

故障后,你根本就不会知道你损失掉了哪些数据。家用请直接Pass掉这种使用方式。

3、推荐的方式:

全部无脑使用静态磁盘分区 ,也有叫Basic分区的,QTS 4.3后叫静态卷,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没那么多花样和功能,每一块硬盘自成体系,还拥有最高的性能。建议先安装一块硬盘,把所有需要的APP装完之后,再安装其他的硬盘。并且,如果使用下载功能,请将下载目录设置在这块硬盘。

其他的硬盘,建立多个文件夹,仅用于存储数据。这样一来,不论是下载时,还是调用APP时,大多数情况,仅仅这一块硬盘在工作。其他的硬盘会处于休眠模式。

很多人又会问到NAS现在的系统就无法休眠,这个是什么情况。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来看。我所认为的休眠模式,硬盘是无法读写的。在你访问其他盘上的共享目录时,可以明显听到磁盘的磁头有启动的声音,而且在这几秒的启动过程中,你是没办法访问这些数据的。

这也是硬盘的某种休眠方式,可以提高硬盘的寿命,减小整机功耗,都有积极的意义。至于数据的备份方式,非常简单。请使用系统自带的备份软件,混合型备份与同步中心,通过备份或者同步功能,来实现把数据存两份的功能。

㈣ unraid多个存储池

既然有“硬盘分区”的话题,那么先回答多个分区合并为一个。第三方分区软件要看具体的特性和支持,就Windows自带的分区工具diskpart,是可以把相邻的两个分区合并为一个的,不过前提是前面的分区要有足够的空间放下后面分区里面的文件和内容。大概操作就是先拷贝文件,然后删除后面的分区,最后扩展前面的分区。

如果是问多个物理硬盘,那么可以通过建立RAID(硬件或者软件)、存储空间、或者使用DrivePool(Windows)/MergerFS(Linux)把多个硬盘/分区合并为一个分区,以4个硬盘组合为例:

JDBOD以及各种级别的RAID都是把多块物理硬盘虚拟成一块物理硬盘,操作系统需要对这块物理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之后才能使用。

RAID0:速度最快,容量为单盘容量×4,持续读写性能都是单盘性能×4。但一块硬盘损坏会丢失全部数据。

RAID5:随机读写稍慢,容量为单盘容量×(4-1),如果RAID卡性能足够或者软件方式启用写入缓存,持续读写性能可以达到单盘性能×(4-1),理论上单块硬盘损坏不会丢失数据可以重建阵列,但实际案例中会出现重建失败的情况。

RAID6:随机读写更慢,容量为单盘容量×(4-2),如果RAID卡性能足够,持续读写性能可以达到单盘性能×(4-2),理论上两块硬盘损坏不会丢失数据可以重建阵列。

RAID10:随机读写性能较好,容量为单盘容量×(4÷2),持续读写性能围单盘性能×(4÷2)。

JBOD:容量为单盘容量×4,读写性能等同于单盘,理论上单块硬盘损坏后其它硬盘上的数据不会丢失。但实际上因为文件系统结构数据和文件可能存在跨盘存储,单块硬盘损坏后可能需要使用数据恢复软件才能读取完好硬盘上的数据,并且跨盘存储的文件会无法恢复。

DrivePool/MergerFS:类似JBOD,但每块硬盘都有独立的文件系统,只是基于这些文件系统的结构合并出一个新的分区。单一硬盘损坏的话,其它硬盘上的数据都不会丢失。

Windows存储空间:类似RAID,其中简单空间类似RAID0,镜像空间类似RAID10,奇偶校验空间类似RAID5,不过性能比硬件RAID差很多。

Windows动态磁盘:类似RAID,但这是基于分区的操作,把不同磁盘上的分区组合虚拟成一个分区,不能再进行分区,但也需要格式化之后才能使用。其中条带卷类似RAID0,RAID5卷类似RAID5,镜像卷类似RAID1,跨区卷类似JBOD。

其它软件模式的类似RAID的,还有*nix的madam,ZFS,flexRAID、unRAID等,就不一一介绍了。

㈤ 当创建RAID5逻辑硬盘时,如果存储池中有7块物理硬盘时可以允许几块硬盘损坏

可以最多可以同时坏2块硬盘
还能保证你数据有效,利用率50%。

㈥ 多块大于2T硬盘构建RAID

Ubuntu18.04系统下,2块4T硬盘构建RAID,挂载起来并做简单的磁盘读写测试。
我目前了解的Linux下构建大容量存储池有三种方式,mdadm、LVM、ZFS。这三种之间的优劣后续继续研究。本例使用mdadm。

mdadm创建RAID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346533
https://www.jianshu.com/p/f087257665d3
格式化大于2T的硬盘
https://blog.csdn.net/u012150360/article/details/81333051

通常格式化硬盘使用fdsik命令,由于单个硬盘大于2T的时候这个命令便无法使用。需要使用parted命令给硬盘标记为gpt再创建分区和格式化
1)找到需要挂载和格式化的硬盘。

2)选择要格式的硬盘设备

3)建立GPT磁盘标签

4)创建分区并退出parted

5)格式化硬盘

以创建RAID 0为例
1)创建raid 0 的虚拟盘md0

2)格式化虚拟盘md0

3)开机挂载,推荐使用UUID进行挂载

至此软RAID0的构建完成。推荐测试,

参考上篇

㈦ 服务器更换了一块硬盘需要重新组RAID 如何操作

操作步骤具体如下:

1、首先,启动后,MNAS将持续报警,登录到后台管理系统,如下图所示,然后进入下一步。

热点内容
轻客有哪些安全配置 发布:2025-07-18 14:09:22 浏览:408
sql按月份分组 发布:2025-07-18 13:44:01 浏览:598
电脑怎么配置sva 发布:2025-07-18 13:32:06 浏览:148
如何找出隐藏的文件夹 发布:2025-07-18 13:19:15 浏览:829
钉钉直播脚本 发布:2025-07-18 13:12:10 浏览:192
AIX编译动态库 发布:2025-07-18 13:00:46 浏览:344
安卓系统下载铃声在哪个文件夹 发布:2025-07-18 12:52:11 浏览:273
qt程序一样但是无法编译 发布:2025-07-18 12:32:45 浏览:37
服务器搭建主机配置 发布:2025-07-18 12:12:43 浏览:127
ftp命令批量下载文件 发布:2025-07-18 11:58:45 浏览: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