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产品服务化
⑴ 存储服务器是用来做什么的
简单些说就是用来存储文件数据的东西,现在很多企业都会自己部署文档存储服务器,方便员工文件调取和存储。
小公司买小存储服务器,基本2TB就能满足一家50人以下的小企业数据存储需求,而大公司会考虑组建大型机房的需求。
⑵ 存储虚拟化产品的特性是什么
存储虚拟化:使管理员能够虚拟化物理存储,便于供给和管理,并且通过优化现有容量,辅助“绿色”计算。
异构支持:飞康NSS支持各种行业标准硬件和软件,并且还可以进行扩展以管理大型异构存储环境。飞康NSS可为Microsoft和Oracle的数据库以及Microsoft和IBM的电子邮件系统提供存储。它支持包括VMware和MicrosoftHyper-V在内的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并且经过认证可以与BMC、CA、HP和Tivoli的高端企业管理软件解决方案结合使用。这种灵活性和广泛的支持便于企业轻松的与现有基础架构集成,而不会中断业务运营,也不会造成其他厂商通常会存在的“厂商锁定”问题。
精简配置:允许配置比物理分配的存储容量更大的虚拟存储。仅在需要时才会分配额外的物理存储容量。这样可以提高存储利用效率。精简配置可以应用到灾难恢复(DR)上的主存储、副本存储和镜像存储。
TimeMark快照:支持创建数据卷的定期、计划或按需时间点增量快照副本。这些增量快照仅包含已做更改的数据,因此,使用的硬盘存储空间最小。每个数据卷可以维护高达1,000个增量快照。
TimeView映像–TimeMark技术包含TimeView功能,可创建易访问、可装载的增量快照映像,使管理员可以自由地为活动数据集创建多个即时虚拟副本。数据集和/或副本拷贝可以分配给具备读/写权限的多台应用程序服务器,以实现并发独立处理(全部发生在主应用程序服务器仍在访问/更新原始数据集时)。
应用程序感知快照代理:快照代理能够与复制和TimeMark技术无缝协作,确保为MicrosoftSQLServer和Oracle等活动数据库以及MicrosoftExchange和LotusNotes等邮件应用程序提供全面保护。通过稳健的自动化过程安全、可靠地为时间点恢复拍摄数据库快照,实现100%的数据和交易完整性。组快照功能可以确保实现多个存储卷间数据库的交易完整性。
WAN优化复制:通过IP将主存储复制到现场或异地的二级或三级存储。MicroScan专利技术消除了因应用程序和文件系统层的低效而导致的过大块级更改。因此,只会传输细度级别为磁盘扇区(512字节)的更改。MicroScan功能降低了WAN带宽要求和成本,使得异地DR对于各种规模的企业来说在技术和经济上均具有可行性。复制还包括内置压缩和加密。
自动化灾难恢复(DR)RecoverTrac技术可以自动恢复关键业务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实现随时将任何服务恢复到任意位置。RecoverTrac技术使用受支持的物理机和虚拟机的任何组合,进行“任意到任意”恢复,包括同类或非同类机器之间的P2P、P2V、V2V或V2P恢复。RecoverTrac工具支持异构环境,消除了成本高昂的厂商锁定,并且通过利用现有硬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投资回报(ROI)。
镜像:飞康NSS在任何磁盘系统之间提供级块数据镜像,不论供应商/品牌、磁盘类型或连接(光纤通道[FC]、iSCSI、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为何。数据可以同步到备用存储设备,且不受涉及的服务器影响。不需要特定于系统且基于主机的工具。镜像联机后,之后的数据将同时写入主卷和镜像。
SafeCache/HotZone:业务应用程序存储性能取决于“读”和“写”延迟。由于“读”操作I/O与“写”操作I/O有所不同,飞康提供“读”(HotZone)和“写”(SafeCache)两种缓存。每一缓存算法均根据“读”、“写”行为设计,因此其本身经过优化,能加速该操作的性能。如果与SSD存储结合使用,则您可以通过SafeCache/HotZone管理最苛刻应用程序中的密集I/O峰值。飞康NSSHA型号包括飞康NSSHA集群节点之间的HotZone数据卷同步,从而使“读”性能保持加速。
高可用性(HA):主存储不能出现故障。因此,HA为硬性要求。如果在集群中部署,则飞康NSS可提供HA功能。位于飞康NSS节点(存储集群链接)间的特殊通信链路持续同步存储服务器对之间的I/O、元数据。HA对可承受节点故障或临时升级,对主存储卷带来的干扰极低(若有)。
扩展集群:扩展集群功能结合了HA和站点灾难保护的优势,让您能够在两个地理位置分散的站点之间部署HA解决方案。如果其中一个站点出现故障,则数据在第二个站点立即可用并且不会发生任何更改,因为站点之间的数据集是持续同步的。
备用读取镜像:从应用程序角度来看,“读”较“写”更为关键(延迟)。此外,诸如数据库、电子邮件存储组的多个客户端主机可能会同时尝试读取相同卷。备用读取镜像是一种可用于适当主机访问的重复镜像卷。这样可以消除单个目标读取卷的I/O瓶颈,允许对两个完全相同的卷同时进行读取访问。备用读取卷可在单个飞康NSS服务器内出现,也可在两节点飞康NSS集群中出现。
智能读取镜像:除了服务主IO之外,飞康NSS还可作用于已摄取的数据,以确保为其提供保护,从而生成辅助IO。智能读取功能利用镜像卷来平均分配主IO和辅助IO,从而防止对性能造成任何影响。
FalconStorHyperTrac备份加速器:对于需要磁带备份以满足法规遵从和公司管理要求的企业,HyperTrac选项可以加快备份速度、消除备份窗口并从应用程序服务器卸下处理负载。它运行于备份服务器之上,可以在运行备份作业时自动启动和加载TimeMark快照。
⑶ Nutanix 企业云可以提供哪些类型存储服务包含哪些产品
协议角度支持 ISCSI、SMB、NFS,S3 类型支持块服务,文件服务,对象存储。Nutanix 企业云的存储产品主要包括:Volumes块存储、Files文件存储和Objects对象存储等。这三种存储各有优势。Nutanix Files存储,简易、灵活、智能,能在数分钟内完成部署,用户可以按需付费,自动操作。主要应用于文件服务器,VDI环境,日志存储等。Nutanix Volumes 可以在物理和虚拟之间架起桥梁,将基础架构整合至一个统一平台,用户可以简化管理、降低成本、充分利用超融合基础架构。主要应用于需要块存储的应用,如数据库集群环境。Nutanix Objects可以让用户告别单点解决方案、存储孤岛和复杂性等问题,具有简单、安全、支持横向扩展。主要应用大数据和归档等长期存储需求的场景。
⑷ “东数西算”全面启动:数据大迁徙背后,看见存储产业的未来轮廓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已成为国家级战略工程,浩浩荡荡地站上了 历史 舞台。
“东数西算”被认为是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之后的又一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将成为“新基建”的新抓手。具体而言,“东数西算”就是将东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数据中心去计算和处理。这有利于为数据中心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能源,大幅降低其运行维护成本,同时能够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和西部地区发展。
乘着“东数西算”的政策东风,存储、计算产业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其中,基于分布式存储架构的SDS(软件定义存储)作为先锋力量、“热门选手”,天生具有可扩展性以及灵活性,必然会为新基建时代带来革命性的数据储存手段。
然而,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是,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纵深推进,存储需求激增,同时5G、AI、云等技术加速更迭的背景下,与之相伴而生的SDS由于还在沿用十年前的技术,也必然需要同频进化。
01
被行业拥簇的SDS(软件定义存储)
2013年,“软件定义一切”被首次提出时,还是个令人怀疑的技术畅想。尤其是当它与存储绑定在一起,在一些传统储存厂商眼里是不着边际的。但事实证明,SDS(软件定义存储)的诞生,不仅优化了传统存储的弊端,并在日后的十年里逐渐繁荣。
根据IDC公布的2021年三季度中国软件定义存储(SDS)市场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中国SDS市场获得高速增长,市场规模同比增长54%,成为中国存储市场的增长引擎。早就发布过软件定义是趋势的Gartner预测,到2024年,全球50%的存储容量将以软件定义存储的形式部署,包括本地部署或在公有云上。
SDS在市场上的狂飙突进,一方面是基于创新技术。近几年,由于数据爆炸式增长,存储系统的软硬件紧耦合设计严重地限制了存储技术的发展,而软件定义存储则可以实现软硬解耦,让硬件成本尽可能的降低,使得软件发挥更大价值。通过软件的设计,来决定存储的性能和边界,不用再受硬件设备、服务器的限制。其方向在于帮助用户在传统数据中心或云内实现存储资源的池化和服务化,以及在多云之间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自由流动。
另一方面,是源于 历史 的进程,被时代选择。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的发展,非结构数据爆发式增长——文本、图像、影视、超媒体等,面对这些数据,传统存储方式难以招架,而SDS存储正是包含针对文件的存储、对象的存储,自然就成了相关行业的首选。此外,企业云化在近几年成为了主流。在上云浪潮下,不同种类业务在池化的资源池中拿到相匹配的资源。这种业务场景天然适合软件定义存储的分布式架构、软件定义、水平扩展、基于统一存储引擎向上提供多种接口等特性。
02
SDS已站在新十年的转弯处
带着这样的优势,伴随着行业的拥簇,SDS转眼已来到新十年的转弯处。周遭环境飞速变化,数字浪潮奔腾汹涌,一些厂商、企业赫然发现,这个阶段的SDS竟然依然处于1.0时代,还在沿用十年前的开源技术,基于旧的硬件架构设计,似乎已无法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新兴需求。
例如,与10多年前相比,现在的存储硬件、网络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案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如果在软件层面不做出新的变革,数据存储系统就无法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还有介质方面,存储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从机械硬盘向SSD固态硬盘的过渡,由此带来了超高的IOPS、超低的时延;网络的提升更是惊人,100G已经司空见惯,400G也已经渐行渐近。
当然,也面临着“云”的追赶。我们都知道,目前,企业云化已经成为必答题,云的发展日新月异,从私有云到多公有云、边缘云、分布式云,企业选择上云的部署方式越来越多元,数据可能存放在任意的地理位置,存储平台需要构建全局统一的存储资源池,让数据在多数据中心、混合多云和边缘中按需流动,这都是目前SDS1.0需要突破的挑战。
03
触摸存储未来的轮廓,ExponTech抢先迈向SDS2.0
作为数据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ExponTech华瑞指数云率先提出SDS2.0概念。在ExponTech看来,SDS从1.0需要迈向2.0时代,进化为2.0后,会为行业带来眼前一新的改变。
比如,SDS 2.0将支持可组合式架构,整合私有云、多个公有云,边缘云中的存储资源,提供不同IO模型,不同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以及许多种协议接口(iSCSI、S3、POSIX、NFS、CIFS、CSI、HDFS等)的自由组合及灵活部署使用。
还有,SDS2.0将与云原生高度协同。无论在计算、网络、数据亦或业务的层面,都可以按照云原生的架构模式、部署模式和运营模式,实现与时俱进的进化。SDS 2.0需要按照云原生的方式,支持和适配企业云原生应用的发展。
最后,具备向上服务能力。SDS2.0在做好基础存储的服务、流动的同时,还会向上管理数据库,分发数据,帮助企业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不仅如此,ExponTech认为,SDS2.0未来近乎要实现一个飞跃式的革新,是需要在引擎和架构方面做出全新的设计。
由此,ExponTech前瞻性地发布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存储引擎WiDE。和其他存储相比, WiDE既可以提供多池架构下的IO调度和数据流动,企业可以存储海量非结构数据,也能存储要求高性能高可靠的结构化数据,还可以做高性能的数据分析,真正实现数据原生于一个数据平台上,只保留一份数据却可以被各类应用以各种接口访问,避免各种数据孤岛和数据复制拷贝带来的问题。
此外,WiDE还全面覆盖数据新基建创新型应用场景。在覆盖现有分布式存储产品SDS1.0的主流业务场景之外, WiDE能在高性能数据分析HPDA、高性能云主机、高性能数据库底座、混合多云数据平台等业务场景发挥作用,弥补之前高端应用场景下吞吐和时延的缺陷。
引擎WiDE的问世,将会在SDS2.0时代更好地帮助企业应对数字化时代面临的业务快速迭代升级的需求,推动企业智能化。未来,ExponTech也将会打造更多前沿存储产品,助力国内数据存储和国产系统软件的发展。
伴随着对SDS2.0的展望和引擎WiDE的无限可能性,未来之窗的纱帘正在缓缓拉开,我们对于数字世界广阔前景的想象,变得更为具体可感了。
END
⑸ 存储服务器的应用包括哪些
应用一、存储和调用数据兼重的应用 如视频服务器,用户数据库服务器,社交网络服务器,短信和聊天服务器,网游服务器等等。存储服务器DIY组装时,考虑到应用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服务器架构,以方便将来的实际工作,切不可组装时省钱应用起来耗时耗功。中高端存储服务器一般采用主流的双路服务器主板,配合RAID磁盘备份,软件系统尽可能精减,并安装思创科达SDBS8.0等数据备份软件,以方便网络管理人员的操作管理。
应用二、以单纯存储数据为主的应用 偶尔有数据查询和调用的,这多用低端服务器配合海量硬盘,如单路服务器和大量硬盘,比如安全视频监控所用服务器,企业生产数据备份服务器等等。这类单路存储服务器可以使用英特尔单路服务器主板,并配合Xeon3400/3200系列多核处理器,并配合RAID使用,主板如Intel S3420GPLC/Intel S3200SH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有人使用高端台式机主板,这并不是一个负责任的选择,试想万一主板损坏,一二天不能做数据备份损失并不是一块主板的钱可以弥补的。
⑹ 存储服务器和磁盘阵列有什么区别
磁盘阵列是存储介质,磁盘阵列其实是一大堆磁盘组成的一块大硬盘,通过做RAID实现并行读写,并通过数据校验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存储服务器分为文件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文件服务器使磁盘阵列可以对外文件级的共享服务;备份服务器安装备份软件,可以对业务服务器产生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和归档,而备份方式、备份策略等都是可以在备份服务器上设定的。
⑺ 如何搭建企业网络存储服务器
1.选择机架设备
小型企业通过在桌面或架子上堆叠服务器硬件和网络设备来开始运营并不罕见。这样做的成本的确比较低廉,但会存在未来隐患,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这些设备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混乱。这些设备暴露在外会增加物理篡改的风险,也会埋下一些定时炸弹,比如说不小心造成的咖啡溢出,环境灰尘以及员工不小心被暴露的电线绊倒所存在的危险等等。
但是,使用机架式设备能避免这类事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些机架经过专业设计,可以轻松地容纳这种类型的硬件。虽然,与非机架安装等价物相比,它们似乎非常昂贵,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性价比高,你可以使用它们轻松管理你的设备以及其它好处会远远超过其成本。
2.要了解服务器机架的基本特征
在购买或安装服务器机架之前,你需要学习并了解服务器机架的基本特征。服务器机架通常以机架单位来衡量,通常表示为“U”或“RU”。机架单元的高度相当于1.75英寸(44.5毫米),兼容设备的测量单位为“U”的倍数。通常,服务器的范围从1U到4U,网络交换机在1U到2U之间,而一些刀片服务器在5U到10U之间或甚至更多。
在确定服务器机架之前,你还需要考虑服务器机架的宽度和高度(深度)。通常可接受的宽度为19英寸,深度为600-1,000mm。然而,这些机架中的许多通常具有可调节的后支架,即使大多数机架安装服务器通常包括可调节的安装套件,一旦它们具有足够的深度来容纳服务器就可以使用。
四柱机架是当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商用服务器机架之一,它设计用于容纳19英寸宽的设备和服务器。
普通机架的高度约为42U,其中一半的机架高度为24U,但有几种其他类型的机架,机架高度从5U到20U不等。这些不是对这些机架外部尺寸的测量,因为该特征高度依赖于机架的设计并且它是变化的。一些机架配有脚轮,有助于缓解运动。
开放式机架和小型壁挂式机柜是在空间有限的地方安装IT服务器的绝佳选择。但是,你需要意识到,如果你决定使用开放式机架,则必须满足特殊要求才能安装服务器,包括将机架固定在地板上。壁挂式机柜不适用于由少数服务器组成或比网络交换机重的任何负载。
3.隔离服务器以降低噪音
如果你没有专门放置和存放设备的单独房间,你将不得不考虑内部服务器设备附带的噪音。你需要一个分区的房间,即使它是一个小区域,因为从长远来看,它是值得的。
建立分区以后,能够消除或者减弱那些会影响员工整体工作效率的隐患。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防止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篡改你的设备,有助于保护设备免受损坏并防止被盗。
在小型企业中,除了将机架放在房间的角落或IT部门内部别无选择外,强烈建议使用具有隔音功能的机架。 由于通风口无法实现完全隔音,因此这些机架通常通过其降噪特性来衡量。它们产生的噪音和机架本身的整体降噪能力的结合通常会决定它们的工作效果。
4.想要散发热量则需一个合适的空调机组
IT设备和服务器产生的热量通常很高,可能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它们还可能导致中断和崩溃,这可能很难解释,这就是为什么在构建内部服务器机房时安装冷却装置非常关键的原因。
但是,如果你只需要几个网络交换机,五托架网络连接存储(NAS)系统或服务器,你可能不需要担心冷却系统,除非你需要更大的NAS,多个服务器和一个中型UPS,这样的话热量会迅速增加。
服务器机架的热容量也直接受外部温度的影响。这就是强烈建议你在服务器机房安装空调装置的原因。
只要打开服务器并产生热量,这些空调就必须始终打开。建议使用不同的断路器安装独立的独立装置,以便在需要维修任何一个断路器时可以定期更换它们。
不要想着打开窗户再加上两部风扇来散发热量。
5.学会正确处理电缆
只有正确的电缆管理才能确保适当的通风。这就是为什么尝试将42个1U服务器强制进入全高机架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主意,因为它会导致严重的布线限制或限制。许多旧服务器的机箱通常需要彼此之间1U到2U的空间,以确保正确的气流。目前,大多数现代机架式服务器都不需要这些空间。
设置一个装满机架的服务器机房需要的不仅仅是使用一些螺丝来帮助将这些设备固定到位。你需要了解如何管理从这些机架中排列的所有设备及其相应的以太网电缆中出来的电缆。除了机柜内布线外,还需要妥善管理或终止用于IP摄像机,台式计算机和所有其他网络设备的以太网LAN点的电缆。
处理所有这些的最佳方法是使用RJ45配线架终止以太网电缆。安装在1U空间中的普通接线板通常提供多达24个端口,并且通常需要某种形式的手动输入,例如剥离电缆,将其固定到接线板中以及使用线缆测试工具来验证其连接性。根据你的预算,你可以让网络专业人士或专家在一天内为你处理所有这些问题。
除了配线架之外,你还需要使用束线带,因为当你尝试固定杂散电缆时它们会派上用场。你可以获得可以重复使用的标准电缆扎带,当你批量购买时它们非常便宜。
6.学会标记,保持简单
在设置服务器时,要学会标记和记录你所使用的流程,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做,便于任何新员工或者供应商在需要了解服务器机房时,能够高效并系统的了解到服务器的整体系统情况。并且还可以防止可能发生的任何灾难性错误,包括重新启动或拔出系统而不发出任何形式的警告。
正确标记基础设施的最简单和最好的方法之一是使用标签打印机。该打印机可以从任何硬件商店购买。你必须使用正确描述它们的唯一名称或其IP地址来标记网络和服务器设备。你还应该为键盘,鼠标和视频开关,路由器,NAS设备,冗余硬件和数据备份设备等其他IT设备执行相同的操作。
这些注意事项应打印出来并妥善详细,以便轻松解释与你的内部硬件相关的重要程序。这些打印件应贴在冰箱磁铁或服务器机柜上。为了获得最佳结果,它们应包括与数据备份,联网,启动或关闭这些设备相关的操作说明,以防断电。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些需要你去了解和注意的地方:
a.空间要求
b.地板和柜子类型
c.设备尺寸
d.加热和冷却系统
e.电气设置
f.防火
g.紧急电气备份
h.安全和警报
最重要的一点是,以上所有内容都要花钱,所以要规划好你的预算,不要让设置服务器机房花掉了你整个IT预算。
⑻ 如何基于Ceph构建高性能块存储服务
Ceph是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支持对象文件快接口,设计目标是:
• 所有组件横向扩展
• 没有单点故障
• 可以在普通厂商硬件使用
• 所有机制都能自我管理
• 开源
分布式存储的应用场景相对于其存储接口,现在流行分为三种:
1.对象存储: 也就是通常意义的键值存储,其接口就是简单的GET,PUT,DEL和其他扩展,如七牛、又拍,Swift,S3等。
2.块存储: 这种接口通常以QEMUDriver或者KernelMole的方式存在,这种接口需要实现Linux的Block Device的接口或者QEMU提供的Block Driver接口,如Sheepdog,AWS的EBS,青云的云硬盘和阿里云的盘古系统,还有Ceph的RDB(RDB是Ceph面向块存储的接口)。
3、文件存储: 通常意义是支持POSIX接口,它跟传统的文件系统如Ext4是一个类型的,但区别在于分布式存储提供了并行化的能力,如Ceph的CephFS(CephFS是Ceph面向文件存储的接口),但是有时候又会把GFS,HDFS这种非POSIX接口的类文件存储接口归入此类。
提到存储的种类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话题:存储不能做统一化吗?因为必须要有多个不同的软件栈去管理不同的存储设备:SSD,SATA等。
Ceph就此提出了不同观点,RADOS提供了基础的存储设备的管理、数据控制流访问的管理,提供的是一个可靠持久的数据存储平台,基于其上,我们可以实现多个不同的接口户来实现面向不同需求的对接,比如对象存储我们有一个单独的库实现去满足不同的存储需要,比如我们块存储是通过RDP来实现。
统一存储并不意味着所有存储都的同一个接口,同一个实现,同一个软件栈,它其实只是使用了同一个设备管理的生命周期和数据访问的有效控制,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合理,非常适合运维的,利于成本,利于软件可靠性控制的的机制去保证我们的存储的可靠。
举一个例子,大部分存储厂商甚至网络厂商都有一个自己的核心软件栈,如文件系内核。基于其上演化出各种不同的产品线。如果厂商要追求各个产品线的极致是不是就应该每个产品完全独立来追求极致,但事实上一个核心的底层技术栈需要高质量的代码、完备的测试和长期的使用。在Ceph这里,一个分布式系统的并发IO、分布式恢复、数据端到端校验等等关键实现是唯一实现,成熟的系统系统在这些实现上需要经过一定量级和时间的考验,这才是Ceph所谓的统一存储,而不是其他的接口堆叠式开发。
【Ceph和其他开源分布式存储、其他商用存储的区别之处在哪?】
众所周知,很多传统厂商如日立、富士通等存储大厂也采用了Ceph作为它们存储硬件的载体,Ceph能提供企业级的存储服务一定有它的优势,才能让传统的存储厂商弃而采用开源的存储方案。
1、中心化系统我们认为它在数据控制系统方面做的较好,在迁移运维方面提供较好的实现,但却有元数据的瓶颈。在访问数据时需要经过元数据服务器的查询再去寻找相应的数据服务器会在大规模扩展时遇到性能瓶颈问题。
2、全分布式系统虽然提供较好的数据访问能力,能高效处理客户端的LO请求,但是却没有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数据控制的实现,比如故障处理能力不足,数据恢复的困难,如果跳出中心化的元数据存储系统它没办法做到强一致性的数据恢复。
弹性的数据分布策略和物理拓扑输入实现了高可用性和高持久性,Ceph的高性能重构还体现在利用CRush算法对数进行约束,避免数据分布到所有的集群的一个节点上,利用Ceph设计并提供的一个由CRush算法来支持一个高自由化的存储集群的设计,实现高可靠性,高持久性,高性能。
⑼ 服务期的存储技术分类哪两大类
1、按用途
按照仓库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批发仓库
批发仓库主要是用于储存从采购供应库场调进或在当地收购的商品,这一类仓库一般贴近商品销售市场,规模同采购供应仓库相比一般要小一些,铊既从事批发供货,也从事拆零供货业务。
(2)采购供应仓库
采购供应仓库主要用于集中储存从生产部门收购的和供国际间进出口的商品,一般这一类的仓库库场设在商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或商品运输枢纽的所在地。
(3)加工仓库
前面在讲仓库的功能的之后已经讲过仓库的加工延迟功能,一般具有产品加工能力的仓库被成为加工仓库。
(4)中转仓库
中转仓库处于货物运输系统的中间环节,存放那些等待转运的货物,一般货物在此仅做临时停放,这一类仓库一般设置在公路、铁路的场站和水路运输的港口码头附近,以方便货物在此等待装运。
(5)零售仓库
零售仓库主要用于为商业零售业做短期储货,一般是提供店面销售,零售仓库的规模较小,所储存物资周转快。
(6)储备仓库
这类仓库一般由国家设置,以保管国家应急的储备物资和战备物资。货物在这类仓库中储存时间一般比较长,并且储存的物资会定期更新,以保证物资的质量。
(7)保税仓库
保税仓库是指为国际贸易的需要,设置在一国国土之上,但在海关关境以外的仓库。外国企业的货物可以免税进出这类仓库而办理海关申报手续,而且经过批准后,可以在保税仓库内对货物进行加工、存储等等作业。
2、按货物特性
(1)原料仓库:原材料仓库是用来储存生产所用的原材料的,这类仓库一般比较大。
(2)产品仓库:产品仓库的作用是存放已经完成的产品,但这些产品还没有进入流通区域,这种仓库一般是附属于产品生产工厂。
(3)冷藏仓库:它是用来储藏那些需要进行冷藏储存的货物,一般多是农副产品、药品等等对于储存温度有要求的物品。
(4)恒温仓库:恒温仓库和冷藏仓库一样也是用来储存对于储藏温度有要求的产品。
(5)危险品仓库:危险品仓库从字面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它是用于储存危险品的,危险品由于可能对于人体以及环境造成危险,因此在此类物品的储存方面一般会有特定的要求,例如许多化学用品就是危险品,他们的储存都有专门的条例。
(6)水面仓库:象圆木、竹排等能够在水面上漂浮的物品来说,他们可以储存在水面。
(9)存储产品服务化扩展阅读:
仓库的功能:
1、储存和保管功能
仓库具有一定的空间,用于储存物品,并根据储存物品的特性配备相应的设备,以保持储存物品完好性。例如:储存挥发性溶剂的仓库,必须设有通风设备,以防止空气中挥发性物质含量过高而引起爆炸。
贮存精密仪器的仓库,需防潮、防尘、恒温,因此,应设立空调、恒温等设备。在仓库作业时,还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防止搬运和堆放时碰坏、压坏物品。从而要求搬运器具和操作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仓库真正起到贮存和保管的作用。
2、调节供需的功能
创造物质的时间效用是物流的两大基本职能之一,物流的这一职能是由物流系统的仓库来完成的。现代化大生产的形式多种多样,从生产和消费的连续来看,每种产品都有不同的特点,
有些产品的生产是均衡的,而消费是不均衡的,还有一些产品生产是不均衡的,而消费却是均衡不断地进行的。要使生产和消费协调起来,这就需要仓库来起“蓄水池”的调节作用。
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
各种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是不一样的。船舶的运输能力很大,海运船一般是万吨级,内河船舶也有几百吨至几千吨的。火车的运输能力较小,每节车皮能装运30~60t,一列火车的云量最多大几千吨。
汽车的运输能力很小,一般每辆车装4~10t。他们之间的运输衔接是很苦难的,这种运输能力的差异,也是通过仓库进行调节和衔接的。
4、流通配送加工的功能
现代仓库的功能已处在由保管型向流通型转变的过程之中,即仓库由贮存、保管货物的中心向流通、销售的中心转变。仓库不仅要有贮存、保管货物的设备,
而且还要增加分拣、配套、捆绑、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设置。这样,即扩大了仓库的经营范围,提高了物质的综合利用率,又方便了消费,提高了服务质量。
5、信息传递功能
伴随着以上功能的改变,导致了仓库对信息传递的要求。在处理仓库活动有关的各项事务时,需要依靠计算机和互联网,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和条形码技术来提高仓储物品信息的传输速度,
及时而又准确地了解仓储信息,如仓库利用水平、进出库的频率、仓库的运输情况、顾客的需求以及仓库人员的配置等。
6、产品生命周期的支持功能
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002年1月发布的物流定义:在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理想逆向的流动于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可见现代物流包括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生产、流通和服务的过程。因此,仓储系统应对产品生命周期提供支持。
10分享
⑽ 存储服务器和普通服务器的区别是什么
普通的服务器会被配置来执行多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