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编译安装四大步骤

编译安装四大步骤

发布时间: 2022-05-28 17:15:36

A. 请简述嵌入式linux内核的编译过程

编译及安装简要步骤:
编辑Makefile版本信息

定义内核特性,生成配置文件.config,用于编译:make xconfig

编译内核:make

安装内核:make install

安装模块:make moles_install

具体步骤如下:

内核配置

先定义内核需要什么特性,并进行配置。内核构建系统(The kernel build system)远不是简单用来构建整个内核和模块,想了解更多的高级内核构建选项,你可以查看 Documentation/kbuild 目录内的内核文档。

可用的配置命令和方式:

make menuconfig

命令:make menuconfig

编译内核

编译和安装内核

编译步骤:

$ cd /usr/src/linux2.6

$ make

安装步骤 (logged as

$ make install

$ make moles_install

提升编译速度

多花一些时间在内核配置上,并且只编译那些你硬件需要的模块。这样可以把编译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30,并且节省数百MB的空间。另外,你还可以并行编译多个文件:

$ make -j <number>

make 可以并行执行多个目标(target)(KEMIN:前提是目标规则间没有交叉依赖项,这个怎么做到的?)

$ make -j 4

即便是在单处理器的工作站上也会很快,读写文件的时间被节省下来了。多线程让CPU保持忙碌。

number大于4不见得有效了,因为上下文切换过多反而降低的工作的速度。

make -j <4*number_of_processors>

内核编译tips

查看完整的 (gcc, ld)命令行: $ make V=1

清理所有的生成文件 (to create patches...): $ make mrproper

部分编译:$ make M=drivers/usb/serial

单独模块编译:$ make drivers/usb/serial/visor.ko

最终生成的文件

vmlinux 原始内核镜像,非压缩

arch/<arch>/boot/zImage zlib压缩的内核镜像(Default image on arm)

arch/<arch>/boot/bzImage bzip2压缩的内核镜像。通常很小,足够放入一张软盘(Default image on i386)

B. 简单描述编译的几个处理步骤

编译过程分为分析和综合两个部分,并进一步划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代码优化、存储分配和代码生成等六个相继的逻辑步骤。这六个步骤只表示编译程序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是时间关系。

编译过程既可以按照这六个逻辑步骤顺序地执行,也可以按照平行互锁方式去执行。在确定编译程序的具体结构时,常常分若干遍实现。对于源程序或中间语言程序,从头到尾扫视一次并实现所规定的工作称作一遍。每一遍可以完成一个或相连几个逻辑步骤的工作。

(2)编译安装四大步骤扩展阅读:

对于c编译程序来说,其语言的特点如下:

1、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语言。它层次清晰,便于按模块化方式组织程序,易于调试和维护,而且表现能力和处理能力极强。

2、c语言具有丰富的运算符和数据类型,便于实现各类复杂的数据结构。它还可以直接访问内存的物理地址,进行位(bit)一级的操作。

3、由于c语言实现了对硬件的编程操作,因此集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功能于一体。它既可用于系统软件的开发,也适合于应用软件的开发。

4、此外,c语言还具有效率高、可移植性强等特点。因此它广泛地移植到了各类各型计算机上,从而形成了多种版本。

C. 大家初学c语言用的编辑器和编译器是怎么下载安装详细步骤

Vscode集成一下就好

D. linux上的编译安装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具体的流程又是怎么个样子

计算机运行的程序都是二进制的代码,那么我们所用的编程语言都是自然语言中的字符,那么就需要有一种机制来将这些转化成二进制代码,那么根据转化机制不一样,编程语言(软件 产生的源头)分两大类 解释型 编译型,解释型就不说了,编译型就是在写好程序的源码以后对程序进行编译,编译成二进制的可执行代码。
在linux中很多软件的源码都会伴随着软件一起发布,软件就是经过编译的一些二进制的文件,这些二进制文件由源码编译而来。所以当我们拿到了软件的源码的时候,可以根据源码编译出软件,然后对软件进行安装,这就是你所说的编译安装了,对于非电脑专业的人不需要了解那么多,涉及的东西比较多,要知道在编译的时候需要设置编译参数的,,
所以会拿deb rpm包来安装就行了。。使用打包好的二进制包安装的另外的好处就是可以由包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可以方便的对软件包进行安装升级和卸载,如果是源码编译那么就需要自己手动的管理了。
具体的流程没那么复杂,linux软件发布的源码都是有标准格式 的,通常是tar.gz tar.bz2这样的压缩包,
tar xvf xxx.tar.gz 解压源码包
cd xxx 进入源码目录
more INSTALL 或者more README 阅读源码包里的安装说明,看不懂英语的可以跳过这步
./configure 参数 配置编译参数;最常见的是prefix=安装路径 这样可以把软件安装到一个指定目录而不是安装到系统的文件结构中(linux的文件结构可以参考FHS标准规范里的定义)
make 当上一步正确的执行后会生成一个Makefile文件,使用make命令可以对软件源码进行编译
make install 安装(可能会需要root权限)
//部分软件还会提供make test 这样的测试,在安装前可以运行make test 来测试软件是否编译正确。

E. linux编译内核步骤

一、准备工作
a) 首先,你要有一台PC(这不废话么^_^),装好了Linux。
b) 安装好GCC(这个指的是host gcc,用于编译生成运行于pc机程序的)、make、ncurses等工具。
c) 下载一份纯净的Linux内核源码包,并解压好。

注意,如果你是为当前PC机编译内核,最好使用相应的Linux发行版的源码包。

不过这应该也不是必须的,因为我在我的Fedora 13上(其自带的内核版本是2.6.33.3),就下载了一个标准的内核linux-2.6.32.65.tar.xz,并且顺利的编译安装成功了,上电重启都OK的。不过,我使用的.config配置文件,是Fedora 13自带内核的配置文件,即/lib/moles/`uname -r`/build/.config

d) 如果你是移植Linux到嵌入式系统,则还要再下载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

例如,你的目标单板CPU可能是arm或mips等cpu,则安装相应的交叉编译工具链。安装后,需要将工具链路径添加到PATH环境变量中。例如,你安装的是arm工具链,那么你在shell中执行类似如下的命令,假如有类似的输出,就说明安装好了。
[root@localhost linux-2.6.33.i686]# arm-linux-gcc --version
arm-linux-gcc (Buildroot 2010.11) 4.3.5
Copyright (C) 2008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nc.
This is free software; see the source for ing conditions. There is NO
warranty; not even for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注:arm的工具链,可以从这里下载:回复“ARM”即可查看。

二、设置编译目标

在配置或编译内核之前,首先要确定目标CPU架构,以及编译时采用什么工具链。这是最最基础的信息,首先要确定的。
如果你是为当前使用的PC机编译内核,则无须设置。
否则的话,就要明确设置。
这里以arm为例,来说明。
有两种设置方法():

a) 修改Makefile
打开内核源码根目录下的Makefile,修改如下两个Makefile变量并保存。
ARCH := arm
CROSS_COMPILE := arm-linux-

注意,这里cross_compile的设置,是假定所用的交叉工具链的gcc程序名称为arm-linux-gcc。如果实际使用的gcc名称是some-thing-else-gcc,则这里照葫芦画瓢填some-thing-else-即可。总之,要省去名称中最后的gcc那3个字母。

b) 每次执行make命令时,都通过命令行参数传入这些信息。
这其实是通过make工具的命令行参数指定变量的值。
例如
配置内核时时,使用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menuconfig
编译内核时使用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注意,实际上,对于编译PC机内核的情况,虽然用户没有明确设置,但并不是这两项没有配置。因为如果用户没有设置这两项,内核源码顶层Makefile(位于源码根目录下)会通过如下方式生成这两个变量的值。
SUBARCH := $(shell uname -m | sed -e s/i.86/i386/ -e s/sun4u/sparc64/ \
-e s/arm.*/arm/ -e s/sa110/arm/ \
-e s/s390x/s390/ -e s/parisc64/parisc/ \
-e s/ppc.*/powerpc/ -e s/mips.*/mips/ \
-e s/sh[234].*/sh/ )
ARCH?= $(SUBARCH)
CROSS_COMPILE ?=

经过上面的代码,ARCH变成了PC编译机的arch,即SUBARCH。因此,如果PC机上uname -m输出的是ix86,则ARCH的值就成了i386。

而CROSS_COMPILE的值,如果没配置,则为空字符串。这样一来所使用的工具链程序的名称,就不再有类似arm-linux-这样的前缀,就相当于使用了PC机上的gcc。

最后再多说两句,ARCH的值还需要再进一步做泛化。因为内核源码的arch目录下,不存在i386这个目录,也没有sparc64这样的目录。

因此顶层makefile中又构造了一个SRCARCH变量,通过如下代码,生成他的值。这样一来,SRCARCH变量,才最终匹配到内核源码arch目录中的某一个架构名。

SRCARCH := $(ARCH)

ifeq ($(ARCH),i386)
SRCARCH := x86
endif

ifeq ($(ARCH),x86_64)
SRCARCH := x86
endif

ifeq ($(ARCH),sparc64)
SRCARCH := sparc
endif

ifeq ($(ARCH),sh64)
SRCARCH := sh
endif

三、配置内核

内核的功能那么多,我们需要哪些部分,每个部分编译成什么形式(编进内核还是编成模块),每个部分的工作参数如何,这些都是可以配置的。因此,在开始编译之前,我们需要构建出一份配置清单,放到内核源码根目录下,命名为.config文件,然后根据此.config文件,编译出我们需要的内核。

但是,内核的配置项太多了,一个一个配,太麻烦了。而且,不同的CPU架构,所能配置的配置项集合,是不一样的。例如,某种CPU的某个功能特性要不要支持的配置项,就是与CPU架构有关的配置项。所以,内核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配置方法。

以arm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a) 根据我们的目标CPU架构,从内核源码arch/arm/configs目录下,找一个与目标系统最接近的配置文件(例如s3c2410_defconfig),拷贝到内核源码根目录下,命名为.config。

注意,如果你是为当前PC机编译内核,最好拷贝如下文件到内核源码根目录下,做为初始配置文件。这个文件,是PC机当前运行的内核编译时使用的配置文件。
/lib/moles/`uname -r`/build/.config
这里顺便多说两句,PC机内核的配置文件,选择的功能真是多。不编不知道,一编才知道。Linux发行方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想让所发行的Linux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吧。

b) 执行make menuconfig对此配置做一些需要的修改,退出时选择保存,就将新的配置更新到.config文件中了。

热点内容
英雄联盟技能脚本 发布:2024-05-17 14:59:41 浏览:444
全名k歌安卓手机里面怎么录屏 发布:2024-05-17 14:40:07 浏览:180
常用数据库介绍 发布:2024-05-17 14:31:38 浏览:504
中孚存储介质信息消除工具 发布:2024-05-17 14:31:33 浏览:589
服务器访问ip如何调转主页 发布:2024-05-17 14:30:33 浏览:789
好玩的解压化妆小游戏 发布:2024-05-17 14:10:57 浏览:127
交通银行怎么登陆不了密码 发布:2024-05-17 13:54:48 浏览:543
安卓如何自动连接无线 发布:2024-05-17 13:53:51 浏览:262
python的urlparse 发布:2024-05-17 13:44:20 浏览:769
linux命令全称 发布:2024-05-17 12:07:54 浏览: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