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短路表达式
A. c语言短路运算符问题
我对这种问题时深恶痛绝的。
c语言规范规定,不允许在相邻两次运算中多次改变同一变量的值。
这种写法违反此规定,故结果不唯一,具体输出结果取决于编译器的编译逻辑,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参考c89,c99标准。
B. 关于编译原理
可以自己写一个JPanel或者JComponent的子类,然后在子类中重写paint方法,在里面绘制背景图片。下面的部分是从我的代码里截出来的,不保证这样能用,只是给你个大体的丝路。学会了这个后自己重写组件就方便多了 public class ChessBoard extends JComponent{ private Image screen = null;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 if (screen != null) { g.drawImage(screen, (width - BOARDWIDTH) / 2, (height - BOARDHEIGHT) / 2, this); } else { screen = ChessBoard.this.createImage(BOARDWIDTH,BOARDHEIGHT); } } }
C. 编译原理这个正规表达式是怎么写出来的呀
主要就是后面的两个条件:
至少2个1,
任何2个1之间有偶数个0
abd都不满足第2条
D. C语言编译原理是什么
编译共分为四个阶段:预处理阶段、编译阶段、汇编阶段、链接阶段。
1、预处理阶段:
主要工作是将头文件插入到所写的代码中,生成扩展名为“.i”的文件替换原来的扩展名为“.c”的文件,但是原来的文件仍然保留,只是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文件发生了改变。(这里所说的替换并不是指原来的文件被删除)
2、汇编阶段:
插入汇编语言程序,将代码翻译成汇编语言。编译器首先要检查代码的规范性、是否有语法错误等,以确定代码的实际要做的工作,在检查无误后,编译器把代码翻译成汇编语言,同时将扩展名为“.i”的文件翻译成扩展名为“.s”的文件。
3、编译阶段:
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指令,并将指令打包封存成可重定位目标程序的格式,将扩展名为“.s”的文件翻译成扩展名为“.o”的二进制文件。
4、链接阶段:
在示例代码中,改代码文件调用了标准库中printf函数。而printf函数的实际存储位置是一个单独编译的目标文件(编译的结果也是扩展名为“.o”的文件),所以此时主函数调用的时候,需要将该文件(即printf函数所在的编译文件)与hello world文件整合到一起,此时链接器就可以大显神通了,将两个文件合并后生成一个可执行目标文件。
E. 编译原理
编译原理):利用编译程序从源语言编写的源程序产生目标程序的过程; 用编译程序产生目标程序的动作。 编译就是把高级语言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2进制语言,计算机只认识1和0,编译程序把人们熟悉的语言换成2进制的。
编译程序把一个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工作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检查和中间代码生成
(5)编译原理短路表达式扩展阅读:
编译程序的语法分析器以单词符号作为输入,分析单词符号串是否形成符合语法规则的语法单位,如表达式、赋值、循环等,最后看是否构成一个符合要求的程序,按该语言使用的语法规则分析检查每条语句是否有正确的逻辑结构,程序是最终的一个语法单位。
编译程序的语法规则可用上下文无关文法来刻画。语法分析的方法分为两种:自上而下分析法和自下而上分析法。自上而下就是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向下推导,推出句子。
而自下而上分析法采用的是移进归约法,基本思想是:用一个寄存符号的先进后出栈,把输入符号一个一个地移进栈里,当栈顶形成某个产生式的一个候选式时,即把栈顶的这一部分归约成该产生式的左邻符号。
F. c语言问题
这是由编译器的编译原理所决定的,当执行到s=a++<=10&&b--<=12&&c++;
这句时,编译器不会判断所有的情况是否都成立,它会先检查a++<=10是否成立,当编译器发现,这个不成立时,他就不会在判断后面,因为不管后面结果如何,这句话都应该返回0,所以只有a的值加1。
G. 编译原理的正规表达式问题:
1 选A,*与+的区别在于*包含0
2 B
3 D ABb>Abb>abb
4 D
5 B 循环优化的三种重要技术是: 代码外提;删除归纳变量和强度削弱。
1 错
2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