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nq编程
❶ zynq 和fpga区别
区别就是ZYNQ除了传统FPGA外,还把ARM核和FPGA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内嵌处理器硬核的FPGA,即SOC FPGA,二者利用高速总线AXI4进行通信。
❷ 如何通过fpga扩展千兆网口zynq
基于 Zynq的 Avnet ZedBoard的LPC(低引脚数)FMC连接器,在板子的外设上添加了4个千兆以太网端口。
板子本身有4个Marvell 88E1510千兆以太网PHY和带有集成磁件的端口连接器。以太网MAC位于ZynqSoC,使用ZynqSoC的PS(处理器系统)的硬件以太网MAC,或者在ZynqSoC的PL(可编程逻辑)中例化的以太网MAC。
❸ zynq-Vivado HLS做的opencv IP核怎么在arm linux中编程使用
本视频将向您展示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IO端口协议和AXI4资源,在Vivado HLS C或者C++设计中创建AXI4接口。视频内容包括从C或C++创建RTL IO端口和AXI4接口综合的过程介绍、Vivado HLS GUI中如何添加优化指令。
❹ 如何在Zynq-7000上烧写PL Image
在Zynq-7000上编程PL大致有3种方法:
1. 用FSBL,将bitstream集成到boot.bin中
2. 用U-BOOT命令
3. 在Linux下用xdevcfg驱动。
步骤:
1. 去掉bitstream的文件头
用FSBL烧写PL Images没有什么好说的,用Xilinx SDK的Create Boot Image工具即可完成,不再赘述。用后两种方法需要把bitstream文件的文件头用bootgen工具去掉。
一个典型的bif文件如下所示:
the_ROM_image:
{
[bootloader]<fsbl_name>.elf
<pl_bitstream_name>.bit
<u-boot_name>.elf
}
bif文件可以用文本编辑器写,也可以用Xilinx SDK的Create Boot Image工具生成。然后在命令行下用以下命令即可去掉bitstream文件的文件头。
bootgen -image <bootimage>.bif -split bin -o i BOOT.BIN
"-split”参数可以生成以下文件:
<pl_bitstream_name>.bit.bin
2. 在U-BOOT下烧写PL Image
命令”fpga load”和”fpga loadb”都可以。区别是前一个命令接受去掉了文件头的bitstream文件,后一个命令接受含有文件头的bitstream文件。
在OSL 2014.2上,缺省编译就可以完整支持写入PL Image的功能。但是在Petalinux 2013.10下,尽管可以在U-BOOT下看到命令”fpga”,还需要在文件
<PROJ>/subsystems/linux/configs/u-boot/platform-top.h 中增加以下内容后重新编译才可以支持具体的功能。
/* Enable the PL to be downloaded */
#define CONFIG_FPGA
#define CONFIG_FPGA_XILINX
#define CONFIG_FPGA_ZYNQPL
#define CONFIG_CMD_FPGA
#define CONFIG_FPGA_LOADFS
在OSL 2014.2 U-BOOT中,具体的功能是在zynqpl.c的zynq_load()中实现的。
3. 在Linux下烧写PL Image
OSL Linux 2014.2.01中已经含有xdevcfg驱动了(之前就有,不过本文是在这个版本上验证的),直接用以下命令就可以完成PL Image写入。
❺ 如何用xps新建zynq的工程
Zynq系列是赛灵思公司(Xilinx)推出的行业第一个可扩展处理平台,旨在为视频监视、汽车驾驶员辅助以及工厂自动化等高端嵌入式应用提供所需的处理与计算性能水平。
该系列四款新型器件得到了工具和IP提供商生态系统的支持,将完整的ARM?Cortex?-A9MPCore处理器片上系统(SoC)与28nm低功耗可编程逻辑紧密集成在一起,可以帮助系统架构师和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扩展、定制、优化系统,并实现系统级的差异化。
实际上,Zynq就是两大功能块:双核Arm的SoC和FPGA。
根据Xilinx提供的手册,PS:处理系统(ProcessingSystem),就是与FPGA无关的ARM的SOC的部分。
PL:可编程逻辑(ProgarmmableLogic),就是FPGA部分。
这有点像xilinx以前推出的powerPC+FPGA平台。
为官方文档中介绍的ZYNQ内部结构。
从中可以看到,ZYNQ的绝大多数外设都是PL逻辑部分相连,比如说GPIO,IIS,XADC等等
❻ 小白求问,Zynq编程开发是用哪个软件
这些就够了,先把需要的地图用arcgis server发布成地图服务,然后编写页面,引用arcgis js api,调用发布的地图服务,然后在iis发布即可。
❼ ZYNQ的PL部分不供电JTAG是否可以检测到芯片
否。
PL部分不供电是不可以检测到芯片的,因为JTAG编程方式是在线编程,必须接入电源,JTAG才可以检测到芯片。
JTAG最初是用来对芯片进行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在器件内部定义一个TAP(TestAccessPort)通过专用的JTAG测试工具对进行内部节点进行测试。JTAG测试允许多个器件通过JTAG接口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JTAG链,能实现对各个器件分别测试。现在,JTAG接口还常用于实现ISP(In-Systemrogrammable?在线编程),对FLASH等器件进行编程。
❽ zynq7000术语详解,不懂啥是pl,ps,apu,scu
摘要:本文介绍与XILINX的EPP平台成员, ZYNQ芯片相关的缩写术语和含义. 与简单翻译术语不同,本文对每个缩写在本行业其他公司的展开含义也略作介绍, 避免混淆. 对术语的技术功能也作简单介绍.
8月份学校放暑假, 大学计划这边紧急的事不多, 因此通常是俺的充电和学习时间.
本月的学习任务嘛, 当然是ZYNQ. 资料不多,一个是今年3月份出来的UG804, 是一个简介性质的东东, 24页, 另一个是UG585, 技术手册,目前有1804页. 目前都还是保密的, 合作伙伴需要签NDA才能看到.
去年ZYNQ刚出来的时候,文档还没有,俺只有对着仅有的一个框图,对其中的缩写瞎猜了一番. 当时还写了博客. 信马由缰-XILINX的ARM芯片初探(之一). 看到UG804,终于有机会验证俺当时猜的缩写展开到底对不对.
看了之后才发现, 框图中那点看不懂的缩写, 比起UG804中引入的各种缩写, 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为了给你一个概念, 假设你3年后碰到一个用过ZYNQ的工程师, 和你说了下面一句话, 你能听懂多少:
经理啊, 我的PS启动了,可是PL还没加载, 这时,APU复位检查了没问题, MIO连得好好的, EMIO看上去也工作正常,你说我该查GIC呢, 还是AFI呢 ?
坑爹啊!比火星文还火星文的话听了伤不起啊~~~.下面,开始逐个解释新出现的,或者冷僻的缩写,继续看文档时看见了,才能反映上来是啥意思.
假设你3年后碰到一个用过ZYNQ的工程师, 和你说了下面一句话, 你能听懂多少:
经理啊, 我的PS启动了,可是PL还没加载, 这时,APU复位检查了没问题, MIO连得好好的, EMIO看上去也工作正常,你说我该查GIC呢, 还是AFI呢 ?
PS: 处理系统 (Processing System) , 就是与FPGA无关的ARM的SOC的部分。
PL: 可编程逻辑 (Progarmmable Logic), 就是FPGA部分。 之所以叫PL,而不是叫FPGA,我想,原因主要是考虑到让搞软件的兔子们不要看了以后望而生畏。 逻辑嘛,搞软件的也要讲逻辑是不?可编程,软件就是编程是不?
ZYNQ,往大里说,就是两大功能块,PS 部分和 PL部分, 说白了,就是ARM的SOC部分,和FPGA部分。
下一个层级, APU部分:
APU: 应用处理器单元(Application Processor Unit). 位于PS里面的中心位置。 这个名字起的,就有点学问了。
APU这三个字,AMD公司曾经用过,特指全称是“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s”,加速处理器,它是融聚了CPU与GPU功能的产品,电脑上两个最重要的处理器融合,相互补足,发挥最大性能。XILINX 的APU与AMD的APU在缩写上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词, 不能混淆了。
APU 这个词,在Xilinx内部的术语中,也是撞车了的。 在XILINX 的 PowerPC体系中, 有一个辅助处理单元“Auxiliary Processing Unit” 的概念,指的是在PowerPC硬核外挂的浮点协处理器之类的单元。
在这个位置上的处理器, 还有各种其他的叫法, 有MCU (微控制器处理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 MPU (微处理器单元Microprocessor Unit),等等。 MCU这个叫法,暗示了处理器功能不强,只能搞搞输入输出控制啊,写个小状态机啊, 一般都是8位机。 MPU呢,就更先进了一些,成prcessor了,这意味着处理器通常是32位的, 能干点计算的事。 但是, 有一个micro词根在里面, 说明干的是小活, 通常没有正式的和全尺寸的操作系统, 通常没有内存管理单元MMU。 ARM 的Cortex-M系列是干这类活的。
APU, 带了Application这个词, 意味着在上面可以跑应用程序, 暗示着这个系统是需要全尺寸的操作系统的, 和现在炙手可热的应用商店app store 遥相呼应。
APU里面具体包含的内容嘛,就是双ARM-CortexA9核,加上高速缓冲,DMA,定时器,中断控制,浮点和NEON协处理,硬件加速器一致性控制器ACP神马的。 也就是,处理器核心部分。
套用时下越来越流行的词汇,“嵌入式计算”, "embedded computing", 可以这么说, 用MCU,MPU搭出来的东东,通常叫嵌入式系统。 而APU搭出来的东东, 就够格叫嵌入式计算系统了。
TTC, 这个词,当年猜了半天也拿不准,看了文档,发现,是Triple Time Counter的意思。 就是这个计数器里面有3个独立通道, 可以独立计数。 挂在APB上,为系统或外设提供定时或计数服务的。
WDT, 看门狗定时器,有两个, 分别监视ARM-Cortex A9用的。 如果软件跑飞,无法清定时器,一段时间后,看门狗就复位。
SWDT,系统级看门狗定时器, 这个看门狗的时钟和复位信号,都可以来自于芯片外部, 这样,即使系统有严重故障,比如时钟频率本身都有问题了, 仍然可以通过与系统无关的外部信号计数,计数满就复位。
SCU, Snoop Control Unit, 用来保持双核之间的数据Cache的一致性。 也就是是说,第一个A9
处理器写存储时,只是写在了缓存里,没有进主存, 如果第二个A9读操作,涉及到第一个写脏了的数据段, SCU要保证第二个A9的缓存里是最新的数据。 如果第二个A9写同样数据段的数据,需要在第一个中体现出写的内容。 SCU的存在,才使得两个核成互相联系的“双核”,才能成为MPsoc。 在原先XILINX的双PowerPC的芯片中, 是木有这个东东的。 不少学校的老师拿XILINX的双powerpc练手和教学,从头搭一个Snoop协议在裸的双PowerPC中,倒也不错。
❾ 《领航者ZYNQ之FPGA开发指南》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领航者ZYNQ之FPGA开发指南》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fBxQjrPjBYFAEOtl3mfY0Q
简介:领航者ZYNQ之FPGA开发指南将由浅入深的带领大家开启ZYNQ的学习之旅。本手册主要学习ZYNQ的 PL(Program Logic,可编程逻辑)部分,共分为硬件篇、软件篇、语法篇与实战篇共四个篇章。
❿ 朋友问我懂不懂ZYNQ,我一头雾水,不知道它指的是什么有没有嵌入式系统的朋友可以给我解释一下
ZYNQ
ZYNQ系列是赛灵思公司(Xilinx)推出的行业第一个可扩展处理平台,旨在为视频监视、汽车驾驶员辅助以及工厂自动化等高端嵌入式应用提供所需的处理与计算性能水平。该系列四款新型器件得到了工具和IP 提供商生态系统的支持,将完整的 ARM® Cortex™-A9 MPCore 处理器片上系统 (SoC) 与 28nm 低功耗可编程逻辑紧密集成在一起,可以帮助系统架构师和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扩展、定制、优化系统,并实现系统级的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