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脚本
⑴ 【语文教学】以文带文《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微课脚本——第二课时
以文带文《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微课脚本——第二课时
(第1张)(配乐出示:义务教育教科书 田忌赛马 五年级下册)
一、谈话导入。
(第2张)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微课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的第一课时,知道了孙膑帮助田忌赢了赛马,那么孙膑是如何在不换一匹马的情况下稳操胜券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一起来探究。(出示:第二课时)
二、学习目标。
(第3张)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能从比赛过程的对阵图中分析推测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学习《围魏救赵》的故事,让学生懂得遇事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谋略就可以变劣势为优势。
三、观看视频,回顾课文内容。
(第4张)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再次了解《田忌赛马》体现出来的重组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四、品析文章。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这场赛马!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3——9自然段)。
(第5张)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到,孙膑还没有告诉田忌这场赛马的计策,田忌就决定“全听”孙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出示:田忌决定“全听”孙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学生录音1:我通过联系上下文,从开头“田忌对他非常赏识”这句话,以及从第二段他们的谈话中,田忌就已经感觉到了孙膑的“胸有成竹”。所以,田忌决定“全听”孙膑的。
(第6张)你又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了孙膑的“胸有成竹”?请用笔在课文里画出来。(出示: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孙膑的“胸有成竹”?请用笔在课文里画出来。)
学生录音2:请大家看文章的第3和第7自然段:(出示)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从“保证”“请放心”“一定能”等词语中,我能体会到孙膑的胸有成竹。请大家再听我读一遍,我想读出孙膑此时此刻的“胸有成竹”。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0——16自然段)。
(第7张)(出示对阵图)谁能告诉大家,孙膑帮助田忌赢下这场赛马比赛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录音3:第一场,孙膑先让田忌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输了第一局。第二场,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一局。 第三场,最后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田忌赢了齐威王。
(第8张)非常好,马还是原来的马,(出示)思考:孙膑发现了什么客观条件,只改变了马的出场顺序就赢得了比赛呢?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
学生录音4:我从第2自然段了解到(出示: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这是孙膑仔细观察之后发现的,那么如果你是孙膑,此刻看到这里,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不妨推测一下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吧。
学生录音5:如果我是孙膑,我会这样想:大家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如果按照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我们有可能会输。
学生录音5:田忌的上等马一定比齐威王的中等马跑得快,中等马比他的下等马跑得快,如果我调换一下马的比赛顺序,(依次出示对阵图)用齐威王的上等马和田忌的下等马比赛,肯定只输第1局。第二局,用齐威王的中等马和田忌的上等马比赛,肯定赢一局。第三局,用齐威王的下等马和田忌的中等马比赛,还会赢一局。最终田忌三局两胜,不就赢了吗?
(此处课件呈现孙膑的思维推理过程和固有思维的推理,形成对比)
你真是个会读书、会思考的孩子,推测出了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孙膑通过仔细观察,推测出马脚力相差不多,再经过仔细思考、科学地分析,他想出了调换马出场的顺序这样的一个计策。以最弱的下等马对齐威王最强的上等马,这样一来就抵消了对方的优势,再发挥自己的优势,连胜两场赢得比赛,真不得不令人佩服。在此之前,田忌经常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他们想到的比赛策略是怎样的呢?
学生录音6:他们想到的比赛策略始终是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这位同学用到了“始终”一词,说明齐威王和田忌他们都陷入了一种固有的思维当中,与孙膑的计策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录音7:我发现了,孙膑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换了个角度思考问题。
孙膑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固有思维方法的人。同学们,如果你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够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话,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9张)(出示:赛马的时候,田忌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找一找反映田忌心理变化的句子。)(暂停6秒)你都找到了哪几处?
学生录音8:我找到了三处。
出示:⑾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⑿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⒀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他找到的这三处,请你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当时的田忌会怎么想呢?(用红线标出田忌表现的句子,并在这几句活的后面出示:他心想 。)出示: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他心想 。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他心想 。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他心想 。
学生录音9:他心想:我用下等马输了大王的上等马,一定要保持镇定,千万别引起大家的怀疑。
大家听,他还注意到了句子当中的“不动声色”一词,所以田忌要保持镇定。看到第二场赢了的时候,“田忌微微一笑”,他心里又会怎么想了?
学生录音10:果然没错,第1场我虽然输了,但是这第2场已经扳回来一局,一切都在孙膑的掌握之中。这样看来,拿下第3场比赛一定是囊中取物了,所以他微微的一笑。
你看,这位同学在琢磨人物心理活动的时候,已经把课文中“微微一笑”联系起来了。最后一场,当田忌赢得比赛“满意的笑”了,他的心里又会怎么想呢?
学生录音11:他心想:我赢了两场,输了一场,以2:1赢了大王。哈哈!我已经好久没有尝到这种胜利的滋味了,简直太开心了。孙膑让我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比赛中取得胜利,这招果然管用。你们能设身处地地揣摩人物内心,人物就更丰满生动了。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句话,读出田忌态度的变化。当田忌把这件事如实告诉给齐威王后,齐威王也对孙膑的足智多谋赞不绝口,任命他为军师。
五、学习《围魏救赵》。
(第10张)在《田忌赛马》中,孙膑帮田忌只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就赢得了比赛,你可知道,在“围魏救赵”这个故事当中,孙膑又帮田忌出了什么计策呢?(出示:围魏救赵)
(第11张) 请大家默读《围魏救赵》这篇课文,并思考:孙膑帮田忌出了什么计谋?(出示:默读《围魏救赵》这篇课文,思考:孙膑帮田忌出了什么计谋?)老师按下暂停键,大家开始自学吧!
学生录音12:《围魏救赵》讲的是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了一个计谋,派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打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道直插大梁。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
学生录音13:孙膑的这一计谋真是妙啊!这个故事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概括呢?请同学们把成语发到对话框里。(暂停10秒)对了,是声东击西,也可以是诸葛亮提出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妙计。
这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准确。在《围魏救赵》这篇课文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孙膑?(停三四秒)
学生录音14:围魏救赵中,孙膑在充分考虑到魏军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乘虚而入、直取大梁”的计谋,他对田忌说的话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使田忌放弃“直接与魏军主力交战”的想法,立即下令大军直奔魏国,最终大获全胜。他可真是足智多谋呀!是呀!孙膑足智多谋、智慧超群,在他的谋划下,齐国打了胜仗,他也因此得到了齐王的赞赏。他同时也告诫大家:(出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谋略,就可以变劣势为优势。)
(第12张)在我国的历史上,还有很多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你知道哪些呢?请同学们在对话框中进行交流。(出示图配字:长勺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孩子们,你们了解这么多历史故事,一定都很喜欢阅读。课余,大家可以搜集这些故事的资料,更深入了解这些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六、课堂总结。
(第13张)不论是“田忌赛马”,还是“围魏救赵”,真正的赢家其实都是孙膑。而他取胜的法宝就在于“思”和“变”。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也要像孙膑那样细致观察,善于分析,认真思考,敢于打破常规,采用恰当的方法,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第14张)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再见!(配乐出示:同学们,再见!)
几天网课,整天写、改课稿,手机上批作业,直到眼睛眼瞎。
(2022.4.19 星期二)
⑵ 诵读脚本怎么写
诵读脚本怎么写
1、分析内容、确立基调
2、分析语言、确立重音
3、分析感情、确立语气
诵读脚本:
一、解题:
诵读:念诗文(口语训练一种)
脚本:表演戏剧,曲艺,摄制电影等所依据的本子,里面记载台词、故事情节等。
二、重要性
A.存在问题:1.先强后弱2.一个节奏3.不流畅4.过快5.小
B.1.通过诵读可增加语汇句式的储备。(潜移默化中变为自己语库中的储备从而丰富自己的口语表现力。有利于生动精确地表情达意。)2,培养准确的语感
在语言环境中去学习语(法)修(辞)逻(辑),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性,发展语言的连贯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
3.锻炼口才
口齿,声带,从中学习说话技巧
三、脚本写法
1.选中一段(部分),写好课题--每课不一样重点
2.概括该段内容(写了什么?)
3.总体诵读应带着什么感情,用怎样的语气,语速,语调,音质
4.重点分析某些词句:该怎样读
⑶ 语文脚本怎么写
语文脚本的编写方式就是要根据自己所讲的课文去编写一些课文相关的东西以及项目。就比如你是想讲一篇文言文的话,你就可以在脚本里面写下文章里面相关的注释以及教学目标,还有就是导入的字幕配图,也就是在导入的时候在图上面应该配怎样的字幕。
然后第三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介绍,以及第四就是配画面的朗读。在各种风景和各种景色里面需要配上五六幅图这样子的一个数量。
在配图和文字过后就是预习指导,也就是在学这篇文章里面应该让学生去做到完成一个怎样子的任务,就是了解一下这篇文章是在写什么。然后第六就是感知理解,这里同样是需要字幕去体现。这里就是大概的一个语文脚本的一个流程。
⑷ 针对繁星春水这首诗集中的一首你喜欢的诗,写一篇诵读脚本
冰心《繁星春水》--读后感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
读书感言之二
读《繁星春水》有感
课余时间,我阅读了《繁星春水》,感触颇深。这本书的作者是着名的现代女作家冰心,她的原名叫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冰心是一个满富文学的爱国才女。《繁星春水》是她将平时所写的一些小诗收集而编成的诗集。
热诚之爱
此诗集中,冰心以母爱、童真和对大自然的歌颂为主题。女作家杏林子曾经说过:“除了爱我什么都没有!”的确,当你拥有爱就不需要别的什么东西了,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切。冰心接受着母爱,同时她赞誉母爱,她爱大自然的一切。
冰心的诗句,是那样简朴,但是每一个字眼都蕴含着那样深的含义,许多诗句还透入着对母爱的深深的赞誉。从冰心的诗句中,我悟道:一个人爱万物,她(他)是美丽而快乐的;一个人被万物爱着,她(他)过得会安逸舒适。而同时为这两者,她(他)就是快乐的。
冰心之理
“冰心”这个词就是像她的人一般典雅清丽,超凡脱俗,也正如她所写的诗句,在淡淡的优雅的文笔中,还有着许多的哲理。一句“弱小的草呵!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告诉我们小草虽然渺小,但世界却需要你的点缀。又一句“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去做该做的,在时间的书上写下你的成绩与辉煌。总之,在冰心的诗句中,我们总能学到很多。
纯静之美
读这些小诗,似乎很亲切,因为冰心将大自然中最纯最本色又十分普通的东西用轻淡优雅的诗句表现出来,不加以任何人为的修饰,不添以任何华美的词句,带着一丝温柔的忧悠,或一些深深的内在美:明目下,绿叶如云,白衣如雪。怎样的感人呵!又况是别离之夜。在那娓娓道来的诗句中,满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是她冰清玉洁之心的再现。
读完这本诗集,觉得很美很美,不仅仅是美而美,也有忧而美,悲而美。冰心的诗下,一个多么美的世界!
读书感言之三
读《繁星春水》有感
今天,我读了冰心奶奶所着的《繁星春水》,它的语句时而婉转优雅,时而高昂激越。它的语言真是优美,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语,但也似乎让人捉摸不透,又能流露出深深的感情,而且它有种语言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语句的精炼,能把一篇篇文章浓缩成一首首优美的诗,更因为它朦胧的诗意,留给我们遐想的余地,让我们感到诗人细腻的心情。
冰心对母亲的赞美有很多:母亲呵!/我只要归依你,/心外的湖山,/容我抛弃罢!这几句简短的话就说明,在她眼里母爱伟大无穷,她可以为了母亲抛弃一切的身外之物。冰心也非常热爱孩子,因为孩子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作者的这几句话就清晰的写出了小孩的特点,天真的话语,蓬勃的生机,散发着生命的光彩,连天使也要忍不住赞美他们。冰心也把大自然描绘的非常生动,给我们刻画出它美丽的样子:清晓的江头,/白雾朦朦,/是江南天气,/雨儿来了——我只知道有蔚蓝的海,/却原来有碧绿的江,/这是我父母之乡!这里用了好几个描写颜色的词:白,蔚蓝,碧绿。简短的几个词语,就把大自然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了,可见作者的写作水平不一般。冰心写的文章也有一些哲理性: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些话告诫我们,要放开胸怀和别人接触,视野宽广一些,不要自闭。
冰心的诗含蓄深刻,字里行间透漏着作者的独具匠心,不知为什么,看了这繁星春水,我的心灵微微触动了一下, 也许,这便是感动......
读书感言之四
冰心《繁星春水》--读后感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神往,于是,带着一份少年特有的懵懂与痴狂,随风读起了这"零碎的思想"。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
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
冰心出生于1900年,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着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着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生长在一个优裕而温暖的家庭里,她选择了“思想的”人生作为自己讴歌的对象,因此,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颂就成了冰心作品的主旋律。
《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平时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诗集。冰心在当时大约不会想到,她这两本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集的出版,竟会使那么多青年的久已沉默的心弦受到拨动,从而在她的影响下,促使“五四”以来的新诗,进入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
《繁星》、《春水》体现了两大主题:一是纯真的童心;二是圣洁的母爱。主要内容是对母爱、童真及大自然的讴歌。 《繁星》共164 首,主要体现纯真的童心。 《春水》共182首,主要体现圣洁的母爱。
《繁星》《春水》是冰心给我们点燃的一盏爱与美的小桔灯,是人生的一个指向,是一个永恒的渴望,是遥远的一个梦想。
《繁星》、《春水》中还有一些歌咏自然的诗篇,不施浓墨重彩,没有人为的夸猸和渲染,只是用清淡的笔墨将自然的本色美显示出来。
《繁星春水》读后感
{摘抄}
海波不住的问这岩石,
岩石永久沉默着不曾回答;
然而他这沉默
已经过千百万会思索
摘自―― 一一六
{点评}
这首诗中提到了岩石和海波,在海滩上,我们细心观察,海波会同潮水涌上来撞到岩石,撞到了又退了下来,就这样千篇一律地,海波给与岩石重创,岩石一次又一次抵御住了海波的进攻。等海波灾区询问岩石的时候,岩石表现的还是沉默。岩石的心中在想着很多,只是不回答罢了。
谁都会记仇,动物也是一样,海波一次又一次去撞岩石,岩石心里会怎么想呢,岩石沉默,是想让海波知道自己的无知,心里面感到内疚,就为了这些,岩石忍让了,也付出了代价。而当海波去慰问岩石的时候,岩石会怎么想,岩石保持沉默,他并不是无话可说,而他想说的话都埋藏在心里面了。
其实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有一些像海波那样的人时时会来骚扰你,而我也跟岩石那样保持沉默,譬如班中的某位同学,他坐在我的周围,也不只怎么的,他处处挤兑我,处处挖苦我,处处看我的笑话,乐极生悲,而且还要拆散我和朋友之间的感情,我都表示沉默,不去理他,我想让他知道,他那么做很无聊,他会想他愧疚于我,尽管这样做的话我要慢慢地区忍让,但是我也要和跟岩石那样,不管海浪怎么撞击他,他依然矗立在海滩上。
心灵的灯,
在寂静中光明,
在热闹中熄灭
《读后感》这首小诗主要是说明心灵的灯,先说心灵的灯在寂静中光明,心灵的等好像是心灵黑暗中的一盏灯,给心灵带去光明,温暖,可是这盏灯只有在寂静中点燃,为什么呢?往往在安静的环境下,人们才会想开,这盏灯才会发挥作用,而在热闹中,这盏灯就会熄灭,因为在热闹中,一切思想都不会受大脑支配,会胡思乱想,这盏灯会失去它的作用,不会给你心灵的深处带去温暖、光明。
言论的花儿开的越大,
行为的果子结的越小
摘自繁星――四十五
{读后感}
这篇文章把言论和行为形象的比喻成花儿和果子,事实上就是和小诗上说的一样,不要光说不练,在任何植物中,往往花开的越大,果子越小。牛皮吹得越大,里面的牛肉就越少,话说得越大,做的事情就越少,风大雨点小,所以我们不要光说不练。文章用简洁明了的言语说明了一个道理,好!!
常人的批评和判定,
好像一群瞎子,
在云外推测。
{读后感}
这首小诗在讽刺一些不懂装懂得人,明明是半斤八两,还在武断批评别人,这种人是最可恶的,就象是瞎子,在云外面推测着天堂的天气如何?只有行家,才能做出聪明的判定,至于行家合常人比起来,简直是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这首小诗用简洁的语言来讽刺那些不懂装懂得人,然而那些瞎子往往在行家的面前表现的总是虚伪。(比如像班里的一位同学。)
繁星春水》读后感
[摘抄]
黑暗,
怎样描画呢?
心灵深深处,
宇宙深深处,
灿烂阳光的休息处。
摘自《繁星》――五
[点评]
这首小诗把黑暗比喻的十分恰当,并没有用了许多华丽的词藻,而是把黑暗比喻成十分清晰,先说心灵的深深处,如果你的心没有任何杂念,我相信在心灵的深深处是没有黑暗的。接着又说道宇宙的深深处,可是我并不是这么认为,宇宙的绝大部分是黑暗的,但是终归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给人们带去光明、温暖。最后说道灿烂阳光的休息处,可不是么?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只有黑暗。他说的休息处只不过是夜晚,夜晚就是阳光休息的时间,但是终归黑暗是短暂的,黑暗永远战胜不了光明。
冰心以其特有的女性纤柔,用清纯自然的语言写成了《繁星》、《春水》两本诗集,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先,哲理性强是《繁星》、《春水》的一大艺术特点。《繁星》、《春水》中,有许多诗都是蕴涵着深刻思想的哲理诗。这些深刻的思想往往都是和诗中描绘的具体形象以及诗人深沉的思绪揉合在一起,被作者深入浅出地灌输给读者。不但栩栩如生,又有着诗的美感。
另外,纤柔是冰心诗歌的另一个显着特色。冰心以她“满蕴着温柔,带着忧愁”的抒情风格,感情深沉浓烈地歌吟着纯着的爱,情真意切地描绘着大自然的美;同时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某些社会丑恶现象的谴责。
最后,文字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丽。《繁星》、《春水》中词句的运用仿佛信手拈来,又行云流水,处处透露着轻柔雅丽的风格。
《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冰心在当时大约不会想到,她这两本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集的出版,竟会使那么多青年的久已沉默的心弦受到拨动,从而在她的影响下,促使“五四”以来的新诗,进入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
冰心是“五四”时期颇有影响的女诗人。
冰心以其特有的女性纤柔,用清新秀丽的语言写成了《繁星》、《春水》两本诗集,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一,哲理性强是《繁星》、《春水》的一大艺术特点。《繁星》、《春水》中,有许多诗都是蕴涵着深刻思想的哲理诗。这些深刻的思想往往都是和诗中描绘的具体形象以及诗人深沉的思绪揉合在一起的,因而仍然具备着诗的情绪,有着诗的美感。
第二,纤柔是冰心诗歌的另一个显着特色。冰心的诗,无处不表现出一种女性的纤柔。以她“满蕴着温柔,带着忧愁”的抒情风格,感情深沉浓烈地歌吟着纯着的爱,描绘着大自然的美;同时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某些社会丑恶现象的谴责。
第三,文字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丽。《繁星》、《春水》中词句的运用仿佛信手拈来,处处透露着轻柔雅丽的风格。
⑸ 散步朗读脚本怎么写
《散步》朗诵指导
2、注意句中、句间的停顿,注意掌握好语速、重音,读出感情。
提醒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轻重和语速的快慢,要做到清楚连贯,对多音多义字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确认其读音。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复,语气要连贯,一般不读破句。语速处理与文章内容的推进要相互协调。《散步》一文以中速为宜,第四段应快些,结尾慢些。朗读时,需要强调的词句一般要加重语气。恰当的处理重音,能增强朗读的感染力量。重音的重要适度,不等于一定要重重地读。怎样读,要靠慢慢体会。
3、以朗读的形式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⑹ 如何写出优秀的微课脚本
2015年以来,“微课”成为了信息化教学的标志性元素。
和传统课堂的区别是:微课承担了课前翻转的重要角色,如果我们的微课不够吸引学生,学生大可以从屏幕前离身而去。
创作优秀的微课作品成为了信息化时代教师的必备技能。
不管见识了多少微课,一旦我们动手制作,很多老师仍会处于摸不着方向的状态,不知从哪里开始。
本次分享的内容,就是从微课的开始说起,这个开始就是
微课脚本
✎✎✎
脚本,通常指表演戏剧、拍摄电影等所依据的底本或书稿的底本。微课作为一种视频呈现形式,同样需要一个底本/文稿。
一个微课作品的诞生需要两个过程:一是前期的脚本设计,二是后期的录制合成。
和教学设计相类似,我们在决定制作微课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想画面如何呈现,而应该对所讲授内容进行设计,以帮助我们理清内容的逻辑关系,把问题讲得清楚且生动有趣。
有的老师会说:“画面特别重要啊!我觉得只要用了3D、MG的微课就很容易吸引观众,我就苦于做不出那些酷炫的动画效果。”
脚本设计和酷炫画面谁更重要呢? 举个例子
↓
上图是2016年两部电影的对比:耗资7.5亿、汇集李连杰、范冰冰、梁家辉等大腕的电影《封神传奇》最后以2.9分无人问津的结局惨淡收场;而电影《摔跤吧!爸爸》,我们很难见到特效与酷炫的画面,却赢得极高的口碑。
着名的翻转课堂开创者萨尔曼可汗,同样也是以极富逻辑的思路而非丰富的画面收获了大量的学习者。下图是他的教学画面
↓
从电影角度来说,剧本是电影的核心,从微课角度来说,脚本设计比酷炫画面更重要:一个优秀的微课作品,一定是依靠优秀的脚本作支撑!教师制作微课时,应该把重心和精力放在脚本设计中。
脚本的设计,只需要以下四步:
Step1 选择合适的课题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做微课。能够被选作微课的课题应该满足下面三个条件:小、巧、精
小: 小是指知识主题小, 一个微课只讲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一个问题,3~9分钟就能将其讲清楚,如果牵扯到其他知识点,则另设微课。
巧: 巧是指所选题材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微课是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在选题上要尽量挑选平时学生学习中容易混淆、出错的内容进行制作,使之成为解决重难点的有力武器。
精: 微课的课题应当是精选的,其内容必须且只能用视频呈现。如果使用黑板教学或进行活动实践的教学效果更佳,则不符合微课的选题。如制作面包怎样发酵的微课,教师口述或图片都不能直观表达,将其制作成动态演示就成为了必需。
Step2 确定脚本的类型
这一步是要根据我们的具体内容来确定脚本类型。脚本包括四种类型:知识原理类、技能操作类、问题解决类、案例故事类。
我们用一道连线题来理解这四种类型:请从下列微课题目辨识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
请思考10秒钟
答案如下
↓
确定脚本类型的目的是为下一步作准备,因为每种类型将会有不同的设计思路。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第三步
Step3 理清内容的逻辑
有时我们会出现看完一个微课,仍然云里雾里的现象,比如下面这个设计
↓
上图中,你能看出来就餐礼仪是先入座还是先订餐吗?只有就餐词语,那订餐词语就不交待了吗?
上述问题之所以让人搞不清楚,问题就出在逻辑上,不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会让学生“越听越懵”——老师你到底在讲什么?
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把微课讲清楚。不同的微课类型,有不同的方法来“讲清楚” 。
■知识原理类 :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方式进行讲解,即2W1H法,如“管理创新”
↓
■技能操作类: 可以用一个操作错误作为引爆点,分析其错误的关键点,继而讲解正确的操作方法,最后进行总结。
■问题解决类: 既然是问题,我们可以先提出问题,继而分析问题、讲解技能,最后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如要《Reservation(前台接待)》一课中,教师首先展示了学生在用英语进行前台接待中遇到的尴尬问题,通过讲解最后呈现优化后的效果。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此微课 )
■案例故事类: 用 故事来讲解知识点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比起直接的讲解,观众更喜欢听故事。
集齐故事的元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创建故事的层次(开端、发展、高潮、结尾),故事可以开讲了。
如在设计“认识咖啡的三大类”时,将每种类别的咖啡豆拟人化,取名为《豆豆秀》,将这三颗豆豆放置于“豆豆PK赛”的情节中,每种豆豆作自我介绍,这样的微课设计形象而生动,极易获取学生的专注。 (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此微课)
做到了讲清楚,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脚本设计,但是如果我们还希望作品出彩,不妨再继续最后的一步。
Step4 使用诙谐的语言
使用接地气的语言与学生对话,多使用“我们”而非“你”,可以加入当下流行词,让微课与学生“打成一片”。
如在微课《羊毛毡服饰展示与制作》中,教师穿插了当时的流行语“都教授”、“亲,淘宝爆款哦~”等诙谐的语言,充满了趣味性。
Step1 选择合适的课题
Step2 确定脚本的类型
Step3 理清内容的逻辑
Step4 使用诙谐的语言
以上,就是如何写出优秀微课脚本的全部内容。
呃......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So,对于脚本而言,长什么样是次要的,重要的还是做好脚本设计的四个步骤。
如果前后期都由教师自己完成,就文案而言,只需要一个配音稿,标注清楚框架与层次即可。
如果教师只做前期脚本,需要他人协助完成后期画面,为方便与后期的沟通,就需要诸如画面呈现、时间节点、情感表现等内容预设,可在文末 阅读原文 中查看规范的脚本模板。 (模板仅供参考)
-EN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文提及的微课脚本及作品
⑺ 任选七上七下的语文课文语段,设计朗读脚本,包括重音,语气,节奏,感情基调,写出为什么这么设
这个要求比较高,需要较强的知识能力。
语气,是指播音语言表达的重要技巧之一。在一定的具体思想感情支配下具体语句的声音形式。出于全篇稿件和整个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的要求,各个语句的本质不同,语言环境不同,每一个语句必然呈现出“这一句”的具体感情色彩和分量,并表现为千差万别的声音形式。
⑻ 怎样写课件的脚本
目前,课件制作已日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必修课。但在课件制作中,一般教师都会忽略一个关键问题——脚本。脚本在课件制作中的作用正如剧本在影视剧拍摄中的作用一样,好的脚本是优秀课件的基础。没有脚本直接制作课件往往会走好多弯路,大量增加重复劳动,浪费课件制作者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打消课件制作的积极性。本文是笔者在课件制作中积累的一些撰写课件脚本的体会,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撰写脚本的步骤
1、选题
首先要了解计划制作的课题采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要调查该课题在采用课堂教学方式或其它较易实现的教学方式时,是否能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要从经费、设备、时间、技术水平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在初步确定某一课题需要且可以采用课件方式之后,还应调查现有的课件,如果确认没有合适的现成课件,才可选定该课题。
2、制订课题计划
课题计划包括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划分课时和教学基本单元、选择教学方法、确定调试方式等。CAI每节课的时间要少于通常的课堂教学。CAI课件调度各教学基本单元的方式一般有程序式、菜单式和混合式三种。所谓程序式是在事先编好的程序控制下,由计算机根据学生在学习时的反应决定有关教学单元之间的连接顺序;所谓菜单式是由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教学内容的目录,由学生根据需要加以选择调用;至于混合式,则是将上述两种方式混合采用,一般以菜单式为纲,以程序式为目的。
3、绘制画面
脚本纸的选择应根据计算机屏幕的显示格式来选取。课件中的画面应按比例绘制在脚本纸上。如果在若干页画面中都有相同的图,则可在该图第一次出现时,对其进行标号,此后以图号代替。这样处理不仅可以节省绘制时间,还可方便软件编程。
4、标注说明
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画面,如闪烁、动画、视频等,要在脚本上标注简短的文字说明。每页脚本都要编制“本页流程图”,用以说明本页的画面是由哪些画面组成;在什么情况下进入什么画面;显示的先后次序和动画、切换效果等。每页脚本纸(包括分支),还需编上页码。
5、重叠检查
各页画面绘制完成后,应重点检查连续画面重叠时是否配合,如练习与答案的显示位置是否配合等。如不认真进行重叠检查,很容易出现画面不配合现象,给编程带来麻烦。
6、编制顺序
在逐页绘制画面的过程中,还应根据需要不断地调整页码的顺序。全部画面绘制好后,应将初步排好的顺序与每页的流程图对照。对照核实后重新编上页码。
7、绘制课题流程图
“本页流程图”只是一个局部的片断。“课题流程图”是指一课时脚本的整体流程图。脚本各页的顺序编排好后,要沿着不同的学习路线和分支,按几种路线再分别检查,确定无错误后,最后绘制好课题流程图。
二、课件流程
课件的流程可分为导入课程、呈现资料等阶段。下面按简单总结导入课程和呈现资料的脚本撰写方法和技巧。
(一)导入课程
导入课程是课件流程的第一阶段,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1、封面
脚本的首页即是它的封面。封面应使学生明确这是一个课程的开始。封面一般应标明课程名称、作者姓名、版权等内容。在封面中适当地运用图片、动画等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如果是同一系列的脚本,则每一个课题封面的格式要一致。
2、操作说明
课件的操作方法(如课程的流程控制、交互方式等),最好能结合各种菜单、按钮等单独设立一个文本说明。在脚本相应页应建立适当的帮助链接进入文本说明。分散处理的操作提示应直观明了。
3、陈述教学目标
一般来说,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扼要地陈述教学目标,但对低年级,或对于比较复杂的教学目标,则应以菜单目录代替。
4、菜单
菜单可使操作者了解课程的纲目,知道教学内容,快速进入学习单元。每一单元结束后,应该能自然返回到菜单入口处,以便快速进入下一学习单元。
根据学生的心理理论,以上几部分内容可导入课程,使学生进入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传达学习目标,是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阶段。
(二)呈现资料
计算机是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音和动画等来呈现资料的。学习心理学家指出,人类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作用是各不相同的。视、听、嗅、触、味五官中,视觉和听觉器官在获取知识中所起的作用最大,而且同时利用二种知觉比利用单一知觉的学习成效高。因此视听协同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这就要求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特点,图、文、声、影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呈现资料时应讲究画面简洁大方,要给屏幕留出适当的空白,使学生获得视觉的美感,切忌一次性呈现资料太多,而使画面过于拥挤。
图形或动画在增强教学效果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文字说明,而且形象生动,便于理解、加深记忆,尤其是以文字配合图形时更是如此。而适当运用色彩(例如绿色能使人加速消除神经紧张和大脑疲劳,使头脑保持清醒),也能提高学习效果。开窗口可突出要显示的重要内容(“窗口”也称视窗,是屏幕上设置的特定显示区域)。安宁静谧的环境有利于维持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因此,适当地利用低音量音乐也可起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此外,在解说图表时,运用箭号指标也是一种引起学生注意的有效技术。在需要使用色彩时,最好能使用绿色,不要使用太鲜艳的颜色;色彩的用法应与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法应保持一致。一般来说,所呈现图形的数量与学生的年龄成反比。
但滥用这些技巧会适得其反。例如,与教学无关的图形或者在非重点处运用动画,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时逼真的图画反而有碍于学生对特殊部分的了解;红色会对人产生强烈的刺激,影响注意力的集中;课件中滥用音乐,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脚本的每一页画面上,最好只出现一个教学概念。如果某一教学概念要较多的资料表达,那么就应将这些资料适当地划分成若干独立的小段,一个画面只出一段。
此外,设计脚本时,切不可认为个个学生都会自发地注意到画面上的重点内容,欲使学生特别注意画面的某一部分,需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功能,使该部分不同于别的部分。
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应尽可能地缩短绘画和模拟的时间。一般来说,封面图形呈现时间不超过12秒,内页图形呈现时间不超过5秒。
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在呈现资料的这一阶段,如能充分地考虑以上几方面,可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过程的第二阶段,即学习过程的感知和理解阶段。
从某种程序讲,脚本相当于课件制作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课件制作中我们应该切实重视脚本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走好第一步,才能少走弯路、怨枉路,少做重复劳动,节约时间和精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出精品,出成果。
⑼ 雨的四季脚本怎么写
首先要按一下方法: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及有关雨的知识。2、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3、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
具体语句 形象朗读脚本春雨每一棵树 ∨ 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 ∨ 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 ∨ 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⑽ 荷叶·母亲朗读脚本怎么写
《荷叶母亲》的朗读教学
作者:陈丽雅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年第05期
为了加强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有效性,我们确定“通过朗读指导促进对文本的有效解读”的教研主题,并安排两位执教老师针对研讨主题做了精心的准备,采用了自由读、范读、指导读(重音和节奏)、比较读、重点品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在教学《荷叶 母亲》时,应该说我们是看到了一些效果。但总感觉意犹未尽,面对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朗读指导,面对着这首优美的散文诗《荷叶 母亲》,有个问题在我的头脑里盘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如何做到有效性?
第 1 页
根据语文新课标对朗读提出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我们一般的做法是从这三方面加以指导:(1)、读准字音;(2)、读清节奏;(3)、读出感情。
教师在朗读指导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会从文中抽取一些关键句子进行关于重音、节奏以及语气语调的处理指导,以此期望学生能在这样的一种落实到字词句层面上的操作能增加朗读指导的有效性,以促进文本解读的进一步的深入。这是我们的常规做法。可是我听了《荷叶 母亲》这节课后却深深地感受到这种做法的缺陷性。
课堂教学片段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