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本七步法
1. 脚本法的简介
在一般环境分析中,以及包括产业环境在内的整个外部环境分析中,是否存在一些相对具有操作性的方法,这是理论界和企业实践中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国际上许多大型企业在尝试并长期实践的一种方法就是脚本法。一般认为,荷兰皇家壳牌公司(Royal Dutch / S
hell)于60年代末首先使用基于脚本的战略规划,并获得成功,并由该公司的沃克(Pierre Wack)于1971年正式提出。近年来关于脚本法的理论研究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据介绍,目前国际上有80%的大公司运用脚本法或类似的做法。 脚本法又称前景描述法、情景分析法,是假定某种现象或某种趋势将持续到未来的前提下,对预测对象可能出现的情况或引起的后果作出预测的方法。通常用来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作出种种设想或预计,是一种直观的定性预测方法。脚本法,是在推测的基础上,对可能的未来情景加以描述,同时将一些有关联的单独预测集形成一个总体的综合预测。 情景分析就是就某一主体或某一主题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的一种特殊研究方法。概括地说,情景分析的整个过程是通过对环境的研究,识别影响研究主体或主题发展的外部因素,模拟外部因素可能发生的多种交叉情景分析和预测各种可能前景。
脚本法的作用:
(1)分析环境和形成决策;
(2)提高组织的战略适应能力;
(3)提高团队的总体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脚本法的特点:
(1)在了解内部环境的基础上;
(2)定性分析加定量分析;
(3)需要主观想象力;
(4)承认结果的多样性
2. 脚本法的优缺点
脚本法的优点是,使战略能够适应备用的环境脚本,同时开阔管理者的思路,扩展视野,提高它们对环境威胁的警惕,同时不失对长期机遇的把握。即使实际情况并没有发生所预期的情
况,至少可以建立组织接受不确定性和实施战略变化的心理准备。 1、识别影响企业的外部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通常,直接因素是产业环境因素,间接因素是一般环境因素。但对特定的企业的特定时期,有些一般环境因素也有可能是直接因素。
2、识别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的变化趋势。这是七步脚本法最重要的核心步骤,也是最困难的步骤。每种因素一般列出三种可能的变化趋势,其中,第一种是基本趋势,后两种是相反的两种趋势。直接因素的基本趋势根据影响它的间接因素的基本趋势预测。直接因素的两种相反的趋势根据间接因素的两种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需要开动脑筋设想未来,是分析的难点和重点。 3、评价间接因素各趋势的发生概率。基本趋势的概率自然比较大,重点是分析其他两种相反的变化趋势的发生概率。
4、评价直接因素各趋势的发生概率。同样,基本趋势的概率大,重点是分析其他两种相反的变化趋势的发生概率。
5、评价直接因素各变化趋势的战略重要性。
6.根据各直接因素趋势的发生概率和战略重要性,绘出环境脚本矩阵。
7.依据战略上重要而发生概率大的直接因素变化趋势形成的环境脚本(下图右上角虚框内的直接因素变化趋势组)制定基本战略方案;依据战略上重要而可能性不大的直接因素变化趋势形成的环境脚本(下图右下角虚框内的直接因素变化趋势组)制定备用战略方案。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环境脚本进行一致性检验。 对于战略上不重要的两个环境脚本(下图的左上角和左下角),无论发生概率大还是小,在战略管理中都可以不于考虑。 例如,影响某企业的间接因素可以用a、b、c、d……表示,这些因素可以包括诸如国民生产总值、银行利率、人口数量、消费者收入分布等等,每个企业都需要通过扫描确定。其不同的下标数字也表示不同的变化趋势,例如a1表示国民生产总值上升,是基本趋势,a2、a3分别表示国民生产总值不变和下降两种相反的变化趋势。直接因素例如包括:A成本;B竞争水平和性质;C市场价格;D日间服务;E扩展机会;F需求。A至F不同的下标数字表示不同的变化趋势。例如,A1表示成本不变,是基本趋势,A2 、A3表示成本的上升和下降这两种相反的趋势。
显然,七步脚本法的关键是正确地识别对企业有重要影响的直接和间接因素,正确地识别各自的变化趋势,正确地评价各自的发生概率和战略重要性。如下图所示。
关于如何识别和判断间接因素的各种变化如何影响、决定了直接因素的各种变化,是脚本分析最关键的内容。但目前对此尚没有研究出一种令人信服的可操作更强的方法,只有借助于宏观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和预测,需要依靠战略分析者和战略决策者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七步脚本法只是提供一个分析的步骤、思路和分析表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环境的分析和把握,但不能代替战略分析与战略决策。
案例: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基于脚本的战略规划 壳牌公司以重视战略规划着称。其战略规划有两个特点。第一,高度参与。不是由高层专家孤立地提出没有弹性的10年计划,而主要是为各经营单位提出课题。第二,采用脚本法,提出一系列的“如果怎样”的或然课题。该公司70年代成功地预测了因OPEC的出现而导致的原油价格上涨和80年代由于OPEC石油供应配额协议的破裂而导致的原油价格的下跌。
80年代初,每桶原油价格在30$左右,该产业的成本是每桶11$,因此多数石油公司是盈利的。对未来的分析,一般看好,有的公司预测到90年代将上涨到每桶50$。壳牌公司分析了一系列未来脚本。其中之一是:OPEC石油供应配额协定破裂,石油充斥,每桶降至15$。1984年,公司对各下属公司提出的课题是,如果这一情况发生,我们该怎么办?
壳牌公司根据自己认定的或然情况,围绕核心业务实施了以下降低成本的变革,包括采用领先的开采技术,大量投资于提炼设备,该设备具有成本效率和取消低利润的服务站等。其它石油公司(如Exxon公司等)未改善核心业务的效率,而是实施多样化。到1986年1月壳牌公司完成上述变革时,原油价格为27$/桶。但与此同时,OPEC生产配额协议失败,北海和阿拉斯加出现新的石油产量,与此同时,需求下降。2月1日,原由的价格为17$/桶,4月则降至10$/桶。
结果是,1988年,壳牌公司的资产净收益率为8.4%,该产业主要公司(Exxon,BP,Chevron,Mobil,Texaco等)的平均收益率为3.8% 。至1989年,壳牌公司的主要变革方向是低成本,改进精练,原油开采成本低于2$/桶,同事强化市场营销。
3. 游戏脚本制作教程 都有什么方法
1、制作教程都是按照以下的操作步骤进行,要写游戏脚本就得用到游戏脚本开发工具,没有游戏脚本开发工具来写游戏脚本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国内比较好的并且又是免费的游戏脚本开发工具就是TC简单程序开发工具,它是国内首款免费多线程的图形界面脚本制作开发工具软件,支持中英文双语言编写脚本程序,可以说TC开脚本界先河 ,是免费脚本开发制作工具的首选。
2、对于简单的游戏脚本来说,按键灵是最方便的,学习起来也比较容易上手,基本上几天就能学的差不多,目前也有pc版本和安卓版的,图文教程去论坛找,视频教程可以去各大视频网站搜索。
4. 编写脚本的基本方法
脚本英文为Script。实际上脚本就是程序,一般都是有应用程序提供的编程语言。应用程序包括浏览器(JavaScript、VBScript)、多媒体创作工具,应用程序的宏和创作系统的批处理语言也可以归入脚本之类。脚本同我们平时使用的VB、C语言的区别主要是:
1、脚本语法比较简单,比较容易掌握;
2、脚本与应用程序密切相关,所以包括相对应用程序自身的功能;
3、脚本一般不具备通用性,所能处理的问题范围有限。
脚本,英文名为Script,简单地说,脚本就是指通过记事本程序或其它文本编辑器(如Windows Script Editor,EditPlus等)创建,并保存为特定扩展名(如.reg , .vbs, .js, .inf等)的文件,对于注册表脚本文件就是利用特定的格式编辑的.reg文件;对于VBScript脚本编程语言来说,脚本文件扩展名就是.vbs;对于JScript脚本编程语言来说,脚本文件扩展名就是.js;另外,.wsf格式是Microsoft定义的一种脚本文件格式,即Window Script File.
具体地说,脚本通过利用应用程序或工具的规则和语法来表达指令,以控制应用程序(包括注册表程序)中各种元素的反应,也可以由简单的控制结构(例如循环语句和If/Then语句)组成,这些应用程序或工具包括网页浏览器(支持VBScript,Jscript),多媒体制作工具,应用程序的宏(比如Office的宏)以及我们熟悉的注册表工具(regedit.exe)等.操作系统中的批处理也可以归入脚本之列,批处理程序也经常由Windows环境中的"脚本"替换,所以又称脚本是"Windows时代的批处理".
脚本的作用在每一种应用程序中起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网页中可以实现各种动态效果,各种特效处理,实现各种HTML不能实现的功能.而在Office组件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宏"这个工具,它其实就是一系列命令和指令可以实现任务执行的自动化.
脚本多以“vbs”、“bat”结尾。可以用“记事本”或“按键精灵”编辑
5. 怎么写视频脚本
对于短视频创作团队来说,脚本是提高效率,保证主题,节省沟通成本的重要工具。创作脚本则要先明确主题,再一步步细化,直至形成能保证视频顺利拍摄的详细脚本。写视频脚本如下:
1、每个短篇故事视频必须有它想要表达的主题。主题是为梦想而奋斗的困难,或者说是长途恋爱的艰难。我们必须先有主题表达,然后才能开始短视频创作,因为所有的工作将围绕这个主题。
4、受众群体:这是文案在写之前首先要明白的是受众群体,受众群体的年龄段、职业归属、家庭纬度、爱好、消费能力等情况,总之对于观众的画像越明确越好,比如说受众是中老年人,然后你把宣传片做成游戏画面主题,显然符合你的观众的认知是第一位的,所以,首先要明白给谁看,我们要做的东西是客户想看的。
(5)脚本七步法扩展阅读:
脚本的作用有2个:
1、提高视频拍摄效率:脚本其实就是短视频的拍摄提纲、框架。短视频脚本模板有了这个提纲和框架,就相当于是给后续的拍摄、剪辑、道具准备等做了一个流程指导。就像写文章一样,读书的时候,老师都会建议写文章之前先列一个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去拓展创作。这样写起来思路更清晰,效率也更快。
2、提高视频拍摄质量:虽然短视频大多都是在15秒左右,最长也不会超过30秒。想要基础流量高,转化率高,必须精雕细琢每一个视频里面出现的细节。包括景别、场景布置,演员服化道准备,台词设计,表情;还有音乐的配合,最后剪辑效果的呈现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脚本来呈现的。
6. shell脚本书写方法
在shell学习过程中,感觉挺有用的一份比较,略整理分享给大家。
首先,shell的作用
用户的登陆shell 登陆后默认的shell程序是: /bin/bash
不同的shell内部指令,运行环境会有所区别
常见的shell有
/bin/sh
/bin/bash
/sbin/nologin
1.编写脚本代码:
使用vi编辑器,每行一条Linux命令,按照顺序执行
2.然后赋予脚本文件可执行的属性
3.执行脚本文件的三种方法
./chao.sh
sh /chao.sh
source /chao.sh
更完善的脚本构成
注释信息
可执行语句
重定向操作
类型 操作符 用途
重定向输入 < 从指定文件读取而不是从键盘输入
重定向输出 > 将输出文件保存到指定文件(覆盖原有内容)
>> 将输出文件保存到指定文件(覆盖原有内容)
标准错误输出 2> 将错误信息保存到指定的文件(覆盖原有内容)
2>> 将错误信息保存到指定的文件
混合输出 &> 将标准输出,标准错误的内容保存到同一文件中
管道操作符号“|”
将左侧的命令输出结果,作为右侧命令的处理对象
shell变量的作用
为灵活管理Linux系统提供的特定参数,有两层意思
变量名:使用固定的名称,由系统预设或用户定义
变量值: 能够根据用户设置,系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变量的类型
自定义变量:由用户自己定义,修改和使用
环境变量: 由系统维护,用于设置工作环境
位置变量: 通过命令行给脚本程序传递参数
预定义变量:BASH中内置的一类变量,不能直接修改
定义一个新的变量
格式: 变量名=变量值
变量名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区分大小写,建议全大写
查看变量的值: echo $变量名
赋值时使用引号:
双引号:允许使用$符引用其他变量值
单引号: 禁止引用其他变量值,$视为普通字符
反撇号:命令替换,提取命令执行后的输出结果
将键盘输入内容为变量赋值
格式: read [-p "提示信息"] 变量名
设置变量的作用范围
export 变量名
export 变量名=变量值
两种格式可以混合使用
整数变量的运算:
expr 变量1 运算符 变量2 [运算符 变量3]
常见的运算符
加法运算符 +
减法运算符: -
乘法运算符:\*
除法运算符: /
取余运算:%
整数变量的运算(2)
((变量=变量运算符变量));
等号后面的变量可以是具体数值
例子:
((a=a+3));
环境变量:
由系统提前创建,用来设置用户的工作环境
配置文件: /etc/profile ~/.bash_profile
常见环境变量的举例
位置变量:
表示为$n, n为1~9之间的数字
预定义变量:
/etc/passwd /etc/shadow
例如一些服务的内置用户名或密码
如apache的启动用户就是预定义变量
条件测试操作
测试特定的 表达式是否成立,当条件成立时,测试语句的返回值为0,否则为其他数值
格式 : test 条件表达式
应用实例:
test -z 进行测试的时候 字符串长度为0的时候 结果才返回1
如果变量数值为0 返回0
条件测试操作
[ 操作符 文件或目录]
[5] 部分是判断表达式,-d表示判断是否是目录
&&是”逻辑与“操作符,只有&&前面的判断成立,后面的语句才会执行
-b的意思是判断 后面的路径是否是一个目录
echo $? 表示对刚刚执行的表达式进行判断
0表示成立,1表示不成立
-e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存在,则为真 [ -e /var/log/syslog ]
-d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为目录,则为真 [ -d /tmp/mydir ]
-f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为常规文件,则为真 [ -f /usr/bin/grep ]
-L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为符号链接,则为真 [ -L /usr/bin/grep ]
-r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可读,则为真 [ -r /var/log/syslog ]
-w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可写,则为真 [ -w /var/mytmp.txt ]
-x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可执行,则为真 [ -L /usr/bin/grep ]
filename1-nt filename2 如果 filename1比 filename2新,则为真 [ /tmp/install/etc/services -nt /etc/services ]
filename1-ot filename2 如果 filename1比 filename2旧,则为真 [ /boot/bzImage -ot arch/i386/boot/bzImage ]
字符串比较运算符 (请注意引号的使用,这是防止空格扰乱代码的好方法)
-z string 如果 string长度为零,则为真 [ -z "$myvar" ]
-n string 如果 string长度非零,则为真 [ -n "$myvar" ]
string1= string2 如果 string1与 string2相同,则为真 [ "$myvar" = "one two three" ]
string1!= string2 如果 string1与 string2不同,则为真 [ "$myvar" != "one two three" ]
算术比较运算符
num1-eq num2 等于 [ 3 -eq $mynum ]
num1-ne num2 不等于 [ 3 -ne $mynum ]
num1-lt num2 小于 [ 3 -lt $mynum ]
num1-le num2 小于或等于 [ 3 -le $mynum ]
num1-gt num2 大于 [ 3 -gt $mynum ]
num1-ge num2 大于或等于 [ 3 -ge $mynum ]
整数值比较
格式: [ 整数1 操作符 整数2 ]
字符串比较
格式1: [ 字符串1 = 字符串2 ]
[ 字符串1 != 字符串2 ]
格式2: [ -z 字符串 ]
逻辑测试:
格式1: [ 表达式1 ] 操作符 [ 表达式2 ]
格式2: 命令1 操作符 命令2
if语句的结构
while语句的语法结构
7. 脚本法的步骤
管理学者David Mercer(1995)提出了简化的脚本法(Simpler Scenarios),给出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脚本法的步骤。 作者认为,大公司进行环境分析的趋势是,让更多的直线管理者参与到战略分析和生成之中,一般建议组成6—8人的团队。壳牌公司是组成10人团队。最极端的做法是让全体员工都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如果人数太多,则应当按照上述规模划成小的团队。这些团队的任务是分析并提出重要的环境脚本,供战略生成者使用。
脚本分析是在充分获取环境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从简化的角度,包括以下六个步骤。结合David Mercer的论述和本教材作者及其他学者的研究,各步骤有如下内容。 即通过敏感性分析和时间跨度分析,识别确定决定企业未来产业环境的一般环境以及产业环境自身的重要因素及其重要的变化。这些因素也称为驱动因素(Drivers),在定量分析中则称为变量(Variables)。应只选择最重要的而且是不确定变化环境因素因素进入脚本。可预见的因素在脚本中不必考虑,因为它们不会被忽视。
在此过程中,最困难的方面是让团队的参加者摆脱原有观念,向现有的观念挑战,包括现在尚没有出现的异常变化。运用头脑风暴(Braintsorming)方法可以发现不明显的、渐变的和潜在的重要因素,从而把握其重要事件(Events,即重要的不确定变化)。 从理论上并没有为什么要减少到2-3个脚本的理由,只是出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中,管理者往往最多从六七个脚本中选三个脚本。壳牌公司20年前的实际做法是,只从中选一个脚本并进行集中研究。结果,壳牌公司的计划人员就将脚本减少到两个。这实际上需要发现两三个“容器”,将所有的主题(因素及其事件)都能合理地纳入到这两三个“容器之中”。要便于使用者使用这些环境因素和事件组。要保证所有重要的事件都在脚本之中,并且各事件在脚本中的重要性序列没有改变,并被分别地考虑。在此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识别真正重要的因素和事件,同时需要重新监测这两三个脚本的可行性,进行一致性检验,需要团队充分的分析和争论。
需要强调的是,这两三个脚本之间应当是互相补充的,也就是没有优劣之分、积极与消极之分。只有这样,对战略生成者才有意义,因为对于明显优劣的脚本,谁都知道应该怎么做。理想的情况是,它们不应当是明显对立的,否则会影响使用者的采用。因此,应当选用中性的标题。例如,20世纪90年代壳牌公司的两个脚本是“可持续世界”(Sustainable World)和“全球商贸主义”(Global Merchantilism)。在壳牌公司的做法中,两个脚本要求有同样的发生概率,两个脚本含盖了所有重要的因素事件。 识别每个脚本对未来有深远影响的事项。在此过程中,战略生成者需要承担主要的决策责任。
“角色试演”可以提高对问题的认识。通过模拟式的角色试演,明确每一个脚本对所涉及的重要组织(例如,对本企业及其某部门、对竞争者、对政府等)的关键问题。从而,使从上到下参与脚本分析的企业组织成员能够明确每个脚本,并明确需要他们作出什么反映。应当将这些内容形成一个表单以便于沟通。这一过程也服务于参与者进一步重复上述过程和争论,从而达成共识。
上述内容只是一般的脚本分析步骤,事实上没有标准的脚本。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发展出多种脚本系列,也可以根据使用脚本的不同组织层级,将脚本分解为更适合他们使用的分层级的不同脚本,当然同时与总脚本保持一致。例如壳牌公司有各国家的脚本供当地公司使用。
在描述环境脚本的基础上,形成战略脚本,即形成备选的战略方案。壳牌公司的做法是,通过战略脚本的形式形成战略。战略脚本的内容是,给出不同的可供选择的战略框架,这些战略处理着不同的环境脚本包含着的不同的事件。
8. 七步写作法-1.写作热身
(1)
写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不会写作之前,写作真的是件让人头疼的事情,可是写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简单说来就是把想说的东西写下来,想说的东西是种意识,也是我们人类表达的第一道阀门,先有想法,才能在大脑里酝酿出语言,有了语言,才能表达成文字。
每个人都有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就是一篇文章,你看到落叶,有了点伤春悲秋的感慨,把感慨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散文;今天你编了一个“如果我中了500万……”的段子讲给朋友听,把这个段子记录下来,就是一个小说。写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感受,来源于思考,这是写作者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对于写作者来说什么样的文章算是好文章呢?能准确表达出自己想法的文章就是好文章,然而,每个人的基础、背景不同,学习写作的出发点不同,这样,就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人,回到写作本源,写作就是把想法变成语言,再把语言变成文字,所以只要能顺利地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实现了写作的目标,写出的就是好文章。至于文章的深度,文章的文采,那是语言转化成文字的问题,是个人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比如多看书、多思考、多与人交流等。这些都需要长期的积累。
写作既是表达思想的渠道,又是锻炼思维的方法,也是锻炼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的捷径。所以写作就是写我所想,把脑袋里的一个念头、想法写出来,写清楚,这就是写作的本质。
(2)
写作到底有什么用?
写作,可以理解成“写文章+创作”写和作是分开的,写是基方法,作品才是最终目标。我们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有个目标,不然很难写出满意的作品,就像出门如果不知道去哪里,这一路上一定会无数次停下来纠结。
有人说,我写作是为了赚钱,可以出版自己的作品赚钱。说透一点,赚钱其实是写作的副产品。首先你写的东西的有人看,有人看才可能出版和销售赚钱。为什么会有人看?因为你写的东西满足别人某些方面阅读的需求。这也就是满足自己或他人阅读需求的问题。
1.记录
因为时光不可逆转,记忆不可永恒,很多人选择记录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记录自己的是日记或笔记,记录别人的,是传记或回忆录;记录事情的是故事和传说;而记录时代的,是历史或者史诗。记录是对纷繁资料的汇总,也是对脑袋里凌乱想法的梳理。很多记录保留了第一手的资料,
所以也是非常宝贵的。
2.表态
人们通过评论和表态,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加强跟外界的沟通。以表态为目标的写作首先要弄清楚事实;其次要观点鲜明,一针见血;最后要条理清晰。
3.抒情
这种写作它不是为了具体的事,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通常都是以诗歌和散文为主,例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登上泰山,心里激昂澎湃,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现代人工作节奏快,社会活动多,生活压力大,每天都有很多感慨无处表达。通过写作把情感和感受融入文章里,更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共鸣。
4.说明
向不懂的人解释清楚一件事,这就是说明。老师给学生讲怎么写作是说明;产品使用书是说明等等。说明就是用简单明了的文字把问题解释清楚。
5.应用
还有一类写作,是用在特别的场景之下,比如报告、计划、批示、通知等,这类文章一般是用来处理公私事务的工具。常见的有书信、启示、通知、电报、新闻、广播稿、申请书等,应用性文章用来说明事实,解决实际问题,因为这种特征,它强调信息的简练、准确、条理。应用文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尊重格式,往里填充具体内容即可。
写作目标决定了写作要达到的效果,比如记录要如实还原资料,表态要让人信服,抒情要让人感动,说明要让人得到有效信息,而应用则是让信息处理的更准确高效。
五种写作目标正好对应着五种文体。记录对应着记叙文,表达对应着议论文,抒情对应着散文,说明对应着说明文,应用对应着应用文。五大写作目标其实就是常见的五种写作文体的目标。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便捷的找到写作目标的方法:每次写作前,要先想好,到底是写成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是写成抒情散文还是写成说明文或者议论文?确定写作文体,也就帮你框定了写作的目标。
(3)
你写的东西有人看吗?
说起“读者”很多人觉得那是作家的事,只有作家的文章才有读者,不是吗?自己随便写的文章谈什么读者?其实不然,任何作者都有读者,只是有时候人们容易忽略而已。举个最基本的例子,一个人写日子,写完后锁在抽屉里,只自己偶尔翻开读一读,那很明显,他自己就是读者。所以说,任何写作者都有他的读者存在,只是有时候没有发现。
既然写作者都有读者,那是否在写作过程中自high还是和读者在一起high?
写作是为了传播某种信息或感受,但相同的内容,写作的模式不同,方法是截然不同的。例如“我今天心情很不好,我好烦!"这一句话显然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关系,而把它改变成”我要大声对这个人说,滚!”就很有煽动性。所以,有些内容天然具备一对一传播的特质,而有些内容能引发更多的共鸣,引起更多人的兴趣。
所以,在任何写作前,都要先问问自己,到底是写给特定的人,还是写给一群人?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也就决定了作者是自high还是和读者一起high。如果要和读者一起high,可以从这些文字入手,首先是热点话题,以文章带动读者参与话题讨论,引发共鸣;其次是一般性的情绪,比如孤单,受委屈、愤恨、快乐、期待等,用文章说出读者心里想说的话;再次是传达有趣、有用的信息、让读者看完后获得效用;最后是传递某种价值观的文章,让读者受到感染。通常这些文章能把作者的情绪传达给读者,带动读者一起High.
(4)
克服写作的四大难题
曾经我也是一个特别害怕写作的人,写作不能带给我快乐,不知道有什么好写的,开个头就写不下去了,坚持写下去就会写的乱七八糟,自己心里明明有话,但就是表达不出来,写的东西总是跟自己的期待差别很远。
看起来,解决写作的问题就是解决遇到的这些痛苦的问题,总结下也就这四个问题正好也对应着写作中的四个环节——素材、叙事方法、语言逻辑、写作套路。所以从这四方面下功夫,或许能找到缓解写作痛苦的办法。
学习写作的第一步就是积累素材。有一句话叫“读写不分家”,多读书、注意日常的积累可以帮助写作者积累写作素材。一旦肚子里有货,就不太会出现“不知道有什么可写”的情况了。
把事情讲清楚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不管是什么文体都是希望通过文字表达清楚意思。如何把事情讲清楚,就需要用到写作技巧,叫作叙述方法。叙述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故事叙述法、逻辑叙述法和发散叙述法。故事叙述法是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讲清楚一件事;逻辑叙述法是用先总结再分别展开的顺序描述一件事;发散叙述法是找到一个入口,脑洞大开联想到后面的结果或者跟事情有关的所有内容。叙事方法是支撑文章的脉络,也是打开写作大门的钥匙,学会叙述方法,就基本不会出现“开了头但写不下去”的困境。
(5)
学好写作,走遍天下都不怕
回答上面这个问题,一要看应用 场景,二要看个人倾向。写作在不同的场景里有不同的呈现形式,也因为个体偏好的不同,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对于写作者来说,坚持写作有四个进阶发展方向:
一、个人表达
我们大部分人写作都是为了个人表达,个人表达有很多类型,包括记录生活、梳理思路、记读书笔记、个人创作等。个人表达的内容需要贴近生活、贴近创作者本身特质。个人表达式写作可以是自己独享的,也可以分享给大家。现在各种社交媒体工具这么发达,都变成了写作者交流的工具,很多以个人角度写的文章,体现了个人水平,展示了个人风格,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二、品牌塑造
这里只说个人的品牌塑造。普通人和小公司如何通过好的内容来塑造品牌呢?其实这个过程跟写作的过程是一模一样的。品牌塑造和好的写作都需要研究目标读者/用户是谁?写作/传播的目标是什么?讲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讲?包括讲的技巧,讲的套路。解决了这些问题,品牌塑造才会有的放矢,成功的概率会提高很多。
传统媒体时代,企业整个营销部门加上广告公司的配合才能完成品牌塑造。到了新媒体时代,好内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也许几个人就可以完成这一工作。甚至对个人来说,如果掌握了基本方法,通过写作,一个人就可以经营自己的品牌。
三、虚构创作
虚构写作是写作的一个重需求要分支,像小说、戏剧都是虚构写作。目前社会对虚构创作的需求非常大,除了常规的故事、小说外、还有小视频、网剧、电视剧、电影的脚本、话剧、舞台剧的剧本以及其他虚构创作的内容。虚构创作来源于生活,需要作者有较多的阅历和较深的生活体验;同时虚构创作又要高于生活,需要作者掌握叙事技巧,有深度挖局和二次创作的能力。
四、写作疗愈
写作疗愈中的“写作”有很多形式。比如最简单的罗列事实写作,把很多看起来困难的事情全部罗列下来,就会发现也许并不复杂。比如,分析式写作,把每一个可能的情况做好坏两方面的分析,用写作辅助思考,很快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再比如归纳式写作,根据轻重缓急梳理事件,逐条总结,也有助于梳理思路。还有宣泄式写作,把困扰自己的事情记录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排解的过程。而且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专注在写作中也会降低焦虑;另外,还有透射式写作,把眼前无法解决的问题编进一个小故事里,借由自己设计的故事情节发展,找到最终解决的办法。所以,借助写作进行心灵休养和疗愈,是安全易行又便捷的方法。
以上的四种进阶出路最后都只能归入一点,那就是:所有的写作技巧,都是让你更准确地定义自己。不管是哪种进阶,写作都不是让写作者成为另外一个人,而是表达最真实的自己。
找到最真实的自己也是写作者的终极目标。个人表达是为了说出自己,品牌塑造是为了展示自己,虚拟创作是为了投射自己,写作治愈是为了安抚自己。总之,当写作从“工具”进阶到“技能”之后,写作这件事会越来越贴近它本来的面目,也会跟写作者有更好的融合。
对于写作者来说,写作最终也会从工具、技能变成一种体验。熟练掌握工具和技能的写作者会把每一次写作当做探索——每一次涉猎新话题、尝试新方法的写作不亚于一次未知目的地的旅行。这种体验带来的新鲜感和兴奋感也会成为写作者不断坚持的最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