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多次编程
① maxim9668e芯片的作用
技术资料你可以自己查下(需要的话我也可以发给你),
下面是9668E的概述
MAX9668可输出8路电压基准,用于TFT
LCD的gamma校准,同时还有一路电压基准用于蔽洞滚VCOM。每路gamma基准都带有10位数/模转换器(DAC)和缓冲器,确保电压稳定。VCOM基
准电压带有10位DAC和放大器,当显示关键电平和图像时确保电压稳定。MAX9668集成了可多次编程(MTP)的存储器,用于存储gamma和
VCOM值,省去了外部EEPROM。MAX9668的片上非易失存储器能够支持最多100次写操作。
gamma输出可以驱动200mA峰值瞬态电流,并且具有小于1µs的建立时间。宏余VCOM输出可提供600mA峰值瞬态电流,并且具有小于1µs的建立时间。模拟电源电压范围为9V至20V,数字电源电压范围为2.7V至3.6V。
可通过I²C接口对寄存器进行编程设置gamma和VCOM值。
9668E的关键特性:
8通道gamma校准10位分辨率
VCOM驱动器
集成MTP存储器
可编程VCOM限制颤弯
1µs建立时间
20V最大模拟电源电压
gamma通道具有200mA峰值电流
VCOM通道具有600mA峰值电流
② dsp和fpga区别
1、FPGA与DSP的特点
FPAG的结构特点
片内有大量的逻辑门和触发器,多为查找表结构,实现工艺多为SRAM。规模大,集成度高,处理速度快,执行效率高。能完成复杂的时序逻辑设计,且编程灵活,方便,简单,可辩明灶多次重复编程。许多FPAG可无限重复编程。利用重新配置可减少硬件的开销。缺点是:掉电后一般会丢失原有逻辑配置;时序难规划;不能处理多事件;不适合条件操作。
DSP的结构特点
1、 采用数据和程序分离的哈佛结构和改进的哈佛结构,执行指令速度更快。
2、 采用流水线技术,减少每条指令执行时间。
3、 片内多总线,可同时进行取指及多个数据存取操作。
4、 独立的累加器及加法器,一个周期内可同时完成相乘及累加运算。
5、 有DMA通道控制器及串行通信口等,便于数据传送。
6、 有中断处理器及定时控制器,便于构成小规模系统。
7、 具有软硬件等待功能,能与各种存储器接口。
DSP作为专门的微处理器,主要用于计算,优势是软件的灵活性。适用于条件进程,特别是复杂的多算法任务。DSP通过汇编或高级语言(如C语言)进行编程,实时实现方案。因此,采用DSP器件的优势在于:软件更新速度快,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通用性、可更换性和灵活性。缺点:受到串行指令流的限制;超过几MHZ的取样率,一个DSP 仅能完成对数据非常简单的运算;研发周期长。
2、内部资源
FPGA侧重于设计具有某个功能的硬件电路,内部资源是VersaTIles(ActelFPGA)之类的微小单元,FPGA的内部单元初始在编程前都是使用的是HDL语言实现硬件电路的设计描述。FPGA内部的连线资源将这些功能模块的内部和模块之间的信号连接起来,构成较大的模块。FPGA可以内部实现ALU,加法器,乘法器,累加器,FIFO,SRAM,DDRcontroller,FFT,HDLC,DMA,PWM等等数字电路,也就说我们要用其实现一个槐悄特定的或是通用的硬件功能一个或是多个模块,这些模块的各个细节都要要用HDL来描述设计实现。
目前的FPGA都可以直接内嵌诸如ARM7,CoretexM1,Core8051等微处理器,用于FPGA的软核的,也有的FPGA厂商将一些硬件模块直接做到FPGA中,这些是FPGA内部的硬核。传统的FPGA都是实现纯数字电路的,业界只有Actel的FPGA实现了数模混合的PSC单芯片技术,真正的提升和扩大了FPGA的应用功能和领域。
此外,携扮多数FPGA都有PLL,DLL之类的锁相环,Slew可调,Actel的还内建了OSC,RTC,Powermanager之类的硬件单元,甚至Actel的Fusion系列还内建了600kbps的12bit的ADC以及MOSFETDriver之类模拟接口,内部有UserFlashMemeory,FlashROM等资源可以实现真正的PSC,Bootloader之类的功能。
DSP主要是算法处理,内部资源主要是乘法器,加法器之类的资源,有SPI接口,UART接口,接受一定的指令集,内部的资源基本上都是现成的,需要客户的需要而重新配置,方便于客户的使用,但是相对来讲其功能是有局限性的,所以主要用于某些特定的领域。DSP也有内嵌的锁相环,计数器,Baudrate发生器,有的DSP也有ADC模拟接口。
3、编程语言
FPGA主要使用HDL,包括VHDl,Verilog,还有数模混合的描述语言Verilog-AMS等。(课程推荐:FPGA培训)
DSP使用C,汇编语言编程。(课程推荐:C6000 DSP培训)
4、功能角度
FPGA普遍用于实现数字电路模块,基本上能实现所有的数字电路,传统的数字功能模块,以及客户产品特定需求的数字处理模块。FPGA的IO桥接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级别的FPGA支持的IO标准和协议都不尽相同,但是这些IO的驱动能力或是电压都是可编程配置的。任何数字功能电路的实现,高速信号的处理,控制领域的信号处理,桥转换协议的实现,Actel的Fusion还能用于电流/电压检测,温度的检测,MOSFETdriver,电源管理,其独特的Flash工艺技术可以依靠电池供电工作,和掉电实时保存数据,超低功耗,多种工作模式(StaTIc,Sleepmode),尤其IGLOO芯片的功能在Sleepmode下功耗只有5uW。这样的功耗用于手机,GPS之类的移动手持设备中能发挥更大的功能应用。
除此之外,用FPGA实现ASIC的前期的设计验证,FPGA实现DSP的功能,实现CPU的功能,MCU的功能,内存控制器,用于工业的PWM,SVPWM,Clarke,Park的正逆变换的实现,VGA控制,数据的编解码,解复用,高达上Gbps的信号的处理,协议的转换实现等等等等功能,都是DSP难以胜任的。
DSP内部有很多现成的硬件模块和接口以及控制器,但是需要软件编程设定,可以实现PWM控制,接口控制,UART接口,SPI接口等功能。但是由于受指令集的时钟周期的限制,DSP不能处理太高的信号,至于说上Gbps的信号,LVDS之类的信号就很难以涉及了。所以相应的应用领域会有所限制。但是不同的领域客户的设计方案不同,考虑的侧重点不同,有些领域设计者也是爱好使用DSP的,诸如算法实现,协议的处理等等如果换作FPGA来处理那就得不偿失。
5、适用的场合
DSP适用于系统较低取样速率、低数据率、多条件操作、处理复杂的多算法任务、使用C语言编程、系统使用浮点。)适合于较低采样速率下多条件进程、特别是复杂的多算法任务。
FPAG适用于系统高速取样速率(≥几MHZ)、高数据率、框图方式编程、处理任务固定或重复、使用定点。) 适合于高速采样频率下,特别是任务比较固定或重复的情况以及试制样机、系统开发的场合。
③ 述构成内存储器的半导体存储部件RAM和RoM的特性和区别是什么
区别:
1、信息的存储特性
RAM为随机存储器,具有掉电信息丢失。ROM为只读存储器,数据掉电后不会丢失。信息不可擦除只能进行一次写,之后信息不能更改,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实现多次编程。
2、组成的部件不同
RAM由六管NMOS或OS构成。ROM矩阵的存储单元是由N沟道增强型MOS管构成。
3、读出信息的方式不同
ROM以非破坏性读出方式工作,只能读出无法写入信息。信息一旦写入后就固定下来。SRAM读出信息后不需要刷新。DRAM读出信息后需要及时的刷新,对数据进行恢复。
RAM特点:随机存取、易失性、对静电敏、访问速度、需要刷新(再生)。
ROM特点:只读存储器的特点是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信息。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对系统的加电自检、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初始化、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的驱动程序及引导操作系统。
(3)可多次编程扩展阅读:
ROM适用范围:
由于ROM具有断电后信息不丢失的特性,因而可用于计算机启动用的BIOS芯片。
EPROM、EEPROM和Flash ROM性能同ROM,但可改写,一般读比写快,写需要比读高的电压,(读5V写12V)但Flash可以在相同电压下读写,且容量大成本低,如U盘MP3中使用广泛。
在计算机系统里,RAM一般用作内存,ROM一般作为固件,用来存放一些硬件的驱动程序。
RAM类别: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RAM由存储矩阵、地址译码器、读/写控制器、输入/输出、片选控制等几部分组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只读存储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随机存取存储器
④ rom可分为哪四种
掩膜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1、掩膜ROM是一种定制的ROM,它是在制造过程中将程序和数据直接刻在芯片上的,无法进行修改。由于需要生产掩膜,因此成本较高,但可以用于大量生产。
2、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信培是一种可以进行一次性编程的ROM,通过加电烧掉存储单元内部的继电器,实现数据的存储。由于只能编程一次,因此适用于需要固化程序和数据的应用场景。
3、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可以擦除并重新编程的ROM,通常使用紫外线照射来擦除存储单元,再进行编程。由于可以多次编程,因此适用于需要频繁修改程序和数据的应用场景做运。
4、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可以通过电子信号进行擦除和编程的ROM,无需使用紫外线照射。EEPROM可以进行单个字节的擦除和编程,且具有快速擦除和低功耗等优点,因此适用于纯坦梁需要频繁修改数据的应用场景。
⑤ 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的主要特点
只读存储器的特点是用户只能读出不能随意写入信息,在主板上的ROM里面固化了一个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称为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对系统的加电自检、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初始化、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的驱动程序及引导操作系统。
随机储存器的特点是在储存器的数据被读取和斜入式,所需要的时间与这段信息所在的位置或所写入的位置无关。但随机储存器具有易失性,当电源关闭时RAM不能保留数据。
而且随机存储器对环境的静电荷极其的铭感,静电会干扰储存器内电容器的电荷,导致数据丢失,甚至是烧坏电路。随机存储器几乎是所有访问设备写入和读取速度最快的,并且现代的随机存取存储器以来电容器去存储数据。
(5)可多次编程扩展阅读:
只读存储器工作原理
地址译码器根据输入地址选择某条输出(称字线),由它再去驱动该字线的各位线,以便读出字线上各存储单元所储存的代码。
随机存储器的组成
RAM电路由地址译码器、存储矩阵和读写控制电路三部分组成。
存储矩阵由触发器排列而成,每个触发器能存储一位数据(0或1)。通常将每一组存储单元编为一个地址,存放一个“字”。
每个字的位数等于这一组单元的数目。存储器的容量以“字数×位数”表示。地址译码器将每个输入的地址代码译成高(或低)电平信号,从存储矩阵中选中一组单元,使之与读写控制电路接通。在读写控制信号的配合下,将数据读出或写入。
只读存储器种类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一般可编程一次。PROM存储器出厂时各个存储单元皆为1,或皆为0。
用户使用时,再使用编程的方法使PROM存储所需要的数据。 PROM需要用电和光照的方法来编写与存放的程序和信息。但仅仅只能编写一次,第一次写入的信息就被永久性地保存起来。
ROM
只读内存(Read-Only Memory)是一种只能读取资料的内存。
在制造过程中,将资料以一特制光罩(mask)烧录于线路中,其资料内容在写入后就不能更改,所以有时又称为“光罩式只读内存”(mask ROM)。此内存的制造成本较低,常用于电脑中的开机启动。
⑥ 常见rom存储器有哪些 谢谢!
ROM
只读内存(Read-Only Memory)是一种只能读取资料的内存。最常见的就是光盘,如下图所示:
CDROM
在制造过程中,将资料以一特制光罩(mask)烧录于线路中,其资料内容在写入后就不能更改,所以有时又称为“光罩式只读内存”(mask ROM)。此内存的制造成本较低,常用于电脑中的开机启动。
rom的分类: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一般可编程一次。PROM存储器出厂时各个存储单元皆为1,或皆为0。用户使用时,再使用编程的方法使PROM存储所需要的数据。
PROM需要用电和光照的方法来编写与存放的程序和信息。但仅仅只能编写一次,第一次写入的信息就被永久性地保存起来。例如,双极性PROM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熔丝烧断型,一种是PN结击穿型。它们只能进行一次性改写,一旦编程完毕,其内容便是永久性的。由于可靠性差,又是一次性编程,目前较少使用。
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
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英文: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多次编程。这是一种便于用户根据需要来写入,并能把已写入的内容擦去后再改写,即是一种多次改写的ROM。由于能够改写,因此能对写入的信息进行校正,在修改错误后再重新写入。
擦除远存储内容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电的方法(称电可改写ROM)或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称光可改写ROM)。[2]光可改写ROM可利用高电压将资料编程写入,抹除时将线路曝光于紫外线下,则资料可被清空,并且可重复使用。通常在封装外壳上会预留一个石英透明窗以方便曝光。
一次编程只读内存
一次编程只读内存(One Tim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OPTROM)之写入原理同EPROM,但是为了节省成本,编程写入之后就不再抹除,因此不设置透明窗。
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之运作原理类似EPROM,但是抹除的方式是使用高电场来完成,因此不需要透明窗。
闪速存储器
闪速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是英特尔公司90年代中期发明的一种高密度、非易失性的读/写半导体存储器它既有EEPROM的特点,又有RAM的特点,因而是一种全新的存储结构。
⑦ 有关存储器的问题~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外存储器一般也可作为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把要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存入内存中,内存一般由半导体器构成。半导体存储器可分为三大类: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特殊存储器。
RAM
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其特点是可以读写,存取任一单元所需的时间相同,通电是存储器内的内容可以保持,断电后,存储的内容立即消失。RAM可分为动态(Dynamic
RAM)和静态(Static
RAM)两大类。所谓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是用MOS电路和电容来作存储元件的。由于电容会放电,所以需要定时充电以维持存储内容的正确,例如互隔2ms刷新一次,因此称这为动态存储器。所谓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是用双极型电路或MOS电路的触发器来作存储元件的,它没有电容放电造成的刷新问题。只要有电源正常供电,触发器就能稳定地存储数据。DRAM的特点是集成密度高,主要用于大容量存储器。SRAM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主要用于调整缓冲存储器。
ROM
ROM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它只能读出原有的内容,不能由用户再写入新内容。原来存储的内容是由厂家一次性写放的,并永久保存下来。ROM可分为可编程(Programmable)ROM、可擦除可编程(Erasable
Programmable)ROM、电擦除可编程(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OM。如,EPROM存储的内容可以通过紫外光照射来擦除,这使它的内可以反复更改。
特殊固态存储器
包括电荷耦合存储器、磁泡存储器、电子束存储器等,它们多用于特殊领域内的信息存储。
此外,描述内、外存储容量的常用单位有:
①位/比特(bit):这是内存中最小的单位,二进制数序列中的一个0或一个1就是一比比特,在电脑中,一个比特对应着一个晶体管。
②字节(B、Byte):是计算机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存在单位。一个字节等于8个比特,即1
Byte=8bit。
③千字节(KB、Kilo
Byte):电脑的内存容量都很大,一般都是以千字节作单位来表示。1KB=1024Byte。
④兆字节(MB
Mega
Byte):90年代流行微机的硬盘和内存等一般都是以兆字节(MB)为单位。1
MB=1024KB。
⑤吉字节(GB、Giga
Byte):目前市场流行的微机的硬盘已经达到4.3GB、6.4GB、8.1GB、12G、13GB等规格。1GB=1024MB。
⑥太字节(TB、Tera
byte):1TB=1024GB。
(三)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是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变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存入到内存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
输出设备用于将存入在内存中的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能接受的形式输出。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四)总线
总线是一组为系统部件之间数据传送的公用信号线。具有汇集与分配数据信号、选择发送信号的部件与接收信号的部件、总线控制权的建立与转移等功能。典型的微机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如图2-3所示,通常多采用单总线结构,一般按信号类型将总线分为三组,其中AB(Address
Bus)为地址总线;DB(Data
Bus)为数据总线;CB(Control
Bus)控制总线。
(五)微型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
①CPU类型:是指微机系统所采用的CPU芯片型号,它决定了微机系统的档次。
②字长:是指CPU一次最多可同时传送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安长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功能、用途和应用范围。如Pentium是64位字长的微处理器,即数据位数是64位,而它的寻址位数是32位。
③时钟频率和机器周期:时钟频率又称主频,它是指CPU内部晶振的频率,常用单位为兆(MHz),它反映了CPU的基本工作节拍。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在机器语言中,使用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机器周期数来说明指令执行的速度。一般使用CPU类型和时钟频率来说明计算机的档次。如Pentium
III
500等。
④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能执行的指令数。单位有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MFLOPS(秒百万条浮点指令)
⑤存取速度:是指存储器完成一次读取或写存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存取时间或访问时间。而边连续两次或写所需要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储周期。对于半导体存储器来说,存取周期大约为几十到几百毫秒之间。它的快慢会影响到计算机的速度。
⑥内、外存储器容量:是指内存存储容量,即内容储存器能够存储信息的字节数。外储器是可将程序和数据永久保存的存储介质,可以说其容量是无限的。如硬盘、软盘已是微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外部设备。迄今为止,所有的计算机系统都是基于冯·诺依曼存储程序的原理。内、外存容量越大,所能运行的软件功能就越丰富。CPU的高速度和外存储器的低速度是微机系统工作过程中的主要瓶颈现象,不过由于硬盘的存取速度不断提高,目前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善。
⑧ 计算机内存中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的存储器称为
只能独处,不能写入的存储器为ROM。
只读存储器(ROM)是一种在正常工作时其存储的数据固定不变,其中的数据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即使断电也能够保留数据,要想在只读存储器中存入或改变数据,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
按存取信息的不同方式,存储器可以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非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就属于非随机存取存储器。主要分为掩膜 ROM、PROM、EPROM、EEROM、flash ROM等几类。
(8)可多次编程扩展阅读:
根据编程方式的不同,只读存储器共分为以下5种:
1、掩膜工艺 ROM
这种 ROM 是工艺厂家根据客户所要存储的信息,设计专用的掩膜板进行生产的。一旦生产出成品后,ROM 中的信息即可被读出使用,但不能改变。这类 ROM一般用于批量生产,成本比较低。
2、可一次性编程 ROM(PROM)
PROM 是用熔丝(通常用镍铬合金、多晶硅或钛钨合金制造)制造的,用户可以烧断这些熔丝,以实现存储器存储元件之间的互联,从而写入信息,一旦写入之后,信息就会永久的固定下来,只可读出,不可再改变其内容。
3、紫外线擦除可改写 ROM(EPROM)
EPROM 中的内容可由用户写入,也允许用户反复擦除重新写入。EPROM 用电信号编程用紫外线擦除,在芯片外壳上方有一个圆形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照射紫外线就可以擦除原有信息。由于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所以当程序写好后要使用昂贵的带有石英窗口的陶瓷封装,避免阳光射入而破坏程序。而且在擦除过程中不能选择性地擦除存储字单元,如果用户需要改程序,必须擦除整个存储阵列。
4、电擦除可改写 ROM(EEROM)
EEROM 是 ROM 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进展,它的写操作采用了热载流子隧穿,擦除操作采用了热电子的量子力学隧穿效应。EEPROM 有相当多的优点,如单一的 5V 电压编程能力、编程之前无需进行擦除操作、字节模式和页模式的写操作、中等的存取时间、低功耗、全军用工作温度范围,以及在严峻的环境条件下的不挥发性。
5、快闪 ROM(flash ROM)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人们发现把热载流子编程和隧穿擦除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实现一个单管 EPROM 单元的方法,这种新技术被称为快闪存储器(flashROM)。这种技术结合了 EPROM 的编程能力和 EEPROM 的擦除能力,读写速度都很快。这种芯片的改写次数最大能达到 100 万次。
⑨ 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的存储器是
计算机内存中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的存储器称为只读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英语是Read-Only Memory,简称ROM)。ROM所存数据,一般是装入整机前事先写好的,整机工作过程中只能读出,而不像随机存储器那样能快速地、方便地加以改写。
ROM所存数据稳定 ,断电后所存数据也不会改变;其结构较简单,读出较方便,因而常用于存储各种固定程序和数据。
特点:只读存储器的特点是只能读出不能随意写入信息,在主板上的ROM里面固化了一个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称为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对系统的加电自检、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初始化、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的驱动程序及引导操作系统。
(9)可多次编程扩展阅读:
计算机的存储器可分为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一次编程只读内存、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速存储器。
1、ROM
只读内存(Read-Only Memory)是一种只能读取资料的内存。在制造过程中,将资料以一特制光罩(mask)烧录于线路中,其资料内容在写入后就不能更改,所以有时又称为“光罩式只读内存”(mask ROM)。
2、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一般可编程一次。PROM存储器出厂时各个存储单元皆为1,或皆为0。
3、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
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英文: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多次编程。这是一种便于用户根据需要来写入,并能把已写入的内容擦去后再改写,即是一种多次改写的ROM。
4、一次编程只读内存
一次编程只读内存(One Tim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OTPROM)的写入原理同EPROM。
5、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英文: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的运作原理类似EPROM,但是抹除的方式是使用高电场来完成。
6、闪速存储器
闪速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是英特尔公司90年代中期发明的一种高密度、非易失性的读/写半导体存储器它既有EEPROM的特点,又有RAM的特点,是一种全新的存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