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程序编译的部分

程序编译的部分

发布时间: 2025-07-10 12:54:20

编译程序分为哪几个主要部分

1、词法分析

词法分析的任务是对由字符组成的单词进行处理,从左至右逐个字符地对源程序进行扫描,产生一个个的单词符号,把作为字符串的源程序改造成为单词符号串的中间程序。执行词法分析的程序称为词法分析程序或扫描器。

2、语法分析

编译程序的语法分析器以单词符号作为输入,分析单词符号串是否形成符合语法规则的语法单位,如表达式、赋值、循环等,最后看是否构成一个符合要求的程序,按该语言使用的语法规则分析检查每条语句是否有正确的逻辑结构,程序是最终的一个语法单位。

3、中间代码生成

中间代码是源程序的一种内部表示,或称中间语言。中间代码的作用是可使编译程序的结构在逻辑上更为简单明确,特别是可使目标代码的优化比较容易实现。中间代码即为中间语言程序,中间语言的复杂性介于源程序语言和机器语言之间。

4、代码优化

代码优化是指对程序进行多种等价变换,使得从变换后的程序出发,能生成更有效的目标代码。所谓等价,是指不改变程序的运行结果。所谓有效,主要指目标代码运行时间较短,以及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这种变换称为优化。

5、目标代码生成

目标代码生成是编译的最后一个阶段。目标代码生成器把语法分析后或优化后的中间代码变换成目标代码。



(1)程序编译的部分扩展阅读:

特点

数据结构分析和综合时所用的主要数据结构,包括符号表、常数表和中间语言程序。符号表由源程序中所用的标识符连同它们的属性组成。

其中属性包括种类(如变量、数组、结构、函数、过程等)、类型(如整型、实型、字符串、复型、标号等),以及目标程序所需的其他信息。常数表由源程序中用的常数组成,其中包括常数的机内表示,以及分配给它们的目标程序地址。

分析部分源程序的分析是经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三个步骤实现的。词法分析由词法分析程序(又称为扫描程序)完成。

其任务是识别单词(即标识符、常数、保留字,以及各种运算符、标点符号等)、造符号表和常数表,以及将源程序换码为编译程序易于分析和加工的内部形式。


Ⅱ 编译程序包括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数据结构 分析和综合时所用的主要数据结构,包括符号表、常数表和中间语言程序。符号表由源程序中所用的标识符连同它们的属性组成,其中属性包括种类(如变量、数组、结构、函数、过程等)、类型(如整型、实型、字符串、复型、标号等),以及目标程序所需的其他信息。常数表由源程序中用的常数组成,其中包括常数的机内表示,以及分配给它们的目标程序地址。中间语言程序是将源程序翻译为目标程序前引入的一种中间形式的程序,其表示形式的选择取决于编译程序以后如何使用和加工它。常用的中间语言形式有波兰表示、三元组、四元组以及间接三元组等。

分析部分 源程序的分析是经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三个步骤实现的。词法分析由词法分析程序(又称为扫描程序)完成,其任务是识别单词(即标识符、常数、保留字,以及各种运算符、标点符号等)、造符号表和常数表,以及将源程序换码为编译程序易于分析和加工的内部形式。语法分析程序是编译程序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检查源程序是否合乎语法。如不合乎语法,则输出语法出错信息;如合乎语法,则分解源程序的语法结构,构造中间语言形式的内部程序。语法分析的目的是掌握单词是怎样组成语句的,以及语句又是如何组成程序的。语义分析程序是进一步检查合法程序结构的语义正确性,其目的是保证标识符和常数的正确使用,把必要的信息收集和保存到符号表或中间语言程序中,并进行相应的语义处理。

综合部分 综合阶段必须根据符号表和中间语言程序产生出目标程序,其主要工作包括代码优化、存储分配和代码生成。代码优化是通过重排和改变程序中的某些操作,以产生更加有效的目标程序。存储分配的任务是为程序和数据分配运行时的存储单元。代码生成的主要任务是产生与中间语言程序符等价的目标程序,顺序加工中间语言程序,并利用符号表和常数表中的信息生成一系列的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指令。

结构编译过程分为分析和综合两个部分,并进一步划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 语义分析、 代码优化、存储分配和代码生成等六个相继的逻辑步骤。这六个步骤只表示编译程序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是时间关系。编译过程既可以按照这六个逻辑步骤顺序地执行,也可以按照平行互锁方式去执行。在确定编译程序的具体结构时,常常分若干遍实现。对于源程序或中间语言程序,从头到尾扫视一次并实现所规定的工作称作一遍。每一遍可以完成一个或相连几个逻辑步骤的工作。例如,可以把词法分析作为第一遍;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作为第二遍;代码优化和存储分配作为第三遍;代码生成作为第四遍。反之,为了适应较小的存储空间或提高目标程序质量,也可以把一个逻辑步骤的工作分为几遍去执行。例如,代码优化可划分为代码优化准备工作和实际代码优化两遍进行。

一个编译程序是否分遍,以及如何分遍,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其判别标准可以是存储容量的大小、源语言的繁简、解题范围的宽窄,以及设计、编制人员的多少等。分遍的好处是各遍功能独立单纯、相互联系简单、逻辑结构清晰、优化准备工作充分。缺点是各遍之中不可避免地要有些重复的部分,而且遍和遍之间要有交接工作,因之增加了编译程序的长度和编译时间。

一遍编译程序是一种极端情况,整个编译程序同时驻留在内存,彼此之间采用调用转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图2)。当语法分析程序需要新符号时,它就调用词法分析程序;当它识别出某一语法结构时,它就调用语义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对识别出的结构进行语义检查,并调用“存储分配”和“代码生成”程序生成相应的目标语言指令。

随着程序设计语言在形式化、结构化、直观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的发展,作为实现相应语言功能的编译程序,也正向自动程序设计的目标发展,以便提供理想的程序设计工具。

参考书目

陈火旺、钱家骅、孙永强编:《编译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1980

Ⅲ 编译器有哪几部分构成.编译原理

1. 词法分析

词法分析器根据词法规则识别出源程序
中的各个记号(token),每个记号代表一类单词(lexeme)。源程序中常见的记号可以归为几大类:关键字、标识符、字面量和特殊符号。词法分析器
的输入是源程序,输出是识别的记号流。词法分析器的任务是把源文件的字符流转换成记号流。本质上它查看连续的字符然后把它们识别为“单词”。

2. 语法分析

语法分析器根据语法规则识别出记号流中的结构(短语、句子),并构造一棵能够正确反映该结构的语法树。

3. 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器根据语义规则对语法树中的语法单元进行静态语义检查,如果类型检查和转换等,其目的在于保证语法正确的结构在语义上也是合法的。

4. 中间代码生成

中间代码生成器根据语义分析器的输出生成中间代码。中间代码可以有若干种形式,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与具体机器无关。最常用的一种中间代码是三地址码,它的一种实现方式是四元式。三地址码的优点是便于阅读、便于优化。

Ⅳ 编译程序包括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一个典型的编译系统通常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词法分析程序、语法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中间代码生成程序、代码优化程序、目标代码生成程序、表格管理程序、出错处理程序。这些程序共同协作,确保源代码能够被正确地转换为目标代码。

词法分析程序负责从左到右地读入源程序,对字符流进行扫描和分解,识别出一个个单词。它的作用是将复杂的源代码分解为更简单的单元,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语法分析程序则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将单词序列分解成各类语法短语。这一过程确保了源代码符合编译语言的语法规则,进一步验证了源代码的结构正确性。

语义分析程序审查源程序有无语义错误,为代码生成阶段收集类型信息。它不仅检查源代码是否符合语法规则,还确保源代码在逻辑上是正确的,为后续的代码生成提供可靠的基础。

中间代码生成程序在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之后,将源程序转换为一种内部表示形式,这种形式称为中间语言或中间代码。这种中间代码有助于优化和转换成目标代码。

代码优化程序对中间代码进行变换或改造,使生成的目标代码更加高效,节省时间和空间。这一过程旨在提高目标代码的执行效率,确保程序能够高效地运行。

目标代码生成程序将中间代码变换成特定机器上的绝对指令代码或可重定位的指令代码或汇编指令代码。这一过程是编译过程的最后一步,确保源代码能够在目标机器上正确执行。

表格管理程序在编译程序工作过程中,需要保持一系列的表格,以登记源程序的各类信息和编译各阶段的进展情况。这些表格帮助编译器追踪程序的编译过程,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出错处理程序在编译过程中发现源程序有错误时,报告错误的性质和错误发生的地点。它还努力将错误造成的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使得源程序的其余部分可以继续被编译下去。有些编译程序甚至能够自动校正错误,提高了编译的效率和可靠性。

Ⅳ 一个编译器至少包含三个部分的进程是什么

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通常包含8个组成部分,它们是词法分析程序、语法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中间代码生成程序、中间代码优化程序、目标代码生成程序、表格管理程序和错误处理程序。
(1) 编译程序:如果源语言为高级语言,目标语言为某台计算机上的汇编语言或机器语

言,则此翻译程序称为编译程序。

(2) 源程序:源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

(3) 目标程序:目标语言书写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

(4) 编译程序的前端:它由这样一些阶段组成:这些阶段的工作主要依赖于源语言而与

目标机无关。通常前端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这些阶

段,某些优化工作也可在前端做,也包括与前端每个阶段相关的出错处理工作和符

号表管理等工作。

(5) 后端:指那些依赖于目标机而一般不依赖源语言,只与中间代码有关的那些阶段,

即目标代码生成,以及相关出错处理和符号表操作。

(6) 遍:是对源程序或其等价的中间语言程序从头到尾扫视并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

词法分析程序:输人源程序,拼单词、检查单词和分析单词,输出单词的机内表达形式。

语法分析程序:检查源程序中存在的形式语法错误,输出错误处理信息。

语义分析程序:进行语义检查和分析语义信息,并把分析的结果保存到各类语义信息表中。

中间代码生成程序:按照语义规则,将语法分析程序分析出的语法单位转换成一定形式的中间语言代码,如三元式或四元式。

中间代码优化程序:为了产生高质量的目标代码,对中间代码进行等价变换处理

Ⅵ 源程序到可执行程序的编译过程

源代码到可执行程序的编译过程涉及四个关键步骤:预处理、编译、汇编和链接。

预处理是程序编译的第一步,由独立的预编译器处理,不属于编译器的直接工作。它主要负责处理预处理指令,如条件编译,但并不涉及运行时间。

编译阶段将源代码转换成特定硬件平台的汇编语言,比如X86的x86汇编或ARM的ARM汇编,生成.s/.asm文件。这个过程涉及语法、词法、语义分析等六大部分,以确保变量、函数等的正确使用和错误检测。

编译过程中,符号表管理至关重要,记录了标识符及其属性,如类型、内存占用和地址,而错误管理则用于识别并报告语法错误(如拼写错误、括号匹配问题)和语义错误(如类型不匹配、作用域错误)。

从源程序到目标程序,可能会进行多次遍历以优化代码,但过多遍历会增加编译时间。最终,汇编阶段将汇编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的可重定位目标文件,如.o/.obj。

链接是编译的最后一步,将目标文件、启动代码和库文件结合,形成可执行的.exe文件。链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链接时所有库代码会直接嵌入程序,而动态链接则依赖运行时查找库。

热点内容
红点角标算法 发布:2025-07-12 12:11:16 浏览:843
开心消消乐服务器繁忙什么情况 发布:2025-07-12 12:11:14 浏览:238
数据库的封锁协议 发布:2025-07-12 12:10:35 浏览:724
如何配置一台长久耐用的电脑 发布:2025-07-12 11:43:03 浏览:601
昆明桃源码头 发布:2025-07-12 11:38:45 浏览:568
大司马脚本挂机 发布:2025-07-12 11:38:35 浏览:458
数据库实时监控 发布:2025-07-12 11:31:33 浏览:743
vb6反编译精灵 发布:2025-07-12 11:23:12 浏览:997
模拟存储示波器 发布:2025-07-12 11:10:58 浏览:814
怎么查看安卓真实运行内存 发布:2025-07-12 11:08:39 浏览: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