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治急诊病人应急脚本
1. 如何快速处理急诊科危重病情的病人
问题不够具体,你说的为重病人是内科,还是外科?
内科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如果生命体征不好,那就维持最起码的生命体征。
必要时做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维持体液平衡。只有保证了最起码的生命体征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外科危重有循环衰竭的有呼吸受限的有颅脑神经损伤的......不一而足。
所有的为重病人维持最起码的生命体征才是进行救治的基础。
个人见解。。。。。
2. 当一位护士值班时遇到急诊病人该怎么办
你连这个问题都不知道,那别做护士了,遇到急诊病人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的话,那就是你对你所学的知识没有掌握,一个好的护士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看到相应的病号,心里差不多就有了应急预案,虽然得等医生下医嘱。我说的难听点了
3. 急诊患者及危重患者入院应如何处置
一、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进行抢救。�
二、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应亲自到场指导和协助抢救,遇有疑难问题,及时邀请会诊,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和主管院长。�
三、凡属危重抢救病人,主管医师应填写病重(危)通知单,一式三份,交家属和医务科各一份,病历保留一份。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作好各项抢救记录,若因抢救来不及记录时,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四、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作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工作,随时检查、随时补充。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和各科室应保证药品、器械的正常供应,便于工作。�
五、抢救时,当班医护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六、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足,抢救物品合格率要达到100%。�
七、若遇特殊情况超出一科范围或本科力量不足时,科室之间应支援配合,必要时医院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
八、各有关科室遇有危重病人的检查、治疗、取药、住院等均应及时处理,不得过分强调手续,以免延误抢救。不得因抢救而忽视正规操作和传染病人的消毒隔离以免造成事故和交叉感染。�
九、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接到病人或省、市卫生厅(局)的呼叫时,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若把病人接运回院抢救,本专业无法加床时,找到其他专业借床,必须无条件服从;总值班有权协调处理,如被借床科室有空床而拒绝不借,一切责任由该科负责。
目的:对危重创伤痛人入院时按常规和流程实施紧急处置,为急诊手术和有效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方法:适时恰当的提前介入护理措施且护士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迅速准确的完成各项护理处置.结果:与原来处置时间相比缩短了15~20分钟,是原时间的1/2.结论:对危重创伤患者入院时实施紧急处置,有效的提高了救治成功率,最大限度的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4. 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___字)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湖南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暂行办法》以及上级关于重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各项指示及工作部署,立足于抗大灾防大疫。确保灾后无大疫。(二)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二、组织领导:成立重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下设医疗队、扑疫队和督查队。重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医疗队队长:xxx,成员:xxx,xxx,xxx;防疫队队长:xxx,成员:xxx,xxx;督查队队长:xxx,成员:xxx。三、目标 (一)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得到有效控制,全年无甲类传染病传播和流行,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低于近五年的平均水平。(二)重点传染病控制_、采取一切措施,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_、输入的甲类传染病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不扩散,无二代病人;_、病毒性……
5. 急诊科治疗后病人如何处置
根据你的描述一般需要积极抢救积极治疗,对症治疗做有必要的检查,需要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易消化易吸收饮食,避免不良刺激。
6. 如果你是一名急诊科护士,你如何接诊(急腹症)病人
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
护士在接诊病人时,首先询问病史,了解腹痛的性质、程度、部位及伴随症状,初步鉴别所属科别。如患者腹痛以盆腔部位为主,伴有阴道流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将病人引导至妇产科,以免延误病程造成不良后果
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有无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或早期休克表现,特别是伴有腹膜炎体征的病人,更要注意预防休克的发生。
观察腹痛性质、程度及范围的变化,有无放射性疼痛以及放射的方向和部位等,除根据病人的主诉外,要注意观察病人的表情和体位姿势,同时进行腹部检查。如出现腹膜炎体征则提示病情进一步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
有无伴随症状 ,主要为消化道反应,注意病人有无恶心、呕吐或腹泻情况,以及发生的次数、量与性状等。
一般采取平卧位或病人最舒适的体位,如有腹膜炎时,应采取半卧位,防止发生膈下脓肿,促进炎症局限。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应采取休克卧位,即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7. 急诊收治病人的原则是什么
不知道你问的是医院接诊制度、急诊收费制度还是医学伦理问题?既然发在哲学版块,就从医学伦理角度说说吧。
急诊最容易涉及到的伦理问题是:医疗资源有限,病人多,有个先救谁后救谁的问题。先救往往意味着生,后救往往意味着死。比如,一套呼吸机,两个人都需要它,只能满足其中一个。血液、药品、医生数量等,也都可能出现类似短缺情况。医院首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建议转院、积极筹集血源等。但在特定情况下,仍然面临上述“生死抉择”。
第一,生命面前人人平等,老人、小孩、高官、平民、在押犯人,都是平等的。这是最最基本的理念。
第二,救死扶伤是具体的,用来抢救一个人的血液量,如果平摊给3个人,恐怕一个都活不了,因此是最不人道的做法了。
第三,收诊救治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一)病情。都有生还希望时,先救危重的。
(二)生还希望。有的生还无望或希望渺茫时,先救生还希望大的。
(三)前瞻。对社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优先救治。例如:科学家和罪犯,科学家优先。
(四)后顾。将来有发展的优先。例如,5岁儿童和90岁老人,儿童优先。
第四,医学伦理学,好多具体问题存在争议。本人保守地认为:只要医院、医生真正是从伦理学角度来考虑的,不论作出怎样的决定,患者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过多考虑了患者的权和钱,搞出一些庸俗的低级贵贱,那就是医德医风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