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异步编程
1. C#如何使用异步编程
C#异步方法:提供了一种简便方式完成可能需要长时间运行的工作,而不必阻止调用方的线程。异步方法的调用方可以继续工作,而不必等待异步方法完成。
代码实现过程:
///<summary>
///异步方法,解决长等待问题
///</summary>
///<paramname="action"></param>
///<paramname="entity"></param>
///<returns></returns>
publicasyncTaskAsyncAdd(Func<FAQ_Info,VMessage>fun,FAQ_Infoentity)
{
returnSystem.Threading.Tasks.Task.Run(()=>
//解决UI阻塞,这种并不是真正的并行执行,而是开了一个新线程异步执行代码段
//主UI不会等待它返回结果的,如果要与主线程合作开发,即并行开发,需要加await来获取Task的返回结果
{
fun(entity);
});
}
异步的三种模式:
1.等待模式,在发起了异步方法以及做了一些其它处理之后,原始线程就中断,并且等待异步方法完成之后再继续。
2.轮询模式,原始线程定期检查发起的线程是否完成,如果没有则可以继续做一些其它的事情。
3.回调模式,原始线程一直在执行,无需等待或检查发起的线程是否完成。在发起的线程中的引用方法完成之后,发起的线程就会调用回调方法,由回调方法在调用EndInvoke之前处理异步方法的结构。
2. javascript中异步操作的异常怎么处理
一、JavaScript异步编程的两个核心难点
异步I/O、事件驱动使得单线程的JavaScript得以在不阻塞UI的情况下执行网络、文件访问功能,且使之在后端实现了较高的性能。然而异步风格也引来了一些麻烦,其中比较核心的问题是:
1、函数嵌套过深
JavaScript的异步调用基于回调函数,当多个异步事务多级依赖时,回调函数会形成多级的嵌套,代码变成
金字塔型结构。这不仅使得代码变难看难懂,更使得调试、重构的过程充满风险。
2、异常处理
回调嵌套不仅仅是使代码变得杂乱,也使得错误处理更复杂。这里主要讲讲异常处理。
二、异常处理
像很多时髦的语言一样,JavaScript 也允许抛出异常,随后再用一个try/catch
语句块捕获。如果抛出的异常未被捕获,大多数JavaScript环境都会提供一个有用的堆栈轨迹。举个例子,下面这段代码由于'{'为无效JSON
对象而抛出异常。
?
12345678
function JSONToObject(jsonStr) { return JSON.parse(jsonStr);}var obj = JSONToObject('{');//SyntaxError: Unexpected end of input//at Object.parse (native)//at JSONToObject (/AsyncJS/stackTrace.js:2:15)//at Object.<anonymous> (/AsyncJS/stackTrace.js:4:11)
堆栈轨迹不仅告诉我们哪里抛出了错误,而且说明了最初出错的地方:第4 行代码。遗憾的是,自顶向下地跟踪异步错误起源并不都这么直截了当。
异步编程中可能抛出错误的情况有两种:回调函数错误、异步函数错误。
1、回调函数错误
如果从异步回调中抛出错误,会发生什么事?让我们先来做个测试。
?
1234567
setTimeout(function A() { setTimeout(function B() { setTimeout(function C() { throw new Error('Something terrible has happened!'); }, 0); }, 0);}, 0);
上述应用的结果是一条极其简短的堆栈轨迹。
?
12
Error: Something terrible has happened!at Timer.C (/AsyncJS/nestedErrors.js:4:13)
等等,A 和B 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它们没有出现在堆栈轨迹中?这是因为运行C 的时候,异步函数的上下文已经不存在了,A 和B 并不在内存堆栈里。这3
个函数都是从事件队列直接运行的。基于同样的理由,利用try/catch
语句块并不能捕获从异步回调中抛出的错误。另外回调函数中的return也失去了意义。
?
1234567
try { setTimeout(function() { throw new Error('Catch me if you can!'); }, 0);} catch (e) {console.error(e);}
看到这里的问题了吗?这里的try/catch 语句块只捕获setTimeout函数自身内部发生的那些错误。因为setTimeout
异步地运行其回调,所以即使延时设置为0,回调抛出的错误也会直接流向应用程序。
总的来说,取用异步回调的函数即使包装上try/catch 语句块,也只是无用之举。(特例是,该异步函数确实是在同步地做某些事且容易出错。例如,Node
的fs.watch(file,callback)就是这样一个函数,它在目标文件不存在时会抛出一个错误。)正因为此,Node.js
中的回调几乎总是接受一个错误作为其首个参数,这样就允许回调自己来决定如何处理这个错误。
2、异步函数错误
由于异步函数是立刻返回的,异步事务中发生的错误是无法通过try-catch来捕捉的,只能采用由调用方提供错误处理回调的方案来解决。
例如Node中常见的function (err, ...)
{...}回调函数,就是Node中处理错误的约定:即将错误作为回调函数的第一个实参返回。再比如HTML5中FileReader对象的onerror函数,会被用于处理异步读取文件过程中的错误。
举个例子,下面这个Node 应用尝试异步地读取一个文件,还负责记录下任何错误(如“文件不存在”)。
?
1234567
var fs = require('fs'); fs.readFile('fhgwgdz.txt', function(err, data) { if (err) { return console.error(err); }; console.log(data.toString('utf8'));});
客户端JavaScript 库的一致性要稍微差些,不过最常见的模式是,针对成败这两种情形各规定一个单独的回调。jQuery 的Ajax
方法就遵循了这个模式。
?
1234
$.get('/data', { success: successHandler, failure: failureHandler});
不管API 形态像什么,始终要记住的是,只能在回调内部处理源于回调的异步错误。
三、未捕获异常的处理
如果是从回调中抛出异常的,则由那个调用了回调的人负责捕获该异常。但如果异常从未被捕获,又会怎么样?这时,不同的JavaScript环境有着不同的游戏规则……
1. 在浏览器环境中
现代浏览器会在开发人员控制台显示那些未捕获的异常,接着返回事件队列。要想修改这种行为,可以给window.onerror
附加一个处理器。如果windows.onerror 处理器返回true,则能阻止浏览器的默认错误处理行为。
?
123
window.onerror = function(err) { return true; //彻底忽略所有错误};
在成品应用中, 会考虑某种JavaScript 错误处理服务, 譬如Errorception。Errorception
提供了一个现成的windows.onerror 处理器,它向应用服务器报告所有未捕获的异常,接着应用服务器发送消息通知我们。
2. 在Node.js 环境中
在Node 环境中,window.onerror 的类似物就是process 对象的uncaughtException 事件。正常情况下,Node
应用会因未捕获的异常而立即退出。但只要至少还有一个uncaughtException 事件处理
器,Node 应用就会直接返回事件队列。
?
123
process.on('uncaughtException', function(err) { console.error(err); //避免了关停的命运!});
但是,自Node 0.8.4 起,uncaughtException 事件就被废弃了。据其文档所言,对异常处理而言,uncaughtException
是一种非常粗暴的机制,请勿使用uncaughtException,而应使用Domain 对象。
Domain 对象又是什么?你可能会这样问。Domain 对象是事件化对象,它将throw 转化为'error'事件。下面是一个例子。
?
123456789
var myDomain = require('domain').create();myDomain.run(function() { setTimeout(function() { throw new Error('Listen to me!') }, 50);});myDomain.on('error', 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or ignored!');});
源于延时事件的throw 只是简单地触发了Domain 对象的错误处理器。
Error ignored!
很奇妙,是不是?Domain 对象让throw
语句生动了很多。不管在浏览器端还是服务器端,全局的异常处理器都应被视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请仅在调试时才使用它。
四、几种解决方案
下面对几种解决方案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上面提到的两个核心问题上,当然也会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来评判其优缺点。
1、Async.js
首先是Node中非常着名的Async.js,这个库能够在Node中展露头角,恐怕也得归功于Node统一的错误处理约定。
而在前端,一开始并没有形成这么统一的约定,因此使用Async.js的话可能需要对现有的库进行封装。
Async.js的其实就是给回调函数的几种常见使用模式加了一层包装。比如我们需要三个前后依赖的异步操作,采用纯回调函数写法如下: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asyncOpA(a, b, (err, result) => { if (err) { handleErrorA(err); } asyncOpB(c, result, (err, result) => { if (err) { handleErrorB(err); } asyncOpB(d, result, (err, result) => { if (err) { handlerErrorC(err); } finalOp(result); }); });});
如果我们采用async库来做:
?async.waterfall([ (cb) => { asyncOpA(a, b, (err, result) => { cb(err, c, result); }); }, (c, lastResult, cb) => { asyncOpB(c, lastResult, (err, result) => { cb(err, d, result); }) }, (d, lastResult, cb) => { asyncOpC(d, lastResult, (err, result) => { cb(err, result); }); }], (err, finalResult) => { if (err) { handlerError(err); } finalOp(finalResult);});
可以看到,回调函数由原来的横向发展转变为纵向发展,同时错误被统一传递到最后的处理函数中。
其原理是,将函数数组中的后一个函数包装后作为前一个函数的末参数cb传入,同时要求:
每一个函数都应当执行其cb参数;cb的第一个参数用来传递错误。我们可以自己写一个async.waterfall的实现:
?let async = { waterfall: (methods, finalCb = _emptyFunction) => { if (!_isArray(methods)) { return finalCb(new Error('First argument to waterfall must be an array of functions')); } if (!methods.length) { return finalCb(); } function wrap(n) { if (n === methods.length) { return finalCb; } return function (err, ...args) { if (err) { return finalCb(err); } methods[n](...args, wrap(n + 1)); } } wrap(0)(false); }};
Async.js还有series/parallel/whilst等多种流程控制方法,来实现常见的异步协作。
Async.js的问题:
在外在上依然没有摆脱回调函数,只是将其从横向发展变为纵向,还是需要程序员熟练异步回调风格。
错误处理上仍然没有利用上try-catch和throw,依赖于“回调函数的第一个参数用来传递错误”这样的一个约定。
2、Promise方案
ES6的Promise来源于Promise/A+。使用Promise来进行异步流程控制,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把前面提到的功能用Promise来实现,需要先包装异步函数,使之能返回一个Promise:
?
12345678910
function toPromiseStyle(fn) { return (...args)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fn(...args, (err, result) => { if (err) reject(err); resolve(result); }) }); };}
这个函数可以把符合下述规则的异步函数转换为返回Promise的函数:
回调函数的第一个参数用于传递错误,第二个参数用于传递正常的结果。接着就可以进行操作了:
?
123456789101112131415
let [opA, opB, opC] = [asyncOpA, asyncOpB, asyncOpC].map((fn) => toPromiseStyle(fn)); opA(a, b) .then((res) => { return opB(c, res); }) .then((res) => { return opC(d, res); }) .then((res) => { return finalOp(res); }) .catch((err) => { handleError(err); });
通过Promise,原来明显的异步回调函数风格显得更像同步编程风格,我们只需要使用then方法将结果传递下去即可,同时return也有了相应的意义:
在每一个then的onFullfilled函数(以及onRejected)里的return,都会为下一个then的onFullfilled函数(以及onRejected)的参数设定好值。
如此一来,return、try-catch/throw都可以使用了,但catch是以方法的形式出现,还是不尽如人意。
3、Generator方案
ES6引入的Generator可以理解为可在运行中转移控制权给其他代码,并在需要的时候返回继续执行的函数。利用Generator可以实现协程的功能。
将Generator与Promise结合,可以进一步将异步代码转化为同步风格:
?
1234567891011
function* getResult() { let res, a, b, c, d; try { res = yield opA(a, b); res = yield opB(c, res); res = yield opC(d); return res; } catch (err) { return handleError(err); }}
然而我们还需要一个可以自动运行Generator的函数:
?
2324252627282930
function spawn(genF, ...arg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let gen = genF(...args); function next(fn) { try { let r = fn(); if (r.done) { resolve(r.value); } Promise.resolve(r.value) .then((v) => { next(() => { return gen.next(v); }); }).catch((err) => { next(() => { return gen.throw(err); }) }); } catch (err) { reject(err); } } next(() => { return gen.next(undefined); }); });}
用这个函数来调用Generator即可:
?
1234567
spawn(getResult) .then((res) => { finalOp(res); }) .catch((err) => { handleFinalOpError(err); });
可见try-catch和return实际上已经以其原本面貌回到了代码中,在代码形式上也已经看不到异步风格的痕迹。
类似的功能有co/task.js等库实现。
4、ES7的async/await
ES7中将会引入async function和await关键字,利用这个功能,我们可以轻松写出同步风格的代码,
同时依然可以利用原有的异步I/O机制。
采用async function,我们可以将之前的代码写成这样:
?
12345678910111213
async function getResult() { let res, a, b, c, d; try { res = await opA(a, b); res = await opB(c, res); res = await opC(d); return res; } catch (err) { return handleError(err); }} getResult();
和Generator & Promise方案看起来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关键字换了换。
实际上async
function就是对Generator方案的一个官方认可,将之作为语言内置功能。
async function的缺点:
await只能在async function内部使用,因此一旦你写了几个async function,或者使用了依赖于async
function的库,那你很可能会需要更多的async function。
目前处于提案阶段的async
function还没有得到任何浏览器或Node.JS/io.js的支持。Babel转码器也需要打开实验选项,并且对于不支持Generator的浏览器来说,还需要引进一层厚厚的regenerator
runtime,想在前端生产环境得到应用还需要时间。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3. 如何写一个“异步函数”
我们平常编程写的函数 几乎都是同步调用函数,那么我们如何写一个异步执行的函数呢?!我想这个问题也许是哪些比较喜欢专研的程序员或者具有专研精神的人士回提出的问题吧!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了windows系统提供的一些异步机制,使用这些异步机制我们很快的就能实现一些异步操作甚至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一个异步执行的函数;但是我们研究过实现一个“异步函数”的本质吗?! 在单线程的系统中,所以的指令执行都是顺序执行的,这就暗示了如果一个函数A中调用了函数B,则A必须等到B执行后才能继续执行A中剩下的代码。 在多线程中,如果我们有一个threadA线程,在该线程中调用了一个函数C,而该C函数我们想将它实现成异步执行的,而异步执行必须要有多线程支持;如果我们在Windows中编写程序,创建一个线程是很简单只要使用 HANDLE WINAPI CreateThread( __in_opt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ThreadAttributes, __in SIZE_T dwStackSize, __in LPTHREAD_START_ROUTINE lpStartAddress, __in_opt LPVOID lpParameter, __in DWORD dwCreationFlags, __out_opt LPDWORD lpThreadId); 函数就可以创建一个线程。 那么我们按如下方式可以实现一个异步的FuncC函数: (1)先把你要异步完成的工作单独写成要给函数,如 DWORD WINAPI AsyncronousThread( LPVOID lpParameter // thread data){ .....}(2)在函数FuncC中使用CreateThtread函数将(1)中的函数创建一成一个线程,然后直接返回。 CreateThread(....,AsyncronousThread,...);return;}当然,写一个异步函数的方法很多,但是一个本质不会变,就是必须要依据多线程才能实现。
4. PIC单片机16F883 串行异步通信 c语言编程 请详细写出各个寄存器,串口的作用,谢谢了。
#include <pic.h>
#define FOSC 18432000L
#define BAUD 115200
#define NONE_PARITY 0 //无校验位
#define ODD_PARITY 1 //奇校验
#define EVEN_PARITY 2 //偶校验
#define MARK_PARITY 3 //标记校验
#define SPACE_PARITY 4 //空校验
#define PARITYBIT EVEN_PARITY
#define S2RI 0x01
#define S2TI 0x02
#define S2RB8 0x04
#define S2TB8 0x08
sfr AUXR = 0x8e;
sfr S2CON = 0x9a;
sfr S2BUF = 0x9b;
sfr BRT = 0x9c;
sfr IE2 = 0xaf;
bit busy;
void SendData(char dat);
void SendString(char *s);
void main()
{
#if (PARITYBIT == NONE_PARITY)
S2CON = 0x5a; //8位可变波特率 (无校验位)
#elif (PARITYBIT == ODD_PARITY) || (PARITYBIT == EVEN_PARITY) || (PARITYBIT == MARK_PARITY)
S2CON = 0xda; //9位可变波特率,校验位初始为1
#elif (PARITYBIT == SPACE_PARITY)
S2CON = 0xd5; //9位可变波特率,校验位初始为0
#endif
BRT = -(FOSC/32/BAUD); //设置独立波特率发生器的重载初值
AUXR = 0x14; //独立波特率发生器工作在1T模式
IE2 = 0x01; //使能串口2中断
EA = 1; //开总中断
SendString("STC12C5A60S2\r\nUart2 Test !\r\n");
while(1);
}
void Uart2() interrupt 8 using 1
{
if (S2CON & S2RI)
{
S2CON &= ~S2RI; //清除接收完成标志
P0 = S2BUF; //P0显示串口数据
P2 = (S2CON & S2RB8); //P2.2显示校验位
}
if (S2CON & S2TI)
{
S2CON &= ~S2TI; //清除发送完成标志
busy = 0;
}
}
void SendData(char dat)
{
while (busy); //等待上个数据发送完成
ACC = dat; //取得偶校验位P
if (P) //根据P来设置串口数据的校验位
{
#if (PARITYBIT == ODD_PARITY)
S2CON &= ~S2TB8; //置校验位为0
#elif (PARITYBIT == EVEN_PARITY)
S2CON |= S2TB8; //置校验位为1
#endif
}
else
{
#if (PARITYBIT == ODD_PARITY)
S2CON |= S2TB8; //置校验位为1
#elif (PARITYBIT == EVEN_PARITY)
S2CON &= ~S2TB8; //置校验位为0
#endif
}
busy = 1;
S2BUF = ACC; //发送数据
}
void SendString(char *s)
{
while (*s) //判断字符串结束标志
{
SendData(*s++); //发送字符
}
}
5. 请问linux下C编程多线程同步和异步的区别,如何能实现程序的同步和异步编程
同步就是使得两个或者多个进程之间的行为按照一定的时序来执行。比如说线程A完成了某件事,然后线程B才能做某件事。具体一点,就是,线程间的某个动作执行前需要确认一个或者多个其他线程的当前状态。而异步则是多个线程各跑各的,互不干涉。
Linux下的多线程实现由pthread库提供,头文件为pthread.h。多线程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好共享资源(用互斥体,mutex),尤其是异步。代码哥哥就不上了,这里关键的不是代码的问题,也不是Linux、Windows的问题,重要的是概念的理解。哥们不妨先研究研究“生产者-消费者”这个常出现在教科书上的模型,这是一个典型的同步问题。就讲这么多了,拜拜。
6. C#几种异步编程
1、异步编程模型 (APM) 模式(也称为 IAsyncResult 模式),其中异步操作要求 Begin 和 End 方法(例如,异步写操作的 BeginWrite 和 EndWrite)。对于新的开发工作不再建议采用此模式。
2、基于事件的异步模式 (EAP) 需要一个具有 Async 后缀的方法,还需要一个或多个事件、事件处理程序、委托类型和 EventArg 派生的类型。EAP 是在 .NET Framework 2.0 版中引入的。对于新的开发工作不再建议采用此模式。
3、基于任务的异步模式 (TAP),该模式使用一个方法表示异步操作的启动和完成。.NET Framework 4 中引入了 TAP,并且是 .NET Framework 中异步编程的建议方
7. 如何正确理解.NET 4.5和C#5.0中的async/await异步编程模式
相对于之前Begin/End模式和事件模式,async/await模式让程序员得以用同步的代码结构进行异步编程。async/await入门很方便,但是深入理解却涉及很多领域,如线程池、同步上下文等等。我断断续续接触了几个月,稍微有一些心得:
await的作用是等待异步Task完成,并不是阻塞的。举个例子,一个异步方法:
publicasyncTaskCaller()
{
Action0();
awaitMethod();
Action3();
}
publicasyncTaskMethod()
{
Action1();
awaitTask.Delay(1000);
Action2();
}
A.当你在非UI线程A上执行Caller(),将完成以下几件事:
[线程A]执行Action0()
[线程A]调用await Method()
[线程A]执行Action1()
[线程A]启动任务Task.Delay(1000),并在线程池里安插一个新任务,在Task.Delay(1000)完成后,由另一个线程执行6
[线程A]去处理别的事情
[线程B]执行Action2()
[线程B]await Method()返回
[线程B]执行Action3()
其中,线程A和线程B并不保证是同一个线程。如果你在await前后打印线程ID,你会发现ID是不同的。
B.当你在UI线程上执行Caller(),过程有了变化:
[UI线程]执行Action0()
[UI线程]调用await Method()
[UI线程]执行Action1()
[UI线程]启动任务Task.Delay(1000),并在线程池里安插一个新任务,在Task.Delay(1000)完成后,由另一个线程执行6
[UI线程]去处理别的事情
[线程C]在UI线程的同步上下文中执行7(类似于在窗体类上执行Invoke()方法)
[UI线程]执行Action2()
[UI线程]await Method()返回
[UI线程]执行Action3()
可见,当使用await方法的线程为UI线程时,程序默认会通过第6步,保证await前后是同一个线程ID。这个当然是有一定性能牺牲的(甚至会造成死锁,在D里会讨论),如果你不想在await完成后回到UI线程,见C。
C. 你可以在UI线程上使用await XXX().ConfigureAwait(false)去替代awaitXXX(),来禁止当await XXX()结束时恢复线程。举个例子,执行下列代码是没问题的(如B里描述的):
privateasyncvoidbutton1_Cl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
{
this.Text="123";
awaitTask.Delay(1000);
this.Text="321";
}
但是,执行下列代码就会发生“线程间操作无效”的错误:
privateasyncvoidbutton1_Cl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
{
this.Text="123";
awaitTask.Delay(1000).ConfitureAwait(false);
this.Text="321";//线程间操作无效
}
因为执行
this.Text="321";
的线程已经不再是UI线程。
D. 顺便一提,Task.Wait()方法,相比于await Task,会同步地执行Task。但是,如果你在UI线程上Wait的Task里本身又有await,那么将会产生死锁:
privatevoidFoo(objectsender,EventArgse)
{
this.Text="123";
Method().Wait();//此处发生死锁
this.Text="321";//这行永远也不会执行
}
privateasyncTaskMethod()
{
awaitTask.Delay(1000);
}
为什么呢?Method().Wait()会阻塞UI线程等待Method()完成,但是参照B过程,在await完成后,Method()完成前,是需要恢复到UI线程的,但是此时UI线程已经被阻塞了,因此死锁就发生了。
要避免这个死锁,可以参照C。
E.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上面的都是我手打的。在内容上虽然不一定严谨,但希望对楼主和其它新接触TAP的朋友有一定启发。
8. [求助]关于window phone 的异步编程
[mw_shl_code=csharp,true]public long ComputeSomething(int a, int b) { Thread.Sleep(5000); return 100; } private void Button_Click(object sender, RoutedEventArgs e) { Dispatcher.BeginInvoke(delegate { Console.WriteLine("请输入文件夹名称(例如:C:\\Windows):"); long size = ComputeSomething(1, 2); Console.WriteLine("正在计算中,请耐心等待……"); Console.WriteLine("\n计算完成。文件夹的容量为:{0}字节\n", size); }); }[/mw_shl_code]试试!
9. 如何进行nodejs异步编程
更新下,我之所以让您玩一下AJAX,是希望您体验一下异步,并不是希望您了解AJAX这机制的实现方法,因为AJAX是一个特别典型且简单的异步场景,比如:
执
行某个函数 -> 执行语句A,B,C,D -> 在D语句发起异步请求,同时向引擎注册一个回调事件 -> 执行E,F,G
->退出函数块 ,引擎Loop...Loop...Loop,此时异步的请求得到了Response,之前注册的回调被执行。
@VILIC VANE
也提到了,实际上Node.js主要是为了应对主流web
app存在大量I/O等待而CPU闲置的场景所衍生的解决方案,而在架构上,它的后端有一个底层的worker封装,每当你有一个诸如addUser这样
的I/O操作时,它们都会被交由worker去执行从而达到让出尽快让出当前函数的执行权的目的,在向引擎注册完回调后,内部会通过事件轮询去检查该I
/O事件的句柄,当句柄显示该事件操作完成后,则注册的回调则被执行。
所以,假设有人(按题设,简化一下场景,有且只有2个人)同时请求
addUser(A)和userList(B),B的请求会在执行完A的请求内部所有同步代码后被执行,而哪怕worker此时仍然在进行addUser
这一 I/O操作,用户B也并不会被引擎挂起或者等待。这就是为什么Node.js单节点却一样可以拥有高负载能力的原因。
至于什么样的代码是异步的,你看看node文档里fs模块的使用方法就知道了,大概的形式就是如下这种。
mole.method( args [,callback] )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假设您使用的数据库是山寨的,驱动是基于同步实现的,那么B就该等多久等多久把,树荫底下喝杯茶,下个棋,和后面的C,D,E,F,G打个招呼呗~
我推荐您先去玩一下前端的AJAX了解一下 异步编程方式,体验一下异步的“感觉”,然后看一本叫《JavaScript异步编程》的书。
Node.js
是一款基于Event-driven的模型构建的Framework,它典型的特征就是通过内置的事件轮询来调度事件,通常来说node.js的数据库驱
动都是基于异步实现的,所以在实际情况中,A提交博客和B注册用户这两个请求是可以同时由Node.js
来handle,并按照实际操作的处理事件分别调度给予浏览器响应。
当然,假设您在业务代码里写了一个耗时很久的同步代码(比如直接写一
个while(true)的loop,Node就死了),由于JavaScript本身单线程的限制,所以整个App就会被block住,后续的事件/程
序只有等到该段代码执行完成之后才会被处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通常不建议在Node.js层做大规模计算(JS本身的计算效率太低,会导致Node吞吐量
会大大降低),而倾向由C++的拓展去实现。
10. C#中udp异步编程之烦恼
这个异步编程模型基本上就是掌握Begin函数和End函数就好了。
首先调用Begin,送一个委托(其实就是你自己写的一个函数)进去当参数,其他几个参数和同步的没什么太大区别。好了就没你什么事了……同步的时候此时是在等对吧,异步的就没得等了,函数直接返回。同步的时候函数返回就可以开始处理数据了对吧?异步的时候要等你送进去当参数的那个函数被调用的时候才能开始处理数据。
等到数据来了或者异常发生了,它会调用你那个函数,把IAsyncResult接口的某个对象当作参数送进来。此时你调用End那个函数,就可以拿到结果了(如果接收过程中有异常发生,End函数会抛出那个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