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静脉补液算法

静脉补液算法

发布时间: 2022-08-22 05:00:27

⑴ 婴幼儿腹泻脱水时静脉补液量怎样计算

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有明显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有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

补液总量: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

①累积损失量:指病后(急性脱水)减轻之体重数量,这部分液体最主要。这部分液量可根据脱水程度加以估计,例如中度脱水患儿入院体重为9kg,其累积损失量计算如下:

按病前体重为100%,患儿脱水时体重减轻平均为病前体重的8%,故现有体重9kg 代表病前体重的92%(因100%-8%= 92%)。

设病前体重为Xkg,则:

X ∶ 9 = 100% ∶ 92% 即X ∶ 9 = 1 ∶ 0.92

X =(9×1)/0.92 = 9.77

故累积损失量=病前体重- 入院体重

= 9.77-9

= 0.77(即770ml)

累积损失量也可按体表面积计算,轻度脱水为1200ml/m2,中度脱水为2000ml/m2,极重度脱水为3000ml/m2。

② 继续损失量: 按实际损失补充, 一般在禁食条件下为40ml/(kg·d),电解质包括钠、氯及碳酸氢离子各40mmol/L。继续损失量也可以用口服补液盐(ORS)补充。

③生理需要量:急性期一般可按基础代谢需要量计算,即5% ~ 10%葡萄糖溶液50 ~ 60ml/(kg·d),钠钾各1 ~ 2mmol/(kg·d)(氯化钠溶液10ml 含钠15mmol,10% 氯化钾溶液10ml 含钾13mmol),或按1500ml/m2 体表面积给予糖60 ~ 75g/m2 体表面积,钠、钾各50 ~ 70mmol/m2 体表面积。生理需要量也可以用3∶1 溶液补充。高渗脱水时,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远段的吸水作用,因而有人认为高渗脱水时,生理需要量宜酌减1/4。

上述三部分之和即为第一天输液总量。为便于临床应用,一般将上述三项概括为以下数值,可适用于大多数病例。轻度脱水为90 ~ 120ml/kg, 中度脱水约120 ~ 150ml/kg, 重度脱水约150 ~ 180ml/kg。个别病例必要时再作较详细的计算。

⑵ 补液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补液量计算公式是自从1952年Evans提出以体重、烧伤面积为计算基础的输液公式以来,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补液量计算公式。但是,仍无一个能适用任何烧伤患者、又都能获得满意效果的公式。

补液量,是指医疗过程中通过静脉补充药液的剂量,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

生理需要量

急性期一般可按基础代谢需要量计算,即5%~10%葡萄糖50~60ml/kg·d,钠钾各1~2mmol/kg·d(生理盐水10ml含钠1 5mmol,10%氯化钾溶液10ml含钾13mmol),或按1500mL/ m2体表面积给予糖60~75g/ m2体表面积,钠、钾各50~7 0mmol/ m2体表面积。

生理需要量也可以用3∶1溶液补充。高渗脱水时,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远段的吸水作用,因而有人认为高渗脱水时,生理需要量宜酌减1/4。

继续损失量

按实际损失补充,一般在禁食条件下为40ml/kg·d,电解质包括钠、氯及碳酸氢离子各40mmol/L。继续损失量也可以用口服补液盐(ORS)补充。

累积损失量

指病后(如急性脱水)减轻之体重数量,这部分液体最主要。这部分液量可根据脱水程度加以估计。累积损失量也可按体表面积计算,轻度脱水为1200ml/m ,中度脱水为2000mL/m2,极重度脱水为3000ml/m2。

是输液总量

前三部分之和即为第一天输液总量。为便于临床应用,一般将上述三项概括为以下数值,可适用于大多数病例。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个别病例必要时再作较详细的计算。

⑶ 小儿补液怎么计算

中等脱水一般按100ml/kg计算,那么是8kg×100=800ml,等渗性脱水,那么是0.9%盐水400ml,5%糖水400ml,(10%糖水是高糖,一般不用、但用可以也是400),这是一日量,先补400ml,再观察,总的讲缺多少补多少,补到小孩有尿为止,如果没有尿,证明还有缺水的现象,补5%的苏打水一般要看二氧化氮结合力来定,中等脱水一般用1—2ml/kg,计算,为安全起见,你给孩子补8ml、加入100ml糖水中滴。一般来讲,只要小孩有尿,不需要补苏打水,因为肾脏通过排尿自己能调节酸碱平衡,

⑷ 静脉滴速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预计输完的时间,求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 液体的总量×点滴系数 / 输液所用时间

如:某患者需输入液体 1500 mL,计划 10 小时输完。已知输液器点滴系数为 20,求每分钟滴数。

该题的已知量是输入液体的总量和预计输完的时间,要求算出每分钟滴数,则套用公式 1 计算结果如下:每分钟滴数 = 液体的总量×点滴系数 / 输液所用时间

每分钟滴数 = 1500×20 /(10×60)= 50 滴/分

公式二:已知输液的总量和每分钟的滴数,求输液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输液所用的时间(h)= 液体总量×点滴系数 /(每分钟滴数×60)或者:输液所用的时间(min)= 液体总量×点滴系数 / 每分钟滴数

某患者于早上 10:00 开始输入液体,要求 40 滴/分。已知输液器点滴系数为 20,求患者输入 1000 mL 液体是几点。

该题的已知量是输入液体的总量和每分钟滴数,要求算出预计输完的时间。则套用公式 2 计算结果如下:

输液所用的时间(h)= 液体总量×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60)

输液所用的时间(h)= 1000×20/(40×60)≈8.3 h 或者输液所用的时间(min)= 液体总量×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

输液所用的时间(min)= 1000×20/40 = 500 min

患者输入 1000 mL 液体需约 8.3 个小时即到下午 18:18 才能输入完完毕。

(4)静脉补液算法扩展阅读

有些药物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如缩宫素用于引产或催产的时候,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一次2.5-5单位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美1mL中含有0.01单位。

静脉滴注开始时候每分钟不超过0.001-0.002单位,每分钟15-30分钟增加0.001-0.002单位,至达到宫缩与正常分娩相似,最快每分钟不超过0.02单位,通常为每分钟0.002-0.005单位。控制产后出血每分钟静脉滴速在0.02-0.04单位,胎盘排除后静脉速度方可稍快。

⑸ 补液公式是什么

补充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50ml/kg,中度50~100ml/kg,重度100~120/kg。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2:1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 30~60分钟内静脉输入。

补充继续损失量:是补液后继续丢失的液体量。一般用1/3~1/2张含钠液。

供给生理需要量:供给基础代谢需要的水60~80ml/kg,在实际补液过程中,补液量为以上三部分合计,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

补液禁忌

出现高渗性缺水之后,需要积极的补液。一般选择的补液方法,是根据缺水的轻重程度所占百分比,进行积极的补液。在进行补液的时候,需要使用到相应的公式计算。

在补液的时候,还应当坚持注意事项。比如症状较为轻微时,选择补低肾炎溶液,症状较为严重时,需要补充多个不同的液体,避免出现酸中毒的情况。如果患者有缺钾的情况,还需要及时的给予补钾治疗。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补液量计算公式

⑹ 补液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若发热病人+300ml×n。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简介

补液的途径:一般在周围静脉(常见为手背,胳膊,小儿头皮)。轻症也可通过口服(如清水,盐水,含钾液,口服补液盐)获得。大量或快速补液可以用深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

补液量和补液速度依据病情而变化。补液快时可达1000ml/小时,慢时仅10ml/小时。过慢达不到目的。过快可以引起心衰,或中毒。为带入药物时速度在100-200ml/小时,普通补液速度为300-500ml/小时。

⑺ 静脉补钾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钾溶液量=补液量×0.3%÷钾溶液浓度。

1ml10%氯化钾注射液=1.34mmol钾,1mmol钾=0.8ml10%氯化钾注射液。所需补充10%氯化钾注射液(ml)=(3.5-检查血钾值)*体重(kg)*0.3/1.34。补钾时应该注意钾浓度一般不超过千分之三,即每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补钾速度不超过每小时1.5g,有尿才能补钾,尿量大于40ml/小时在补钾,每日补充钾量不超过15g。

(7)静脉补液算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在静脉补钾的时候,观察病人的肾功能和尿量,只有每天的尿量大于600ml,或者每小时的尿量大于30ml的时候,补钾才是安全的。

液体中补钾的浓度不能超过0.3mmol/L,同时补钾的速度也不能太快,避免发生一过性的高钾血症。

如果是难治性的低钾血症,需注意纠正碱中毒和低镁血症,补钾后可加重原有的低钙血症,所以静脉补钾以后要及时的补充钙剂。

⑻ 请问补液速度怎么记算一滴是多少毫升一毫升相当于多少毫克

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ml/h)=(滴/min)x60(min/h)/滴系数(滴/ml)。1滴水是0.04毫升。

如果是用五号半的针头输液,20滴为1毫升,如果是七号的针头,一般是15g算1毫升,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殊注明,一毫升含量就是一毫克。具体的输液速度建议最好有护士来控制,不要随便改变输液的速度,以免控制不好速度造成严重后果。

(8)静脉补液算法扩展阅读:

用户输液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发生差错。

2、对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应注意保护静脉,合理使用,一般先从四肢远端小静脉开始。

3、根据病情、用药原则、药物性质,有计划地安排药物输液的顺序。如需加入药物,应注意配伍禁忌,合理安排,以尽快达到治疗目的。

4、输液前必须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输液中应防止液体流空,及时更换输液瓶及添加药液,输液完应及时拔针,以预防空气栓塞。

⑼ 静脉补钾的浓度计算公式

床上都是500ml补液中加10%的氯化钾7.5ml最多。

补钾公式:(期望值一实测值)X体重(kg) X0.3/1.34

得到的数值就是所需10% kcl的亳升数

补钾换算:每克 kcl=13.4mmol/L,补钾换算即 20mmol/Lkcl=10%kcl 15ml

临床补钾:常按10% kcl(氯化钾)每日1〜3ml (100〜300mg) /kg补充

补钾前了解肾功能,尿量必须在30~40ml/h以上或逐日尿量大于500ml方可静脉补钾。

补钾的剂量不宜过多,参考血清钾水平,天天补钾40~80mmol不等,即氯化钾3~6g。

钾的浓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40mmol/L,即1000ml液体中,氯化钾含量不超过3g。

(9)静脉补液算法扩展阅读:

补钾: 补钾原则:

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100g糖=消耗2.8g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热点内容
吃鸡低配置手机如何开极致画质 发布:2025-05-16 18:15:20 浏览:191
空密码访问 发布:2025-05-16 18:08:51 浏览:892
腾讯云服务器安全规则设置 发布:2025-05-16 17:51:33 浏览:650
k3服务器不可用怎么办 发布:2025-05-16 17:51:30 浏览:537
编辑html源码 发布:2025-05-16 17:45:45 浏览:65
边的存储方法 发布:2025-05-16 17:33:16 浏览:927
海量服务器怎么拆 发布:2025-05-16 17:31:07 浏览:211
运行与编译的区别 发布:2025-05-16 17:25:02 浏览:824
c语言for中continue 发布:2025-05-16 17:20:14 浏览:648
ftp储存 发布:2025-05-16 17:04:08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