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dh
1. 在linux系统vi命令中,d4B 表示什么意思
首先,vim的便捷性在删除方面很明显的,譬如d命令,可以组合出很多种用法,远非鼠标所能及;
你所说的:d4b向左移动删除4个;
其他使用:
最简单的就是dd,删除光标所在行.(很多命令两个组合使用就是操作整行,比如yy,复制光标所在行;cc,删除光标所在行,且进入insert模式);
若你在单词中间,想删除整个单词,使用daw(delete a word),类似的命令有caw;
d与f可以配合使用,比如dfc;
d与f配合使用时,也可以接数字,比如d2fd;
c 命令执行完后进入insert模式,d命令执行完后还是在nomal模式
X 删除当前光标左边的字符
x 代表dl(删除当前光标下的字符)
X 代表dh(删除当前光标左边的字符)
D 代表d$(删除到行尾的内容)
C 代表c$(修改到行尾的内容)
s 代表cl(修改一个字符)
S 代表cc(修改一整行
命令"3dw"和"d3w"都是删除3个word;
替换单个字符"r"命令也可以用"cl"或"s"完成同样的事情, 但用"r"的话就不需要再用
键回到Normal模式了;
2. linuxDHCP超级作用域及三层交换机的问题
你的DHCP属于10,客户端就得10;属于20,就得20。dhcp请求属于二层广播,同网段内有dhcp,就会响应,所以通常只能有一个,多了就可能乱套。
超级域首先要把dhcp放在独立网段,然后在三层或路由器上建立ip help指向,即代理客户端申请。当客户端发出dhpc申请时,由于网段内没有dhcp服务,三层交换机的dhcp代理会将该请求转发到指定的dhcp服务,dhcp服务则根据代理所在网段进行对应网段ip地址的分配并发送响应,三层接收到dhcp服务响应后再转发给客户端。当然,如果网段内有dhcp服务,客户端会丢弃后续的响应,即谁的响应快,客户端就要谁的。
3. linux中DHCP如何为不同的网段分配动态IP
/etc/dhcpd.conf中可设置多个子网,如下:
subnet 192.168.4.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4.2 192.168.4.254;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option routers 192.168.4.1; (单独给该网段的网关)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211.155.235.201,211.155.235.188; (单独给该网段的DNS)
default-lease-time 345600;
max-lease-time 691200;
}
subnet 192.168.5.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5.2 192.168.5.254;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option routers 192.168.5.1; (单独给该网段的网关)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211.155.235.201,211.155.235.188; (单独给该网段的DNS)
default-lease-time 345600;
max-lease-time 691200;
}
三层交换机的中继要配置正确。
我们公司就这样做的,分了5个VLAN,三层交换机中继。一台DHCP服务器,给所有VLAN分配IP。
4. 在Linux操作系统中磁盘是如何命名的
以下转自ITeye~~~~
在Linux下对IDE的设备是以hd命名的,第一个ide设备是hda,第二个是hdb。依此类推
一般主板上有两个IDE接口,一共可以安装四个IDE设备。主IDE上的两个设备分别对应hda和hdb,第二个IDE口上的两个设备对应hdc和hdd。
一般硬盘安装在主IDE的主接口上,所以是hda
光驱一般安装在第二个IDE的主接口上,所以是hdc(应为hdb是用来命名主IDE上的从接口)
SCSI接口设备是用sd命名的,第一个设备是sda,第二个是sdb。依此类推
分区是用设备名称加数字命名的。例如hda1代表hda这个硬盘设备上的第一个分区。
每个硬盘可以最多有四个主分区,作用是1-4命名硬盘的主分区。逻辑分区是从5开始的,每多一个分区,数字加以就可以。
比如一般的系统都有一个主分区用来引导系统,这个分区对应大家常说的C区,在linux下命名是hda1。后面我们分三个逻辑分区对应常说的D、E、F,在linux下命名是hda5、hda6、hda7
给硬盘分区
在slackware下有两个分区软件fdisk和cfdisk
例如现已经有一个硬盘了,现在添加另一个硬盘到系统那么根据命名规则知道这个新添加的硬盘应该是hdb。可用下面命令给硬盘分区fdisk /dev/hdb
你也可以用cfdisk来分区,命令如下cfdisk /dev/hdb格式化硬盘
格式化成ext3格式
mkfs.ext3 /dev/hdb1格式化成reiserfs的格式
mkfs.reiserfs /dev/hdb1让硬盘启动自动挂载
例如挂载/dev/hdb1分区到/mnt/hd目录下
用vi编辑/etc/fstab文件,加入如下内容
/dev/dhb1 /mnt/hd reiserfs defaults 1 1准备在VMWare中装oracle,突然发现硬盘空间不够用,只好新加一个虚拟SCSI硬盘.
#fdisk /dev/sdb进入fdisk命令模式,按m查看帮助得知,n创建新区Command(mforhelp):n输入p创建主分区(一共可建4个,这里我只有建一个就ok)Commandaction eextendedpprimarypartition(1-4)P输入分区编号1Partionnumber(1-4):1FirstCylinder(1-1014,default1):1第一个主分区起始的磁盘柱面 Lastcylindetor+sizaor+sizeMor+sizeK:2048M 分区大小,我新增的硬盘一共2Gok,分区完毕.接下来格式化#mkfs-text3-c/dev/sdb1格式化第二个硬盘的分区1为ext3文件系统接下来把分区挂载到某个目录#mkdir oracle 建立/oracle目录#mount/dev/sdb1/oracle但这样每次重启都要重新加载,所以要修改/etc/fstab以自动加载#vi /etc/fstab在末尾加上/dev/sdb1/oracleext3defaults12 搞定收工!
5. 关于linux vi命令
你这个就是vi的操作界面,你按i,就进入输入模式,跟记事本一样的操作,输入完毕
按esc退到控制模式,输入shift+:就进入命令模式,然后输入wq保存文件
具体请搜索相关文档
如果不会就用简单的nano编辑器把。。。
6. linux中的磁盘分区到底是怎么回事
da1 hda2 hdb1 sda1 sda2
hd 指硬盘类型是hd(一般是ide的硬盘)
hda中的a是指ide硬盘的第一个硬盘
hda1中的1是指第一个ide硬盘的第一个分区
hda2中的1是指第一个ide硬盘的第2个分区
dhb1是指第二个IDE硬盘的第一个分区
sda1是指第一个sata硬盘的第一个分区
7. linux dh文件是什么意思
dh,计算目录的大小。
df,显示文件系统的信息。
8. 如何使用Linux命令dhclient
dhcilent 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动态的配置网络接口的网络参数
语法:
dhclient (选项)(参数)
选项:
0:指定dhcp客户端监听的端口号;
-d:总是以前台方式运行程序;
-q:安静模式,不打印任何错误的提示信息
-r:是否IP地址
参数:
网络接口:操作网络的接口
实例:
dhclient -r // 释放IP
dhclient // 获取IP 更详细的介绍可参看”Linux命令大全“
9. linux 密钥交换算法DH是不是算双方生成了密钥
我自己写了个DH秘钥的demo代码, 以前加密用过AES的加密,全套代码写下来太费时间又没技术含量。
如果你需要AES的加密代码可以留个邮箱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