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django数据库操作数据库

django数据库操作数据库

发布时间: 2022-08-26 06:43:54

㈠ Django数据库怎么增加数据

修改setting.py里面的DATABASES元组为
DATABASES = {
'default': {
'ENGINE': 'django.db.backends.mysql',
'NAME': 'books', #你的数据库名称
'USER': 'root', #你的数据库用户名
'PASSWORD': '', #你的数据库密码
'HOST': '', #你的数据库主机,留空默认为localhost
'PORT': '3306', #你的数据库端口
}
}

INSTALLED_APPS = (
'books',#你的数据库名称
)

在mysql里面创建books数据库

检查配置是否有语法错误

使用python manage.py sqlall books 显示mysql语法

使用python manage.py syncdb同步模型中的数据库

创建成功!

㈡ django怎么使用mysql数据库

方法/步骤

修改setting.py里面的DATABASES元组为
DATABASES = {
'default': {
'ENGINE': 'django.db.backends.mysql',
'NAME': 'books', #你的数据库名称
'USER': 'root', #你的数据库用户名
'PASSWORD': '', #你的数据库密码
'HOST': '', #你的数据库主机,留空默认为localhost
'PORT': '3306', #你的数据库端口
}
}

INSTALLED_APPS = (
'books',#你的数据库名称
)

在mysql里面创建books数据库

检查配置是否有语法错误

使用python manage.py sqlall books 显示mysql语法

使用python manage.py syncdb同步模型中的数据库

创建成功!

㈢ django中怎么动态操作数据库字段

django的ORM系统不支持修改删除字段的操作,也就是说你在写模型model文件的时候,比如说定义了这个user表,然后包含字段telphone定义,你一旦执行了manage.py syncdb 这个操作,就把表结构往数据库写死了,如果你之是删除了model文件的telphone,数据库是不被重新修改的。这个时候必须用原生SQL解决,也就是说自己写SQL语句让django执行,这样的话会出很多问题,也就是说你执行了alter table users drop column telphone之后,你的model文件不知道你已经对users表结构做了修改,这样会出直接导致django应用的崩溃。所以动态字段不好做。也可能是我才疏学浅,没太理解,也许有高人能做到。不过面对ORM这样的尽量别删除字段。

㈣ 如何在django中使用多个数据库

使用多个数据库

New in Django 1.2: Please, see the release notes

大多数其他文档都假设使用单一数据库,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在 Django 中使用多个数据库。 使用多个数据库,要增加一些步骤。

定义你的数据库

使用多数据库的第一步是通过 DATABASES 设置要使用的数据库服务。这个 设置用于映射数据库别名和特定的联结设置字典,这是 Django 定义数据库一贯的手法。 字典内部的设置参见 DATABASES 文档。

数据库可以使用任何别名,但是 default 有特殊意义。当没有选择其他数据库时, Django 总是使用别名为 default 的数据库。因此,如果你没有定义一个名为 default 的数据库时,你应当小心了,在使用数据库前要指定你想用的数据库。

以下是一个定义两个数据库的 settings.py 代码片断。定义了一个缺省的 PostgreSQL 数据库和一个名为 users 的 MySQL 数据库:

DATABASES = { 'default': { 'NAME': 'app_data', 'ENGINE': 'django.db.backends.postgresql_psycopg2', 'USER': 'postgres_user', 'PASSWORD': 's3krit' }, 'users': { 'NAME': 'user_data', 'ENGINE': 'django.db.backends.mysql', 'USER': 'mysql_user', 'PASSWORD': 'priv4te' } }

如果你尝试访问 DATABASES 设置中没有定义的数据库, Django 会抛出一个 django.db.utils.ConnectionDoesNotExist异常。

同步你的数据库

syncdb 管理命令一次只操作一个数据库。缺省情况下,它操作 default 数据库。但是加上 --database 参数,你可以让 syncdb 同步不同的 数据库。所以要同步我们例子中的所有数据库的所有模型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 ./manage.py syncdb
$ ./manage.py syncdb --database=users

如果你不是同步所有的程序到同一个数据库中,你可定义一个 数据库路由 来为指定的模型实施特定的控制 策略。

如果你要精细地控制同步,那么还有一种方式是修改 sqlall 的输出,手工在 数据库中执行命令,命令如下:

$ ./manage.py sqlall sales | ./manage.py dbshell

使用其他管理命令

其他操作数据库的 django-admin.py 命令与 syncdb 类似,他们一次只 操作一个数据库,使用 --database 来控制使用哪个数据库。

自动数据库路由

使用多数据库最简单的方法是设置一个数据库路由方案。缺省的路由方案确保对象 “紧贴”其原本的数据库(例如:一个对象从哪个数据库取得,就保存回哪个数据库)。 缺省的路由方案还确保如果一个数据库没有指定,所有的查询都会作用于 缺省 数据 库。

你不必为启动缺省路由方案作任何事,因为它是“开箱即用”的。但是,如果你要执行 一些更有趣的数据库分配行为的话,你可以定义并安装你自己的数据库路由。

数据库路由

一个数据库路由是一个类,这个类最多有四个方法:

db_for_read(model, **hints)

建议 model 对象写操作时使用的数据库。

如果一个数据库操作可以提供对选择数据库有用的附加信息,那么可以通过 hints 字典提供。详见 下文 。

如果没有建议则返回 None 。

db_for_write(model, **hints)

建议 model 对象读操作时使用的数据库。

如果一个数据库操作可以提供对选择数据库有用的附加信息,那么可以通过 hints 字典提供。详见 下文 。

如果没有建议则返回 None 。

allow_relation(obj1, obj2, **hints)

当 obj1 和 obj2 之间允许有关系时返回 True ,不允许时返回 False ,或者没有 意见时返回 None 。这是一个纯粹的验证操作,用于外键和多对多操作中,两个对象 的关系是否被允许。

allow_syncdb(db, model)

决定 model 是否可以和 db 为别名的数据库同步。如果可以返回 True , 如果不可以返回 False ,或者没有意见时返回 None 。这个方法用于决定一个给定 数据库的模型是否可用。

一个路由不必提供 所有 这些方法,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或多个。如果其中一个方法被 省略了,那么 Django 会在执行相关检查时跳过相应路由。

提示参数

数据库路由接收的“提示”参数可用于决定哪个数据库应当接收一个给定的请求。

目前,唯一可以提供的提示参数是 实例 ,即一个与读写操作相关的对象的实例。 可以是一个已保存的对象的实例,也可以是一个多对多关系中添加的实例。在某些情况下, 也可能没有对象的实例可以提供。路由会检查提示实例是否存在,并相应地决定是否改变 路由行为。

使用路由

数据库路由使用 DATABASE_ROUTERS 设置来安装。这个设置定义一个类名称 列表,每个类定义一个用于主路由 (django.db.router) 的路由。

主路由用于 Django 分配数据库操作。当一个查询想要知道使用哪个数据库时,会提供 一个模型和一个提示(如果有的话),并调用主路由。
Django 就会按次序尝试每个路由,
直到找到合适的路由建议。如果找不到路由建议就会尝试实例提示的当前的 _state.db 。如果没有提供路由提示,或者实例没有当前数据库状态,那么
主路由会 分配 缺省 数据库。

一个例子

仅用于示例目的!

这个例子仅用于展示路由如何改变数据库的使用。本例有意忽略了一些复杂的东西以 便于更好的展示路由是如何工作的。

如果任何一个 myapp 中的模型包含与 另一个 数据库中模型的关系时,本例 是无效的。参见 跨数据库关系一节中介绍 的 Django 引用完整性问题。

本例的主/从配置也是有缺陷的:它没有处理复制延时(比如因为把写操作传递给从 数据库耗费时间而产生的查询不一致),也没有考虑与数据库使用策略的交互作用。

那么,这个例子有什么用呢?本例仅用于演示一个 myapp 存在于 other 数据库, 所有其他模型之间是主/从关系,且存在于 master 、 slave1 和 slave2 数据库。本例使用了两个路由:

class MyAppRouter(object): """ 一个控制 myapp 应用中模型的 所有数据库操作的路由 """ def db_for_read(self, model, **hints): "myapp 应用中模型的操作指向 'other'" if model._meta.app_label == 'myapp': return 'other' return None def db_for_write(self, model, **hints): "myapp 应用中模型的操作指向 'other'" if model._meta.app_label == 'myapp': return 'other' return None def allow_relation(self, obj1, obj2, **hints): " 如果包含 myapp 应用中的模型则允许所有关系 " if obj1._meta.app_label == 'myapp' or obj2._meta.app_label == 'myapp': return True return None def allow_syncdb(self, db, model): " 确保 myapp 应用只存在于 'other' 数据库 " if db == 'other': return model._meta.app_label == 'myapp' elif model._meta.app_label == 'myapp': return False return None class MasterSlaveRouter(object): """ 一个设置简单主/从定义 的路由 """ def db_for_read(self, model, **hints): " 所有读操作指向一个随机的从数据库 " return random.choice(['slave1','slave2']) def db_for_write(self, model, **hints): " 所有写操作指向主数据库 " return 'master' def allow_relation(self, obj1, obj2, **hints): " 允许数据库池中的两个对象间的任何关系 " db_list = ('master','slave1','slave2') if obj1._state.db in db_list and obj2._state.db in db_list: return True return None def allow_syncdb(self, db, model): " 显示地放置所有数据库中的模型 " return True

然后在你的设置文件增加如下内容(把 path.to. 替换为你定义路由的模型的路径 ):

DATABASE_ROUTERS = ['path.to.MyAppRouter', 'path.to.MasterSlaveRouter']

这个设置中,路由的顺序是很重要的,因为查询时是按这个设置中的顺序依次查询的。上 例中, MyAppRouter 先于MasterSlaveRouter ,因此, myapp 中的模型就 优先于其他模型。如果 DATABASE_ROUTERS 设置中两个路由的顺序变换了, 那么 MasterSlaveRouter.allow_syncdb() 会优先执行。因为 MasterSlaveRouter 是 包罗万象的,这样就会导致所有模型可以使用所有数据库。

设置好之后让我们来运行一些代码:

>>> # 从 'credentials' 数据库获得数据 >>> fred = User.objects.get(username='fred') >>> fred.first_name = 'Frederick' >>> # 保存到 'credentials' 数据库 >>> fred.save() >>> # 随机从从数据库获得数据 >>> dna = Person.objects.get(name='Douglas Adams') >>> # 新对象创建时还没有分配数据库 >>> mh = Book(title='Mostly Harmless') >>> # 这个赋值会向路由发出请求,并把 mh 的数据库设置为与 author 对象同样的 >>> # 数据库 >>> mh.author = dna >>> # 这会强制 'mh' 实例使用主数据库... >>> mh.save() >>> # ... 但如果我们重新获取对象,就会从从数据库中获取 >>> mh = Book.objects.get(title='Mostly Harmless')

手动选择数据库

Django 也提供一个可以让你通过代码完全控制数据库使用的 API 。手动定义数据库分配 优先于路由。

为一个 查询集 手动选择一个数据库

你可以在 查询集 “链”中的任何点为 查询集 选择数据库。我们通过在 查询集 上调用 using() 来得到使用指定数据库的另一个 查询集 。

using() 使用一个参数:你想要运行查询的数据库的别名。例如:

>>> # 这会运行在“缺省”数据库上。 >>> Author.objects.all() >>> # 这同样会运行在“缺省”数据库上。 >>> Author.objects.using('default').all() >>> # 这会运行在“ other ”数据库上。 >>> Author.objects.using('other').all()

为 save() 选择一个数据库

在使用 Model.save() 时加上 using 关键字可以指定保存到哪个数据库。

例如,要把一个对象保存到 legacy_users 数据库应该这样做:

>>> my_object.save(using='legacy_users')

如果你不定义 using ,那么 save() 方法会根据路由分配把数据保存到缺省 数据库中。

把一个对象从一个数据库移动到另一个数据库

当你已经在一个数据库中保存了一个对象后,你可能会使用 save(using=...) 把这个 对象移动到另一个数据库中。但是,如果你没有使用恰当的方法,那么可能会出现意想不 到的后果。

假设有如下的例子:

>>> p = Person(name='Fred') >>> p.save(using='first') # (第一句) >>> p.save(using='second') # (第二名)

在第一名中,一个新的 Person 对象被保存到 first 数据库中。这时, p 还没有一个主键,因此 Django 执行了一个INSERT SQL 语句。这样就会创建一个 主键,并将这个主键分配给 p 。

在第二句中,因为 p 已经有了一个主键,所以 Django 在保存对象时会尝试在新的 数据库中使用这个主键。如果 second数据库中没有使用这个主键,那就不会有问题, 该对象会复制到新数据库。

然而,如果 p 的主键在 second 数据库中已经使用过了,那么 second 使用 这个主键的已存在的对象将会被 p 覆盖。

有两种方法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第一,你可以清除实例的主键。如果一个对象没有 主主键,那么 Django 会把它看作一个新对象,在保存到 second 数据库中时就不会 带来数据的损失:

>>> p = Person(name='Fred') >>> p.save(using='first') >>> p.pk = None # 清除主键。 >>> p.save(using='second') # 写入一个全新的对象。

第二种方法是在 save() 方法中使用 force_insert 选项来保证 Django 执行 一个 INSERT SQL:

>>> p = Person(name='Fred') >>> p.save(using='first') >>> p.save(using='second', force_insert=True)

这样可以保证名为 Fred 的人员在两个数据库中使用相同的主键。如果在保存到 second 数据库时主键已被占用,会抛出一个错误。

选择一个要删除数据的数据库

缺省情况下,一个现存对象从哪个数据库得到,删除这个对象也会在这个数据库中进行:

>>> u = User.objects.using('legacy_users').get(username='fred') >>> u.delete() # 会从 `legacy_users` 数据库中删除

通过向 Model.delete() 方法传递 using 关键字参数可以定义在哪个数据库中删除 数据。 using 的用法与 save() 方法中使用这个参数类似。

例如,假设我们要把一个用户从 legacy_users 数据库移动到 new_users 数据库 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 user_obj.save(using='new_users') >>> user_obj.delete(using='legacy_users')

多数据库情况下使用管理器

在管理器上使用 db_manager() ,可以让管理器访问一个非缺省数据库。

例如,假设你有一个操作数据库的自定义管理器 User.objects.create_user() 。
因为 create_user() 是一个管理器方法,不是一个 查询集 ,所以你不能
用 User.objects.using('new_users').create_user() 。( create_user() 方法
只能用于 User.objects 管理器,而不能用于,管理器衍生出的 查询集 。) 解决方法是使用 db_manager() ,就象下面这样:

User.objects.db_manager('new_users').create_user(...)

db_manager() 返回的是绑定到你指定的数据库的管理器的一个副本。

多数据库情况下使用 get_query_set()

如果你在管理器中重载了 get_query_set() ,请确保在其父类中也调用了相同的方法 (使用 super() )或者正确处理管理器中的 _db 属性(一个包含要使用的数据库 名称的字符串)。

例如,如果你要从 get_query_set 方法返回一个自定义 查询集 类,那么你可以 这样做:

class MyManager(models.Manager): def get_query_set(self): qs = CustomQuerySet(self.model) if self._db is not None: qs = qs.using(self._db) return qs

在 Django 管理接口中使用多数据库

Django 的管理接口没有明显支持多数据库。如果想要支持的话你必须写自定义 ModelAdmin 。

㈤ django怎么使用本机mysql数据库

step 1:

修改你的django project目录下的settings.py 文件至如下所示:

其中,'NAME' 对应的 ‘db_name' 是你事先使用mysql
的命令行提示符创建的数据库名称。注意:在django使用数据库之前,你必须先创建出数据库,否则会报错。'USER'对应的'username'
还有 'PASSWORD' 对应的‘passwd'
就是你在mysql中创建的用户名和密码。如果你有多个的话,随便填一个就好。'HOST'和'PORT'默认都可以不填。

题外话: 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mysql的方法:

首先,你需要进入 mysql/bin的目录下,也可以在.bash_profile中设置环境变量:

PATH=/usr/local/bin:/usr/bin:/bin:/sbin:/usr/sbin:/usr/local/sbin:/usr/local/Cellar/mysql/5.6.22/bin/

再在prompt输入 mysql -u username -p, 回车后再输入 passwd即可

step 2:

然后,在manage.py路径中使用python manage.py syncdb 试试,结果会提示你错误找不到 MySQLdb 这个mole, 为什么呢, 因为 python manage.py syncdb 命令是这样工作的:

1. 在project目录的settings.py的INSTALLED_APPS元组中找到可能需要更新的APP。

2. 找到每一个APP目录中的models.py (关系定义文件),并针对变化在数据库中进行更新。

说了这么多,前面那个错误 找不到 mole MySQLdb 是什么意思啊 ?

先给个图,再解释:

因为在models.py中定义关系使用的是python,而真正在数据库中操作形成model当然一定要用sql语句,所以必须要有一些功能模块
来把python语句转化成sql语句。如果你使用sqlite的话,由于sqlite和转化模块都已经由python内置了,所以直接使用不会发生错
误。但是 ”mysql语句的转化模块“ 就需要你手动加载了,这些模块放在 MySQL-python 中。

我是使用pip 安装的:

安装了之后,再使用 python manage.py syncdb就OK啦。

我使用的系统是 OS X,下面是 mysql 默认的安装路径

/usr/local/Cellar/mysql/5.6.22/

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数据库文件是放在哪里的,你可以查看mysql_config文件中的ldata变量,这个变量的值就是 默认的数据库文件夹存储的路径。 我的系统中,mysql_config的完整路径是 :

/usr/local/Cellar/mysql/5.6.22/bin/mysql_config

㈥ 如何处理django的数据库连接池

由于创建连接的代价是很高的, 我们每次访问数据库都重新创建连接的话是非常消耗性的.

我们可以再程序启动的时候先创建出一些连接, 放在一个集合中, 访问数据库的时候从集合中获取, 使用结束再放回集合中.

这样做只是在程序启动的时候消耗性能去创建连接, 每次访问数据库的时候都是从内存中获取连接, 可以大大提升效率.

注意事项:
由于池中增删非常频繁, 使用集合LinkedList效率较高
集合中所有连接都被占用时创建新连接, 但需要注意连接总数
使用组合模式/动态代理处理释放连接的方法, 当运行close方法时, 将连接放回池中
关于数据库连接池:
数据库连接是一种关键的有限的昂贵的资源,这一点在多用户的网页应用程序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对数据库连接的管理能显着影响到整个应用程序的伸缩性和健壮性,影响到程序的性能指标。数据库连接池正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来的。

数据库连接池负责分配、管理和释放数据库连接,它允许应用程序重复使用一个现有的数据库连接,而再不是重新建立一个;释放空闲时间超过最大空闲时间的数据库连接来避免因为没有释放数据库连接而引起的数据库连接遗漏。这项技术能明显提高对数据库操作的性能。

数据库连接池在初始化时将创建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放到连接池中,这些数据库连接的数量是由最小数据库连接数来设定的。无论这些数据库连接是否被 使用,连接池都将一直保证至少拥有这么多的连接数量。连接池的最大数据库连接数量限定了这个连接池能占有的最大连接数,当应用程序向连接池请求的连接数超 过最大连接数量时,这些请求将被加入到等待队列中。

数据库连接池的最小连接数和最大连接数的设置要考虑到下列几个因素:
1) 最小连接数是连接池一直保持的数据库连接,所以如果应用程序对数据库连接的使用量不大,将会有大量的数据库连接资源被浪费;
2) 最大连接数是连接池能申请的最大连接数,如果数据库连接请求超过此数,后面的数据库连接请求将被加入到等待队列中,这会影响之后的数据库操作。
3) 如果最小连接数与最大连接数相差太大,那么最先的连接请求将会获利,之后超过最小连接数量的连接请求等价于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连接。不过,这些大于最小连接数的数据库连接在使用完不会马上被释放,它将被放到连接池中等待重复使用或是空闲超时后被释放。

J2EE服务器启动时会建立一定数量的池连接,并一直维持不少于此数目的池连接。

调用:客户端程序需要连接时,池驱动程序会返回一个未使用的池连接并将其表记为 忙。如果当前没有空闲连接,池驱动程序就新建一定数量的连接,新建连接的数量有配置参数决定。
释放:当使用的池连接调用完成后,池驱动程序将此连接表记为空闲, 其他调用就可以使用这个连接

㈦ 如何使用django的数据库链接

可以啊。不过要手工写了。在配置里将数据库路径放进去。然后在mole里,自己选择相应的库与相应的model做关联。

此外还可以指定表格中的字段名。另外如果上面的方法不好用,你也可以自己直接连接数据库,自己管理。

django的数据库连接是没有连接池的。 每次访问都连接一次,效率低。不过你也可以用同样的原理 ,用mysqldb之类的库,自己建立数据库连接。

㈧ django 数据库使用

在django程序外部使用django models,我给你端示例代码你看看:

fromdjango.core.managementimportsetup_environ
importQB.settings
setup_environ(QB.settings)
fromrecharge.modelsimportOrder,FailGetOrder

QB是我的project名称,recharge是我的app名称

㈨ django数据库查询操作

1.get(**kwargs)
解释:返回与筛选条件相匹配的Model对象,返回结果有且只有一个。
说明:如果符合条件的对象多于一个抛出MultipleObjectsReturned异常,如果没有找到抛出DoesNotExist异常
语法:ModelName.objects.get(itemName=itemNameValue)
例子:Author.objects.get(id=1)

热点内容
3dm的压缩包 发布:2025-05-15 22:09:23 浏览:661
和存储字长 发布:2025-05-15 21:54:09 浏览:514
用什么写c语言 发布:2025-05-15 21:35:56 浏览:418
linux读取u盘 发布:2025-05-15 21:32:13 浏览:508
c语言dos 发布:2025-05-15 21:18:17 浏览:664
sci编译英文 发布:2025-05-15 21:16:57 浏览:383
大猫如何设置密码 发布:2025-05-15 21:15:32 浏览:765
什么叫苹果版的和安卓版的手机 发布:2025-05-15 21:05:18 浏览:254
编程找点 发布:2025-05-15 20:43:10 浏览:588
php上传临时文件夹 发布:2025-05-15 20:43:00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