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安装原理
❶ linux虚拟机的原理安装
windowsXP虚拟机vmware下安装Linux 我们在实际的WindowsXP中(宿主计算机)再虚拟出一台电脑(虚拟机),并在上面安装Linux系统,这样,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各种Linux练习而无须担心操作不当导致宿主机系统崩溃了。并且你可以举一反三,将一台电脑变成三台、四台,再分别安装上其他的系统。(运行虚拟机软件的操作系统叫Host OS,在虚拟机里运行的操作系统叫Guest OS)
windowsXP虚拟机vmware下安装Linux过程 单击“下一步”,在接下来的界面中,可以为这个新的虚拟机取一个名称(本例为“Red Hat Linux”),并在“定位”中选择虚拟机的保存位置。
每个虚拟机都会产生多个特别格式的文件,所以最好为每个虚拟机创建一个单独的文件夹,如Linux就放到“Linux”文件夹、Windows 98就放到“Win98”文件夹中,这样便于以后备份和恢复虚拟机。 下面为这台虚拟机安装上Linux操作系统,让它像真正的计算机一样工作。安装之前,先要设置一下虚拟机的光驱。在界面中,双击“设备”下的“CD-ROM”项,打开配置窗口。
本例使用的是Linux安装光盘,因此点选“使用物理驱动器”项,并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正确的光驱盘符(本例中的光驱盘符为“J”);如果是从网上下载的ISO安装映像文件,则点选“使用ISO映像”项,并通过“浏览”按钮选择下载所得的安装映像文件。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 将Red Hat Linux安装光盘放入光驱中(如果选的“使用ISO映像”方式则不需此步骤),点击主界面“命令”中的“启动这虚拟机”,或直接点击工具栏上的绿色三角形按钮,这就像打开了真实电脑的电源开关一样,启动虚拟机。注意:如果物理内存紧张,则会弹出一个提示框,提示虚拟机会占用大量内存,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如果勾选了“不再显示”项,则下次这个提示就不会再出现了。
窗口全黑后,一定要用鼠标在中间点击一下切换到虚拟机中。VMware模拟的是Phoenix的BIOS,连续按下F2键直到进入BIOS设置界面,按左右箭头键选中“BOOT”菜单项,再按上下箭头键选中“CD-ROM Drive”项,然后按“+”号键将其调到最顶层,这样即可将光驱设置成优先启动。按F10键并回车即可保存BIOS设置并退出,虚拟机即可启动Linux安装程序进行安装了。单击工具栏上倒数第二个按钮,可使虚拟机全屏显示,这样看起来会更加酷的。
Linux安装与使用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介绍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虚拟机实际上就是几个较特别的文件而已,所有操作改变的只是这几个文件的数据,不会影响到现有操作系统,所以可以放心进行Linux练习。
切换到虚拟机后,它会屏蔽掉宿主计算机(本例中即Windows XP)的所有鼠标或键盘操作,包括Alt+Tab组合键的切换操作。不过你可以按Ctrl+Alt组合键返回XP,虚拟机在全屏状态时,也可使用这个组合键返回XP。
虚拟机的重新启动、关机等对于宿主计算机来说都是虚拟的,但对于虚拟机中安装的操作系统来说则是真实的。因此,安装好操作系统的虚拟机,一样要先通过“开始”菜单关机,最后再单击工具栏上的方块按钮(左起第一个图标)关掉虚拟机的电源。不能强制关闭虚拟机电源,否则虚拟机下次启动的时候也会像真实的电脑一样检测磁盘的。
❷ Linux怎么进行网络安装
Linux网络安装全过程(安装fedora)
先来大概说一下网络安装linux的基本原理。我们是通过PXE(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其实是intel设计的一个协议)来进行安装的,它可以使计算机通过网络启动。PXE协议分为server和client端,client就是我们即将要装linux的裸机。 linux下网络安装需具备3个条件:
1.dhcp服务器:用于客户端引导时分配IP地址
2.ftp、nfs、httpd服务器:用于保存操作系统的rpm包 3.tftp服务器:用于客户端的tftp引导。 我的方案是DHCP+NFS+TFTP 方案介绍:
这种方案需要首先设置一个启动服务器和一个安装服务器,可以配置在同一台机器上,然后通过网络启动存放在启动服务器上的安装程序。安装程序会自动访问存放在安装服务器上的安装配置文件和安装介质来完成安装。 软硬件需求: · 一台机器作为启动和安装服务器(虚拟机A) · 待安装的机器,它的网卡必须带有PXE支持(虚拟机B) · 一个完好的局域网,机器已经连入同一网。 · 系统镜像文件
配置步骤:
一、DHCP服务器
1、 安装DHCP
[root@localhost ~]# rpm -qa|grep dhcp ;查看是否安装了 dhcp libdhcp6client-1.0.22-1.fc10.i386 libdhcp-1.99.8-1.fc10.i386
dhcp-4.0.0-37.fc10.i386 ;若没有此包,则需用yum install dhcp来安装 libdhcp4client-4.0.0-30.fc10.i386 dhcpv6-client-1.0.22-1.fc10.i386 2、 配置DHCP
DHCP服务的配置文件是/etc/dhcpd.conf,通过修改配置文件进行配置,分两步:一是加入黑体部分,二是修改配置地址。
注:初始安装时/etc/dhcpd.conf配置文件为空,此时可以新建一个直接进行编辑。有个DHCP的配置例子为/usr/share/doc/dhcp-4.0.0/dhcpd.conf.sample。
[root@localhost /]# cd /etc
[root@localhost etc]# vim dhcpd.conf # DHCP Server Configuration file.
# see /usr/share/doc/dhcp*/dhcpd.conf.sample ddns-update-style interim; ignore client-updates; allow booting; allow bootp;
【必须与本机是同一网段】
subnet 192.168.186.0 netmask 255.255.255.0 {
option routers
192.168.186.135; 【本机地址】
#路由器地址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子网掩码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92.168.186.135;
#DNS地址
option time-offset
-18000; # Eastern Standard Time
range dynamic-bootp 192.168.186.2 192.168.186.100;
filename "/linux-install/pxelinux.0"; #
filename 后面是tftp目录下的文件,用来指定tftp根目录的启动文件。【也可以直接写成
/pxelinux.0,具体由自己设定】
default-lease-time 21600;
#缺省租约时间
max-lease-time 43200;
#最大租约时间
}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eth0 192. 168. 186.135/24
配置地址
[root@localhost etc]# ifconfig ;查本机IP地址。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0C:29:26:AC:57
inet addr:192.168.186.135
Bcast:192.168.186.255
Mask:255.255.255.0
注意若要指定给某一特定主机分配地址,需再加入些东西,以下是一个例子
host MyP5 {
filename "pxelinux.0";
server-name "bootserver";
hardware ethernet ae:32:20:00:b0:02;
fixed-address 192.168.187.90;
为客户机(需要安装系统的机器)的 MAC 地址和所分配的IP地址。}
3、开启服务(开启成功则表示配置成功了)
[root@localhost etc]# service dhcpd start
(或者重启restart)
启动dhcpd:[确定]
使用
/etc/init.d/dhcpd start
也可以(在/etc/init.d下即可找到相应的服务service)
二、
NFS服务器
1、安装
NFS
[root@localhost /]# rpm -qa |grep nfs
nfs-utils-lib-1.1.4-1.fc10.i386
nfs-utils-1.1.4-1.fc10.i386
system-config-nfs-1.3.41-1.fc10.noarch
查询是否已安装,否则使用
yum install nfs
进行安装。
2
、配置NFS
[root@localhost /]# mkdir /linuxos
(建立各个版本ISO文件的存放目录,并且将ISO文件拷贝到此目录下,NFS支持iso格式安装。)
[root@localhost /]# mkdir tftpboot
[root@localhost /]# cd tftpboot/
[root@localhost tftpboot]# mkdir linux-install
[root@localhost /]# vim /etc/exports ;配置文件
/mnt *(ro,sync) ;(mnt为NFS的目录,用来存放操作系统。此处选/mnt是因为
其是挂载光盘的挂载点)
/tftpboot/linux-install *(ro,sync) 3、启动NFS
[root@localhost tftpboot]# exportfs –a ;使用此命令使配置生效 [root@localhost /]# service nfs start(或restart)
启动 NFS 服务: [确定] 关掉 NFS 配额: [确定] 启动 NFS 守护进程: [确定] 启动 NFS mountd: [确定]
三、TFTP服务器
1、安装TFTP
[root@localhost /]# rpm -qa |grep tftp
tftp-0.49-1.fc10.i386 ;这个只是tftp客户端软件
tftp-server-0.49-1.fc10.i386 ;这个才是tftp服务器软件(必不可少) 若没有则需使用yum下载。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tftp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tftp-server 2、配置TFTP
[root@localhost init.d]# vim /etc/xinetd.d/tftp ;配置文件 service tftp {
disable = no
socket_type = dgram protocol = udp wait = yes user = root
server = /usr/sbin/in.tftpd
server_args = -s /tftpboot ;将 /tftpboot 定义为 tftp 服务的默认目录,您可以自行修改。 per_source = 11 cps = 100 2 flags = IPv4 }
3、保存之后重启 /etc/init.d/xinetd 服务,即可开启 tftp 服务。(注意此服务service不识别)
[root@localhost /]# /etc/init.d/xinetd restart
停止 xinetd: [确定] 启动 xinetd:
[确定] 4、 测试tftp (1)下载文件
❸ 怎样用U盘安装Linux系统
没装过,不过道理应该是一样的。大概几步
1、bios设置usb启动。
2、讲u盘利用量产工具量化的过程中,虚拟出一个光驱盘符,将linux如RedHat的iso文件装进去。
3、这样的u盘量产后 ,在机器上显示就是一个光驱,自带了liunx操作系统,重启动电脑。
4、安装正常的安装步骤按照就可以了
❹ linux .bin .rpm 等形式的安装程序的原理是什么
就是一压缩包,里面有一个描述文件用来说明每个文件的去处
❺ linux软件安装confiure make 原理是什么
这样编译源代码安装软件,可以根据不同发行版本的环境获得更好的安装效果。configure是用来检测你的系统是否满足编译源代码所需的条件的,比如需要相应的库等。configure之后会生成make需要调用的makefile文件的,makefile里包含了源代码之间的依赖关系,并根据依赖关系调用gcc来编译代码。make是一个很强大的源代码管理工具,若想了解更多详情,可以上维基网络看看。其实只是输入几个字母的事情,习惯了也不觉得比点几下鼠标麻烦,呵呵
❻ 安装linux系统实验原理
1) 启动vmware虚拟机
2) 单击“文件—>新建?虚拟机”,出现“安装虚拟机向导”对话框,单击“下一步”,选“典型”;
3)“客户机操作系统”选择安装linux,版本选“redhat linux”,单击“下一步”;
4) 在“虚拟机名称”处:输入“linux”, 创建指定位置(不要选择在c盘)的磁盘映像文件linux.vmx单击“下一步”,出现“网络连接” 设置界面,选择“使用桥接网络” 单击下一步;
5) 磁盘容量为8g, 单击“完成”;
6)编辑虚拟机设置:
双击设备栏“cd-rom”,选择“使用iso镜像”;指定镜像文件路径,例如: d:\redhatlinux_isofiles\redhatlinux9_i386_disc1.iso ;
floppy设备栏取消“打开电源时连接“
7) 配置步骤完成,启动系统。
❼ 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分区一定要是主分区吗为什么,能否简要解释一下原理
一个硬盘最多只能划分4个主分区,
为了支持更多分区,引入了扩展分区的概念
一个硬盘一般划分出一个扩展分区来,它占用磁盘上很大一块空间
然后在扩展分区里再划分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的数量没有限制,可以任意多个
Linux可以安装在主分区或逻辑分区上都成。
❽ linux下安装软件的步骤和原理
原理啊?这东西还真不好说啊~~
要装软件,你要有那个软件的安装包啊!WINDOWS下只有一个EXE,或压缩的。
LINUX现在大概就三种,比较普遍的,RPM,DEB,还有一种是源代码的,一般是压缩的,后缀名是*.gz,*.bz2等
步骤的话,你先要有那个包啊!看是什么格式的,红帽系列的就一般是RPM,可以用命令:rpm -ivh 安装包的名称.rpm,或者用软件包管理器安装,就是右键啦!
deb的也差不多,双击都可以~
源代码的就比较麻烦,要先编译,在安装!
tar -zxvf/-jxvf 安装包名称.gz/bz2
进入解压后的目录,运行: ./configure编译
再安装:make & make install
如果编译不出错,安装也不出错就完成了!
❾ 请问Linux安装盘的原理。(非大虾莫入)
我想应该是已编译的文件,并且安装的时候把东西放入指定的位置。
可以参照启动的顺序来;
安装下载gcc安装包好了,rpm。
或者安装系统时定制安装选择gcc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