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放射算法

放射算法

发布时间: 2022-09-07 21:00:04

❶ 热辐射强度怎么计算。

强度指的是能流密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能量;
强度=通过的能量/(时间*面积)。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磁波辐射的能量;
功率=辐射的能量/时间。
这是电磁波的算法

❷ 考古鉴定年代时,只有用碳放射这一种办法确定年代吗

岩石或化石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主要是通过测定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量而计算出来的。放射性元素以自己恒定的速度进行衰变,不受外界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内,放射性元素蜕变的份量和生成的元素具有一的比例。例如,1克238铀经45亿年就有一半衰变了,只剩下0.5克铀,同时产生0.433克206铅。也就是说,238铀的半衰是45亿年。因此,如果测定含铀的化石中剩下的238铀和206铅的含量的比,就可以计算出该化石的绝对年龄。目前,常用放射性碳(14C)来测定化石的年龄,因为化石中往往含有碳。

运用放射性碳之所以能测定化石年龄,是因为大气受到来自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线的冲击,会产生中子。这些中子和大气里的氮原子作用,会生成14C。14C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被生物同化,转变成生物体内的成分。这种14C又要陆续衰变成普通的氮原子。生活期间的生物体内,14C的含量一般只能保持不变的,但是,一旦死亡,和外界的物质交换停止了,就只会按照衰变规律减少。14C的半衰期是5700年。因此,根据含碳化石标本里14C的减少程度,就可以计算出该生物死亡的年代。

近年来,除应用放射性元素外,还应用古地磁法来测定化石年龄。

氨基酸——化石年龄的新测法
本刊曾经两次介绍过“年龄的故事”(注一),对地球及地球上各种古物的年龄之推算原理、算法等都详尽的讨论过。惟其所介绍的方法都是用纯物理化学的同位素法,如利用C14及H3之蜕变来测定等。现在发现尚有一种生物化学的方法,亦可以作为考证古物化石年龄的参考。

化学物质的原子互相结合时,因为排列的位置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立体异构物。生物的基本构成单元如醣类。氨基酸与核酸,就不乏这种立体异构物。我们首先来看看氨基酸的构造:它是由碳、氢、氧及氮等所构成,其通式为,由此式我们知道,和碳素结合的原子或者分子都不相同,故可以有不同的立体异构物。为了简化起见,生化学家曾以甘油醛为标准先定出两种基本系列的氨基酸,即和右甘油醛(D-Glyceraldehyde)相像的为右系氨基酸,和左甘油醛(L-Glyceraldehyde)相像的为左系氨基酸。这裏所谓的左系或右系乃是理论的构造式,和氨基酸实际上右旋抑或左旋根本无关。但妙就妙在自从这种标准定了以后,在生物体内所发现的氨基酸多是左系的,而右系的却非常之少,就动物来说,几乎是等于零的。不过用人工合成的氨基酸溶液,因其机率均等,通常造成左右两种构造物浓度相等的溶液。这种氨基酸通常称为左右氨基酸或消旋物(Racemate)。生物体内的氨基酸成分经碱性加热反应时,便会立刻由纯左系的变成左右混合之消旋物。用酸水分解时,因为化石内的消旋反应为温度与时间的函数,所以其消旋反应在通常的情形下也就来的要比较慢一些了。假定地球上的温度变异不大,只要把化石中氨基酸的左、右异构物之比值(D/L)测量一下,即可推算化石的年龄,如果用化石的碳同位素C14法测定了年龄后,也可以由D/L比值来推算化石所经历的温度变化情形。目前,在考古上用得最多的是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它在构成动物廿种蛋白质成分的氨酸中,是消旋反应最快的一种,在常温20℃时,它在头骨之collagen中的半衰期约为两万年,而以左异白氨酸(L-isoleucine)为最慢,半衰期往往长达十万年之久。氨基丙酸(alanine)和麦氨酸(glutamic acid)等位于此二者之间。如果要和C14比较时,它们的半衰期都比C14的五千二百年长的多,故对于比较古老的化石年龄计算,很有用。

现在我们就来谈分析的方法,如所周知,效果最好而又十分方便的仪器便是自动氨基酸分析仪(automatic amino-acid analyzor)。特别在考古工作上,因为像左异白氨酸和它的立体异构物右异白氨酸(D-allo-isoleucine)可以直接由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开。所以实际的操作步骤,只要用盐酸水解化石,然后再以液体层析法(Liquid chromatography)将异白氨酸纯化,打入自动分析仪即可。其他种类的氨基酸的立体异构物,不能直接分析,必须先合成一种立体异构物的衍生物(diastereomeric derivative),然后才能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开。现在就以天门冬氨酸为例:可
以直接注入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例如化学合成的天门冬氨酸(DL-form)、在现代骨骼中的抽取物及由埃及出土的古物UCLA 1695(注三),便可用这种方法分析(如图)。如以碳C14法测定UCLA1695测得其年龄应为17550±1000年,若用D/L法,(D/L=0.316)便可测得其年龄应在15000年左右,这两种方法的差异竟有一两千年之多,症结是因后者假定地球表面温度变异不大,事实上古代的温度可能较低。

由此可知,这方法可以配合同位素法共同测量古物的年龄,其优点在于所用的样品为数不多,只要5到10克的化石就可以分析了,分析氨基酸立体异构物自然尚有其他方法,如巴斯德(L.Pasteur)早就用微生物来区别其左右异构物了,现在更有很多人用(enzyme)来分析,只是这些方法,处理起来较为繁复罢了。

❸ 急求放射性同位素平均寿命算法!

32132

❹ 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什么原理测温的上面有用到NTC热敏电阻吗

1.红外测温原理
物体处于绝对零度以上时,因为其内部带电粒子的运动,以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波长涉及紫外、可见、红外光区,但主要处于0.8-
0.15µm的近、中、外红外区。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
2.红外测温仪工作过程
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光学系统汇集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学零件以及位置决定。被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首先进入测温仪的光学系统,再由光学系统汇聚射入的红外线,使能量更加集中;聚集后的红外线输入到光电探测器中,探测器的关键部件是红外线传感器,它的任务是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按照仪器内部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❺ 现代放疗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放射治疗设备不断开发、放射治疗的新技术的应用,放射肿瘤学取得了许多理论上和技术上的突破,已成为治疗和控制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1、立体定向治疗
在电子计算机精度提高、双螺旋CT及高清晰度MRI出现的基础上,立体定向治疗应运而生。目前使用的γ-刀,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它是一个立体定向放射手术过程,通过聚焦、等中心照准,于单次短时间或多次较长时间,给肿瘤以超常规致死量的照射,最终达到摧毁瘤区细胞的目的。γ刀利用30—200个钴源,在等中心条件下,从立体的不同方向和位置,在短距离内,对细小肿瘤进行一次或多次的照射,给予总剂量超过肿瘤及正常组织的耐受量,用准确聚焦的办法,使多个Co60源的剂量集中在靶区,分射束聚焦使周围正常组织受量仍在可能的耐受量中。由于采用电脑和CT、以及准确的立体设计定位,使得射野边界锐利可达±2毫米以下,因而确保了非瘤区正常组织的安全。

2、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即3D CRT,近年来特别强调由平面二维定位过渡到立体三维定位,与其相适应的遮光器,能够随射野改变而适形变化,准确适应肿瘤形状,使高剂量区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靶区完全一致。使射野形状与病变靶区的投影保持一致,多叶遮光器对射野内诸点的输出剂量率按要求不断进行调整。从三维任意角度勾画肿瘤靶区,能清楚地将均匀的高剂量锁定在该区域,而周围正常组织几乎不受照射,或者少受照射,通过增加肿瘤区照射剂量,从而达到提高肿瘤控制率的目的。目前这项技术已日臻成熟,在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肿瘤治疗中,已经显示出非常好的前景。

3、三维调强适形放疗技术。
近年来,在三维适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调强适形放疗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要求放射线的分布与肿瘤体积、厚度等在视轴上高度一致,给予肿瘤组织以有效的杀伤,并且非常好的保护正常重要组织器官,达到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疗效之目的,这种技术成为21世纪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但它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逆向算法设计,这是图像引导除三维适形之外,为更精确起见所插入的必要步骤。它不但正面方向的精确剂量计算,而且从逆方向算法来进行验证、审核,使用的高能X线,电子束和质子束等放射源,其射野围绕人体用连续或者固定的集束,在旋转照射方向上达到更精确边界,因而可以提高强度,达到适应肿瘤形状高输出剂量、三维数字图象重建的功能,使三维图象中靶区等重要器官与图象相吻合,剂量分布的合适与否可以一目了然。

4、TOMO放射治疗系统
TOMO放射治疗系统,是当今最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设备,被誉为肿瘤治疗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发展”。TOMO放射治疗系统将一台6兆伏(MV)的医用直线加速器的主要部件安装在64排螺旋CT的滑环机架上,集IMRT(调强放射治疗)和IG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于一体,以螺旋CT旋转扫描方式,结合高科技计算机断层影像导航调校,通过360度旋转, 51个弧度照射,从而实现40 cm×160 cm范围内的任何剂量分布要求,杀死这一范围内的各种分布、各种位置和各种形状的癌细胞。同时,通过这一技术,还构建了放疗技术发展的新平台:ART(自适应放疗)或剂量引导放疗(DGRT),全程动态监控癌细胞的变化,并和原来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及时修正剂量与分布,对肿瘤患者进行超高精度的治疗。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组织不受伤害,对患者的器官功能影响小,治疗后的康复周期短。TOMO放射治疗系统一经推出,迅速受到国际放疗界的认可和推崇,已有超过700篇的国际级临床文献和报道,对其技术平台的先进性和临床疗效的优异性予以肯定,一大批世界知名肿瘤中心先后装备了多台TOMO放射治疗系统。 由于设备先进,尽管价格昂贵,截至目前为止,在亚洲地区日本已装机17台,台湾12台。从理论扩展与实际应用方面,TOMO放射治疗系统都被认为是现代肿瘤精确放疗的顶级设备。

TOMO放射治疗系统相比于传统疗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肿瘤剂量适形度更高,肿瘤剂量强度调节更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剂量调节更细。具体体现为:
①、360度旋转,51个弧度,全方位断层扫描照射
在线成像系统确定或精确调整肿瘤位置,数以千计的放射子野以螺旋方式围绕病人实施精确照射。从而可以使高度适形的处方剂量送达靶区,敏感器官的受量大大降低或避免。
②、卓越的图像引导功能
TOMO放射治疗系统的成像和治疗采用同一放射源——兆伏级射线,在放疗的同时即可采集CT数据,使放射治疗和螺旋CT流畅结合。
③、自适应放疗,动态跟踪定位
CT成像探测器会在放疗的同时收集穿透病人身体后的X线,从而推算出肿瘤实际吸收的射线能量,为以后的放疗剂量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数据。
④、治疗范围广,治疗环节少,自动化程度高
TOMO放射治疗系统集治疗计划、剂量计算、兆伏级CT 扫描、定位、验证和螺旋放射功能于一体,治疗摆位和验证自动化程度高,花费时间少。

❻ 放射性计量单位 1克的Cs-137和Am-241的放射性活度是多少贝可

你好!
这个算法,大致是,计算出1克物质的摩尔数,根据半衰期计算单位时间发生的衰变次数,就是活度。
打字不易,采纳哦!

❼ 热成像能检测到手机的辐射吗

热成像检测不到手机辐射的,因为热成像检测仪是用来监测热辐射的,手机是不会发出热辐射的,所以是检测不出来的。
自然界中除了人眼看得见的光(通常称为可见光),还有紫外线、 红外线等非可见光。自然界中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任何物体,随时都向外辐射出电磁波(红外线),因此红外线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电磁波,并且热红外线不会被大气烟云所吸收。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利用红外线这一特性,采用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红外线技术的结合,用来检测和测量热辐射。物体表面对外辐射热量的大小,热敏感传感器获取不同热量差,通过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处理,呈现出明暗或色差各不相同的图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红外线热成像;将辐射源表面热量通过热辐射算法运算转换后,实现了热像与温度之间的换算

热点内容
app什么情况下找不到服务器 发布:2025-05-12 15:46:25 浏览:713
php跳过if 发布:2025-05-12 15:34:29 浏览:466
不定时算法 发布:2025-05-12 15:30:16 浏览:130
c语言延时1ms程序 发布:2025-05-12 15:01:30 浏览:164
动物园灵长类动物配置什么植物 发布:2025-05-12 14:49:59 浏览:732
wifi密码设置什么好 发布:2025-05-12 14:49:17 浏览:147
三位数乘两位数速算法 发布:2025-05-12 13:05:48 浏览:396
暴风影音缓存在哪里 发布:2025-05-12 12:42:03 浏览:539
access数据库exe 发布:2025-05-12 12:39:04 浏览:627
五开的配置是什么 发布:2025-05-12 12:36:37 浏览: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