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转换阴历算法
Ⅰ 农历的算法是怎么算的
农历一年为12或13个月,每个月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而定,为29或30天,闰年为13个月,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农历基本上以19年为一周期,由于农历一年约为355日,与地球年相差约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闰月,每19年要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也叫闰年,具体闰哪个月,则要视节气情况灵活而定。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闰月加到哪个月,以农历历法规则推断,主要依照与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相符合来确定。自冬至开始,逢单数为节气,逢双数为中气,如轮到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即为上一个月的闰月。农历的闰月天数与正常月份天数一样,为29或30天。
(1)阳历转换阴历算法扩展阅读:
农历的优点:
1.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闰月的不发生频率和发生频率对应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没,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连历月也大致对应太阳高度;
2.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最小,不易随意改动;
3.岁首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
4.阴阳合历,最体现汉民族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传统文化;
5.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它包含节气十分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农历(中国传统历法)-网络
Ⅱ 农历和阳历是怎么算的
1、阳历的来历
阳历即太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我国自民国元年起采用阳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阳历又称“新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妙。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阳历每年分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只有28天。又规定7月以前,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8月以后,双月为大月,而单月为小月。每年所余的5小时48分46秒,只至四年约满一天,这一天就加在第四年的2月里,这一年叫闰年,所以闰年的2月有29天。
2、阳历闰年的确定
一般来说,用4去除阳历的年份,能除尽的就是闰年,像1984、1988年等都是闰年。但是,因为阳历一年的确切天数应该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比平年365天多出5小时48分46妙,四年一共多出23小时15分4秒。如果每四年一闰加一天的话,又多了44分56少,四百年差不多就会多加出3天来,所以,每四百年得扣去3天才行。故又订了一条补充规定:每逢阳历年份是整百的那一年,比如公元1800、1900、2000年等,能被400整除,所以不是闰年。但公元2000元又是闰年,因它的2月有29天。
阴历
1、阴历的来历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有365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新历法,就是所谓阴阳台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叫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就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阴历约每过二三年多有一个闰月。
2、阴历闰月的确定
至于阴历哪一个月,这就牵涉到了节气了。说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只是一种传统的说法,往细方面说,应该说一年有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这十二个中气,哪个中气属于哪个月,是有规定的:雨水是正月的中气;春分是二月的中气;谷雨是三月的中气;小满是四月的中气;夏至是五月的中气;大暑是六月的中气;处暑是七月的中气;秋分是八月的中气;霜降是九月的中气;小雪是十月的中气;
Ⅲ 将公历转换成农历的换算公式公式是什么
A2输入西历日期
农历公式:="农历"&TEXT(A2,"[$-130000]m月d日")
或A2自订格式为----[$-130000]农历m月d日
农历闰月月份会加1,如润7月会显示8月,8月顺延为9月….,12月顺延为13月。
以上适用于Excel2007版以上
Ⅳ 阳历与阴历是怎样换算
阳历与阴历之间没有固定的公式换算。直接翻历书或在手机的日历上就可以查到。过去一般都是近似的认为阳历比阴历早四十天。
Ⅳ 日期的阳历和阴历怎么换算~
阳历和阴历之间是不能换算的,二者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同,没有特殊关系可以查询,只能分别计算。
公历是阳历的一种,阳历就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公历别称公元、西历、西元等,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公历是一种平均太阳历,只有回归年,不管朔望月。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65.2422天,因此,平均每4年便会少大约1天的时间。
因此,公历规定每4年里有1个闰年,将这一天加在天数最少的2月,故闰年的2月有29天。实际操作中为了方便,规定凡是能被4除尽的年份(末尾有两个0的要被400除尽),皆为闰年。如1996,2000等皆为闰年。
农历也是“阴阳历”,又称为夏历、阴历、旧历,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
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使这几年的平均日数尽。
和阴历一样,在19年里中设置了7个闰月。不过和阴历不同的是,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这就导致了农历和阴历的起始月份不一样,阴历是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起点,而农历是按24节气来划分的,也就是说立春是农历的起点。
(5)阳历转换阴历算法扩展阅读
阳历
阳历就是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
阴历
阴历,又称太阴历,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个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的一种历法。
因朔望月较之回归年易于观测,远古的历法几乎都是阴历。但是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所以,需要设置闰月,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
Ⅵ 求阳历阴历的换算的算法
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 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4×4+10.6(1+1)+(31+28+31+30+7)-29.5n
=204.2- 29.5n
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
http://www.21web.org/web/ncu/gongjuxiang/yinyangliizhaobiao.htm
Ⅶ 阴历怎么换算阳历
没有固定的转换法,虽然都是12个月,但是阴历是5年2闰,阴历也有大月小月之分,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阳历除了4年一次闰年的2月份是29天,平年是28天,象一,.三,五,七,八,十,腊月份,是31天,其余的月份是30天,是固定的。
Ⅷ 可有人知道阴历和阳历之间如何转换,是一个怎样的算法!
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
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
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4×4+10.6(1+1)+(31+28+31+31+7)-29.5n
=204.2- 29.5n
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
Ⅸ 农历新历怎么计算
农历即阴历,以太阴圆缺一周为一月,历时29日12小时44分2.8秒,太阴圆缺十二周为一年,历时354日8小时48分33.6秒。每一年的12个月中,6个单数月份(即1、3、5、7、9、11月)为“大建”,每月为30天;
6个双数月份(2、4、6、8、10、12月)为“小建”,每月为29天;在逢闰之年,将12月改大月为30天。
该历以30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里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共11年为闰年, 不设置闰月,而在12月末置一闰日,闰年为355日,另19年为平年,每年354日。故平均每年为354日8小时48分。
按该历全年实际天数计算,比回归年约少10日21小时1分,积2.7回归年相差一月,积32.6回归年相差一年。该历对昼夜的计算,以日落为一天之始,到次日日落为一日,通常称为夜行前,即黑夜在前,白昼在后,构成一天。
公历也就是阳历,它是国际通用的。我国自民国元年起采用阳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阳历又称“新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妙。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
阳历每年分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只有28天。又规定7月以前,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8月以后,双月为大月,而单月为小月。每年所余的5小时48分46秒,只至四年约满一天,这一天就加在第四年的2月里,这一年叫闰年,所以闰年的2月有29天。
(9)阳历转换阴历算法扩展阅读
由于公历和农历的计算方法不同使每年的天数不同,而每年的第一天的起始时间也不同,所以使公历和农历的月份和日期不同步,大致相差一个月左右。
因为农历是我国历史上一直采用的历法,所以我国绝大多数的地方都是以出身时的农历来确定人的生日,这也是一种民族习惯。
在正式场合,出生年份是公历,如身份证、记录、简历等。您可以查看日历,轻松了解上述情况。公历的日期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阴历的日期用阿拉伯数字下的中文数字表示。
Ⅹ 阴历阳历的换算公式
阴历阳历是无法换算的,因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而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两者不同。
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
(10)阳历转换阴历算法扩展阅读:
区别关系
阳历也就是国际通用的公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故而闰年的二月有29天。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按照一般的说法,也没有平年润年的区别。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中的历,即是所谓阴阳合历,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即是这种阴阳合历。
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