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点计算法
❶ 工业管道焊接接头硬度检测点数怎样计算
GB/T 2654-2008 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GB)
请按照 国家标准(GB):
GB/T 2654-2008 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
❷ 6 8 9 10 计算24点,谢谢
24点计算过程如下
6+9×(10-8)
=6+9×2
=6+18
=24
❸ 什么叫硬算法
保硬主元法是线性规划基线算法的一种很好的实现形式,它形式上类似于对偶单纯形态,因而很容易操作.但实质不同于对偶单纯形法,对偶单纯形法只能保持对偶可行性,而保硬主元法同时保持原始可行性和对偶可行性,这使保硬主元法的解题效率高于单纯形法或对偶单纯形法,本文讨论了保硬主元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收敛性,并对保硬主元法的算法复杂性作了初步分析.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数学系
【关键词】: 线性规划 对偶单纯形法 基线算法 保硬主元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湘潭大学计算与应用数学研究所资助
【分类号】:O221.1
【DOI】:CNKI:SUN:XYDZ.0.1998-03-005
【正文快照】:
基线算法(也称为流动含优面算法)是我们近年来研究的线性规划的一类新算法.由于它像单纯形算法一样采用表格式计算并利用旋转技术(系数矩阵的行初等变换)求解,因而像单纯形法一样容易操作,但基线算法具有许多本质上不同于单纯形法的特点,这使基线算法的各种具体实现
❹ 硬度的换算~~谢谢
硬度
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试验钢铁硬度的最普通方法是用锉刀在工件边缘上锉擦,由其表面所呈现的擦痕深浅以判定其硬度的高低。这种方法称为锉试法这种方法不太科学。用硬度试验机来试验比较准确,是现代试验硬度常用的方法。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测试方法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既可理解为是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也可表述为材料抵抗残余变形和反破坏的能力。硬度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概念,而是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的综合指标。硬度试验根据其测试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静压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划痕法(如莫氏硬度)、回跳法(如肖氏硬度)及显微硬度、高温硬度等多种方法。
布氏硬度以HB[N(kgf/mm2)]表示(HBS\HBW)(参照GB/T231-1984),生产中常用布氏硬度法测定经退火、正火和调质得刚健,以及铸铁、有色金属、低合金结构钢等毛胚或半成品的硬度。
洛氏硬度可分为HRA、HRB、HRC、HRD四种,它们的测量范围和应用范围也不同。一般生产中HRC用得最多。压痕较小,可测较薄得材料和硬得材料和成品件得硬度。
维氏硬度以HV表示(参照GB/T4340-1999),测量极薄试样。
1、钢材的硬度 :金属硬度(Hardness)的代号为H。按硬度试验方法的不同,
常规表示有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里氏(HL)硬度等,其中以HB及HRC较为常用。
HB应用范围较广,HRC适用于表面高硬度材料,如热处理硬度等。两者区别在于硬度计之测头不同,布氏硬度计之测头为钢球,而洛氏硬度计之测头为金刚石。
HV-适用于显微镜分析。维氏硬度(HV) 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
HL手提式硬度计,测量方便,利用冲击球头冲击硬度表面后,产生弹跳;利用冲头在距试样表面1mm处的回弹速度与冲击速度的比值计算硬度,公式:里氏硬度HL=1000×VB(回弹速度)/ VA(冲击速度)。
便携式里氏硬度计用里氏(HL)测量后可以转化为: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肖氏(HS)硬度。或用里氏原理直接用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里氏(HL)、肖氏(HS)测量硬度值。
2、HB - 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HB)一般用于材料较软的时候,如有色金属、热处理之前或退火后的钢铁。洛氏硬度(HRC)一般用于硬度较高的材料,如热处理后的硬度等等。
布式硬度(HB)是以一定大小的试验载荷,将一定直径的淬硬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表面,保持规定时间,然后卸荷,测量被测表面压痕直径。布式硬度值是载荷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所得的商。一般为: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3、洛式硬度是以压痕塑性变形深度来确定硬度值指标。以0.002毫米作为一个硬度单位。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
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另外:
1.HRC含意是洛式硬度C标尺,
2.HRC和HB在生产中的应用都很广泛
3.HRC适用范围HRC 20--67,相当于HB225--650
若硬度高于此范围则用洛式硬度A标尺HRA。
若硬度低于此范围则用洛式硬度B标尺HRB。
布式硬度上限值HB650,不能高于此值。
4.洛氏硬度计C标尺之压头为顶角120度的金刚石圆锥,试验载荷为一确定值,中国标准是150公斤力。
布氏硬度计之压头为淬硬钢球(HBS)或硬质合金球(HBW),试验载荷随球直径不同而不同,从3000到31.25公斤力。
5.洛式硬度压痕很小,测量值有局部性,须测数点求平均值,适用成品和薄片,归于无损检测一类。
布式硬度压痕较大,测量值准,不适用成品和薄片,一般不归于无损检测一类。
6.洛式硬度的硬度值是一无名数,没有单位。(因此习惯称洛式硬度为多少度是不正确的。)
布式硬度的硬度值有单位,且和抗拉强度有一定的近似关系。
7.洛式硬度直接在表盘上显示、也可以数字显示,操作方便,快捷直观,适用于大量生产中。
布式硬度需要用显微镜测量压痕直径,然后查表或计算,操作较繁琐。
8.在一定条件下,HB与HRC可以查表互换。其心算公式可大概记为:1HRC≈1/10HB。
硬度试验是机械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易行的一种试验方法。为了能用硬度试验代替某些机械性能试验,生产上需要一个比较准确的硬度和强度的换算关系。
实践证明,金属材料的各种硬度值之间,硬度值与强度值之间具有近似的相应关系。因为硬度值是由起始塑性变形抗力和继续塑性变形抗力决定的,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高,硬度值也就越高。
另外,天然水中的钙美含量也用硬度表示.我国规定的硬度是:1L水中含的钙盐,镁盐折合成CaO和MgO的总量相当于10mgCaO(将MgO也换算成CaO)时,其硬度是1°.
水的硬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通常分为五类:
很软水 软水 中硬水 硬水 很硬水
0°~4° 4°~8°8°~16° 16°~30° >30°
❺ 水的硬度的概念和测定计算
水的硬度的概念:水的总硬度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浓度,其中包括碳酸盐硬度(即通过加热能以碳酸盐形式沉淀下来的钙、镁离子,故又叫暂时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即加热后不能沉淀下来的那部分钙、镁离子,又称永久硬度)。
测计方法:
1、在一份水样中加入 pH=10.0 的氨性缓冲溶液和少许铬黑T指示剂(蓝色),,铬黑T指示剂优先与Mg2+配位,生成红色配合物使溶液呈红色;然后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时, EDTA 先与游离的Ca2+ 配位,再与Mg2+ 配位;在计量点时, EDTA 从MgIn-(配合物)中夺取Mg2+ ,从而使铬黑T指示剂游离出来,溶液的颜色由红变为纯蓝,即为终点。
2、当水样中Mg2+ 极少时,由于CaIn- 比 MgIn- 的显色灵敏度要差很多,往往得不到敏锐的终点。为了提高终点变色的敏锐性,可在 EDTA标准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Mg2+(在EDTA 标定前加入,这样就不影响EDTA与被测离子之间的滴定定量关系),或在缓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EDTA 盐。
3、水的总硬度可由EDTA 标准溶液的浓度cEDTA 和消耗体积 V1(ml)来计算。以CaO 计,单位为 mg/L。
水的硬度分为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两种。
1、碳酸盐硬度:
主要是由钙、镁的碳酸氢盐[Ca(HCO3)2、Mg(HCO3)2]所形成的硬度,还有少量的碳酸盐硬度。碳酸氢盐硬度经加热之后分解成沉淀物从水中除去,故亦称为暂时硬度
2、非碳酸盐硬度:
主要是由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等盐类所形成的硬度。这类硬度不能用加热分解的方法除去,故也称为永久硬度,如CaSO4、MgSO4、CaCl2、MgCl2、Ca(NO3)2、Mg(NO3)2等。
❻ 什么叫水的硬度,如何计算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最初是指水中钙、镁离子沉淀肥皂水化液的能力。水的硬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我国采用的表示方法与德国相同。
测试步骤
水硬度测试盘
在一份水样中加入 pH=10.0 的氨性缓冲溶液和少许铬黑T指示剂(蓝色),,铬黑T指示剂优先与Mg2+配位,生成红色配合物使溶液呈红色;然后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时, EDTA 先与游离的Ca2+ 配位,再与Mg2+ 配位;在计量点时, EDTA 从MgIn-(配合物)中夺取Mg2+ ,从而使铬黑T指示剂游离出来,溶液的颜色由红变为纯蓝,即为终点。
当水样中Mg2+ 极少时,由于CaIn- 比 MgIn- 的显色灵敏度要差很多,往往得不到敏锐的终点。为了提高终点变色的敏锐性,可在 EDTA标准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Mg2+(在EDTA 标定前加入,这样就不影响EDTA与被测离子之间的滴定定量关系),或在缓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EDTA 盐。
水的总硬度可由EDTA 标准溶液的浓度cEDTA 和消耗体积 V1(ml)来计算。以CaO 计,单位为 mg/L。
注意事项
测定总硬度时用氨性缓冲溶液调节pH值。
注意加入掩蔽剂掩蔽干扰离子,掩蔽剂要在指示剂之前加入。
测定总硬度的时候在临近终点时应慢滴多摇。
测定时要是水温过低应将水样加热到30~40ºC再进行测定。
❼ 里氏硬度与洛氏硬度的换算公式
硬度表示一般分为绝对硬度与相对硬度,绝对硬度一般只会在科家界使用,而在实际生产中极少应用,故通常我们所接触到的硬度单位体系为相对硬度,常有几种表示方法:肖氏硬度(又称:邵氏硬度)、洛氏硬度、布氏硬度(又称:勃氏硬度)、洛克氏硬度;其换算关系详见下列公式:
1、肖氏硬度(HS) =布氏硬度(BHN)/10 + 12。
2、肖氏硬度(HS) =洛氏硬度(HRC)+ 15。
3、布氏硬度(BHN)=洛克氏硬度(HV)。
因为肖氏硬度就是邵氏硬度,故无换算关系可言。
(7)硬点计算法扩展阅读:
里氏硬度特点:
1、肖氏及里氏硬度均属动载测试法,但肖氏考察的是冲击体反弹的垂直高度,因此决定了肖氏硬度仪要垂直向下使用,这势必在实际使用中造成很大的局限性;而里氏就不同了,里氏考察的是冲击体反弹和冲击的速度,通过速度修正,可在任意方向上使用,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
2、通常使用的布、洛、维氏硬度计.由于体积庞大,不便于在现场使用,特别是需测试大、重型工件时。由于硬度计工作台无法容纳,所以根本无法检测。而里氏硬度仪无需工作台,其硬度传感器小如一只笔,可用手直接操作,无论是大、重型工件还是几何尺寸复杂的工件都能容易地检测。
3、里氏硬度试验方法对产品表面损伤很轻,有时可作为无损检测;对各个方向,窄小空间及特殊部位硬度测试具有独特性。
❽ 锅炉水处理中测量硬度的方法和硬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总硬度(毫克当量/升)=V1×N×1000/V,公式中V1——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N——EDTA标液溶液的当量浓度,V——水样体积毫升数。
硬度通常是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含量是防止锅炉结垢的一项很重要的指标。按水中阴离子存在的情况,分为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
国标GB1576对工业锅炉规定:蒸汽锅炉采用锅外水处理时限制给水硬度≤0.03mmol/L,采用锅内加药处理时限制给水硬度≤4mmol/L;汽水两用和热水锅炉:采用锅外水处理时硬度≤0.6mmol。
(8)硬点计算法扩展阅读:
锅炉水处理注意事项:
1、用户需要定期冲洗锅炉并进行软化水效果的评定。采用锅炉软化水系统进行水质软化,其目的主要是防止结垢,防止堵塞管路,同时消除附着在炉、管壁表面的软水垢,使其不变成硬垢。
2、在使用时还要检查锅炉内各传热面上水垢生长的情况,测量厚度有无增加,以判别软水效果。栓查锅炉各个部分的技术状态,及锅炉安全装置,如对安全阀、压力表、排污阀等进行检修,以保证安全阀、压力表、排污阀等进行检修,以保证安全运行。
3、冲洗锅炉的期限,使用锅炉内水处理的生产锅炉最好每月一次,采暖锅炉在一个采暖期中间应进行一次,使用锅炉外软水的锅炉其冲洗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❾ 硬度如何换算
在水处理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硬度单位,他们之间的换算是很费脑筋的,现把各种单位列出,希望大家把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填全,有错误的地方请修改:
1、毫克当量/L(meq/L):以往习惯用它作为硬度的单位。它表示当量离子的浓度,当量离子必须是一价的离子,如果离子为n价,则当量离子浓度表示的为离子n价时浓度的n倍值。
2、mg/l:用mgCaCO3/l 表示水中硬度离子的含量
3、mmol/l:现在的国际通用单位。以CaCO3计,每升水中含有的Ca2+的物质的量。或者以每升水中含有的1/2Ca2+的物质的量。
4、ppm:百万分之一,无单位,以CaCO3计。
5、德国度:1度相当于1升水中含有10毫克CaO
6、法国度:1度相当于1升水中含有10毫克CaCO3
7、英国度:1度相当于0.7升水中含有10毫克CaCO3
8、美国度:1度相当于1升水中含有1毫克CaCO3
一个硬度[毫克当量/升(mgN/L)]等于1/2个毫摩尔,50mg/L
我们通常所说的硬度是指以碳酸钙(CaCO3)计的毫摩尔数,mmol/L
由于原来用的是毫克当量/升(mgN/L))已经被多数人接受,很难一下转变过来,所以在滴定时多采用1/2的方法,得到的数值实际上是1/2mmol/L,数值上与毫克当量/升(mgN/L)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一个硬度[毫克当量/升(mgN/L)]等于1/2个毫摩尔,50mg/L
至于摩尔与毫摩尔间的关系,就是1000的进制的关系
摩尔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根据科学实验的精确测定,知道12g相对原子质量为12的碳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6.02×10^23。
科学上把含有6.02×10^23个微粒的集体作为一个单位,叫摩。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符号是n)的单位,简称为摩,单位符号是mol。
1mol的碳原子含6.02×10^23个碳原子,质量为12g。
1mol的硫原子含6.02×10^23个硫原子,质量为32g,同理,1摩任何原子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式量)。
同样我们可以推算出,1摩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种物质的式量。
水的式量是18,1mol的质量为18g,含6.02×10^23个水分子。
通常把1mol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符号是M),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摩(符号是“g/mol”)例如,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写成M(H2O)=18g/mol。
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n)与物质的摩尔质量(M)相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和质量之比。例如:
系数之比2∶1∶2
微粒数之比2∶1∶2
物质的量之比2∶1∶2
质量之比4∶32∶36
从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就是它们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运用这个原理就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各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之一。摩尔是一系统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微粒数与12g12C的原子数目相等。使用摩尔时基本微粒应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体。
12C=12,是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式量)的基准。现知12g12C中含6.0221367×10^23个碳原子。这个数叫阿伏加德罗数,所以也可以说,包含阿伏加德罗数个基本微粒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例如1mol氧分子O2中含6.0221367×10^23个氧分子。其质量为31.9988g。 1mol氢离子H+中含6.0221367×10^23个氢离子,其质量为1.00794g。
摩尔是在1971年10月,有41个国家参加的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增加的国际单位制(SI)的第七个基本单位。摩尔应用于计算微粒的数量、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溶液的浓度、反应过程的热量变化等。
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关于摩尔的定义有如下两段规定:“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在使用摩尔时应予以指明基本单元,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上两段话应该看做是一个整体。 0.012kg碳—12核素所包含的碳原子数目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NA),目前实验测得的近似数值为NA=6.02×10^23。摩尔跟一般的单位不同,它有两个特点:①它计量的对象是微观基本单元,如分子、离子等,而不能用于计量宏观物质。②它以阿伏加德罗数为计量单位,是个批量,不是以个数来计量分子、原子等微粒的数量。也可以用于计量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例如,用摩尔计量硫酸的物质的量,即1mol硫酸含有6.02×1023个硫酸分子。摩尔是化学上应用最广的计量单位,如用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溶液中的计算,溶液的配制及其稀释,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及热化学中都离不开这个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