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分区类型
⑴ 如何通过数字来判断linux分区的类型
Linux系统的根分区系统类型即文件系统类型现在一般是ext4。可以使用如下多个方法来查询Linux系统中各个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
1. mount
:~$ mount
/dev/sda1 on / type ext4 (rw,errors=remount-ro,user_xattr)
proc on /proc type proc (rw,noexec,nosuid,nodev)
none on /sys type sysfs (rw,noexec,nosuid,nodev)
none on /sys/fs/fuse/connections type fusectl (rw)
none on /sys/kernel/debug type debugfs (rw)
none on /sys/kernel/security type securityfs (rw)
none on /dev type devtmpfs (rw,mode=0755)
none on /dev/pts type devpts (rw,noexec,nosuid,gid=5,mode=0620)
none on /dev/shm type tmpfs (rw,nosuid,nodev)
none on /var/run type tmpfs (rw,nosuid,mode=0755)
none on /var/lock type tmpfs (rw,noexec,nosuid,nodev)
none on /lib/init/rw type tmpfs (rw,nosuid,mode=0755)
none on /var/lib/ureadahead/debugfs type debugfs (rw,relatime)
none on /proc/fs/vmblock/mountPoint type vmblock (rw)
binfmt_misc on /proc/sys/fs/binfmt_misc type binfmt_misc (rw,noexec,nosuid,nodev)
gvfs-fuse-daemon on /home/kysnail/.gvfs type fuse.gvfs-fuse-daemon (rw,nosuid,nodev,user=kysnail)
:~$
2. df
:~$ df -lhT
文件系统 类型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1 ext4 19G 11G 7.8G 57% /
none devtmpfs 498M 248K 497M 1% /dev
none tmpfs 502M 252K 501M 1% /dev/shm
none tmpfs 502M 96K 502M 1% /var/run
none tmpfs 502M 0 502M 0% /var/lock
none tmpfs 502M 0 502M 0% /lib/init/rw
none debugfs 19G 11G 7.8G 57% /var/lib/ureadahead/debugfs
:~$
3. fdisk
:~$ sudo fdisk /dev/sda
WARNING: DOS-compatible mode is deprecated. It's strongly recommended to
switch off the mode (command 'c') and change display units to
sectors (command 'u').
Command (m for help): c
DOS Compatibility flag is not set
Command (m for help): u
Changing display/entry units to sectors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a: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2610 cylinders, total 4194304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77544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2048 40105983 20051968 83 Linux
/dev/sda2 40108030 41940991 916481 5 Extended
/dev/sda5 40108032 41940991 916480 82 Linux swap / Solaris
Command (m for help): q
4. file
:~$ sudo file -s /dev/sda
/dev/sda: x86 boot sector; partition 1: ID=0x83, active, starthead 32, startsector 2048, 40103936 sectors; partition 2: ID=0x5, starthead 254, startsector 40108030, 1832962 sectors, code offset 0x63
kysnail@ubunkysnail:~$ sudo file -s /dev/sda1
/dev/sda1: Linux rev 1.0 ext4 filesystem data, UUID=4942da40-8a49-4bfd-9dc2-45c906d48413 (needs journal recovery) (extents) (large files) (huge files)
:~$
5. parted
:~$ sudo parted
GNU Parted 2.2
使用 /dev/sda
欢迎使用 GNU Parted! 输入 'help'可获得命令列表.
(parted) p
Model: VMware, VMware Virtual S (scsi)
磁盘 /dev/sda: 21.5G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分区表:msdos
数字 开始: End 大小 类型 文件系统 标志
1 1049kB 20.5GB 20.5GB primary ext4 启动
2 20.5GB 21.5GB 938MB extended
5 20.5GB 21.5GB 938MB logical linux-swap(v1)
(parted)
6. 查看 fstab
# /etc/fstab: static file system information.
#
# Use 'blkid -o value -s UUID' to print the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 for a device; this may be used with UUID= as a more robust way to name
# devices that works even if disks are added and removed. See fstab(5).
#
# <file system> <mount point> <type> <options> <mp> <pass>
proc /proc proc nodev,noexec,nosuid 0 0
# / was on /dev/sda1 ring installation
UUID=4942da40-8a49-4bfd-9dc2-45c906d48413 / ext4 errors=remount-ro,user_xattr 0 1
# swap was on /dev/sda5 ring installation
UUID=935fb95d-771f-448e-9d23-4820106e1783 none swap sw 0 0
/dev/fd0 /media/floppy0 auto rw,user,noauto,exec,utf8 0 0
⑵ Linux的根分区系统类型是什么
ext4
EXT4是第四代扩展文件系统(英语:Fourth extended filesystem,缩写为 ext4)是Linux系统下的日志文件系统,是ext3文件系统的后继版本。Ext4是由Ext3的维护者Theodore Tso领导的开发团队实现的,并引入到Linux2.6.19内核中。
从2006年6月份开始,开发人员决定把Ext4从Ext3中分离出来进行独立开发。Ext4的开发工作从那时起开始进行,但大部分Linux用户和管理员都没有太关注这件事情,直到2.6.19内核在2006年11月的发布。
Ext4第一次出现在主流内核里,但是它当时还处于试验阶段,因此很多人都忽视了它。2008年12月25日,Linux Kernel 2.6.28的正式版本发布。随着这一新内核的发布,Ext4文件系统也结束实验期,成为稳定版。
(2)linux分区类型扩展阅读
使用Linux,用户可以设置目录和文件的权限,以便允许或拒绝其他人对其进行访问。Linux目录采用多级树形结构,图1.1表示了这种树形等级结构。用户可以浏览整个系统,可以进入任何一个已授权进入的目录,访问那里的文件。
文件结构的相互关联性使共享数据变得容易,几个用户可以访问同一个文件。Linux是一个多用户系统,操作系统本身的驻留程序存放在以根目录开始的专用目录中,有时被指定为系统目录。图1.1中那些根目录下的目录就是系统目录。
Linux支持多用户,各个用户对于自己的文件设备有自己特殊的权利,保证了各用户之间互不影响。多任务则是现在电脑最主要的一个特点,Linux可以使多个程序同时并独立地运行。
⑶ 安装linux系统对硬盘分区时,必须有的两种分区类型是什么
安装Linux系统对硬盘分区时,必须有两种分区类型:根分区和交换分区。
根分区就是root分区,所有的东西都在这个分区内。/swap分区是交换分区,是一定磁盘空间(分区或文件),用于将部分内存中的数据换下来,以腾出内存空间用于其他需求。在一个系统中,物理内存快使用完时,操作系统会使用交换分区。
当系统内存紧张时,操作系统根据一定的算法规则,将一部分最近没使用的内存页面保存到交换分区,从而为需要内存的程序留出足够的内存空间;在swap中的内存页面被访问时,系统会将其重新载入到物理内存中去运行。
(3)linux分区类型扩展阅读
磁盘分区格式说明
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E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所以主分区从sdb1开始到sdb4,逻辑分区从sdb5开始,(逻辑分区永远从sdb5开始…)设备名可以使用fdisk–l查看。
在分区表所在的64bytes容量中,总共分为四组记录区,每组记录区记录了该区段的起始与结束的柱面号码。
假设上面的硬盘设备文件名为/dev/hda时, 那么这四个分区在Linux系统中的设备文件名如下所示,重点在于文件名后面会再接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与该分区所在位置有关:
1)、P1:/dev/hda1
2)、P2:/dev/hda2
3)、P3:/dev/hda3
4)、P4:/dev/hda4
由于分区表只有64bytes而已,最多只能容纳四个分区,这四个分区被称为主或扩展分区。
⑷ Ubuntu Linux分区类型默认的是
只有一个交换分区是swap,其余的现在都是ext4。
因为磁盘分区时最多只有一个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上可以划出若干个逻辑分区),如果扩展分区已经存在,自然就只有主分区可选了。
Linux管理文件的模式与windows不一样,是采用文件夹模式,在linux系统当中,新的硬盘加入也是以文件夹的方式挂载到主分区,而不是采用windows的分区模式,通常只能看到Ext4分区,看不到linux的引导分区和交换分区的。
(4)linux分区类型扩展阅读:
根据中央处理器架构划分,Ubuntu16.04支持i38632位系列、amd 64位X86系列、ARM系列及PowerPC系列处理器。由于不同的CPU实现的技术不同,体系架构各异,所以Ubuntu会编译出支持不同中央处理器类型的发行版本。
根据Ubuntu发行版本的用途来划分,可分为Ubuntu桌面版(Ubuntu Desktop)Ubuntu服务器版(Ubuntu Server)、Ubuntu云操作系统(Ubuntu Cloud)和Ubuntu移动设备系统(Ubuntu Touch)。Ubuntu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涵盖了IT产品的方方面面。
⑸ Linux的根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是什么
Linux的根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是ext3。
ext3是一个日志文件系统。系统使用了ext3文件系统后,即使在非正常关机后,系统也不需要检查文件系统。ext3文件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文件系统的完整性,避免了意外宕机对文件系统的破坏。
(5)linux分区类型扩展阅读
ext3的优点
1、可用性
除非发生硬件故障,即使非正常关机,ext3也不需要文件系统校验。这是因为数据是以文件系统始终保持一致方式写入磁盘的。在非正常关机后,恢复ext3文件系统的时间不依赖于文件系统的大小或文件数量,而依赖于维护一致性所需“日志”的大小。
2、数据完整性
使用ext3文件系统,在非正常关机时,数据完整性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3、速度
ext3常常快于ext2(高数据流),这是因为ext3的日志功能优化硬盘磁头的转动。
4、易于迁移
可以不重新格式化硬盘,并且很方便的从ext2迁移至ext3而享受可靠的日志文件系统的好处。
⑹ linux系统的磁盘分区有哪几种
1、/分区。用于存储系统文件。
2、swap,即交换分区,也是一种文件系统,它的作用是作为Linux的虚拟内存。在Windows下,虚拟内存是一个文件:pagefile.sys;而Linux下,虚拟内存需要使用独立分区,这样做的目的据说是为了提高虚拟内存的性能。
3、/home:是用户文件夹所在的地方。如果独立划分/home,即使Ubuntu不能启动,也可以用Live CD启动来取得自己的文件资料。
4、/boot: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
⑺ linux分区格式有哪些
1、Ext2:是GNU/Linux系统中标准的文件系统。这是Linux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件系统,它是专门为Linux设计的,拥有极快的速度和极小的CPU占用率,既可以用于标准的块设备,也被应用在软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上。
2、Ext3:Ext3是一种日志文件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它会将整个磁盘的写入动作完整的记录在磁盘的某个区域上,以便有需要时回溯追踪。当在某个过程中断时,系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直接回溯并重整中断的部分,重整速度相当快。
3、Linux Swap:它是Linux中一种专门用于交换分区的Swap文件系统。Linux是使用这一整个分区作为交换空间,一般这个Swap格式的交换分区是主内存的2倍,在内存不够时,Linux会将部分数据写到交换分区上。
4、VFAT:也叫作长文件名系统,这是一个与Windows系统兼容的Linux文件系统,支持长文件名,可以作为Windows与Linux交换文件的分区。
⑻ linux操作系统的分区有哪些种类各分区主要作用是什么
Linux下一切都是文件,不存在分区的概念,在Linux下说的分区只是磁盘管理和数据组织的需要。Linux使用标准的目录结构,在安装的时候,安装程序就已经为用户创建了文件系统和完整而固定的目录组成形式,并指定了每个目录的作用和其中的文件类型。
/根目录
┃
┏━━┳━━━┳━━━┳━━━╋━━━┳━━━┳━━━┳━━━┓
┃ ┃ ┃ ┃ ┃ ┃ ┃ ┃ ┃
bin home dev etc lib sbin tmp usr var
┃ ┃
┏━┻━┓ ┏━━┳━━┳━━┳━┻━┳━━┓
┃ ┃ ┃ ┃ ┃ ┃ ┃ ┃
rc.d cron.d X11R6 src lib local man bin
┃
┏━━━┳━━┳━┻━┳━━━┓
┃ ┃ ┃ ┃ ┃
init.d rc0.d rc1.d rc2.d …… linux bin lib src
Linux采用的是树型结构。最上层是根目录,其他的所有目录都是从根目录出发而生成的。微软的DOS和windows也是采用树型结构,但是在 DOS和 windows中这样的树型结构的根是磁盘分区的盘符,有几个分区就有几个树型结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但是在linux中,无论操作系统管理几个 磁盘分区,这样的目录树只有一个。从结构上讲,各个磁盘分区上的树型目录不一定是并列的。
如果这样讲不好理解的话,我来举个例子:
有一块硬盘,分成了4个分区,分别是/;/boot;/usr和windows下的fat
对于/和/boot或者/和/usr,它们是从属关系;对于/boot和/usr,它们是并列关系。
如果我把windows下的fat分区挂载到/mnt/winc下,(挂载??哦,别急,呵呵,一会就讲,一会就讲。)那么对于/mnt/winc和/usr或/mnt/winc和/boot来说,它们是从属于目录树上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分支。
因为linux是一个多用户系统,制定一个固定的目录规划有助于对系统文件和不同的用户文件进行统一管理。但就是这一点让很多从windows转到linux的初学者感到头疼。下面列出了linux下一些主要目录的功用。
/bin 二进制可执行命令
/dev 设备特殊文件
/etc 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
/etc/rc.d 启动的配置文件和脚本
/home 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如用户user的主目录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
/lib 标准程序设计库,又叫动态链接共享库,作用类似windows里的.dll文件
/sbin 系统管理命令,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公用的临时文件存储点
/root 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呵呵,特权阶级)
/mnt 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系统非正常关机而留下“无家可归”的文件(windows下叫什么.chk)就在这里
/proc 虚拟的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var 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区,比方说各种服务的日志文件
/usr 最庞大的目录,要用到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在这个目录。其中包含:
/usr/X11R6 存放X window的目录
/usr/bin 众多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的一些管理程序
/usr/doc linux文档
/usr/include 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头文件
/usr/lib 常用的动态链接库和软件包的配置文件
/usr/man 帮助文档
/usr/src 源代码,linux内核的源代码就放在/usr/src/linux里
/usr/local/bin 本地增加的命令
/usr/local/lib 本地增加的库
二 、linux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指文件存在的物理空间,linux系统中每个分区都是一个文件系统,都有自己的 目录层次结构。linux会将这些分属不同分区的、单独的文件系统按一定的方式形成一个系统的总的目录层次结构。一个操作系统的运行离不开对文件的操作, 因此必然要拥有并维护自己的文件系统。
Llinux文件系统使用索引节点来记录文件信息,作用像windows的文件分配表。
索引节点是一个结构,它包含了一个文件的长度、创建及修改时间、权限、所属关系、磁盘中的位置等信息。 一个文件系统维护了一个索引节点的数组,每个文件或目录都与索引节点数组中的唯一一个元素对应。系统给每个索引节点分配了一个号码,也就是该节点在数组中 的索引号,称为索引节点号。
linux文件系统将文件索引节点号和文件名同时保存在目录中。所以,目录只是将文件的名称和它的索引节点号结合在一起的一张表,目录中每一对文件名称和索引节点号称为一个连接。
对于一个文件来说有唯一的索引节点号与之对应,对于一个索引节点号,却可以有多个文件名与之对应。因此,在磁盘上的同一个文件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去访问它。
可以用ln命令对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再建立一个新的连接,而不复制文件的内容。连接有软连接和硬连接之分,软连接又叫符号连接。它们各自的特点是:
硬连接:原文件名和连接文件名都指向相同的物理地址。
目录不能有硬连接;硬连接不能跨越文件系统(不能跨越不同的分区)
文件在磁盘中只有一个拷贝,节省硬盘空间;
由于删除文件要在同一个索引节点属于唯一的连接时才能成功,因此可以防止不必要的误删除。
符号连接:用ln -s命令建立文件的符号连接符号连接是linux特殊文件的一种,作为一个文件,它的数据是它所连接的文件的路径名。类似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
可以删除原有的文件而保存连接文件,没有防止误删除功能。
这一段的的内容过于抽象,又是节点又是数组的,我已经尽量通俗再通俗了,又不好加例子作演示。大家如果还是云里雾里的话,我也没有什么办法了,只有先记住,日后在实际应用中慢慢体会、理解了。这也是我学习的一个方法吧。
三 、挂载文件系统
由上一节知道,linux系统中每个分区都是一个文件系统,都有自己的目录层次结构。linux会将这些分属不同分区的、单独的文件系统按一定的方式形成一个系统的总的目录层次结构。这里所说的“按一定方式”就是指的挂载。
将一个文件系统的顶层目录挂到另一个文件系统的子目录上,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称为挂载。把该子目录称为挂载点。
注意:
1、挂载点必须是一个目录。
2、一个分区挂载在一个已存在的目录上,这个目录可以不为空,但挂载后这个目录下以前的内容将不可用。
对于其他操作系统建立的文件系统的挂载也是这样。但是需要理解的是:光盘、软盘、其他操作系统使用的文件系统的格式与linux使用的文件系统格式是不一 样的。光盘是ISO9660;软盘是fat16或ext2;windows NT是fat16、NTFS;windows98是fat16、fat32;windows2000和windowsXP是fat16、fat32、 NTFS。挂载前要了解linux是否支持所要挂载的文件系统格式。
⑼ linux分区格式有哪些
linux分区格式详解:
Ext2:
Ext2是GNU/Linux系统中标准的文件系统。这是Linux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件系统,它是专门为Linux设计的,拥有极快的速度和极小的CPU占用率。Ext2既可以用于标准的块设备(如硬盘),也被应用在软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上。
Ext3:
Ext3是Ext2的下一代,也就是保有Ext2的格式之下再加上日志功能。Ext3是一种日志式文件系统(Journal File System),最大的特点是:它会将整个磁盘的写入动作完整的记录在磁盘的某个区域上,以便有需要时回溯追踪。当在某个过程中断时,系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直接回溯并重整被中断的部分,重整速度相当快。该分区格式被广泛应用在Linux系统中。
Linux swap:
它是Linux中一种专门用于交换分区的swap文件系统。Linux是使用这一整个分区作为交换空间。一般这个swap格式的交换分区是主内存的2倍。在内存不够时,Linux会将部分数据写到交换分区上。
VFAT:
VFAT叫长文件名系统,这是一个与Windows系统兼容的Linux文件系统,支持长文件名,可以作为Windows与Linux交换文件的分区。
⑽ Linux系统分区是什么格式的
主分区是Ext4格式,另一个SWAP分区格式。
1、linux最少需要两个分区,主分区是Ext4格式,另一个SWAP分区格式。
2、新版的linux在安装时一般会需要3个分区:
第一个是引导分区,用来安装UEFI等引导信息,通常用Ext2、Ext4的格式;
第二个就是安装系统和储存文件的Ext4格式分区;
第三个就是专用于与内存交换数据和作为缓存使用的SWAP分区。
3、Linux管理文件的模式与windows不一样,是采用文件夹模式,在linux系统当中,新的硬盘加入也是以文件夹的方式挂载到主分区,而不是采用windows的分区模式,通常只能看到Ext4分区,看不到linux的引导分区和交换分区的。
(10)linux分区类型扩展阅读:
安装Linux时,默认分为三个区,分别是/boot分区、根分区和swap分区.这三个分区分别对应的盘符是hda1、hda2、hda3。
1、boot分区
该分区对应于/boot目录,约100MB,该分区存放Linux的Grub(bootloader)和内核源码。用户可通过访问/boot目录来访问该分区,换句话说,用户对/boot目录的操作就是操作该分区。
2、swap分区
该分区没有对应的目录,故用户无法访问。
Linux下的swap分区即为虚拟内存,虚拟内存用于当系统内存空间不足时,先将临时数据存放在swap分区,等待一段时间后,然后再将数据调入到内存中执行,所以说,虚拟内存只是暂时存放数据,在该空间内并没有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