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防脱库
Ⅰ 拖库的防止拖库
第一,分级管理密码,重要帐号(如常用邮箱、网上支付、聊天帐号等)单独设置密码。
第二,定期修改密码,可有效避免网站数据库泄露影响到自身帐号;
第三,工作邮箱不用于注册网络帐号,以免密码泄露后危及企业信息安全。
第四,网站数据库加密保护
第五,网站漏洞检测、网站挂马实时监控、网站篡改实时监控
第六,不让电脑自动“保存密码”,不随意在第三方网站输入帐号和密码;即便是个人电脑,也要定期在所有已登录站点手动强制注销进行安全退出
Ⅱ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安全措施有哪些
方法一、数据库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可以有效防止数据库信息失密性的有效手段。通常加密的方法有替换、置换、混合加密等。虽然通过密钥的保护是数据库加密技术的重要手段,但如果采用同种的密钥来管理所有数据的话,对于一些不法用户可以采用暴力破解的方法进行攻击。
但通过不同版本的密钥对不同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的话,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库数据的安全强度。这种方式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在解密时必须对应匹配的密钥版本,加密时就尽量的挑选最新技术的版本。
方法二、强制存取控制
为了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通常采取的是强制存取检测方式,它是保证数据库系统安全的重要的一环。强制存取控制是通过对每一个数据进行严格的分配不同的密级,例如政府,信息部门。在强制存取控制中,DBMS所管理的全部实体被分为主体和客体两大类。主体是系统中的活动实体,它不仅包括DBMS 被管理的实际用户,也包括代表用户的各进程。
客体是系统中的被动实体,是受主体操纵的,包括文件、基表、索引、视图等等。对于主体和客体,DBMS 为它们每个实例(值)指派一个敏感度标记。主客体各自被赋予相应的安全级,主体的安全级反映主体的可信度,而客体的安全级反映客体所含信息的敏感程度。对于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可以通过强制存取控制策略进行防范。但强制存取控制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攻击的问题,但可以有从较高安全性级别程序向较低安全性级别程序进行信息传递。
方法三、审计日志
审计是将用户操作数据库的所有记录存储在审计日志(Audit Log)中,它对将来出现问题时可以方便调查和分析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系统出现问题,可以很快得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时间、内容以及相关的人。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上看,目前通过存取控制、数据加密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保护是不够的。因此,作为重要的补充手段,审计方式是安全的数据库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数据库系统的最后一道重要的安全防线。
Ⅲ 数据库安全的防护手段
Xsecure产品系列实现对数据库的全方位防护 ,需要覆盖数据库的事前、事中、事后安全;覆盖数据库应用安全、维护安全、使用安全和存储安全;是最全面的数据库防泄露产品。 数据库漏洞扫描系统Xsecure-DBScan ,是一款帮助用户对当前的数据库系统进行自动化安全评估的专业软件,能有效暴露当前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问题,提供对数据库的安全状况进行持续化监控,帮助用户保持数据库的安全健康状态。
发现外部黑客攻击漏洞,防止外部攻击:实现非授权的从外到内的检测;模拟黑客使用的漏洞发现技术,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对目标数据库的安全性作深入的探测分析;收集外部人员可以利用的数据库漏洞的详细信息。分析内部不安全配置,防止越权访问:通过只读账户,实现由内到外的检测;提供现有数据的漏洞透视图和数据库配置安全评估;避免内外部的非授权访问。
监控数据库安全状况,防止数据库安全状况恶化:对于数据库建立安全基线,对数据库进行定期扫描,对所有安全状况发生的变化进行报告和分析。 操作系统中的对象一般情况下是文件,而数据库支持的应用要求更为精细。通常比较完整的数据库对数据安全性采取以下措施:
(1)将数据库中需要保护的部分与其他部分相隔。
(2)采用授权规则,如账户、口令和权限控制等访问控制方法。
(3)对数据进行加密后存储于数据库。 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数据库系统能尽快恢复数据库系统运行时出现的故障,可能是物理上或是逻辑上的错误。比如对系统的误操作造成的数据错误等。
Ⅳ 三步走提高数据库安全防护
三步走提高数据库安全防护
数据库,作为一种数据的结合体,由于它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必将成为未来企业甚至是国家最常使用的数据集合存在形式,对于它的防护,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做到缜密而又细致的防护才能避免这个数据堡垒从内部崩塌。同时对于那些敏感的数据,采用具有本源防护效果的加密软件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信息时代,我们的身边充斥各种数据。在信息处理终端和传输、交流的互联网上,数据更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在数据中,有一种综合体,它是数据的堡垒,同时也是个人、企业甚至是国家最依赖的数据综合体——数据库。数据库的形成让人们调用数据,处理数据、分类数据变得更容易。而数据库的重要性也使得它的防护变得异常重要。
数据泄漏的安全问题正迅速增长
据统计,发生在2012年的数据泄露事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共计1428起。然而,就在三年之前,此类事件只有727起。
很显然,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各类机构如今更容易遭遇大规模数据泄露的侵袭。原因何在?越来越多的数据以在线形式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从而更加容易被访问。黑客们在获取数据方面变得更加成熟与有效。与此同时,网络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容易被渗透。为了保护数据,各个机构需要掌握更多安全知识并付出更多努力。
意图染指数据库的犯罪份子正蠢蠢欲动
对于网络犯罪分子来说,数据库(包括结构化数据)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猎物。对于心怀不轨的人们来说,安全性不足的数据库能够让他们梦想成真。然而,遭遇数据泄露的机构面对的却是一场成本高昂的可怕的噩梦。在保护重要数据方面,很多机构并不完全了解自己掌握哪些数据、如何储存、数据动向及其使用者的情况。最近一份数据泄露调查报告显示,92% 以上记录在案的数据泄露事件都与数据库有关。
数据库本身的性能问题导致了安全防护优先级的“不被重视”
将数据库安全搁置在优先名单最下方的合理原因有很多。数据库的可用性要求非常高,因此补丁周期很长而且对于传统的 DBA (数据库管理) 安全软件不甚友好。理想的安全解决方案需要有效保护结构化数据并且不能对数据功能与可用性造成明显的影响。
而一个几乎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人们未能了解机密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从而有效预防各类数据损失。很多 DLP(数据丢失防护)解决方案能够处理数据库中储存的结构数据格式,例如社会保险或银行账户号码。然而,健康记录或病例这样的自定义数据格式怎么办?诸如电邮、文本、PDF 与图形等非结构性敏感数据的快速增长更是造成了严峻的挑战。2011 IDC 研究表明,非结构化数据的增速超过了结构化数据并且将在未来十年内占到所有数据的 90%。此类数据在企业内部流转并且经过多种设备进行储存与访问。
数据库的监管力度问题也是一大隐患
有时候,人们很难确定敏感数据是否遭遇了危险或者流转到了何地。机密数据的拷贝份量往往超过组织所知晓的数字。数据库经常被拷贝后用于测试与研发并且添加或升级新代码。
这些数据库在哪里?它们是否打上了补丁或者经过了升级?漫不经心的安全操作可能使得人们无法有效追查此类情况。了解数据库弱点的网络犯罪分子能够利用这些恶意数据库发起网络攻击。
“任谁可以访问数据库”成了数据安全问题的症结之一
另外一个被人们忽视的数据安全问题就是数据访问——什么人可以访问数据,他们如何使用数据。如今,重要数据可供员工与“值得信任”的他人使用:合约商、供应商与合作伙伴。大家都希望可以随时在任何地方访问数据。通常,DBA (数据库管理员)为用户提供授权,而后者就能够接触到工作所需以外的更多信息。更为理想的数据安全需要采用“最少权限”原则——也就是根据角色或工作职能需要来授予权限。
专家支招 三步走提高数据库安全防护
【发现】对于 DLP(数据丢失防护)来说,首先,数据发现至关重要。这其中包括确定文件所有人以及他们掌握文件的原因和使用方法。确认文件使用者以及文件是否得到保护的最佳方法就是扫描服务器、数据库、硬盘与网络设备。这样便可以知道数据在网络中的生成、储存、访问、更改与传送的方法,进而探测、识别、分析与了解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的情况。
【分级】其次,必须通过政策与控制找到储存在资料库中的静态数据并且对其进行分级与保护。高级数据库探查软件能够搜索整个网络从而找到数据生产情况与恶意数据库并扫描资料库。人们应该定期进行网络扫描,从而查找那些违反政策规定的行为并且发送警报以立刻进行纠正。能够对数据进行索引与分级的解决方案使得人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去询问与了解敏感数据及其使用情况、所有者、储存地与扩增情况。此外,数据库中的数据应该得到加密与备份。
【防护】我们还需要明白那些在网络中流转的动态数据也是有效数据探查的重要内容。捕捉技术能够收集与记录数周、甚至数月的网络流量。它们分析数据类型从而确定标准数据与专有数据,然后制定有效的政策以防止和控制数据内容流传到网络之外。如果想要防止内部人士恶意破坏网络,那么就必须要对数据进行加密。当设备损失或失窃时,还要防止他人进行未授权访问。
对于数据库或者数据本身来说,各种防护策略最好的选择就是加密。因为加密的特殊性,数据即使由于种种原因泄漏,加密防护依然存在,真实内容也不会暴露,可以说是一种彻底、长久的防护之法。在现今多样的安全环境和防护需求的背景下,使用国际先进的多模加密技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Ⅳ 常用的数据库安全技术有哪些
1)用户标识和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咱勺名字或身份。每次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的使用权。
(2)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权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例如C2级中的自主存取控制(I)AC),Bl级中的强制存取控制(M.AC)。
(3)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4)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人审计日志中,DBA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5)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得不知道解密算法的人无法获知数据的内容。
Ⅵ 什么是撞库
撞库是黑客通过收集互联网已泄露的用户和密码信息,生成对应的字典表,尝试批量登陆其他网站后,得到一系列可以登录的用户。很多用户在不同网站使用的是相同的账号密码,因此黑客可以通过获取用户在A网站的账户从而尝试登录B网址,这就可以理解为撞库攻击。
撞库可采用大数据安全技术来防护,比如:用数据资产梳理发现敏感数据,使用数据库加密保护核心数据,使用数据库安全运维防运维人员撞库攻击等。
提及撞库,不能不说拖库和洗库,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拖库是指黑客入侵有价值的网络站点,把注册用户的资料数据库全部盗走的行为,因为谐音,也经常被称作脱裤,360的库带计划,奖励提交漏洞的白帽子,也是因此而得名。在取得大量的用户数据之后,黑客会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黑色产业链将有价值的用户数据变现,这通常也被称作洗库。最后黑客将得到的数据在其它网站上进行尝试登陆,叫做撞库,因为很多用户喜欢使用统一的用户名密码,撞库也可以使黑客收益颇丰。
Ⅶ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数据库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可以有效防止数据库信息失密性的有效手段。通常加密的方法有替换、置换、混合加密等。虽然通过密钥的保护是数据库加密技术的重要手段,但如果采用同种的密钥来管理所有数据的话,对于一些不法用户可以采用暴力破解的方法进行攻击。
但通过不同版本的密钥对不同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的话,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库数据的安全强度。这种方式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在解密时必须对应匹配的密钥版本,加密时就尽量的挑选最新技术的版本。强制存取控制
为了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通常采取的是强制存取检测方式,它是保证数据库系统安全的重要的一环。强制存取控制是通过对每一个数据进行严格的分配不同的密级,例如政府,信息部门。在强制存取控制中,DBMS所管理的全部实体被分为主体和客体两大类。主体是系统中的活动实体,它不仅包括DBMS 被管理的实际用户,也包括代表用户的各进程。
客体是系统中的被动实体,是受主体操纵的,包括文件、基表、索引、视图等等。对于主体和客体,DBMS 为它们每个实例(值)指派一个敏感度标记。主客体各自被赋予相应的安全级,主体的安全级反映主体的可信度,而客体的安全级反映客体所含信息的敏感程度。对于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可以通过强制存取控制策略进行防范。但强制存取控制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攻击的问题,但可以有从较高安全性级别程序向较低安全性级别程序进行信息传递。审计日志
审计是将用户操作数据库的所有记录存储在审计日志(Audit Log)中,它对将来出现问题时可以方便调查和分析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系统出现问题,可以很快得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时间、内容以及相关的人。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上看,目前通过存取控制、数据加密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保护是不够的。因此,作为重要的补充手段,审计方式是安全的数据库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数据库系统的最后一道重要的安全防线。
Ⅷ “脱库”什么意思
脱库的意思为:是指黑客入侵有价值的网络站点,把注册用户的资料数据库全部盗走的行为。
一、脱拼音:tuō
释义:
1.(皮肤、毛发等)脱落:~皮。~毛。爷爷的头发都~光了。
2.取下;除去:~鞋。~脂。~色。
3.脱离:逃~。摆~。~险。~缰之马。
4.漏掉(文字):~误。这一行里~了三个字。
5.轻率;轻慢:轻~。~易(轻率,不讲究礼貌)。
6.或许:~有不测。
7.倘若:~有遗漏,必致误事。
8.姓。
二、库拼音: kù
释义:
1.储存大量东西的建筑物:水~。材料~。入~。
2.(Kù)姓。
3.库仑的简称。电流强度为1安时,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1库。
(8)数据库防脱库扩展阅读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脱掉[tuō diào]
取下,除去衣服等。
2.超脱[chāo tuō]
不拘泥成规、传统、形式等:性格~。他的字不专门学一家,信笔写来,十分~。
3.洒脱[sǎ tuō]
(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
4.逃脱[táo tuō]
逃离(险地);逃跑:从虎口中~出来。刚抓住的逃犯又~了。
5.脱缰[tuō jiāng]
[马]失去控制。
Ⅸ 怎么维护数据库 防止核心存储过程被篡改
解决方法:可以在表中加一个MD5的字段,这个字段的值是表中几个主要字段+随机数组合起来通过MD5加密的方式加密后的字符串,获取数据时校验MD5的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表示数据被非法篡改了,反之则数据正常。同时修改数据的时候需要更新MD5的值。
Ⅹ 如何对数据库进行安全防护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保护:
1、使用安全的密码策略
2、使用安全的帐号策略
3、加强数据库日志的记录
4、管理扩展存储过程
5、使用协议加密
6、不要让人随便探测到你的TCP/IP端口
7、修改TCP/IP使用的端口
8、拒绝来自1434端口的探测
9、对网络连接进行IP限制
10、安装数据库审计系统(例如:昂楷数据库审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