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linux分区方案linux

linux分区方案linux

发布时间: 2022-11-14 06:24:26

Ⅰ 简述安装linux操作系统时的分区方案

Linux经典的分三个区
/boot 存系统启动文件50M 足够
/ 根目录
Swap 交换分区,类似windows的虚拟内存,内存不够时使用,一般为内存的1•5到2倍

你也可以在安装时让Linux自动分区,学习一下他的逻辑卷管理

Ⅱ 关于安装linux时要怎么分区的考虑的参考方式

Linux系统分区的基本要求:
1、至少要有一个根(/)分区,用来存放系统文件及程序。其大小至少在5GB以上。
2、要有一个swap(交换)分区,它的作用相当于Windows里的虚拟内存,swap分区的大小一般为物理内存容量的1.5倍(内存<8G)。但当系统物理内存大于8GB时,swap分区配置8-16GB即可,太大无用,浪费磁盘空间。swap分区不是必须的,但是大多数情况还是设置比较好,个别企业的数据库应用场景不分swap。
3、/boot分区,这是Linux系统的引导分区,用于存放系统引导文件,如Linux内核等。所有文件的总大小一般只有几十MB,并且以后也不会增大太多。因此,该分区可以设置位100~200MB,这个分区也不是必须的。
企业生产场景中Linux系统的分区方案:
方案1:网站集群架构中的某个节点服务器,即数据有多份或者数据不重要的服务器,建议的分区方案如下:
/boot:设置位100~200MB。
/swap:物理内存的1.5倍,当内存大于等于8GB时,给8-16GB即可
/:剩余硬盘空间大小(/usr,/home,/var等分区和/共用一份分区,这相当于在Windows系统中的C盘一样,所有数据和系统文件都放在了一起)
方案2:数据库及存储角色的服务器,即有大量重要数据的业务,建议分区方案如下:
/boot:设置为100~200MB。
/:大小设置为50~200GB,只存放系统相关文件,网站业务数据不放在这里。
/data:剩余硬盘空间大小,放数据库及存储重要数据的,data的名称也可以起别的名字。
提示:本方案其实就是把重要数据单独分区,便于备份和管理
方案3:大网站或门户级别企业的分区思路
/boot:设置为100MB
swap:物理内存的1.5倍,当内存大于等于8GB时,给8-16GB即可
/:大小设置为50~200GB,只存放系统相关文件,网站业务数据不放在这里。
剩余空间保留,不再进行分区,将来分配给部门,由他们自己根据需求再分~
提示:此种分区方案更灵活,比较适合业务线比较多需求不确定的大企业使用。

Ⅲ linux如何分区合适

那看你用做什么了。

linux分区一般没有定数,

只要空间够用怎么分都行。

一般三个分区

跟目录/, 引导分区/boot,交换分区swap

一般/boot分区100M就够了,swap没有定数,说是1.5到2倍内存大小,不过一般和内存一样大就行了。

剩下的都给/分区。

如果是多个用户的话,为了保护用户的数据,给/home单独一个分区。

10G应该就够了。

如果是单用户做桌面版的话,

分区最简单,一个swap分区,一个/就够了,最多加一个/boot

这样好处就是不用考虑具体分区的分配空间,所有东西都弄一起。

如果是服务器,/boot分区100M,其他分区大小不好给出来。总之/usr,/var,/opt这三个分区最占空间,给这三个分区尽量分配更大的空间。其他的分区自己斟酌。

Ⅳ Linux下如何分区

方案一:“标准”方案(现在硬盘都是TB的,这里以最基本的分区大小来说明)

/根分区:8G
SWAP交换分区:2G
/BOOT引导分区:100m
/USR分区:7G
/HOME分区:8G

说明:
/ 8G 其实6G这样子就够用了,不过还是要留一些冗余,比如有些软件默认就安装在这里了,或者是临时将某些文件放在桌面(假如您在ROOT下)因此还是建议8G。当然现在硬盘越来越大,基本没有太多讲究。

SWAP 2G 临时分区,最大值也就是2G了,如果您的物理内存足够大,比如512M或者1G以上,SWAP可以设置得小一点。通常就是将它设置成最大值了,当然现在物理内存基本是1块钱1MB,8G、16G的都很常见,基本原则是物理内存超过8G,如果做服务器,交换分区则要8G以上。

/BOOT 100M 这个BOOT分区通常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分区的,如果您仅仅是实验的话,就不一定需要单独划分。但是要记住,在单独的LINUX系统中,这个分区最好是独立的。

/USR 7G 准确的说7G可能有点小了,如果您需要用到MYSQL服务的话。这里通常是放程序文件的地方,有些数据库比如MYSQL不特意指定数据库存放路径的话也是放在这里。因此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这个区的大小。

/HOME 8G您说到需要放置一些音乐文件什么的,因此这个区相应的划分得大一点。您可以根据您的空间总量来确定这个区的大小

方案二 “极端”方案

先确定您在/HOME下大概需要多少空间,然后将剩余的空间全部分配给/
或者您不能确定,那么请将所有的空间都分配给/

Ⅳ Linux 磁盘分区详解

Linux 系统中所有的硬件设备都是用文件的形式来表示和使用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使用某个硬件设备首先你就需要将其挂载到某个目录下面,通过对这个目录的操作来操作设备;如果不挂载,通过Linux系统中的图形界面系统可以查看找到硬件设备,但命令行方式无法找到。

并不是根目录下任何一个目录都可以作为挂载点,由于挂载操作会使得原有目录中文件被隐藏,因此根目录以及系统原有目录都不要作为挂载点,会造成系统异常甚至崩溃,挂载点最好是新建的空目录

磁盘也是一样的,磁盘的文件是存放在 /dev 目录下,磁盘设备文件的命名规则为:

常见的主设备号有:sd,hd;它们是代表的不同的磁盘类型: sd 代表的 IDE 硬盘, hd 代表的是 SCSI 硬盘

次设备号就是同一类型设备的次序,用 [a-z] 来表示, /dev/sda 表示第一块 IDE 类型的磁盘, /dev/sdb 表示第二块 IDE 类型的磁盘

磁盘分区编号,每一块磁盘都会被划分为多个磁盘分区(这个下面会介绍),每一个分区都会有一个编号,比如: /dev/sda1 表示这是该磁盘的第一个分区,以此类推

在 Linux 中,每一个硬盘设备都只能划分四个主分区;若是划分了一个扩展分区那最多可以划分三个主分区;可以表示为:

主分区加扩展分区最多只有四个;可以全部划分为主分区,也可以之划分一个主分区;但是扩展分区最多只有一个;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使用的,还有进一步划分为逻辑分区才能使用;一个扩展分区可以划分为多个逻辑分区;

主分区的分区编号是:1,2,3,4;从扩展分区划分出来的逻辑分区的编号是从 5 开始,以次累加

这跟系统启动有关系;当你启动电脑时,首先就会加载 BIOS 信息,这里面包含了 Cpu 和其他硬件设备的信息;找到它计算机就知道怎么启动了

接下来,它会去找 MBR(Master Boot Record) ,也就是主引导记录;为了方便 BIOS 的查找,所以就会把它放在磁盘上第0磁道上的第一个扇区中,磁盘中每个扇区有 512 字节;虽然只有这么大一点,但是要存三部分信息:

磁盘分区表总共只有 64 字节,而每个分区信息占 16 个字节,所以就只能有四个主分区了

这应该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了,一开始只有四个分区,后来发现四个分区不够用,就引入了扩展分区,而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它必须再划分为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的数量可以是任意多个。

对用户而言,主分区和逻辑分区使用起来没有任何的区别,同时还能够达到无限分区的目的

我想很多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再了解了之后才发现磁盘分区还是有很多的好处的。具体例子:

现在给你一个仓库,你打算存放快递,一开始你一股脑的把所有的快递直接放进去,等到别人来取快递的时候你就发愁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快递得找到啥时候啊

所以你打算开始分区管理,因为你代理了中通,圆通,百世等好几个快递,所以你打算按照不同的快递分为三个货架;

过一段时间发现同一种快递如果量大的时候还是会混乱;因此你又想了个办法就是按照日期给快递编号,然后按照不同的日期将货架分为多层,每一层存放某一天的快递,同时你又找了个表记录了每个分区快递存放的位置,这大大增加了存取的效率

磁盘分区的目的,

Linux 常见目录:

一般要是新手,可以只建立两个分区:

这种分区方式比较简单,如果只是测试可以用这种;要是想当成一个常用的系统,就需要更细一点划分了,常用的分区方案如下(假如有磁盘有100G):

Ⅵ linux系统的磁盘分区有哪几种

1、/分区。用于存储系统文件。
2、swap,即交换分区,也是一种文件系统,它的作用是作为Linux的虚拟内存。
在Windows下,虚拟内存是一个文件:pagefile.sys;而Linux下,虚拟内存需要使用独立分区,这样做的目的据说是为了提高虚拟内存的性能。
3、/home:是用户文件夹所在的地方。如果独立划分/home,即使Ubuntu不能启动,也可以用Live CD启动来取得自己的文件资料。
4、/boot: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
在很多老旧的教程中,都会让用户在/boot目录上挂载一个大小为100MB左右的独立分区,并推荐把该/boot放在硬盘的前面——即1024柱面之前。事实上,那是Lilo无法引导1024柱面后的操作系统内核的时代的遗物了。当然,也有人说,独立挂载/boot的好处是可以让多个Linux共享一个/boot。
其实,无论是基于上述的哪种理由,都没有必要把/boot分区独立出来。首先,Grub可以引导1024柱面后的Linux内核;其次,即使是安装有多个Linux,也完全可以不共享/boot。因为/boot目录的大小通常都非常小,大约20MB,分一个100MB的分区无疑是一种浪费,而且还把把硬盘分的支离破碎的,不方便管理。另外,如果让两个Linux共享一个/boot,每次升级内核,都会导致Grub的配置文件冲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不独立/boot分区仅仅占用了根目录下的大约20MB左右的空间,根本不会对根目录的使用造成任何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硬盘容量的增大,无法引导Linux内核的现象再次出现,这也就是着名的137GB限制。很遗憾,Grub是无法引导137GB之后的分区中的Linux内核的。如果你不巧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就要考虑把/boot独立挂载到位于137GB前方的独立分区中,或者索性就把 Linux的分区都往前移动,让根目录所在分区位于137GB之前。
5、/usr/local:是 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
建议把/opt,/usr或/usr/local独立出来的教程,基本上也是非常老的了。使用Ubuntu时,我们一般都是使用系统的软件包管理器安装软件,很少自己编译安装软件。而建议独立/usr,/opt,/usr/local的理由无非是为了重装系统时不再重新编译软件而直接使用早先编译的版本。不过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这个建议通常是没有意义的。
6、/var: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
7、/tmp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
建议把/var和/tmp独立出来的教程通常是面向服务器的。因为高负载的服务器通常会产生很多日志文件、临时文件,这些文件经常改变,因此把/var,/tmp独立出来有利于提高服务器性能。但如果你用Ubuntu是做桌面的,或从来不关心过系统日志这东西,就没有必要独立的为/var和/tmp挂载分区。

还有些老旧的教程中建议把Linux安装在主分区中,或在/boot下挂载一个主分区。事实上,这也是不需要的。Linux的所有分区都可以位于逻辑分区中。所以请放心的把Linux安装在逻辑分区中吧。

---

Linux的文件系统(分区格式)主要有ext3、ReiserFS、XFS、JFS等。同时Linux也可以读写使用FAT、FAT32和NTFS文件系统的分区。

Ubuntu默认的文件系统是ext3。

或许有人会告诉你其他文件系统会有什么什么优点,ext3会有什么什么不好,但如果你对文件系统并不了解的话,我的建议就是使用默认的ext3,默认的设置可能不一定是性能最好的,但对普通用户一定是最稳定最安全最适合的。

最大分区大小:ext3是4TB,ReiseFS是16TB。FAT32在Windows XP和Windows 2000里的最大分区是32GB;而Linux中的FAT32则可以支持到2TB。
最大文件大小:ext3是2GB-4GB,ReiseFS是8TB,FAT32是4GB。

---

如果你准备在硬盘里只安装Ubuntu一个操作系统的话,建议你采用三分区方案:
1)“/”分区:使用ext3文件系统;分区容量为10GB-15GB。
2)“swap”分区:用于交换空间。内存小于或等于 512MB,swap分区容量为内存大小的2倍;内存大于512MB的,swap分区容量等于内存大小。
3)“/home”分区:使用ext3文件系统;分区容量为“/”和“swap”以外的剩余空间

在linux系统中至少必须有两个挂载点(磁盘分区),分别是 / 及 swap ,其余是否要将其他的挂载点独立分割出来则视你的规划需求而定。可参考以下建议:

swap的大小约等同你的内存大小,或稍大

初次接触的新手或硬盘空间有限 Desktop的安装建议:
挂载点 装置 说明
/ /dev/hda1 可用空间 - swap大小后的所有空间
swap /dev/hda2 大约内存大小 建议至少512Mb

高级用户 Desktop的安装建议:
挂载点 装置 说明
/ /dev/hda1 15G
/home /dev/hda2 最大的剩余空间
/boot /dev/hda3 128MB左右
swap /dev/hda5 大约内存大小(建议至少512MB)

高级用户 Server的安装建议:
挂载点 装置 说明
/ /dev/hda1 15G
/home /dev/hda2 最大的剩余空间
/boot /dev/hda3 128MB左右
swap /dev/hda5 大约内存大小(建议至少512MB)
/var /dev/hda6 视服务器功能决定大小

安装Liunx Ubuntu磁盘分区的配置与建议事项就说到这里,有了以上的相关说明相信要将自己的硬盘规划好,应该不会是件难事啦。

Linux 规定了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 1 至 16 号码中的前 4 个号码。以第一个 IDE 硬盘为例说明,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了 hda1、hda2、hda3、hda4,而逻辑分区占用了 hda5 到 hda16 等 12 个号码。因此,Linux 下面每一个硬盘总共最多有 16 个分区。
因此 hda1- hda4 是主区的意思。 hda5以后是逻辑分区!!
http://www.linuxprobe.com/chapter-06.html 具体你可以看下这个,上面你会学到更多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啊

Ⅶ Linux系统分区

Linux默认可分为3个分区,分别是boot分区、swap分区和根分区。

boot分区

在linux中,boot是存储内核及在引导过程中使用文件的分区,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在boot中包括了系统Kernel的配置文件、启动管理程序GRUB的目录、启动时的模块供应的主要来源Initrd文件和vmlinuz文件。

/boot分区就是操作系统的内核及在引导过程中使用的文件,一般是几年前的版本要求划分的一个区,大小为100MB左右,但现在的新版本都不需要对这个分区进行单独划分,也就是说你完全可以不分/boot。

安装Linux只要求两个基本分区,即根分区及交换分区,如果你的磁盘空间足够大,可以多划分空间给根分区,你也可以把常用的目录新建到桌面,如下载的软件包,放到桌面不影响你进入Linux系统的速度,当然这要求你有足够大的根分区。

swap分区

SWAP就是LINUX下的虚拟内存分区,它的作用是在物理内存使用完之后,将磁盘空间(也就是SWAP分区)虚拟成内存来使用

它和Windows系统的交换文件作用类似,但是它是一段连续的磁盘空间,并且对用户不可见。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SWAP分区能够作为"虚拟"的内存,但它的速度比物理内存可是慢多了,因此如果需要更快的速度的话,并不能寄厚望于SWAP,最好的办法仍然是加大物理内存。SWAP分区只是临时的解决办法.

根分区

linux根分区是系统分区的意思,系统内所有的东西都存放在根分区中,也被称为root分区;Linux是一个树形文件系统,根分区就是它的root节点,任何的目录文件都会挂在根节点以下,并且linux只有一个根,不管对硬盘分多少个区,都要将这些分区挂载到根目录底下才可以使用。

所谓根分区,说白了就是系统分区,是root分区,所有的东西都放在这里面。

Linux是一个树形文件系统,根分区就是它的root节点,任何的目录文件都会挂在根节点以下。Linux只有一个根。你可以给你的硬盘进行分区,但是,分区设备一定挂载到linux根目录下的指定位置,如/usr,/var,/home等。如果要对分区进行操作的话,只能到分区所挂载的目录中进行操作。所以,不管对硬盘分多少个区,都要将这些分区挂载到根目录底下才可以使用。

Ⅷ LINUX系统的自定义分区要求有哪些

在计算机上安装Linux系统,对硬盘进行分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下面介绍几个分区方案。
(1)方案1
/ :建议大小在5GB以上。
swap:即交换分区,建议大小是物理内存的1~2倍。
(2)方案2
/boot:用来存放与Linux系统启动有关的程序,比如启动引导装载程序等,建议大小为100MB。
/ :Linux系统的根目录,所有的目录都挂在这个目录下面,建议大小为5GB以上。
/home:存放普通用户的数据,是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建议大小为剩下的空间。
swap:实现虚拟内存,建议大小是物理内存的1~2倍。
(3)方案3
/boot:用来存放与Linux系统启动有关的程序,比如启动引导装载程序等,建议大小为100MB。
/usr :用来存放Linux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其相关数据较多,建议大于3GB以上。
/var :用来存放Linux系统中经常变化的数据以及日志文件,建议大于1GB以上。
/home:存放普通用户的数据,是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建议大小为剩下的空间。
/ :Linux系统的根目录,所有的目录都挂在这个目录下面,建议大小为5GB以上。
/tmp:将临时盘在独立的分区,可避免在文件系统被塞满时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建议大小为500MB以上。
swap:实现虚拟内存,建议大小是物理内存的1~2倍。

Ⅸ 常见企业Linux分区方案有哪些

方案1:针对网站集群架构中的某个节点服务器分区,该服务器上的数据有多份(其他节点也有)且数据不太重要:
/boot:设置为100~200MB。
swap:物理内存的1.5倍,当内存大于或等于8GB时,配置为~16GB即可。
/ :剩余硬盘空间大小(/usr、/home、/var 等分区和“ /”共用一个分区,这相当于在Windows系统中只有一个C盘,所有数据和系统文件都放在一起)。
方案2:针对数据库及存储角色的服务器分区,该服务器的业务有大量重要的数据:
/boot:设置为100~200MB。
/:大小设置为50~200GB,只存放系统相关文件,网站等的业务数据不放在这里。
swap:物理内存的1.5倍,当内存大于或等于8GB时,配置为8~16GB即可。
/data :剩余硬盘空间大小,放数据库及存储服务等重要数据。当然,data的名称也可以换成别的名字。
这种方案其实就是把重要数据单独分区,便于备份和管理。
方案3:针对大网站或门户级别企业的服务器进行分区:
/boot:大小设置为100MB。
swap:物理内存的1.5倍,当内存大于或等于8GB时,配置为8~16GB即可。
/:大小设置为50~200GB,只存放系统相关文件,网站等的业务数据不存放在这里。剩余的磁盘空间保留,不再进行分区,将来分配给不同的使用部门,由他们自己根据需求再分。这种分区方案更灵活,比较适合业务线比较多、需求不确定的大企业使用。
有人说怕某个分区满了会影响系统运行,这样的分区想法是错误的。第一,硬盘空间是固定的,分区多了,比只分一个区肯定更容易满;第二,在企业应用里,业务不可用和服务器宕机的危害几乎差不多,因此,分区少一些,然后对所有分区进行监控报警是目前多数规范企业的选择。

热点内容
随机启动脚本 发布:2025-07-05 16:10:30 浏览:513
微博数据库设计 发布:2025-07-05 15:30:55 浏览:17
linux485 发布:2025-07-05 14:38:28 浏览:298
php用的软件 发布:2025-07-05 14:06:22 浏览:747
没有权限访问计算机 发布:2025-07-05 13:29:11 浏览:421
javaweb开发教程视频教程 发布:2025-07-05 13:24:41 浏览:673
康师傅控流脚本破解 发布:2025-07-05 13:17:27 浏览:229
java的开发流程 发布:2025-07-05 12:45:11 浏览:673
怎么看内存卡配置 发布:2025-07-05 12:29:19 浏览:273
访问学者英文个人简历 发布:2025-07-05 12:29:17 浏览: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