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算法
⑴ 平均摩尔质量的算法
_
平均摩尔质量
М(平~量)=m总/n总
M=PVm
(P代表气体密度)
例如:CO2
H2
CO
的混合气体
,
同温同压
求平均摩尔质量.
_
M=m总/n总=M1*a%+M2*b%+M3*c%+~~~~~
这是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变形
平均摩尔质量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质量×该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若是气体组分可以是体积分数)
e.g某混合气体只含有氧气和甲烷,在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密度为1.00g/l求该气体中氧气和甲烷的体积比?
解:由气体物质的摩尔质量=气体的密度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之积,可求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M=1.00g/L×22.4L/mol=22.4g/mol
再由平均摩尔质量计算方法:
平均摩尔质量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质量×该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若是气体组分可以是体积分数)所得的积之和
就可以求出其体积比了:设氧气的体积分数为x,则有:
32x+16(1-x)=22.4
16x=6.4
x=0.4
所以氧气与甲烷的体积比为:
0.4∶(1-0.4)=2∶3.
应该更详细了
平均摩尔质量常用用于各类气体混合物的比值的求解
常见用于十字交叉发的应用
例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均摩尔质量40,则二者的的额物质的量之比为?
CO2
44
8
40
O2
32
4
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8:4=2:1
⑵ 质量公式有哪些
1、 密度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 重力计算公式:G=mg(G为重量,m为质量,g为地球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N/kg)
3、 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公式:F=ma(F为合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4、 质能联系方程:E=mc2
质量(mass)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它是一个正的标量。质量分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既有惯性质量又有引力质量。这里所说的“物质”是自然界中的宏观物体和电磁场、天体和星系、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等的总称。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的含义和内容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清晰和充实。最初,牛顿把质量说成是物质的数量,即物质多少的量度。
(2)质量算法扩展阅读:
质量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SI) 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ilogram, kg)。1千克 = 1000克(gram, g)。
在国际单位制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单位也可以使用:
1、吨(tonne, t), 1t = 1000kg。
2、电子伏特(electronvolt, eV),电子伏特本来是一个能量单位,但是由于质量与能量的等价,电子伏特也可以作为质量单位。在用作质量单位时,通常写作eV/c2,也可以简写为eV。电子伏特常用在粒子物理学中。
3、原子质量单位(u), 1原子质量单位定义为碳12原子质量的1/12,大约为1.66×10−27kg。原子质量单位在表达原子和分子质量的时候很方便。
在国际单位制之外,根据上下文,还有很多不同的质量单位在被使用,比如斯勒格(slug, sl),磅(pound, lb),普朗克质量(mp) 和太阳质量(MΘ)。
⑶ 二氧化碳的质量怎么算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二氧化碳的质量算法:CO₂是有 C 和 O 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 + 16 * 2 = 44。
从启普发生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需经过洗气、干燥、收集、称量,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必须将导管插入瓶底,才能将瓶内的空气赶尽,气体收满后;缓慢取出导管,用塞子塞紧瓶口,在电子天平上称质量,重复操作3次,直至前后3次的质量相差不超过1mg为止。
(3)质量算法扩展阅读:
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但单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而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而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H₂O。
CO₂分子形状是直线形的,其结构曾被认为是:O=C=O。但CO2分子中碳氧键键长为116pm,介于碳氧双键(键长为124pm)和碳氧三键(键长为113pm)之间,故CO2中的碳氧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叁键特征。
现代科学家一般认为CO2分子的中心原子碳原子采取sp杂化,2条sp杂化轨道分别与2个氧原子的2p轨道(含有一个电子)重叠形成2条σ键,碳原子上互相垂直的p轨道再分别与2个氧原子中平行的p轨道形成2条大π键。
⑷ proe质量算法
质量=体积*密度,在proe里,你只要设计好一个实体零件,他的体积就已经知道了(分析-模型-单侧体积),因此你只要给出零件的密度(编辑-设置-质量属性-密度),或者赋予零件材料(编辑-设置-材料)后,通过简单的乘积,就可以得出零件的质量(编辑-设置-质量属性-生成报告)
e+04,是一种科学计数法,表示10的4次幂,也就是10*10*10*10;
公吨其实也就是吨,=1000kg,如果你想要kg或者g的单位,应该先将零件的单位进行更换,一般采用mmns或者mmks的单位制
⑸ 质量的计算公式
m(质量)=p(密度)V (体积)
m(质量)=G(重力)/g(9.8N/kg)
例一个长方形铅块长Α宽Β高Ρ,查表得密度ρ,则质量m=Α×Β×Ρ×ρ。
M指的是质量,单位为克(g);P为密度,单位克每立方米(g/cm³);V为体积,单位为立方米(cm³)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摩尔质量(molar mass),用符号M表示。当物质的量以mol为单位时,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在数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质量或分子质量。
对于某一化合物来说,它的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而物质的质量则随着物质的量不同而发生变化。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molar mass),用符号M表示。(摩尔质量=式量,单位不同,数字相同)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5)质量算法扩展阅读
来源
物质的量是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mol)。科学上把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10²³)个粒子的集体作为一个单位,叫摩尔。1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
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关于摩尔的定义有如下两段规定:“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
“在使用摩尔时应予以指明基本单元,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上两段话应该看做是一个整体。0.012kg碳12所包含的碳原子数目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NA),实验测得的近似数值为NA=6.021687126645×10²³。摩尔跟一般的单位不同,它有1个特点:
它计量的对象是微观基本单元,如离子,而不能用于计量物质。
1mol它以阿伏加德罗数为计量单位,是个批量,不是以个数来计量分子、原子等微粒的数量。也可以用于计量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
例如,用摩尔计量硫酸的物质的量,即1mol硫酸含有6.02×10²³个硫酸分子。摩尔是化学上应用最广的计量单位,如用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溶液中的计算,溶液的配制及其稀释,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及热化学中都离不开这个基本单位。
摩尔质量是物质的质量除以物质的量,单位是克每摩尔,摩尔体积是物质的体积除以物质的量,单位是立方米每摩尔。过去常用的克原子量、克分子量、克分子体积应废除。
摩尔质量、摩尔体积是物质的量的导出量,应用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对于同一物质规定的基本单元不同,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就不同。
虽然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很大的数值,但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使用起来却非常方便,它就像一座桥梁将微观粒子同宏观物质联系在一起。
⑹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公式
由“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可以得到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推导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
=某种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原子核质量+核外电子质量/[(1/12]mC
≈原子核质量/(1/12)mC
=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1/12)mC
=[质子数*一个质子的质量+中子数*一个中子的质量]/(1/12)mC
=[质子数*(1/12)mc+中子数*(1/12)mC]/(1/12)mC
=质子数+中子数
(6)质量算法扩展阅读:
我国在1993年12月27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GB3102.8-93》,并在1994年7月1日起废除。
在专业的学术文件上需要使用“原子量”的概念的,均使用“相对原子质量”来代替(同时也废除了“分子量”,使用“相对分子质量”来代替),不过由于原子量有更深的内涵,学术界还不希望完全将其废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相对原子质量
⑺ 化合物的质量数怎么算
化合物的质量数的算法就是:
将各个元素的原子量加和。
例如:
1)H2SO4=1x2+32+16x4=98.
2)甲苯:C6H5CH3=12x7+1x8=92.
⑻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公式是什么
相对原子质量=某种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原子核质量+核外电子质量/[(1/12]mC
≈原子核质量/(1/12)mC
=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1/12)mC
=质子数*一个质子的质量+中子数*一个中子的质量/(1/12)mC
=[质子数*(1/12)mc+中子数*(1/12)mC]/(1/12)mC
=质子数+中子数
注释:
①:质量
②:碳原子元素符号
③: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且质子的质量大约为碳原子质量的1/12,故得出此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不能作为计算公式)。
符号:Ar(r为下脚标,小写)概念与元素氩不能混淆。
相似算法: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不可作为公式)
⑼ 质量数(或相对原子质量)怎么求
相对原子质量
=某种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原子核质量+核外电子质量/ [(1/12]mC
≈原子核质量/(1/12)mC
=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1/12)mC
=质子数*一个质子的质量+中子数*一个中子的质量/(1/12)mC
=[质子数*(1/12)mc+中子数*(1/12)mC]/ (1/12)mC
=质子数+中子数 。
【 例如O的原子质量是:2.2144*10^-27克求O的相对原子质量。
算法如下:
C-12的原子质量是1.661*10^(-27)克,那么C-12原子质量的1/12就是1.384*10^(-28)
那么O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2.2144*10^-27/1.384*10^(-28) ≈ 16 】
⑽ 铁元素的质量怎么算
铁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算法:
①全球样方测量各种同位素的相对丰度ω1、ω2、......
②测量各同位素相对
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m1、m2、......
③求出ω1xm1+ω2xm2+......即为铁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