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根分区
① linux根目录分区大小调整教程
1、备份 home
查看未调整前的根目录容量,可以看到默认是分配 50G,但大都数的软件安装都默认在根目录
所以这里将home的容量分给根目录。
[root@localhost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centos-root 50G 18G 33G 36% /
devtmpfs 16G 0 16G 0% /dev
tmpfs 16G 200K 16G 1% /dev/shm
tmpfs 16G 106M 16G 1% /run
tmpfs 16G 0 16G 0% /sys/fs/cgroup
/dev/mapper/centos-home 434G 33M 433G 1% /home
/dev/sda1 1014M 179M 836M 18% /boot
tmpfs 3.2G 52K 3.2G 1% /run/user/0
tmpfs 3.2G 4.0K 3.2G 1% /run/user/42
/dev/sr0 4.3G 4.3G 0 100% /media
备份home
tar cvf /tmp/home.tar /home
2、拆分
卸载home分区,释放容量
unmount /dev/mapper/home
移除home卷
lvremove /dev/mapper/centos-home
给根目录增加容量
lvextend -L +420gG /dev/mapper/centos-root
3、复原home目录
创建home分区
lvcreate -L 14G -n /dev/mapper/centos-home
新增home卷,并格式化为xfs格式
mkfs.xfs /dev/mapper/centos-home
挂载
mount /dev/centos-home
还原文件
tar -xvf /tmp/home.tar -C /
查看调整后的容量,可以看到根目录容量已经增加了!
[root@localhost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centos-root 470G 18G 453G 4% /
devtmpfs 16G 0 16G 0% /dev
tmpfs 16G 200K 16G 1% /dev/shm
tmpfs 16G 106M 16G 1% /run
tmpfs 16G 0 16G 0% /sys/fs/cgroup
/dev/sda1 1014M 179M 836M 18% /boot
tmpfs 3.2G 52K 3.2G 1% /run/user/0
tmpfs 3.2G 4.0K 3.2G 1% /run/user/42
/dev/sr0 4.3G 4.3G 0 100% /media
② 不能作为linux根分区的分区类型
reiserfs和ntfs不能,作为linux的根分区,作为Linux的根分区只能是ext的类型。因为NTFS也好,reiserfs也好这都是核心加载完成后再加载驱动而成的。
③ linux根分区满了怎么办
根满了,把大文件找出来删掉或者移走命令为:
find / -size +100M
把100M以上的文件都找出来,大小可以调,你看多大合适的,注意区分文件,有些是系统文件
④ 安装linux系统必要的分区是什么
除了/,其它的都不是必须的。linux也可以使用逻辑分区,但那样的话/boot分区最好在前面,不一定要求是第一个分区,如果新的Linux,一般连在前面这点也不用考虑了。
⑤ Linux的根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是什么
Linux的根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是ext3。
ext3是一个日志文件系统。系统使用了ext3文件系统后,即使在非正常关机后,系统也不需要检查文件系统。ext3文件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文件系统的完整性,避免了意外宕机对文件系统的破坏。
(5)linux根分区扩展阅读
ext3的优点
1、可用性
除非发生硬件故障,即使非正常关机,ext3也不需要文件系统校验。这是因为数据是以文件系统始终保持一致方式写入磁盘的。在非正常关机后,恢复ext3文件系统的时间不依赖于文件系统的大小或文件数量,而依赖于维护一致性所需“日志”的大小。
2、数据完整性
使用ext3文件系统,在非正常关机时,数据完整性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3、速度
ext3常常快于ext2(高数据流),这是因为ext3的日志功能优化硬盘磁头的转动。
4、易于迁移
可以不重新格式化硬盘,并且很方便的从ext2迁移至ext3而享受可靠的日志文件系统的好处。
⑥ Linux系统分区是什么格式的
主分区是Ext4格式,另一个SWAP分区格式。
1、linux最少需要两个分区,主分区是Ext4格式,另一个SWAP分区格式。
2、新版的linux在安装时一般会需要3个分区:
第一个是引导分区,用来安装UEFI等引导信息,通常用Ext2、Ext4的格式;
第二个就是安装系统和储存文件的Ext4格式分区;
第三个就是专用于与内存交换数据和作为缓存使用的SWAP分区。
3、Linux管理文件的模式与windows不一样,是采用文件夹模式,在linux系统当中,新的硬盘加入也是以文件夹的方式挂载到主分区,而不是采用windows的分区模式,通常只能看到Ext4分区,看不到linux的引导分区和交换分区的。
(6)linux根分区扩展阅读:
安装Linux时,默认分为三个区,分别是/boot分区、根分区和swap分区.这三个分区分别对应的盘符是hda1、hda2、hda3。
1、boot分区
该分区对应于/boot目录,约100MB,该分区存放Linux的Grub(bootloader)和内核源码。用户可通过访问/boot目录来访问该分区,换句话说,用户对/boot目录的操作就是操作该分区。
2、swap分区
该分区没有对应的目录,故用户无法访问。
Linux下的swap分区即为虚拟内存,虚拟内存用于当系统内存空间不足时,先将临时数据存放在swap分区,等待一段时间后,然后再将数据调入到内存中执行,所以说,虚拟内存只是暂时存放数据,在该空间内并没有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