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费用计算法

费用计算法

发布时间: 2022-12-11 09:42:22

1. 保险费用如何计算

保险费用的计算方法为:保险费用险费率*保额,其中保险费率的计算方法有:
1、观察法:指的是计算保险费用的工作人员根据其之前的经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对个别危险、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等通过直觉决定保险费率。
2、分类法:指的是计费人员对相同性质的危险进行分类,并对同一类别中的各个危险单位征收相同的保险费率。
3、增减法保险费:指的是计费人员根据同一分类中的各个危险的实际或预测的损失经验,对被保险人课以变动的费率。

2. 所得税费用怎么算巧算法更易掌握!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很多人任务所得税费用就是所得额×所得额税率就行了,其实不然,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所得税费用的传统算法以及一种更容易掌握的巧算法。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方法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表述为: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

(一)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

企业在确定当期所得税时,对于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一纳税调整减少额



(二)递延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在某-会计期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综合结果。用公式表示即为: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三)所得税费用

根据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即可计算出所得税费用,其计算公式为: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


二、所得税费用的巧算法


从上述准则中规定的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所得税费用计算过程中既涉及对当期税前会计利润按纳税调整增加额及减少额的调整,还包括对应交所得税按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易理解。下面介绍一种计算所得税费用的巧算法,有利于对所得税费用计算的掌握。



(一)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

在计算应交所得税时,如果不存在永久性差异,只需要计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本期发生额就可以了,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本期发生额可以直接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应交所得税=(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发生额一应纳税差异发生额)×税率

=(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羞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



(二)计算所得税费用

计算出应交所得税后,可以利用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模式倒挤出所得税费用的数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额如果为正数,则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额如果为负数,则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如果为正数,则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如果为负数,则借记“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交所得税当然要记贷方,其通常情况下的账务处理模式为:借记“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上述处理模式中,知道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及应交所得税金额即可倒挤出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三、所得税费用巧算方法与传统计算方法比较


[例]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为62.5万元,其中存货项目余额22,5万元,保修费用项目余额25万元,未弥补亏损项目余额15万元。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为7.5万元,均为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同产生。本年度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2008年有关所得税资料如下:

(1)2007年4月1日购入3年期国库券,实际支付价款为1056.04万元,债券面值1000万元,每年3月31日付息,到期还本,票面年利率6%,实际年利率4%。甲公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2008年实际利息收入41.71万元,税法规定,国库券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2)因发生违法经营被罚款10万元。

(3)存货年初和年末的账面余额均为1000万元。本年转回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使存货跌价准备由年初余额90万元减少到年末的20万元。税法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抵扣。

(4)年末计提产品保修费用40万元,计入销售费用,本年实际发生保修费用60万元,预计负债余额为80万元。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在实际发生时可以在税前抵扣。

(5)至2007年末止尚有60万元亏损没有弥补,其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5万元。

(6)假设除上述事项外,没有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计算2008年所得税费用金额。

(一)利用巧算法计算要计算2008年所得税费用金额,应该计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题中已经给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所以应计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的期末余额,就可以算出其发生额。

(1)计算2008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存货项目:

存货的账面价值=1000--20=980(万元)

存货的计税基础=10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2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20×25%=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5-22.5=-17.5(万元)

预计负债项目:

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80(万元)

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80-8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8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初余额=80-40+60=1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80×25%=2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20-100×25%=-5(万元)

弥补亏损项目:

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0×25%=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0-15=-1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没有发生额,故期末余额等于期初余额。

(2)计算甲公司2008年应交所得税。

利用上述巧算法的计算公式可知

2008年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500一国债利息收入(永久性差异)41.71+违法经营罚款10(永久性差异)+存货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20-22.5÷25%)+保修费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80-25÷25%)+弥补亏损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0-15÷25%)]x25%=(500-41.71+104-

3. 工程费用计算方法是

直接费包括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直接工程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措施费一般等于直接工程费*费率
间接费和利润的算法有:以"人工费+机械费”为基数;或“人工费”为基数;或间接费以直接费为基数,利润以直接费+间接费为基数 。
费率一般取综合费率:包括营业费,城市建设维护费和教育费附加,根据工程项目所 在地的不同而不同,所在地为城市的,综合费率=【1/1-3%-3%*7%-3%*3%】-1,在县城或镇的,为=【1/1-3%-3%*5%-3%*3%】-1,在农村的=【1/1-3%-3%*3%-3%*3%】-1

4. 财务费用怎么计算

商业折扣不构成商品最终成交价格的一部分因此,销售商品收入的金额应是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

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借:应收账款,291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

主营业务收入,300000*(1-0.2)=240000

240000*1%=2400

借:财务费用,2400

银行存款,288600

贷:应收账款,291000



(4)费用计算法扩展阅读:

企业会计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以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含公司,下同),执行本制度。

第三条企业应当根据有关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在不违反本制度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

第四条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会计核算应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第七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5. 管理费用是怎么算的

成本中的管理费用,在制造费用科目里面核算。

扩展阅读:
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制造费用包括:
1、间接材料费
间接材料是指企业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但不能或无法规入某一特定产品的材料费用。如机器的润滑油、修理备件等。间接费用的归集一般可以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等原始记录进行。计入制造费用的总帐和明细账。
2、间接人工费用
间接人工费用是指企业生产单位中不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或其他不能归入直接人工的那些人工成本,如修理工人工资、管理人员工资等。对间接人工费用应根据“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确定的数额,记入有关制造费用明细账,并根据“工资、福利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记入“制造费用”帐户。
3、折旧费
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由于损耗而转移到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归集是通过将按月编制的各车间、部门折旧计算明细表汇总编制整个企业的“折旧费用分配表”进行的。根据“折旧费用分配表”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和总帐。
4、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劳动手段,包括一般工具、专用工具、管理用具、劳动保护用品等。生产单位耗用的低值易耗品,由于其价值低或容易损坏,一般不用像固定资产那样严格计算其转移价值,而是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将其费用一次或分次转入产品成本。采用一次摊销法时,领用低值易耗品的价值,一般可以与领用其他材料一道,汇总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采用分次摊销时,领用低值易耗品的价值要按其使用期限分月摊入有关成本费用。
5、其他支出
企业生产单位的其他支出是指上述各项支出以外的支出,如水电费、差旅费、运输费、办公费、设计制图费、劳动保护费等。这些支出多数是以银行存款或现金支付,并与产品无直接关系,一般均不单独设置成本项目,应在费用发生时,根据有关的原始凭证逐笔编制记账凭证后计入“制造费用”总帐及明细账。

账务处理: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 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6、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7、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一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余部分实际发生额大于分配额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发生额小于分配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注意:新准则规定车间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不在资本化计入制造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包括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不在通过预提费用或者长期待摊费用,一律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6. 在工程预算里直接费和间接费是怎么计算的

直接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组成。间接费由规费和企业管理费组成。

一、临时设施费

临时设施费=(周转使用临建费+一次性使用临建费)×(1+其他临时设施所占比例(%))。

二、夜间施工增加费

夜间施工增加费=(1-合同工期÷定额工期)×直接工程费中的人工费合计÷平均日工资单价×每工日夜间施工费开支。

三、模板及支架费

1、模板及支架费=模板摊销量×模板价格+支、拆、运输费。

2、摊销量=一次使用量摊销+每次补损量摊销-回收量的摊销。

3、一次使用量摊销=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

4、每次补损量摊销=[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5、回收量的摊销=[一次使用量×(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四、规费

规费=计算基数×规费费率

五、规费费率计算

规费费率(%)=(∑规费缴纳标准×每万元发承包价计算基数)÷每万元发承包价中的人工费含量×人工费占直接费比例%。

(6)费用计算法扩展阅读:

企业管理费公式计算法:企业管理费=计算基数×企业管理费费率。

其中企业管理费费率的计算因计算基数不同,分为三种:

1、以直接费为计算基数:企业管理费率=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人工费占直接费比例。

2、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基数:企业管理费率=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每一工日机械使用费))×100%。

3、以人工费为计算基数:企业管理费率=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100%。

7. 折算费用法计算公式

工程上方案择优所用的公式是:Zj=Cj+Pj*Rc,其中Zj表示折算费,Cj表示年运营费,Pj表示投资额,Rc表示基准投资率。这个公式的含义是方案实施后的成本加上投资因素折算成的费用(投资收益固定时,投资越大方案花费越大)。

简介

当几个等效益工程方案进行经济比较时,年折算费用最小的是最佳方案。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利经济(二级学科);经济评价(水利)(三级学科);建筑学(一级学科);建筑工程学(二级学科);工程经济(三级学科)。

年折算费用指的是年总成本与总投资的年基准投资收益之和。其表达式为:U'=C+K·Rc,年折算费用法计算简便,评价准则直观、明确,故适用于多方案的评价。

8. 费用索赔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修正费用法、实际费用法。
修正费用法:一是计算索赔金额的时期仅限于受事件影响的时段,而不是整个工期,二是只计算在该时段内受影响项目的费用,而不是全部工作项目的费用,三是不直接采用原合同报价,而是采用在该时段内如未受事件影响而完成该项目的合理费用。据此可比较合理地计算出因索赔事件影响而实际增加的费用。实际费用法:费用法又称分项法,即根据索赔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或成本增加,按费用项目逐项进行分析、计算索赔金额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复杂,但能客观地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损失。

热点内容
安卓市场手机版从哪里下载 发布:2025-05-15 20:17:28 浏览:813
幼儿速算法 发布:2025-05-15 20:15:08 浏览:86
best把枪密码多少 发布:2025-05-15 20:13:42 浏览:547
android安装程序 发布:2025-05-15 20:13:20 浏览:559
c语言跳出死循环 发布:2025-05-15 20:06:04 浏览:824
a19处理器相当于安卓哪个水平 发布:2025-05-15 20:05:29 浏览:639
荣耀9i安卓强行关机按哪个键 发布:2025-05-15 20:00:32 浏览:750
密码锁写什么最好 发布:2025-05-15 19:05:31 浏览:782
5的源码是 发布:2025-05-15 19:04:07 浏览:719
c语言创建的源文件 发布:2025-05-15 18:54:08 浏览: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