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算法
1. 从一九到九九一共经过多少天
81天。
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中国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后代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直接影响人民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当时中国人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所以,“数九”之俗,意在消磨沉闷而寒冷的冬天,企盼春回大地。
2020-2021年数九时间表
2020年一九时间:2020年12月21日-2020年12月29日
2020年二九时间: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7日
2021年三九时间:2021年1月8日-2021年1月16日
2021年四九时间:2021年1月17日-2021年1月25日
2021年五九时间:2021年1月26日-2021年2月3日
2021年六九时间:2021年2月4日-2021年2月12日
2021年七九时间:2021年2月13日-2021年2月21日
2021年八九时间:2021年2月22日-2021年3月2日
2021年九九时间:2021年3月3日-2021年3月11日
2. 一九二九三九的口诀是什么
北方地区流行的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归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内涵
传统华夏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因此中国人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经已到来。
数九是一种中国传统记录时间的方式,从冬至开始每过九天记为一九,共记九九,通常数九的前三九即冬至之后的头一个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因此也有“冷在三九”、“三九寒冬”或者“数九寒冬”的说法。
(2)九九算法扩展阅读:
计算方法
从冬天的冬至逢壬日算起(冬至后逢第一个壬日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
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一般“四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到了“九九”时,便寒气尽消,春深日暖了。
“数九”的正确算法是从冬至后第一个壬日算起,故,“九”在每个年份中具体日期是不固定的,须视冬至后第一个壬日在哪一天而定。
另有错误认为“数九”是从冬至这天算起的,从冬至这天算起那么每年“九”的具体时间是固定的,每个“九”都固定在冬至后第9天、第18天、第27天…。“数九”从冬至这天算起的算法是错误的。
3. 冬至到九九一共经过了多少天
81天。
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为9天,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9天至27天称为“三九”。
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三九天,比较好计算,每年的冬至节这天,就开始进入“数九”,之后,你只要熟悉了中国传统的节气口诀,就知道寒暑时间表了。
这就是:“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鸭子八九雁;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九九八十一,耕田老汉田中立。”
2020年12月22日冬至开始数九
2020-2021年数九天时间表
一九是什么时候:2020年12月22日-2020年12月30日
二九是什么时候: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08日
三九是什么时候:2021年1月09日-2021年1月17日
四九是什么时候:2021年1月18日-2021年1月26日
五九是什么时候:2021年1月27日-2021年2月04日
六九是什么时候:2021年2月05日-2021年2月13日
七九是什么时候:2021年2月14日-2021年2月22日
八九是什么时候:2021年2月23日-2021年3月02日
九九是什么时候:2021年3月03日-2021年3月11日
4. 九九歌出处
语出《韩诗外传》,《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
"庭燎求贤"的故事包含了一个深刻的管理学道理:利用庸人的示范作用,宣传自己的人才政策,向所有的人才表明自己的真诚态度和坚定决心。
原文:
齐桓公设庭燎,为便人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有以九九见者。桓公使对之曰:“九九足以见乎?”鄙人曰:“臣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者乎?夫泰山不让砾石,江海不辞小流,所以成其大也。《诗》曰:“先民有言,询于刍荛(ráo)。”博谋也。桓公曰:“善。”乃固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导而至矣。
译文:
齐恒公公布求贤令后,让人在宫殿面前燃起火炬,淮备随时接见各地的贤才,整整一年过去,却没有一个人前来应聘。这时,有一个自称精通九九算法的人,大胆拜见齐恒公,面对侍者嘲讽的口吻,他说:“我用九九算法这种微小的技术见君王,无非是为了抛砖引玉,贤士们不来齐国,是因为他们认为恒公是贤明的'国君,并非他们所能比拟,如果听说国君连掌握九九算法的人都肯接见,那么他们必定蜂拥而至。”恒公采纳了他的建议,不到一个月,各地贤才便云集齐国都城。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庭燎求贤
5. 九九乘法表的“九九”是怎么来的
就是横着数竖着数,斜着数都是九个数,所以有九九乘法表的说法。
6. 从冬至到九九一共经过多少天
从冬至到九九一共经过八十一天。
“冬九九”又称“数九”,是我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反映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大概情况。“冬九九”一般从冬至那天开始,到惊蛰结束,即阳历12月22日到次年3月12日前后。冬九九的算法是从冬至开始计算起的,共分为九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为9天,刚好要经过九九八十一天。“冬九九”过后,天气就暖和起来了。
7. 九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2015-2016年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 2015-2016年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
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所以2015年冬至是12月22日,那么从这天算,第八十一天就是3月12日,那么2016年3月13日就是出九。
根据三九天的算法(冬至后的第19-27天),2016年三九天是从1月9日开始的。
三九天开始后,河面结冰、江河封流,这都是很常见的现象,俗话说:在家千日易,出门一时难,说的也就是三九天的寒冷天气了。
2016年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数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2015年12月22日 12:47:55为冬至节气,这一天开始数一九天至九九天。2016年三九天从2016年1月9日开始数至1月17日结束。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一九”:2015年12月22日-2015年12月30日
“二九”: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月8日
三九四九冰上走
“三九”:2016年1月9日-2016年1月17日
“四九”:2016年1月18日-2016年1月26日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五九”:2016年1月27日-2016年2月4日
“六九”:2016年2月5日-2月13日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七九”:2016年2月14日-2016年2月22日
“八九”:2016年2月23日-3月2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2016年3月3日-12日
“出九”:2016年3月13日
九九天是什么时候 2017九九天是几月几号 2017九九天是
3月3号----3月11号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数九”又称“冬九九”,俗称“交九”,是我国北方旧时流行的一种杂节气。数九寒天,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即为“出九”,“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中国民间的"冬九九"是从哪一天开始的? “冬九九”又称“数九”,是我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反映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大概情况。“冬九九”一般从冬至那天开始,到惊蛰结束,即阳历12月22日到次年3月12日前后。每九天算成一段,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这时,天气就快暖和了。
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我国民间一般将冬至叫作“数九”,即从冬至开始,每隔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
“冬九九”是相对于“夏九九”来说的,是人们从冬至日开始向后数九九八十一天。越冬时跟据各地地方特色所编创的反应这八十一天里气温及气象变化的简单易背的歌词。
“九九乘法表”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九九乘法表的发明引自“玄武数学网“作者:佚名 九九乘法表的发明 我国九九乘法表起源甚早。至迟于春秋鲁桓公时已有九九,成书于春秋战国间的《管子》, 书中提到“安戏作九九之数以应天道”。在战国时代,九九口诀已经相当流行畅诸子着作如《荀子》 等已把乘法口诀的文句作为科学上的论证来引用了。我国古代的乘法口诀(乘法表)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它的顺序和后世 的口诀相反。口诀的开始两个字是“九九”,古人就用“九九”作为乘法口诀的简称。现代的“九九”乘法口诀,是从一到九每两数相乘而成,如…… 公元前256年春秋战国时期+2000年共计2256年的今天,四大运算的口诀全部问世,出现在《中华经算》一书中。 九九乘法口诀表起源于我国,首着《管子》一书;2256年后,填补了加减和除法之空白的又是我国。《中华经算》一书的问世“以顺天意”,也提高了中国人在数学领域里的国际地位。
我们通常说的冬天的九九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九九”是指一年中从较冷到最冷又回暖的时间。它是从冬至这天作为一九的开始,即从12月21日或22日开始,依次每隔9天算一九、二九、三九……直到惊蛰前2天或亥天为九九。
有一首较通俗的民谣是这样的:
一九二九冰上可行走。三九四九掩门叫黄狗。五九六九开门缩颈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2016年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 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有些朋友对2015-2016年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并不了解。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2015-2016年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
2015-2016年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
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开始,也就是说,2015-2016年数九从2015年12月22日时候开始。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一九”:2015年12月22日-2015年12月30日
“二九”: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月8日
三九四九冰上走
“三九”:2016年1月9日-2016年1月17日
“四九”:2016年1月18日-2016年1月26日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五九”:2016年1月27日-2016年2月4日
“六九”:2016年2月5日-2月13日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七九”:2016年2月14日-2016年2月22日
“八九”:2016年2月23日-3月2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2016年3月2日-12日
“出九”:2016年3月13日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样99年 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和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的时间和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XX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XX年)。这就是纪年法。我国从1949年起开始采用公元纪年,现在的教材实际上也是把各种纪年方法换算成公元纪年来表达历史时间的,因此,公元纪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纪年方法。
与公元纪年相关的两个概念是“世纪”和“年代”。每一个世纪为100年,从理论上讲,公元1年~公元100年为一世纪,公元101年~公元200年为第二世纪,…….,以此类推,但是按照习惯的用法,人们常把某个100年的最后一年作为下个世纪之首,如公元100年,人们并不把它作为一世纪的最后一年,而是把它作为二世纪的最初一年。这样公元一世纪中剩下99年,变成公元1年~99年,以后的每一个世纪仍是100年,即二世纪变成公元100年~199年,三世纪变成200年~299年,……..。公元前的世纪推算以此同理,所不同者,只是每一个世纪的推算要从绝对值大的年代向绝对值小的年代顺序进行,如公元前一世纪的为公元前99年到公元前1年。判定某一年在哪个世纪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即如果这个年份是两位数,即在1~99年间,那么这一年肯定是在公元一世纪里,如果这一年是三位数即在100~999年之间,那么把这一年的第一位数加上1,就可得到这一年所在的世纪。例如公元618年,第一位数为6,6+1=7,所以这一年是在公元7世纪里。如果这一年是四位数,即在1000以上,那么就以这一年的前两位数加上1,就可得到所在的世纪了。如1840年,前两位数为18,18+1=19,所以这一年在公元19世纪内。公历的一个世纪中,又分为早期(初期),中期,晚期(未期),或前半期后半期等。早期(初期),一般是一个世纪的前30年;中期,指一个世纪的中间50年。晚期(未期),指一个世纪的后20年;前半期和后半期是指一个世纪的前50年和后50年。
从理论是讲,每一个世纪分为几个年代,每一个年代为10年。但是习惯上人们并不具体称每个世纪的前20年(公元后的第一个世纪为19年)为某年代。而是笼统的称之为某世纪初,把以后的20~29年称为20年代,30~39年称为30年代,……,90~99年称为90年代。这样每个世纪实际上只有8个年代。在世界古代史教材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几处用了“千年代”这个概念,如在讲古代印度河流域的城市遗址时说“这些城市开始兴建于公元前三千代中期”。一千年是一个“千年代”,公元前三千年代是指公元前第三个一拮年,即公元前3000~3001年之间。
在使用公元纪年时,应当指出的一点是:计算涉及跨公元前后的时间,与单纯的计算公元前或公元后的时间有所不同,即必须在计算出的 时间总数上减去一年,如计算公元前841年到1949年之间有多少年,正确的计算是841+1949-1=2789年,可以把这种算法归纳成一个简单公式“前后相加再减一”。这里之所以要减出一年是因为公元纪年不设公元0年,不能按照数学上的正负数的概念来计算跨公元前后的时间。
入寒冬九九的由来,从一九至九九从什么时候算入九了。 九九具体来说就是从“冬至日”起,向后数九个九天。第一个九天叫“一九”…… 最后一个九天称“九九”,一共81天。每个九天中天气的冷暖变化不同,古人凭着长期的经验,通过冬末、初春的物侯现象,让人们直观而生动地知道寒暖变化的趋势。数到第九个九天,冬天走了,春天也就来了。
北方数九节气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南方数九节气歌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九九乘法表是谁发明的 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乘法口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管子・轻重》云:“滤戏作造六c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韩诗外传》云;“齐桓公设庭宴燎,待人士不至,有以九九见者。”古时的乘法口诀,是自上而下,从“九九八十一”还是,至“一一如一”止,它的顺序与后事相反。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所以称九九乘法表。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冬天入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冬至开始,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第三个九天叫三九.
8. "九九数"算法!
1)11...11(2009个)×99...99(2009个)= 11...11(2009个)×(100...00(2009个0)-1)
= 11...11(2009个1)00...00(2009个0) - 11...11(2009个1)
= 11...1(2008个1)088...88(2008个8)9
可以看到总共有2008+1=2009个奇数。
2)66...66(2009个)×33...33(2009个)=22...22(2009个)×99...99(2009个)
= 22..22(2009个2)00..00(2009个0) -22...22(2009个2)
= 22..22(2008个2)177..7(2008个7)8
共有2008+1=2009个偶数
3)55...55(500个)×99...99(500个)=55..55(500个)00..00(500个)-55..55(500个)
=55..5(499个5)44..4(500个)5
共有499+1=500个奇数。
9. 99乘法口诀是什么时期出现的
乘法口诀(也叫“九九歌”)在我国很早就已产生。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广泛地被人们利用着。在但是的许多着作中,已经引用部分乘法口诀。最初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口诀。发掘出的汉朝“竹木简”以及敦煌发现的古“九九术残木简”上都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九九”之名就是取口诀开头的两个字。大约公元5~10世纪间,“九九”口诀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宋朝(公元11、12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代用的一样,即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元朱世杰着《算学启蒙》一书所载的45句口诀,已是从“一一”到”九九“,并称为九数法。现在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书中记载,大九九最早见于清陈杰着的《算法大成》。
10. 九九乘法口诀是什么
九九乘法口诀如下: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九九表的特点。
1、九九表一般只用一到九这9个数字。
2、九九表包含乘法的可交换性,因此只需要八九七十二,不需要“九八七十二”,9乘9有81组积,九九表只需要1+2+3+4+5+6+7+8+9 =45项积。明代珠算也有采用81组积的九九表。45项的九九表称为小九九,81项的九九表称为大九九。
3、古代世界最短的乘法表。玛雅乘法表须190项,巴比伦乘法表须1770项,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乘法表须无穷多项;九九表只需45/81项。
4、朗读时有节奏,便于记忆全表。
5、九九表存在了至少三千多年。从春秋战国时代就用在筹算中运算,到明代则改良并用在算盘上。九九表也是小学算术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