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学习心得
1. 《算法导论》有什么好的学习心得
本人没有读过这本书,文化水平不够,就算读了估计也是不知所云,这个应该是比较专业的人看的吧,那我只能从网上摘录些供大家分享。
推荐每学一个算法,就去各个OJ(Online Judge)找一些相关题目做做,有时理论让人很无语,分析代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lbg算法心得体会
LBG算法心得体会
LBG算法,即LindeBuzoGray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矢量量化算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我对LBG算法的一些心得体会:
1. 算法的核心优势
- 迭代优化机制:LBG算法通过一系列迭代过程,逐步优化训练矢量集,逼近最优的再生码本。这种机制使得算法能够不断逼近理想的矢量量化效果。
- 无需概率分布信息:与某些算法需要预先了解输入矢量的概率分布不同,LBG算法无需此类信息,从而增加了其灵活性和适用范围。
2. 应用领域的广泛性
3. 算法的高效性和低复杂度
- 高效性能:相较于其他矢量量化算法,LBG算法在保证量化性能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 低复杂度:算法的复杂度相对较低,使得在实际应用中更容易实现和优化。
4. 对后续研究的启发
- 理论基础:LBG算法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技术上的创新,还为后续的矢量量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推动技术进步:通过对LBG算法的不断优化和完善,研究者们能够进一步探索矢量量化技术的潜力,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综上所述,LBG算法在矢量量化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其迭代优化机制、无需概率分布信息、广泛的应用领域、高效性和低复杂度以及为后续研究提供的理论基础,都使得它成为了一种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的算法。
3. 何炳生老师的变分不等式VI与临近点算法PPA的一些学习心得
近期,我深入研究了何炳生老师关于变分不等式VI与临近点算法PPA的结合内容,发现这个领域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何老师的教学资料全面且深入,B站上能找到丰富的讲解视频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便利。
在优化算法的研究中,核心是证明新解[公式]相对于当前解[公式]更接近最终解[公式]。传统的证明方法可能相当复杂,而何炳生老师引入VI理论后,使得PPA类算法的证明过程变得直观且清晰。在VI框架下,通常可以得出[公式]这样的结论,直接揭示了新点的优势——更接近最优解。
“预测-校正”这一部分,虽然暂无详细内容,但可以预见在VI的引导下,这种方法可能会涉及到预测新解的性质,然后通过校正机制确保其有效性。对于[公式]的讨论,也应从VI的角度去探讨其在优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深入理解PPA和ADMM类算法是这个领域不可或缺的知识。这里有推荐的优秀教程,可以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基础。PPA(Projected Point Algorithm)强调投影操作,而ADMM(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则涉及到多变量的优化方法,两者在VI的背景下各有其独特之处。
未来的学习路径,我会继续跟随何老师的指导,深入探索VI与PPA、ADMM等算法的结合,期待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发现更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敬请关注后续的分享和讨论。
4. CP-ABE(Ciphertext-Policy 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学习总结
接触CP-ABE(Ciphertext-Policy 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总结学习心得。
ABE,即基于属性加密,是实现精准化访问控制的公钥密码算法。
ABE分为两类:KP-ABE适用于灵活性需求高,用户数量少的场景;CP-ABE则适用于用户数量多,追求高扩展性的场景。
CP-ABE在加密文件时,根据访问策略设置属性,符合属性的用户仅需一次加密即可解密,如文件只能部门领导或组长访问,属性设为{role:部门领导 OR role:组长}。
医院数据加密案例中,CP-ABE可通过设定访问策略(主任或院长 and 医院员工)或文件管理员,精准控制访问人群。
CP-ABE的访问策略包括与门、或门和阈值表达式。
结合1、2算法,通过布尔表达式构造CP-ABE访问结构。
前置知识包括双线性映射的实例与安全性的离散对数问题、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
使用拉格朗日插值法恢复秘密值,基于线性秘密共享原理解多元一次方程组。
访问结构表示为访问树或LSSS矩阵,LSSS矩阵的构造对精准控制提出挑战。
一种方法是将布尔表达式转换为树结构,再转化为LSSS矩阵。
CP-ABE算法主要包括Setup、Encrypt、KeyGen、Decrypt和Delegate五个部分。
Setup生成公开参数PK和主密钥MK。
Encrypt以公开参数PK、消息M和访问结构[公式]为输入,加密生成密文CT。
KeyGen以主密钥MK和属性集S为输入,输出私钥SK。
Decrypt以公开参数PK、密文CT和私钥SK为输入,解密返回消息M。
Delegate允许用户委托解密权给他人。
比较有趣的应用是属性数值比较。
另一种算法基于LSSS(线性秘密共享)构造CP-ABE访问结构,通过随机数掩盖秘密值,并在解密阶段利用双线性映射计算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