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路由算法
❶ 路由技术的RIP实现
RIP根据V-D算法的特点,将协议的参加者分为主动机和被动机两种。主动机主动向外广播路由刷新报文,被动机被动地接收路由刷新报文。一般情况下,主机作为被动机,路由器则既是主动机又是被动机,即在向外广播路由刷新报文的同时,接受来自其它主动机的V-D报文,并进行路由刷新。RIP规定,路由器每30秒向外广播一个V-D报文,报文信息来自本地路由表。RIP的V-D报文中,其距离以驿站计:与信宿网络直接相连的路由器规定为一个驿站,相隔一个路由器则为两个驿站……以此类推。一条路由的距离为该路由(从信源机到信宿机)上的路由器数。为防止寻径环长期存在,RIP规定,长度为16的路由为无限长路由,即不存在的路由。所以一条有效的路由长度不得超过15。正是这一规定限制了RIP的使用范围,使RIP局限于中小型的网络网点中。为了保证路由的及时有效性,RIP采用触发刷新技术和水平分割法。当本地路由表发生修改时,触发广播路由刷新报文,以迅速达到最新路由的广播和全局路由的有效。水平分割法是指当路由器从某个网络接口发送RIP路由刷新报文时,其中不包含从该接口获取的路由信息。这是由于从某网络接口获取的路由信息对于该接口来说是无用信息,同时也解决了两路由器间的慢收敛问题。
对于局域网的路由,RIP规定了路由的超时处理。主要是考虑到这样一个情况,如果完全根据V-D算法,一条路由被刷新是因为出现一条路由开销更小的路由,否则路由会在路由表中一直保存下去,即使该路由崩溃。这势必造成一定的错误路由信息。为此,RIP规定,所有机器对其寻径表中的每一条路由都设置一个时钟,每增加一条新路由,相应设置一个新时钟。在收到的V-D报文中假如有关于此路由的表目,则将时钟清零,重新计时。假如在180秒内一直未收到该路由的刷新信息,则认为该路由崩溃,将其距离设为16,广播该路由信息。如果再过60秒后仍未收到该路由的刷新信息,则将它从路由表中删除。如果某路由在距离被设为16后,在被删除前路由被刷新,亦将时钟清零,重新计时,同时广播被刷新的路由信息。至于路由被删除后是否有新的路由来代替被删除路由,取决于去往原路由所指信宿有无其它路由。假如有,相应路由器会广播之。机器一旦收到其它路由的信息,自然会利用V-D算法建立一条新路由。否则,去往原信宿的路由不再存在。
❷ RIP采用的是什么算法
RIP是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的缩写,采用距离矢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