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数据库的管理技术

数据库的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 2023-01-12 07:03:24

数据库管理技术三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如下:

1、人工管理阶段:

(1)、数据不保存。因为当时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对于数据保存的需求尚不迫切。

(2)、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每个应用程序都要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和输入方法等。程序员编写应用程序是,还要安排数据的物理存储,因此程序员负担很重。

(3)、数据不共享。数据是面向程序的,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

(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程序依赖于数据,如果数据的类型、格式或输入/输出方式等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则必须对应用程序做出相应的修改。

2、文件系统阶段:

(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在计算机外存上,可以对数据进行反复处理,并支持文件的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2)、文件系统实现了记录内的结构化,但从文件的整体来看却是无结构的。

(3)、其数据面向特定的应用程序,因此数据共享性、独立性差,且冗余度大,管理和维护的代价也很大。

3、数据库系统阶段:

(1)、数据结构化。在描述数据时不仅要描述数据本身,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且易扩充。数据不再针对某一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数据可被多个用户和多个应用共享使用,而且容易增加新的应用,所以数据的共享性高且易扩充。数据共享可大大减少数据冗余。

(3)、数据独立性高。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为多个用户和应用程序所共享,对数据的存取往往是并发的,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放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为确保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有效和数据库系统的有效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以下4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

①、数据安全性控制:防止因不合法使用数据而造成数据的泄露和破坏,保证数据的安全和机密。

②、数据的完整性控制:系统通过设置一些完整性规则,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③、并发控制:多用户同时存取或修改数据库时,防止相互干扰而给用户提供不正确的数据,并使数据库受到破坏。

④、数据恢复:当数据库被破坏或数据不可靠时,系统有能力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最近某一时刻的正确状态。

(1)数据库的管理技术扩展阅读

阶段特点比较:

如果说从人工管理到文件系统,是计算机开始应用于数据的实质进步,那么从文件系统到数据库系统,标志着数据管理技术质的飞跃。

20世纪80年代后不仅在大、中型计算机上实现并应用了数据管理的数据库技术,如Oracle、Sybase、Informix等,在微型计算机上也可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如常见的Access、FoxPro等软件,使数据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

②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那哪几个阶段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4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2)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稍后;
(3)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
(4)大数据管理阶段:2008年8月提出。

③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请简述最高级阶段的特点。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可以大体归为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目前最高级的阶段。 这一阶段(60年代后期),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克服了文件系统的缺陷,提供了对数据更高级、更有效的管理。这个阶段的程序和数据的联系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实现(DBMS)。 概括起来,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l 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数据模型不仅描述数据本身的特征,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通过存取路径实现。通过所有存取路径表示自然的数据联系是数据库与传统文件的根本区别。这样,数据不再面向特定的某个或多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应用系统。数据冗余明显减少,实现了数据共享。 l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的差别可以很大。用户以简单 的逻辑结构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数据库的结构分成用户的局部逻辑结构、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三级。用户(应用程序或终端用户)的数据和外存中的数据之间转换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l 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用户可以使用查询语言或终端命令操作数据库,也可以用程序方式(如用C一类高级语言和数据库语言联合编制的程序)操作数据库。 l 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控制功能。例如,1。数据库的并发控制:对程序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防止数据库被破坏,杜绝提供给用户不正确的数据;2。数据库的恢复:在数据库被破坏或数据不可靠时,系统有能力把数据库恢复到最近某个正确状态;3。数据完整性:保证数据库中数据始终是正确的;4。数据安全性:保证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的丢失、破坏。 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对数据的

④ 浅谈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与应用论文

浅谈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与应用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网络技术手段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中的广泛渗透,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还极大的提升了人们工作与学习效率,为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数据库是伴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网络技术发展的,而其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上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同时,一方面也为社会的进步作出突出贡献。本文将就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计算机数据库;管理应用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社会生活等各领域的广泛渗透,人们的生活观念及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计算机核心技术之一的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不仅使人们生活更加轻松便捷,数据库技术在人们工作学习中的应用,还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效率,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计算机数据库的主要定义是其是为了达成相关目标而组织在一起并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一系列数据。而数据库技术则是指研究数据库的相关管理、设计及结构的一系列方法与手段,以达到对数据的有效分析及处理等,这些方法和手段可以是相关理论知识及技术等。计算机数据库的主要特征有数据库中所有数据信息都存在一定的相互间的联系,同时各数据信息间有保持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此外,数据库采用DBMS来对数据进行控制及管理。数据库技术主要经过以下三个发展历程数据的手动管理时段、通过采用文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时段以及数据库形成系统时段,每个阶段数据库技术的特点都不同,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下文将就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情况。

一、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

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管理技术。

1.存取管理技术

数据库的存取管理技术主要有包括以下技术:一是用户认证技术。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说,用户的一切信息资料都是采用一系列且具有一定组合的数据来表达,因而用户只存在数据身份而不存在其现实身份,相应的在相关授权方面,计算机网络也是对用户实行数据身份形式的授权模式。该技术可以采用用户设置的相关密码及口令来实施计算机对用户的鉴别,此外,当前还有一种采用生物特征的方式来对用户进行鉴别。用户认证技术能够有效的防止没有经过认证授权的用户,访问、使用及修改数据库的权限;二是控制访问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对用户的一些权力进行一定限制,既可以限制骇客非法入侵数据库及访问相关资源,又能够对合法用户的某些权力进行限制,如不允许其访问受保护的文件及访问目录等资源。该技术对主客体的访问权限作了相关规定和限制,对用户的相关访问要求作出相应控制,其中主体主要指的是用户,客体指的是文件等数据库资源。在控制策略方面主要有防火墙控制、权限控制等。

2.恢复和备份技术

由于当前计算机网络情况十分复杂,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因此当计算机数据库因某种原因出现故障时,事先做好对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备份并对其进行恢复就显得尤为必要。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其数据库信息资源便会受到一定破坏甚至丢失,当前应对数据丢失问题的主要对策有对数据进行备份,经过备份的数据信息能够非常简便的对其进行恢复。当前的数据库备份手段包括动态、静态及逻辑备份等。而数据库的恢复手段则包括数据库备份及通过在线日志来进行恢复等。用户应根据计算机系统故障原因及自身情况选择最优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手段,以减少或避免因数据丢失造成的巨大损害。

3.加密技术

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其在为人们创造巨大效益的同时,也无形中加大对其依赖性,这也导致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不断发生,木马、病毒等危害计算机安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当前人们将大量重要的数据信息存储于计算机数据库中,部分人出于各种目的,抓住用户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及网络技术缺乏的弱点,通过计算机漏洞采用非法手段入侵用户计算机系统,通过盗取用户密码的方式,非法访问用户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篡改,极大的威胁到了用户的数据信息安全。而通过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则能有效的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对数据库中的重要信息实施加密,不仅能有效杜绝骇客入侵,还能在系统因某种原因崩溃时,相关数据信息依然不受影响,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的安全[1]。

二、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情况

1.多媒体中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数据库在多媒体领域的广泛运用主要指的是将多媒体的数字化相关技术及数据压缩等技术与数据库技术整合起来,实现数据库技术在多媒体领域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就是在数据库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出现,其主要应用领域有图书馆、博物馆及电子商务中。该技术通过将声像等数据信息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巨大的多媒体信息资源数据库,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传统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容量,进而能高效的进行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大量演示。数据库技术在多媒体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多媒体领域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还为多媒体领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推动力。

2.信息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随着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数据库技术不仅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容量,还极大的保障了信息资源的安全及稳定性,提升了用户信息管理水平。当前数据库按照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统计数据库、生态环境数据库及海河流域数据库等;按照传统模式分类,则可分为网状、关系及层次型三种模式。数据库技术在信息资源管理中运用,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运用领域的拓展。以往的信息管理只包括单一农业或工业,现今数据库技术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后,其管理范围拓展到能涵盖工、农及服务业,这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数据库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其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应用范围更广泛,运用效果更加良好;三是数据库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高。数据库的加密技术极大的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通过采用用户账号及加密等手段,能够有效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在提升信息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能极大的减少甚至避免数据信息风险,从而实现信息管理的安全稳定[2]。

3.在文献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其主要可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数据库技术可有效的运用与文献档案的检索和存储中。可以通过将文献资源录入光盘的形式,实现大量资源的有效存储,而且其还具备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及容量巨大、携带方便等特点。如其还可以用于教育教学中,如将大量的教学素材及资源通过压缩成光盘的形式,这可以极大的提升教学工作的效率;二是用于计算机C语言文献资源的检索及浏览。可以通过建立计算机C语言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文献研究资料的数据库信息系统,对其数据信息进行细致分类,引进先进的检索系统,这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如教师可以根据数据库检索有用资源进行教学设计,这能极大的提升教学的效果。此外,还可以根据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开展科研活动[3]。

三、结语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能给人们工作、学习及生活带来极大效益,还能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率,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加强对计算机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的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令思.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与应用[J].电子制作,2014,(06):58-59.

[2]陆根美.浅谈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技术及其应用[J].电子世界,2014,(10):335-336.

[3]江绍虎,潘澜月.浅谈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与管理[J].科技资讯,2012,(19):25-26.

;

⑤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请简述最高级阶段的特点

一、人工管理阶段: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人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无共享,冗余度极大
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
数据的结构化: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二、文件系统阶段: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
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三、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面向的对象:整个应用系统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冗余度小
数据的独立性: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
数据控制能力: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⑥ 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的三个阶段是哪三个

发展的三个阶段:
1、
层次型和网状型:
代表产品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ims。
2、
关系型数据型库:
目前大部分数据库采用的是关系型数据库。1970年ibm公司的研究员e.f.codd提出了关系模型。其代表产品为sysem
r和inges。
3、
第三代数据库将为更加丰富的数据模型和更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为特征,以提供传统数据库系统难以支持的新应用。它必须支持面向对象,具有开放性,能够在多个平台上使用。
管理技术的3个阶段
1
人工管理
2
文件管理
3
数据库系统

热点内容
python密码暴力破解 发布:2025-05-16 11:13:28 浏览:590
倒角刀编程 发布:2025-05-16 11:12:55 浏览:348
数据库的酸性 发布:2025-05-16 11:03:17 浏览:123
phpmysql长连接 发布:2025-05-16 10:51:50 浏览:733
android横屏全屏 发布:2025-05-16 10:47:43 浏览:474
服务器直链下载搭建 发布:2025-05-16 10:47:38 浏览:174
编译不成功怎么办 发布:2025-05-16 10:35:54 浏览:612
如何修改密码找回 发布:2025-05-16 10:35:53 浏览:570
怎么才能编译本书 发布:2025-05-16 10:27:47 浏览:759
ssd服务器电脑 发布:2025-05-16 10:26:25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