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数据库
‘壹’ 暨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
1、暨大信息工程不错,毕竟是211重点大学。
2、暨大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坚实的数理、电子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现代信息理论与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适于在信息工程、光电子与光通信、网络工程、光学工程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
3、暨大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普通物理、电工与电子技术、电磁场与波、微机系统与接口、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图象处理与分析、通信原理与技术、程控交换技术、激光原理与器件、光纤通信系统与网络、光电子与光通信实验等。
‘贰’ 暨南大学的数据库有哪些
很多啊。。。打开图书馆网页,就可以看见很多数据库
‘叁’ 如何在校外用暨南大学访问国泰安数据库
学校购买使用权,校外是不能访问的。
可以在校内某台电脑架设VPN,你远程访问此电脑,通过这台电脑访问校内资源。
‘肆’ 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什么建议在使用数据库前要先阅读"详细描述
会有一些版权说明、使用方法之类的引导,还是了解一下比较好
‘伍’ 暨南大学是211院校吗
暨南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广东有4所211大学,2所985大学,目前教育部门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学申报,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学校简介:
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简称“暨大”,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直属中央统战部领导,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广东省三方共建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理事单位;是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有五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214.3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6.80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学生46036人。
(5)暨南大学数据库扩展阅读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985/211工程的不同
定义不同
985大学即参加“985工程“的大学,即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大学即参与“211工程”的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实施时间不同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1995年11月,211工程正式启动。
涵盖大学不同
985大学都是211大学,但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
建设内容不同
“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
“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 )的简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陆’ 暨南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针对侨校性质和侨生、境外生众多的特点,重点建设了华侨华人文献特色馆藏,1995年,图书馆成立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现有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地出版的中外文华侨华人研究学术着作2000 余种,侨报、侨刊乡讯、社团刊物400余种,居大陆高校图书馆之首。同时,建设了华侨华人专题网站,开发了 8 个华侨华人专题数据库,现有数据共83800多条。此外,每月编印一期《侨情简报》。这些特色资源很好地满足了侨生、境外生了解其居住国家和地区的实时新闻动态、海外侨情、侨务政策、华文教育等方面的信息需求。
‘柒’ 暨南大学毕业后网上图书馆怎么进
为满足全校师生在校园网外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需求,提供2种电子资源校外访问方式,欢迎大家积极使用。
1. 网络中心WebVPN
访问地址:https://webvpn.jnu.e.cn
使用说明:使用统一身份认证账号和密码登录,点击“图书馆资源”,从各个数据库入口进行访问。
2. Shibboleth认证方式访问部分电子资源
除了通过WebVPN方式外,图书馆在网络中心和数据库商的大力支持下,依托于教育网统一认证和资源共享基础设施CARSI,不断开通基于Shibboleth认证的数据库校外访问方式,助力全校师生校外学习、科研!
访问地址:https://ds.carsi.e.cn/login/index.html
登录网址后,点击用户登录,搜索暨南大学,输入JNUID和密码,即可浏览相关资源。
‘捌’ 暨南大学的学术研究
截至2014年7月,暨南大学设有178个研究机构和77个实验室。设有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国家工程中心1个,省、部级设置的研究中心13个、重点实验室13个。 人文社科基地 部级:华侨华人研究院
省级:企业发展研究所、金融研究所、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广东产业发展与粤港澳台区域合作研究中心、应急管理研究中心、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知识产权与法治研究中心
市级:广州市舆情与社会管理重点研究基地 重点实验室 部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理生理实验室(三级)、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再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省级:生物材料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物工程药物重点实验室、工程结构故障诊断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水体富养化与赤潮防治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创新药物研究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与传感技术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水土环境毒害性污染物防治与生物修复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产品包装与物流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功能蛋白质研究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分子免疫与抗体工程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工程中心 国家级: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部级:基因组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人工器官及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广东省公共网络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耐磨材料与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耐磨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耐磨及特种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州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工程研究中心、广东高校网络安全检测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血液净化技术与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智能建筑检测技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卫星导航芯片及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网络安全检测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联合实验室 再生医学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神经科学和创新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脑功能与健康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香港大学)、天体测量、动力学与空间科学研究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法国天体力学与历表计算研究所)、信息技术和分形信号处理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光纤光子学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创新药物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海洋天然产物研究与药物开发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油脂生物炼制与营养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 研究院 产业经济研究院、生命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核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华文教育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院、韶关研究院、广东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南方传媒研究院、佛教文化研究院、轨道交通研究院 2009—2010学年度,学校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2008年至2011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各2项,总数列广东省高校第一。“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级百万元以上项目40项,其中“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1项,数量为广东省第一,获批经费1810 万元。此外还承担“973”、“863”项目多项。仅2010年,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9项 。
2009年暨大科研经费首次突破2亿元,2010年达到2.69亿元,预计今年能够突破3亿元。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方面,2010年暨大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9项,经费突破3000万元,分别是2005年的3.5倍和5.2倍,在广东高校中位居第三。2009年,暨大发表论文被SCI、EI等三大索引收录论文670篇,比2005的443篇增长了53%。文科方面,“十一五”期间,暨大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4项,比“十五”期间的47项增长了57%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1月,暨南大学图书馆共有各类印刷型文献260多万册,文献购置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年均增加印刷型书刊约10万册。有中外文数据库167个,中外文电子图书193万多种,电子期刊38000种。
图书馆馆藏线装古籍约1万种,12万余册。其中,善本古籍近500种,5000册;现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藏书300余种,近4000册,内有章太炎手批或手校本为国内罕见;原版解放前期刊约500种2000多册。2009年,图书馆入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颁布的第二批古籍保护重点单位名录。
图书馆于1995年成立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重点建设华侨华人文献特色馆藏。有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地出版的中外文华侨华人研究学术着作2万余册,华侨研究学术期刊、侨报、侨刊乡讯、社团刊物400余种。其中广东省侨刊乡讯170余种,约占广东全省侨刊乡讯种数的95%。在对华侨华人特色资源进行收藏整理的同时,还建设了华侨华人专题网站,开发了8个华侨华人专题数据库,数据约16万条 。 学术刊物 《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36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后,被迫停刊,前后共出版了3卷6期。1979年下半年《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新刊出,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50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285/C。
《暨南学报》由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主要栏目有:《华人华侨研究》、《海外及台港澳华文文学研究》、《中外关系史研究》、《产业经济研究》、《区域经济研究》、《国际法》、《民商法》等。学报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文学、经管、法律类栏目逐渐形成特色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是双月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9965,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282/N。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为文摘杂志、数学文摘、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动物学记等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