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珠算扒皮算法

珠算扒皮算法

发布时间: 2023-01-15 17:29:12

Ⅰ 珠算口诀怎么理解

上:是指将梁下面靠下框的珠子拨到靠梁,或者将靠梁上面的珠子拨到靠上框,四上四:加4就是拨四个下珠靠梁,第一个数是要加的数。下:与上相反。

去,是指拨去、减去的意思,将靠梁的珠子拨到靠框,四下五去一,第一个数是要加的数,下五的意思是将5靠梁,去4,是将靠梁的四颗下珠拨去,也可以叫减4.比如4+4。
进:在前一档进一,四去六进一,比如6+4,先拨入6,加4,需要在前一档加1,然后再本当拨去6.

(1)珠算扒皮算法扩展阅读:

珠算

现存最早的珠算书是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 流行最广,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书

则是明代程大位编的《直指算法统宗》。

加减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乘法除法口诀,采用的则是筹算口诀。

乘法“九九”口诀,在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得到应用;

归除口诀,首见杨辉《乘除通变算宝》,

朱世杰《算学启蒙》所载九归口诀已与现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下来。

Ⅱ 珠心算怎么计算的

1、五珠算盘的使用:

下4珠每个代表1,上1珠代表5,从左到右依次为,千分位,百分位,十分位.....大拇指往上拨,食指往下拨,依据法则进行运算。

2、计算口诀(法则):

(1)加法口诀:

不进位的加进位的加

直加满五加进十加破五进十加

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

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

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

加五: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

加七: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

加八: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

加九: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2)减法口诀:

不退位的减退位的减

直减破五减退位减退十补五的减

减一:一下一,一上四去五,一退一还九

减二:二下二,二上三去五,二退一还八

减三:三下三,三上二去五,三退一还七

减四:四下四,四上一去五,四退一还六

减五:五下五,五退一还五

减六:六下六,六退一还四,六退一还五去一

减七:七下七,七退一还三,七退一还五去二

减八:八下八,八退一还二,八退一还五去三

减九:九下九,九退一还一,九退一还五去四

(3)乘法口诀:

在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得到应用;

归除口诀,首见杨辉《乘除通变算宝》[1274],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所载九归口诀已与现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下来。

(4)除法口诀:

珠算除法有归除法和商除法两种.

归除法用口诀进行计算,有九归口诀,退商口诀和商九口诀.

九归口诀共61句:

一归(用1除):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逢四进四,逢五进五,逢六进六,逢七进七,逢八进八,逢九进九.

二归(用2除):逢二进一,逢四进二,逢六进三,逢八进四,二一添作五.

三归(用3除):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

四归(用4除):逢四进一,逢八进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余二,四三七余二.

五归(用5除):逢五进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归(用6除):逢六进一,逢十二进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四六余四,六五八余二.

七归(用7除):逢七进一,逢十四进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余二,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

八归(用8除):逢八进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余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

九归(用9除):逢九进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5)开乘方:

珠算乘方可以直接乘,也可以根据公式,高次方若幂是质素,就只有直接乘,若可以分解因式,则可分解因式再来算。

珠算开平方,一般有半九九开平方法,积差开平方法,公式开平方法,增乘开平方法。

开三次方,有三倍根开立方法,过大商开立方法。

开五次方,有多种,常见的有增乘开五次方。

开高次方一般很少在珠算上用。

(2)珠算扒皮算法扩展阅读:

1、算盘计算相关术语:

(1)空档:某一档的上、下都离梁的时候,叫做空档。空档表示这一档没有记数,或者表示0。

(2)空盘:算盘的各档都是空档是,表示全盘没有记数,叫做空盘。

(3)内珠:靠梁记数的算珠,叫做内珠。

(4)外珠:离梁不记数的算珠,叫做外珠。

(5)拨上:是指将下珠拨靠梁。

(6)拨下:是指将上珠拨靠梁。

(7)拨去:是指将上珠或下珠拨离梁。

(8)本档:是指正要拨珠记数的这一档。

(9)前档:是指本档的前一档,也叫左一档(位)。

(10)后档:是指本档的后一档,也叫右一档(位)。

(11)漂珠:拨珠时用力过轻,不靠梁不着框,浮漂在档中间的算珠。

(12)带珠:拨珠时,把本档或邻档不应拨入或拨去的算珠带入或带出叫带珠。

(13)实珠:靠梁表示正数的算珠。

(14)虚珠:也叫负珠,是指算珠拨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负数的悬珠。

(15)置数:也教布数,按照计算的要求,把数字拨入算盘,为计算作准备。

(16)档位:也叫档次,是指档的位次。

(17)错档:也叫错位,是指运算过程中未将算珠拨入应拨的档位。

(18)进位:是指本档加上一个数后,大于或等于10,须向前位加1,叫做进位。

(19)退位:是指在本档减去一个数时本档不够,许向前面一位减1,叫做退位。

(20)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第一个非零数字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2、算盘的收藏价值:

(1)高档材质的算盘值得收藏。据国家文化艺术品网介绍,按算珠和边框材料,算盘可分为金、银、铜、铁、玉、竹、木、象牙、水晶、大理石等;按立柱材料,包括铁、木、银、铜、铝、竹等。算盘材质越好,收藏价值越高,升值潜力自然就强。举例来说,普通木质算盘的身价低于象牙算盘,而贵金属制成的算盘,价值就更高了。

另外,算盘上的立柱,即俗称的“档”,也有高低之分。算盘的价值还可以通过做工和品相来衡量。

(2)上乘木质算盘升值前景好。国家文化艺术品网讯,如果收藏木质算盘,紫檀、红木、花梨木的藏品为上乘。上乘木质的算盘不会上油漆,因为木质好的算盘更注重原色,经过岁月的洗礼,好的木头会越用越亮,算珠也会越来越光滑。只有一般材质的木算盘,才会涂上厚重的油漆以遮盖木质的平庸。

梨木、松木、沉香木、柏木属于中等材质,杂木则属于低档材质。

(3)异形算盘身价逐渐走高。圆形、扇形、拱形、筒形、宝塔等造型奇特的算盘,因为工艺考究、妙趣横生,是收藏家追捧和寻觅的对象。

由于算盘的档数通常都是奇数档,例如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等,带有赏玩性质的偶数档算盘的身价就比奇数档的高。而小巧玲珑的袖珍算盘以及21档以上的大型算盘,无疑丰富了算盘的文化内涵,也值得收藏。

Ⅲ 珠算方法

珠算口诀,是算盘进行四则运算的法则。以“口诀”的形式背诵下来,然后进行运算。如:
加法口诀表
不进位的加 进位的加
直加 满五加 进十加 破五进十加
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进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进一
三 三上三 三下五去二 三去七进一
四 四上四 四下五去一 四去六进一
五 五上五 五去五进一
六 六上六 六去四进一 六上一去五进一
七 七上七 七去三进一 七上二去五进一
八 八上八 八去二进一 八上三去五进一
九 九上九 九去一进一 九上四去五进一

减法口诀表
不退位的减 退位的减
直减 破五减 退位减 退十补五的减
一 一下一 一上四去五 一退一还九
二 二下二 二上三去五 二退一还八
三 三下三 三上二去五 三退一还七
四 四下四 四上一去五 四退一还六
五 五下五 五退一还五
六 六下六 六退一还四 六退一还五去一
七 七下七 七退一还三 七退一还五去二
八 八下八 八退一还二 八退一还五去三
九 九下九 九退一还一 九退一还五去四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卷上“归除歌诀”...

一归如一进 见一进成十
二一添作五 逢二进成十 四进二十 六进三十 八进四十
三一三十一 三二六十二 逢三进成十 六进二十 九进三十
四一二十二 四二添作五 四三七十二 逢四进成十 八进二十
五归添一倍 逢五进成十
六一下加四 六二三十二 六三添作五 六四六十四 六五八十二 逢六进成十
七一下加三 七二下加六 七三四十二 七四五十五 七五七十一 七六八十四 逢七进成十
八一下加二 八二下加四 八三下加六 八四添作五 八五六十二 八六七十四 八七八十六 逢八进成十
九归随身下 逢九进成十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斤价求两价的歌诀
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更被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求,隔位六二五;(1/16=0.0625)
二求,退位一二五;(2/16=0.125)
三求,一八七五记;(3/16=0.1875)
四求,改曰二十五;(4/16=0.25)
五求,三一二五是;(5/16=0.3125)
六求,两价三七五;(6/16=0.375)
七求,四三七五置;(7/16=0.4375)
八求,转身变作五;(8/16=0.5)
九求,五六二五;(9/16=0.5625)
十求,六二五;(10/16=0.625)
11求,六八七五;(11/16=0.6875)
12求,七五;(12/16=0.75)
13求,八一二五;(13/16=0.8125)
14求,八七五;(14/16=0.875)
15求,九三七五;(15/16=0.9375)

“算盘”一词出现于元代刘因〔1248-1293〕《静修先生文集》中
一首五言绝句的题目;
元代画家王振鹏作《干坤一担图》〔1310年〕中
货郎担的货中有一算盘;
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1366〕卷二十九“井珠”条中
有“算盘珠”比喻;
元曲中也提到“算盘”,可见,元代已应用了算盘。
载有算盘图的最早文献是明洪武四年〔1371〕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一书。
现存最早的珠算书是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1573〕。
流行最广,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书
则是明代程大位编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
加减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
乘法除法口诀,采用的则是筹算口诀。
乘法“九九”口诀,在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得到应用;
归除口诀,首见杨辉《乘除通变算宝》〔1274〕,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所载九归口诀已与现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下来。

三、大九九口诀表

一一01 一二02 一三03 一四04 一五05 一六06 一七07 一八08 一九09
二一02 二二04 二三06 二四08 二五10 二六12 二七14 二八16 二九18
三一03 三二06 三三09 三四12 三五15 三六18 三七21 三八24 三九27
四一04 四二08 四三12 四四16 四五20 四六24 四七28 四八32 四九36
五一05 五二10 五三15 五四20 五五25 五六30 五七35 五八40 五九45
六一06 六二12 六三18 六四24 六五30 六六36 六七42 六八48 六九54
七一07 七二14 七三21 七四28 七五35 七六42 七七49 七八56 七九63
八一08 八二16 八三24 八四32 八五40 八六48 八七56 八八64 八九72
九一09 九二18 九三27 九四36 九五45 九六54 九七63 九八72 九九81

[珠算除法]

珠算除法有归除法和商除法两种.

归除法用口诀进行计算,有九归口诀,退商口诀和商九口诀.

九归口诀共61句:

一归(用1除):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逢四进四,逢五进五,逢六进六,逢七进七,逢八进八,逢九进九.

二归(用2除):逢二进一,逢四进二,逢六进三,逢八进四, 二一添作五.

三归(用3除):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

四归(用4除):逢四进一,逢八进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余二,四三七余二.

五归(用5除):逢五进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归(用6除):逢六进一,逢十二进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四六余四,六五八余二.

七归(用7除):逢七进一,逢十四进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余二,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

八归(用8除):逢八进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余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

九归(用9除):逢九进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退商口诀共9句:

无除退一下还一,无除退一下还二,无除退一下还三,

无除退一下还四,无除退一下还五,无除退一下还六,

无除退一下还七,无除退一下还八,无除退一下还九,

商九口诀共9句:

见一无除作九一,见二无除作九二,见三无除作九三,

见四无除作九四,见五无除作九五,见六无除作九六,

见七无除作九七,见八无除作九八,见九无除作九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叫“单归”;除数是两位或两位以上的除法叫“归除”,除数的首位叫“归”,以下各位叫“除”.如,除数是534的归除,叫“五归三四除”.即用五归口诀求商后,再用34除.

另附:珠算常用术语

[font]<FONT face=宋体>空档:某一档的上、下都离梁的时候,叫做空档。空档表示这一档没有记数,或者表示0。
空盘:算盘的各档都是空档是,表示全盘没有记数,叫做空盘。
内珠:靠梁记数的算珠,叫做内珠。
外珠:离梁不记数的算珠,叫做外珠。
拨上:是指将下珠拨靠梁。
拨下:是指将上珠拨靠梁。
拨去:是指将上珠或下珠拨离梁。
本档:是指正要拨珠记数的这一档。
前档:是指本档的前一档,也叫左一档(位)。
后档:是指本档的后一档,也叫右一档(位)。
漂珠:拨珠时用力过轻,不靠梁不着框,浮漂在档中间的算珠。
带珠:拨珠时,把本档或邻档不应拨入或拨去的算珠带入或带出叫带珠。
实珠:靠梁表示正数的算珠。
虚珠:也叫负珠,是指算珠拨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负数的悬珠。
置数:也教布数,按照计算的要求,把数字拨入算盘,为计算作准备。
档位:也叫档次,是指档的位次。
错档:也叫错位,是指运算过程中未将算珠拨入应拨的档位。
隔档:也叫隔位,是指本数位左右空一档的第二档(位)。入隔位乘法中两数相乘,积的个位打在被乘数的右两位上;隔位除法中隔位商几,指的是被除数首位的左两位。
进位:是指本档加上一个数后,大于或等于10,须向前位加1,叫做进位。
退位:是指在本档减去一个数时本档不够,许向前面一位减1,叫做退位。
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第一个非零数字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末位:也叫最低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最后一个数字。如3275中的5,一二○中的0,481.29
中的9。
次位:实质一个多位数的第二个数字。入3865中的8,0.4178中的1。
实数:古算书中通称被乘数和被除数为实数,简称实。
法数:古算书中通称乘数和除数为法数,简称法。
乘加:是指被乘数每位乘以乘数各位,在算盘上一边乘一边加积数。
乘减:也叫减积,是指每位商数同除数相乘,乘积在被除数里减去。
除首:是指除数的最高位数。
积首:是指积数的首位数。
商首:是指商数的首位数。
估商:在除法中,需求得每一个商数,就要用心算,估出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这种心算过程叫做估商。
试商:也叫初商,是指在估商时初步求得偏大或偏小的商数,叫做试商。
置商:也叫立商,是指把试商拨入算盘。
调商:置商后,经乘减证明,试商不正确,需要调整初商。
确商:置商后,经乘减证明,试商不大也不小。
除尽:是指被除数除以除数,除到某一位,刚好无余数,叫做除尽。
除不尽:是指整除出现无穷循环或不循环小数时,不能除尽的除算。如:1÷3=0.333……;1÷7=0.142857142857……。
余数:不能整除的除法,在商数求到各位或预定的某数位时,被除数中减剩的数叫做余数。在运算过程中,往往被除数郊区每次商与除数的乘积都有剩余的数,通常也叫做余数。
退商:初商过大,把它改小叫“退商”。
补商:初商过小,把它改大叫“补商”。
假商:在除法运算中,为了计算便捷,先确立一个商,再经过调整取得确商。先确立的商,叫做假商。
清盘:拨去各档靠梁的算珠,使全盘成为空盘,叫做清盘。
全盘练习:算盘所有档上,或大部分档上作拨珠练习,以及按基本运算法则进行全面练习,叫做全盘练习。 </FONT>[/font]

Ⅳ 算盘的口诀及打法,珠心算算盘介绍

算盘的口诀及打法

珠算式笔算法是笔者根据现代算盘构造特点:一个档位上有五个珠子,梁上一个珠子,梁下四个珠子,梁上边的一个珠子代表5,梁下边的一个珠子代表1,用点和横线表示算盘的上珠和下珠——点代表梁上那个珠子表示数为5,其余四条横线代表梁下那四个珠子(一条横线代表1)。利用点和横线代替算珠,按照珠算口诀进行加减运算,这就是珠算式笔算法。其特点是简单易学,易掌握,适用于多笔连续加减运算,且能像珠算一样,随时能把结果显示出来。记数法对于学生识数,对形成数概念也非常有好处。

珠算式笔算记数法

应用珠算式笔算法时首先要熟记珠算加减法口诀,特别是满五加、进位加、破五减、退位减的口诀,记熟了这些口诀,才能算得又快又准。另外,本法最适合低年级做一位数的加减运算练习,对学习数学20以内加减法20以内的口诀有益处。

珠算加减法口诀

珠算式笔算加减法法口诀

本文为 ,未经 许可,。

更多 珠算式笔算内容,敬请继续 今日号——用笔学珠算。

以上就是与算盘的口诀及打关内容,是关于算盘的分享。看完珠心算算盘介绍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Ⅳ 珠算的算法口诀

珠算四则运算皆用一套口诀指导拨珠完成。加减法,明代称“上法”和“退法”,其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应用。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卷十八中介绍“增成法”时说:“唯增成一法稍异,其术都不用乘除,但补亏就盈而已。假如欲九除者增一便是,八除者增二便是,但一位一因之”。“九除者增一”,后来变为“九一下加一”,“八除者增二”后来变为“八一下加二”等口诀。可见“增成法”就是“归除法”的前身。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中,叙述了“九归”,他在当时流传的四句“古括”上,添注了新的口诀三十二句,与现今口诀接近。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卷上)载有九归口诀三十六句,和现今通行的口诀大致相同。14世纪中丁巨撰算法八卷(1355),内有“撞归口诀”。总之,归除口诀的全部完成在元代。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了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了下来。

Ⅵ 珠算口诀、法则是、谢谢

珠心算口诀
一、加法口诀表
不进位的加 进位的加
直加 满五加 进十加 破五进十加
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进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进一
三 三上三 三下五去二 三去七进一
四 四上四 四下五去一 四去六进一
五 五上五 五去五进一
六 六上六 六去四进一 六上一去五进一
七 七上七 七去三进一 七上二去五进一
八 八上八 八去二进一 八上三去五进一
九 九上九 九去一进一 九上四去五进一
二、减法口诀表
不退位的减 退位的减
直减 破五减 退位减 退十补五的减
一 一下一 一上四去五 一退一还九
二 二下二 二上三去五 二退一还八
三 三下三 三上二去五 三退一还七
四 四下四 四上一去五 四退一还六
五 五下五 五退一还五
六 六下六 六退一还四 六退一还五去一
七 七下七 七退一还三 七退一还五去二
八 八下八 八退一还二 八退一还五去三
九 九下九 九退一还一 九退一还五去四
三、除法口诀(珠算除法有归除法和商除法两种)
归除法用口诀进行计算,有九归口诀,退商口诀和商九口诀。
九归口诀共61句:
" 一归(用1除):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逢四进四,
逢五进五,逢六进六,逢七进七,逢八进八,逢九进九。

二归(用2除):逢二进一,逢四进二,逢六进三,逢八进四, 二一添作五。

三归(用3除):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

四归(用4除):逢四进一,逢八进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余二,四三七余二。

五归(用5除):逢五进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归(用6除):逢六进一,逢十二进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
六二三余二,六四六余四,六五八余二。

七归(用7除):逢七进一,逢十四进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
七三四余二,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

八归(用8除):逢八进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
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余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

九归(用9除):逢九进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
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退商口诀共9句:
" 无除退一下还一,无除退一下还二,无除退一下还三

无除退一下还四,无除退一下还五,无除退一下还六

无除退一下还七,无除退一下还八,无除退一下还九"
商九口诀共9句:
" 见一无除作九一,见二无除作九二,见三无除作九三

见四无除作九四,见五无除作九五,见六无除作九六

见七无除作九七,见八无除作九八,见九无除作九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叫“单归”;
除数是两位或两位以上的除法叫“归除”,除数的首位叫“归”,以下各位叫“除”。
如,除数是534的归除,叫“五归三四除”,即用五归口诀求商后,再用34除。"

Ⅶ 珠心算怎么算

用大脑来完成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算珠的浮动变化完成计算。

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珠算是基础,透过实珠(算盘)的操作,让学习者了解四则计算的变化及方法。随着技巧的熟练,学习者脑中的影像逐渐建立,透过影像的仿真操作(虚盘)即产生心算的功能,所以心算是珠算的高级显现。珠算与心算就如同人之双足,无法择一独行。

珠算的学习,可熟练掌握到计算能力及记忆能力。而记忆能力中的表象,便是心算过程中最重要的算珠图像,计算过程中,算珠图像,由静珠瞬间不断化成许多动珠运转,以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愈是纯熟的珠算技巧,愈发挥高超的心算程度。

因此,在学习珠心算过程中,应珠算与心算并行不悖,珠算在先奠定基础,心算在后瞬间表示。珠算在难度渐高时,会进展缓慢,心算却能更通畅无碍,天马行空。

算法口诀:

其口诀为珠算所特有_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_起源甚早_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应用。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卷十八中介绍“增成法”时说:“唯增成一法稍异_其术都不用乘除_但补亏就盈而已。

假如欲九除者增一便是_八除者增二便是_但一位一因之”。“九除者增一”_后来变为“九一下加一”_“八除者增二”后来变为“八一下加二”等口诀。可见“增成法”就是“归除法”的前身。

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中_叙述了“九归”_他在当时流传的四句“古括”上_添注了新的口诀三十二句_与现今口诀接近。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_卷上)载有九归口诀三十六句_和现今通行的口诀大致相同。

14世纪中丁巨撰算法八卷(1355)_内有“撞归口诀”。总之_归除口诀的全部完成在元代。有了四则口诀_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了一个体系_长期沿用了下来。

中国珠算_从明代以来_极为盛行_先后传到日本_朝鲜_东南亚各国_后在美洲也渐流行。由于算盘不但是一种极简便的计算工具_而且具有独特的教育职能_所以仍盛行不衰。

(7)珠算扒皮算法扩展阅读:

珠心算的好处

开发智力

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与经常锻炼手指活动有密切关系,而操作算盘的动作则更快且更加细致和微妙,更符合这个原则。国内外许多教育研究专家认为珠算式心算是珠算的高级阶段,更有助于开发智力。

人类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左脑)主要是掌管说、写、计算等有关推理、思考、判断的理论功能。右半球(右脑)主要是掌管空间构造的描、写、模仿、想象等形态的知觉能力或有关情操的音乐能力。珠心算的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思考和运动的结合。

计算时,需一边瞬间记数,一边虚珠映像,一边模拟拨珠,一边珠像内化。因此,珠心算时,需要左右两半脑协同活动。可以说珠心算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

Ⅷ 珠算的口诀要领 珠算的加减乘除口诀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卷上“归除歌诀”...
一归如一进 见一进成十
二一添作五 逢二进成十 四进二十 六进三十 八进四十
三一三十一 三二六十二 逢三进成十 六进二十 九进三十
四一二十二 四二添作五 四三七十二 逢四进成十 八进二十
五归添一倍 逢五进成十
六一下加四 六二三十二 六三添作五 六四六十四 六五八十二 逢六进成十
七一下加三 七二下加六 七三四十二 七四五十五 七五七十一 七六八十四 逢七进成十
八一下加二 八二下加四 八三下加六 八四添作五 八五六十二 八六七十四 八七八十六 逢八进成十
九归随身下 逢九进成十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斤价求两价的歌诀
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更被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求,隔位六二五;(1/16=0.0625)
二求,退位一二五;(2/16=0.125)
三求,一八七五记;(3/16=0.1875)
四求,改曰二十五;(4/16=0.25)
五求,三一二五是;(5/16=0.3125)
六求,两价三七五;(6/16=0.375)
七求,四三七五置;(7/16=0.4375)
八求,转身变作五;(8/16=0.5)
九求,五六二五;(9/16=0.5625)
十求,六二五;(10/16=0.625)
11求,六八七五;(11/16=0.6875)
12求,七五;(12/16=0.75)
13求,八一二五;(13/16=0.8125)
14求,八七五;(14/16=0.875)
15求,九三七五;(15/16=0.9375)
“算盘”一词出现于元代刘因[1248-1293]《静修先生文集》中
一首五言绝句的题目;
元代画家王振鹏作《干坤一担图》[1310年]中
货郎担的货中有一算盘;
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1366]卷二十九“井珠”条中
有“算盘珠”比喻;
元曲中也提到“算盘”,可见,元代已应用了算盘.
载有算盘图的最早文献是明洪武四年[1371]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一书.
现存最早的珠算书是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1573].
流行最广,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书
则是明代程大位编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
加减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
乘法除法口诀,采用的则是筹算口诀.
乘法“九九”口诀,在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得到应用;
归除口诀,首见杨辉《乘除通变算宝》[1274],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所载九归口诀已与现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下

热点内容
文件如何定时上传至服务器 发布:2025-07-04 20:06:17 浏览:857
菜鸟商城源码 发布:2025-07-04 20:01:31 浏览:443
英雄联盟头像文件夹 发布:2025-07-04 19:49:59 浏览:579
取消电脑连接wifi密码怎么设置密码 发布:2025-07-04 19:31:32 浏览:507
电脑服务器市场 发布:2025-07-04 19:14:06 浏览:503
没签名只加密 发布:2025-07-04 18:54:38 浏览:255
红米手机存储问题 发布:2025-07-04 18:50:43 浏览:844
水电煤算法 发布:2025-07-04 18:36:44 浏览:330
天翼视讯缓存文件夹 发布:2025-07-04 18:36:43 浏览:97
unix网络编程第2卷 发布:2025-07-04 18:33:41 浏览: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