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网络布局算法

网络布局算法

发布时间: 2023-01-21 04:37:34

① 公司有10间办公室想用无线网络,请教高手应如何布局

以最基本的无接入点的独立式无线局域网共享ADSL上网为例向大家介绍其实施过程。一般来说可以将其归纳为简单的四步:

(1)安装网络服务器:由于建成的无线局域网需要共享ADSL上网,因此得确定一台服务器,在该台计算机上得分别安装无线网卡和普通的PCI网卡,其中PCI网卡用于连接Internet,而无线网卡则是用于无线局域网内部的通讯交流。安装服务器除了安装正确安装两块网卡之外,还需要为其安装驱动程序、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这些与普通的有线局域网架设没有什么两样。

(2)安装网络客户端:为局域网内的其它计算机安装无线网卡。

(3)共享上网:确定自己采取的共享连接方式,计算机少的可以直接使用Internet连接共享,机器多的,则需要使用Sygate等代理软件,这根据需要来进行,安装好之后一并在服务端和客户机上设置好相关的IP地址、DNS、网卡等参数。

(4)测试网络:这是最后一句,测试一下局域网之间能否通讯,测试一下是否能够连接Internet,若都能畅通的话,则说明我们的连接已经成功了。

熟悉了这样的流程,即使不是采取该种连接方式的无线局域网,我们也可以参考实施了。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与架设2007-05-12 00:26随着网络化的深入和发展,局域网越来越多的进入公司、校园以及家庭之中。局域网的普及,方便了数据的交换。但是,随着接入计算机数目的增加,布线问题的关键性越来越显现出来。如何避免这些眼花缭乱的网线呢?于是,无线局域网应运而生。
一、通信协议:

在无线LAN中,通信协议是指由IEEE提出802.11协议族,包括 802.11a和802.11b。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早在1997年颁布,1999年无线网络国际标准的更新及完善,进一步规范了不同频点的产品及更高网络速率产品的开发和应用,除原IEEE802.11的内容之外,增加了基于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协议的管理信息库(MIB),以取代原OSI协议的管理信息库。另外还增加了高速网络内容。

IEEE802.11a规定的频点为5GHz,采用的OFDM技术的最大的优势是其无与伦比的多途径回声反射,因此特别适合于室内及移动环境。传输速度为:1到2Mbps。

IEEE802.11b工作于2.4GHz频点,采用补偿码健控CCK调制技术。当工作站之间的距离过长或干扰过大,信噪比低于某个门限值时,其传输速率可从11Mb/s自动降至5.5Mb/s,或者再降至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2Mb/s及1Mb/s速率。

所有这些协议都以CSMA/CD为介质共享策略。

IEEE802.11e及IEEE802.11g是下一代无线LAN标准。被称为无线LAN标准方式IEEE802.11的扩展标准。是在现有的802.11b及802.11a的MAC层追加了QOS功能及安全功能的标准。

现在,我们常用的、技术成熟的是IEEE802.11b。

二、工作原理:

802.11b规定了三种发送及接收技术:扩频(Spread Spectrum)技术、红外(Infared)技术、窄带(Narrow Band)技术。而扩频又分为直序(Direct Sequence,ds)扩频和跳频(Frequeny Hopping,FH)扩频两种。

我们知道,扩频技术利用的是开放的2.4GHz频段,由于这是个公用频段,因此十分拥挤,微波噪声最大,采取何种发送和接收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微波传输的质量和速率。直序扩频技术同时使用整个频段,信号被扩展多次而无损耗;而跳频扩频技术是连续间断跳跃使用多个频点。当跳到某个频点时,判断是否有干扰,若无,则传输信号;若有则依据算法跳至下一频段继续判断。正是由于利用了跳频技术,使得跳频的范围很宽,但是信息在每个频率上停留的时间很短(仅为1/1000秒左右),不仅使得数据的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而且传输更加稳定,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这就是无线网络传输的关键。

三、常见拓补形式:

在IEEE802.11b标准中,具体将局域网结构划分为"对等(Peer-To-Peer,即点对点)"和"主从(Master-Slave)"两种标准形式。"点到点"结构用于连接PC机或便携式计算机,允许各台计算机在无线网络所覆盖的范围内移动并自动建立点到点的连接,使不同计算机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交换。而"主从"结构中所有工作站都直接与中心天线或访问节点(AP:Access Point)连接,由AP承担无线通信的管理及与有线网络连接的工作。无线用户在AP所覆盖的范围内工作时,无需为寻找其它站点而耗费大量的资源,是理想的低功耗工作方式。同时IEEE802.11对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应用环境和功能等方面也作了如下规定。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对等方式、接入方式、中继方式三种。

1.对等方式(图一):

对等(peer to peer)方式下的局域网,不需要单独的具有总控接转功能的接入设备AP,所有的基站都能对等地相互通信。并不是所有号称兼容802.11标准的产品都具有这种工作模式,无线产品对应的这种模式是Ad Hoc Demo Mode。在Ad Hoc Demo模式的局域网中,一个基站会自动设置为初始站,对网络进行初始化,使所有同域(SSID相同)的基站成为一个局域网,并且设定基站协作功能,允许有多个基站同时发送信息。这样在MAC帧中,就同时有源地址、目的地址和初始站地址。在目前,这种模式采用了NetBEUI协议,不支持TCP/IP,因此较适合未建网的用户,或组建临时性的网络,如野外作业、临时流动会议等。

图一

2.接入方式(图二):

这种方式以星型拓扑为基础,以接入点AP为中心,所有的基站通信要通过AP接转,相当于以无线链路作为原有的基干网或其一部分,相应地在MAC帧中,同时有源地址、目的地址和接入点地址。通过各基站的响应信号,接入点AP能在内部建立一个像"路由表"那样的"桥连接表",将各个基站和端口一一联系起来。当接转信号时,AP就通过查询"桥连接表"进行。

图二

3.中继方式(图三):

中继是建立在接入原理之上的,是以两个AP点对点(Point to Point)链接,由于独享信道,较适合两个局域网的远距离互连(架设高增益定向天线后,传输距离可达到50公里),局域网既可以是有线,也可以是无线。因为无线网络采用中继方式的组网模式多种多样,所以统称为无线分布系统(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正是在这种模式下,MAC帧使用了四个地址,即源地址、目的地址、中转发送地址、中转接收地址。接入方式和中继方式支持TCP/IP和IPX等多种网络协议,是IEEE802.11重视而且极力推广的无线网络主要的应用方式。

图三

四、应用特点:

与有线局域网相比较,无线局域网具有开发运营成本低、时间短,投资回报快,易扩展,受自然环境、地形及灾害影响小,组网灵活快捷等优点。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与任何人通信",弥补了传统有线局域网的不足。随着IEEE802.11标准的制定和推行,无线局域网的产品将更加丰富,不同产品的兼容性将得到加强。现在无线网络的传输率已达到和超过了10Mbps,并且还在不断变快。目前无线局域网除能传输语音信息外,还能顺利地进行图形、图像及数字影像等多种媒体的传输。而且随着ATM无线局域网的投入使用,其数据传输率将达到20M~25Mbps,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无线局域网虽然以空气为介质,传输的信号可跨越很宽的频段,数据不容易被窃取,保证了网络传输的安全性。

图四,应用实例

无线局域网的网络速度与以太网相当,一个AP最多可支持100多个用户的接入,最大传输范围可达到几十公里,具有以下的通信特点:

1.具有高移动性,通信范围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拓宽了网络的传输范围。在有线局域网中,两个站点的距离在使用铜缆(粗缆)时被限制在500m,即使采用单模光纤也只能达到3000 m,而无线局域网中两个站点间的距离目前可达到50km。点对点通信距离可达30公里,点对面通信距离可达13公里。若增加放大设备或使用无线中继器可成倍延伸通信距离。

2.建网容易,管理方便。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的组建、配置和维护较为容易,一般计算机工作人员都可以胜任网络的管理工作。

3.可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点对网或网对网通信,从而消除了有线链路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隐患。

4.传输速度快。其传输速率可达11Mbps,是电话线传速率的上百倍,DDN网传输速率的十几倍。有效地缓解了图像等大数据量通信的远距离传输问题。

5.微波通信性能稳定,不受天气等恶劣环境的影响,已是卫星通信所采用的主要通讯手段。

6.数据保密性强,抗干扰、抗截获能力强,同时也不会造成干扰。

7.自动识别有线网故障,并动态切换到无线中继器模式。

8.采用获得专利的微蜂窝(Micro Elular)结构,提供无与伦比的漫游和功率管理,并拥有全向网桥等先进设备,可大规模减少网络中通信设备的数量。

五、网络架设:

与有线计算机网络相似,无线计算机网络也含有无线网卡和无线网桥。

1. 无线网卡:

分为PCI/ISA接口和PCMCIA接口两种方式。不过常见的都是PCMCIA接口的,PCI/ISA接口的多数是通过PCMCIA转PCI/ISA转接卡+PCMCIA网卡实现的。

图五,PCMCIA接口的无线网卡

图六

2. 无线网桥:

无线网桥备有天线插头及BNC、RJ45插头。如果将全向无线网桥网络工作站或有线局域网进行相互通信,其入网方式与有线局域网的入网方式基本相同。若只进行两个局域网的通信,则通信双方可采用半径大于1米的定向天线,这样,通信距离在可视范围内可增加到30公里远。

图七,无线网桥

3.其他无线产品

常见的有无线打印机适配器(图八)。

4. 架设:

无线网络架设和以太网架设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免去了杂乱的布线,在此不多介绍了

图九,架设实例

综上所述,无线通讯是发展趋势。在未来,无线局域网一定会代替有线网络成为主流。所以,现在正在为布线发愁的网管们,为何不考虑考虑无线局域网?

② 局域网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4种,是哪四种

最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有:环形拓扑、星行拓扑、总线拓扑三个。

1. 总线拓扑结构 是将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公共总线上,结点之间按广播方式通信,一个结点发出的信息,总线上的其它结点均可“收听”到。 优点:结构简单、布线容易、可靠性较高,易于扩充,是局域网常采用的拓扑结构。缺点:所有的数据都需经过总线传送,总线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出现故障诊断较为困难。最着名的总线拓扑结构是以太网(Ethernet)。

2. 星型拓扑结构 每个结点都由一条单独的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结。 优点: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便于管理,连接点的故障容易监测和排除。缺点:中心结点是全网络的可靠瓶颈,中心结点出现故障会导致网络的瘫痪。

3. 环形拓扑结构 各结点通过通信线路组成闭合回路,环中数据只能单向传输。 优点:结构简单,适合使用光纤,传输距离远,传输延迟确定。缺点:环网中的每个结点均成为网络可靠性的瓶颈,任意结点出现故障都会造成网络瘫痪,另外故障诊断也较困难。最着名的环形拓扑结构网络是令牌环网(Token Ring)

4. 树型拓扑结构 是一种层次结构,结点按层次连结,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结点之间进行,相邻结点或同层结点之间一般不进行数据交换。优点:连结简单,维护方便,适用于汇集信息的应用要求。缺点:资源共享能力较低,可靠性不高,任何一个工作站或链路的故障都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

5. 网状拓扑结构 又称作无规则结构,结点之间的联结是任意的,没有规律。优点:系统可靠性高,比较容易扩展,但是结构复杂,每一结点都与多点进行连结,因此必须采用路由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目前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拓扑结构。

6.混合型拓扑结构 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拓扑结构同时使用。优点:可以对网络的基本拓扑取长补短。缺点:网络配置挂包那里难度大。

7.无线电通信拓扑结构

8.卫星通信拓扑结构

③ 基于分层的网络拓扑布局算法用英文怎么说

topology algorithm of network on account of hierarchical

④ 在计算机网络中把设备连接起来的布局方法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就是用什么方式把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设备连接起来。常见的网络拓扑图有8种。
星型
星型结构是最古老的一种连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电话属于这种结构。目前一般网络环境都被设计成星型拓朴结构。星型网是目前广泛而又首选使用的网络拓朴设计之一。
星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连接成网。网络有中央节点,其他节点(工作站、服务器)都与中央节点直接相连,这种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因此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星型拓扑结构便于集中控制,因为端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中心站。由于这一特点,也带来了易于维护和安全等优点。端用户设备因为故障而停机时也不会影响其它端用户间的通信。同时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延迟时间较小,传输误差较低。但这种结构非常不利的一点是,中心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因为中心系统一旦损坏,整个系统便趋于瘫痪。对此中心系统通常采用双机热备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星型拓扑结构中,网络中的各节点通过点到点的方式连接到一个中央节点(又称中央转接站,一般是集线器或交换机)上,由该中央节点向目的节点传送信息。中央节点执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因此中央节点相当复杂,负担比各节点重得多。在星型网中任何两个节点要进行通信都必须经过中央节点控制。
现有的数据处理和声音通信的信息网大多采用星型网,目前流行的专用小交换机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即电话交换机就是星型网拓扑结构的典型实例。它在一个单位内为综合语音和数据工作站交换信息提供信道,还可以提供语音信箱和电话会议等业务,是局域网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星型网中任何两个节点要进行通信都必须经过中央节点控制。因此,中央节点的主要功能有三项:当要求通信的站点发出通信请求后,控制器要检查中央转接站是否有空闲的通路,被叫设备是否空闲,从而决定是否能建立双方的物理连接;在两台设备通信过程中要维持这一通路;当通信完成或者不成功要求拆线时,中央转接站应能拆除上述通道。
由于中央节点要与多机连接,线路较多,为便于集中连线,目前多采用交换设备(交换机)的硬件作为中央节点。

集中式
这种结构便于集中控制,因为端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中心站。由于这一特点,也带来了易于维护和安全等优点。端用户设备因为故障而停机时也不会影响其它端用户间的通信。同时它的网络延迟时间较小,传输误差较低。但这种结构非常不利的一点是,中心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因为中心系统一旦损坏,整个系统便趋于瘫痪。对此中心系统通常采用双机热备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环型
环型结构在LAN中使用较多。这种结构中的传输媒体从一个端用户到另一个端用户,直到将所有的端用户连成环型。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节点间传输,信息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这种结构显而易见消除了端用户通信时对中心系统的依赖性。

环行结构的特点是:每个端用户都与两个相临的端用户相连,因而存在着点到点链路,但总是以单向方式操作,于是便有上游端用户和下游端用户之称;信息流在网中是沿着固定方向流动的,两个节点仅有一条道路,故简化了路径选择的控制;环路上各节点都是自举控制,故控制软件简单;由于信息源在环路中是串行地穿过各个节点,当环中节点过多时,势必影响信息传输速率,使网络的响应时间延长;环路是封闭的,不便于扩充;可靠性低,一个节点故障,将会造成全网瘫痪;维护难,对分支节点故障定位较难。
总线型
总线上传输信息通常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每个结点上的网络接口板硬件均具有收、发功能,接收器负责接收总线上的串行信息并转换成并行信息送到PC工作站;发送器是将并行信息转换成串行信息后广播发送到总线上,总线上发送信息的目的地址与某结点的接口地址相符合时,该结点的接收器便接收信息。由于各个结点之间通过电缆直接连接,所以总线型拓扑结构中所需要的电缆长度是最小的,但总线只有一定的负载能力,因此总线长度又有一定限制,一条总线只能连接一定数量的结点。
因为所有的结点共享一条公用的传输链路,所以一次只能由一个设备传输。需要某种形式的访问控制策略、来决定下一次哪一个站可以发送.通常采取分布式控制策略。发送时,发送站将报文分成分组.然后一次一个地依次发送这些分组。有时要与其它站来的分组交替地在介质上传输。当分组经过各站时,目的站将识别分组的地址。然后拷贝下这些分组的内容。这种拓扑结构减轻了网络通信处理的负担,它仅仅是一个无源的传输介质,而通信处理分布在各站点进行。

在总线两端连接有端结器(或终端匹配器),主要与总线进行阻抗匹配,最大限度吸收传送端部的能量,避免信号反射回总线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总线结构是使用同一媒体或电缆连接所有端用户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连接端用户的物理媒体由所有设备共享,各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央结点控制,公用总线上的信息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其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信息的结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各结点在接受信息时都进行地址检查,看是否与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则接收网上的信息。
使用这种结构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确保端用户使用媒体发送数据时不能出现冲突。在点到点链路配置时,这是相当简单的。如果这条链路是半双工操作,只需使用很简单的机制便可保证两个端用户轮流工作。在一点到多点方式中,对线路的访问依靠控制端的探询来确定。然而,在LAN环境下,由于所有数据站都是平等的,不能采取上述机制。对此,研究了一种在总线共享型网络使用的媒体访问方法: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英文缩写成CSMA/CD。
这种结构具有费用低、数据端用户入网灵活、站点或某个端用户失效不影响其它站点或端用户通信的优点。缺点是一次仅能一个端用户发送数据,其它端用户必须等待到获得发送权;媒体访问获取机制较复杂;维护难,分支结点故障查找难。尽管有上述一些缺点,但由于布线要求简单,扩充容易,端用户失效、增删不影响全网工作,所以是LAN技术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
分布式
分布式结构的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线路互连起来的一种网络形式。
分布式结构的网络具有如下特点:由于采用分散控制,即使整个网络中的某个局部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全网的操作,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网中的路径选择最短路径算法,故网上延迟时间少,传输速率高,但控制复杂;各个结点间均可以直接建立数据链路,信息流程最短;便于全网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缺点为连接线路用电缆长,造价高;网络管理软件复杂;报文分组交换、路径选择、流向控制复杂;在一般局域网中不采用这种结构。
树型

树型结构是分级的集中控制式网络,与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线路总长度短,成本较低,节点易于扩充,寻找路径比较方便,但除了叶节点及其相连的线路外,任一节点或其相连的线路故障都会使系统受到影响。
网状
网状拓扑结构主要指各节点通过传输线互联连接起来,并且每一个节点至少与其他两个节点相连.网状拓扑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其结构复杂,实现起来费用较高,不易管理和维护,不常用于局域网!

将多个子网或多个网络连接起来构成网状拓扑结构。在一个子网中,集线器、中继器将多个设备连接起来,而桥接器、路由器及网关则将子网连接起来。根据组网硬件不同,主要有三种网状拓扑:
网状网:在一个大的区域内,用无线电通信链路连接一个大型网络时,网状网是最好的拓扑结构。通过路由器与路由器相连,可让网络选择一条最快的路径传送数据,如图5-4所示。
主干网:通过桥接器与路由器把不同的子网或LAN连接起来形成单个总线或环型拓扑结构,这种网通常采用光纤做主干线。
星状相连网:利用一些叫做超级集线器的设备将网络连接起来,由于星型结构的特点,网络中任一处的故障都可容易查找并修复
蜂窝
蜂窝拓扑结构是无线局域网中常用的结构。它以无线传输介质(微波、卫星、红外等)点到点和多点传输为特征,是一种无线网,适用于城市网、校园网、企业网。
混合型
将两种或几种网络拓扑结构混合起来构成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称为混合型拓扑结构(也有的称之为杂合型结构)。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是由星型结构和总线型结构的网络结合在一起的网络结构,这样的拓扑结构更能满足较大网络的拓展,解决星型网络在传输距离上的局限,而同时又解决了总线型网络在连接用户数量的限制。这种网络拓扑结构同时兼顾了星型网与总线型网络的优点,在缺点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弥补。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主要用于较大型的局域网中,如果一个单位有几栋在地理位置上分布较远(当然是同一小区中),如果单纯用星型网来组整个公司的局域网,因受到星型网传输介质--双绞线的单段传输距离(100m)的限制很难成功;如果单纯采用总线型结构来布线则很难承受公司的计算机网络规模的需求。结合这两种拓扑结构,在同一栋楼层我们采用双绞线的星型结构,而不同楼层我们采用同轴电缆的总线型结构,而在楼与楼之间我们也必须采用总线型,传输介质当然要视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较近(500m以内)我们可以采用粗同轴电缆来作传输介质,如果在180m之内还可以采用细同轴电缆来作传输介质。但是如果超过500m我们只有采用光缆或者粗缆加中继器来满足了。这种布线方式就是我们常见的综合布线方式。
无线电通信
传输线系统除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外,还有一种手段是根本不使用导线,这就是无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利用电磁波或光波来传输信息,利用它不用敷设缆线就可以把网络连接起来。无线电通信包括两个独特的网络:移动网络和无线LAN网络。利用LAN网,机器可以通过发射机和接收机连接起来;利用移动网,机器可以通过蜂窝式通信系统连接起来,该通信系统由无线电通信部门提供。
网络可采用以太网的结构,物理上由服务器,路由器,工作站,操作终端通过集线器形成星型结构共同构成局域网。

⑤ 网速多少算快 网络布线安装步骤有哪些

现在是网络发达的年代,我们每天都需要流量或者是无线网络,让我们通过上网的途径找到很多需要的资料或者是网购一些东西。当然网络的好坏是网速决定的,那么网速多少算快呢,很多消费者们总是觉得自己家或者是公司的网络比较慢。

现在是网络发达的年代,我们每天都需要流量或者是无线网络,让我们通过上网的途径找到很多需要的资料或者是网购一些东西。当然网络的好坏是网速决定的,那么网速多少算快呢,很多消费者们总是觉得自己家或者是公司的网络比较慢,影响正常的使用,那么到底网速如何提速呢,了解这些问题以后大家都会知道应该如何让网速变快了吧。也需要知道网络布线安装步骤有哪些。

网速多少算快

首先,网速多少要看办理了多少兆的业务,不是很高就正常,低了就不正常。然后,有个算法就是办理的上网兆数除以8基本上就是该达到的网速例如2兆网速的初始值是2048KB,折合成网速就应是(2048/8)KB/s。最后,一般的,2兆网速不会超过250kb/s,4兆网速500KB/s左右,10兆网速就能达到1M/s。

网络布线安装步骤有哪些

一、网络布线安装步骤有哪些

网络布线安装步骤:

1、勘察现场包含了走线路由,要考虑隐蔽性,对建筑物破坏。

2、规划设计和预算,根据以上情况确定路由并申请批准。

3、指定工程负责人和工程监理人员,负责规划备料、备工。

4、现场施工,现场认证测试,制作测试报告。

二、家庭网络布线要注意什么

1、网络线布置要根据并连的方法来铺设,先设置还网络总线盒,把每个房间铺设网线都弄在这个总线盒里面,以后可以使用等共享上网的设备。

3、如果希望每个房间都可以正常使用宽带,建议不要让电工来布局宽带线路,请专业网络公司来布局。一个家庭小型局域网,是有着很强专业性的工作,如果没有布置好,以后开通宽带,也有可能不能每个房间都能正常使用。

4、不要私自移动进线盒位置,不要随便的去连接进线,因为宽带不跟电话、电线一样牢固,宽带线连接需要使用专门的东西连接,一定要切记,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网速多少算快呢,首先需要办理上网业务,根据上网的业务情况来做网速的调摄,所以说如果想要网速变快的话需要根据推出的套餐或者是上网计划来具体规定的。网速如何提速呢,比如说重新设置一下密码,还有可以把网卡的速度提升到全速等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达到提升网速的效果。

⑥ 什么是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就是用什么方式把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设备连接起来。拓扑图给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的网络配置和相互间的连接,它的结构主要有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总线结构、分布式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蜂窝状结构等。 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是最古老的一种连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电话属于这种结构。星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连接成网。网络有中央节点,其他节点(工作站、服务器)都与中央节点直接相连,这种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因此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这种结构便于集中控制,因为端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中心站。由于这一特点,也带来了易于维护和安全等优点。端用户设备因为故障而停机时也不会影响其它端用户间的通信。同时它的网络延迟时间较小,传输误差较低。但这种结构非常不利的一点是,中心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因为中心系统一旦损坏,整个系统便趋于瘫痪。对此中心系统通常采用双机热备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环型网络拓扑结构 环型结构在LAN中使用较多。这种结构中的传输媒体从一个端用户到另一个端用户,直到将所有的端用户连成环型。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节点间传输,信息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这种结构显而易见消除了端用户通信时对中心系统的依赖性。 环行结构的特点是:每个端用户都与两个相临的端用户相连,因而存在着点到点链路,但总是以单向方式操作,于是便有上游端用户和下游端用户之称;信息流在网中是沿着固定方向流动的,两个节点仅有一条道路,故简化了路径选择的控制;环路上各节点都是自举控制,故控制软件简单;由于信息源在环路中是串行地穿过各个节点,当环中节点过多时,势必影响信息传输速率,使网络的响应时间延长;环路是封闭的,不便于扩充;可靠性低,一个节点故障,将会造成全网瘫痪;维护难,对分支节点故障定位较难。 总线拓扑结构 总线结构是使用同一媒体或电缆连接所有端用户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连接端用户的物理媒体由所有设备共享,各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心节点控制,公用总线上的信息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其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信息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各节点在接受信息时都进行地址检查,看是否与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则接收网上的信息。 使用这种结构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确保端用户使用媒体发送数据时不能出现冲突。在点到点链路配置时,这是相当简单的。如果这条链路是半双工操作,只需使用很简单的机制便可保证两个端用户轮流工作。在一点到多点方式中,对线路的访问依靠控制端的探询来确定。然而,在LAN环境下,由于所有数据站都是平等的,不能采取上述机制。对此,研究了一种在总线共享型网络使用的媒体访问方法: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英文缩写成CSMA/CD。 这种结构具有费用低、数据端用户入网灵活、站点或某个端用户失效不影响其它站点或端用户通信的优点。缺点是一次仅能一个端用户发送数据,其它端用户必须等待到获得发送权;媒体访问获取机制较复杂;维护难,分支节点故障查找难。尽管有上述一些缺点,但由于布线要求简单,扩充容易,端用户失效、增删不影响全网工作,所以是LAN技术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 分布式拓扑结构 分布式结构的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线路互连起来的一种网络形式。 分布式结构的网络具有如下特点:由于采用分散控制,即使整个网络中的某个局部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全网的操作,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网中的路径选择最短路径算法,故网上延迟时间少,传输速率高,但控制复杂;各个节点间均可以直接建立数据链路,信息流程最短;便于全网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缺点为连接线路用电缆长,造价高;网络管理软件复杂;报文分组交换、路径选择、流向控制复杂;在一般局域网中不采用这种结构。 树型拓扑结构 树型结构是分级的集中控制式网络,与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线路总长度短,成本较低,节点易于扩充,寻找路径比较方便,但除了叶节点及其相连的线路外,任一节点或其相连的线路故障都会使系统受到影响。 网状拓扑结构 在网状拓扑结构中,网络的每台设备之间均有点到点的链路连接,这种连接不经济,只有每个站点都要频繁发送信息时才使用这种方法。它的安装也复杂,但系统可靠性高,容错能力强。有时也称为分布式结构。 蜂窝拓扑结构 蜂窝拓扑结构是无线局域网中常用的结构。它以无线传输介质(微波、卫星、红外等)点到点和多点传输为特征,是一种无线网,适用于城市网、校园网、企业网。

⑦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总线结构、分布式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蜂窝状结构等。

2、特点

①星型结构。星型结构是最古老的一种连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电话属于这种结构。一般网络环境都被设计成星型拓扑结构。星型网是广泛而又首选使用的网络拓扑设计之一。

星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连接成网。网络有中央节点,其他节点(工作站、服务器)都与中央节点直接相连,这种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因此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星型拓扑结构便于集中控制,因为端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中心站。由于这一特点,也带来了易于维护和安全等优点。端用户设备因为故障而停机时也不会影响其它端用户间的通信。同时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延迟时间较小,系统的可靠性较高。

⑦蜂窝拓扑结构是无线局域网中常用的结构,它以无线传输介质(微波、卫星、红外等)点到点和多点传输为特征,是一种无线网,适用于城市网、校园网、企业网。

拓展资料:

拓扑这个名词是从几何学中借用来的。网络拓扑是网络形状,或者是网络在物理上的连通性。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即用什么方式把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设备连接起来。拓扑图给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的网络配置和相互间的连接。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种,主要有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总线结构、分布式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蜂窝状结构等。

⑧ 网络数据的统计分析-R语言实战

资料:《Statistical Analysis of Network Data with R》

语言R常见的网络分析包:

网络分析研究大部分是描述性的工作。
网络的可视化 即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三元闭包体现了社会网络的“传递性”(transitivity),枚举所有节点三元组中构成三角形的比值来表征。

网络的可视化和数值特征化是网络分析的首要步骤之一。
网络可视化视图将数据的多个重要反面整合在一个图表中。

该节点在多大程度上会与同类型或者不同类型的其他节点进行匹配,可以通过一种相关性统计量(所谓的同配系数)进行量化。

将复杂系统中感兴趣的问题与合适的网络概括性度量匹配起来,是网络特征化方法起作用的关键所在。

网络中的频繁子图模式

网络聚类系数的分布,用来检验社会网路的聚集性上

sand安装包
网络数据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network data
在CRAN上

G=(V,E)
节点 :vertices 或者 nodes
边:edges 或者 links
节点数量:图的阶数 order
边的数量:图的规模 size

同构图 isomorphic

无向 undirected
有向 directed graph 或者 digraph
边:有向边 directed edges 或 弧 arcs
双向 mutual

小的图形用 formulate来创建

把mg转化为wg2

Zachary 空手道俱乐部网络 (karate club network)
数据集合实际上只存在两个社团,分别以教练为中心和以主管为中心。

Lazega律师网络可视化

srt() 不能用使用 upgrade_graph()d代替

DrL算法,针对大型网络可视化设计的布局算法。

节点的节点,即社区节点(主题节点)

即一个中心节点,一其直接相连的邻居,以及这些节点至今的边。

度值不同的节点以何种方式彼此连接

图的密度

全局聚类系数

局部聚类系数

互惠性 reciprocity
二元组普查

⑨ 用gephi对大型、稠密的网络运行可视化的布局算法时更依赖cpu还是...

直接新建文件或打开Gephi文件,初次使用可以打开内置的例子。也可以在菜单栏的“文件(F)”打开或新建文件。Gephi支持gefx/GraphML/Pajek NET/GDF/GML/Tulip TLP/CSV/Compressed ZIP格式。
打开例子LesMiserable.gexf,有一个导入报告。

热点内容
1970linux 发布:2025-07-05 12:12:43 浏览:108
解压挑刺 发布:2025-07-05 12:12:12 浏览:535
rarlinux压缩 发布:2025-07-05 12:08:52 浏览:398
手机点菜app怎么连接电脑服务器 发布:2025-07-05 11:13:05 浏览:943
配置控制台干什么用的 发布:2025-07-05 10:54:51 浏览:962
连信从哪里改登录密码 发布:2025-07-05 10:54:12 浏览:399
怎么修改查询密码 发布:2025-07-05 10:49:48 浏览:967
matlab文件存储 发布:2025-07-05 10:40:46 浏览:85
梅州市用工实名制管理平台云存储 发布:2025-07-05 10:28:59 浏览:77
安卓origin怎么设置 发布:2025-07-05 10:20:10 浏览: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