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家看的算法书
⑴ 本人想学习编程,需要哪些入门书籍
1、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程序设计教程》、《C++PRIMER》、谭浩强的《程序设计书》、《Effective C++》、《More Effective C++》、《Exceptional C++》 、《More Exceptional C++》、《深入探索c++对象模型》等
2、具体怎样学编程 :
①明确学习目的
学习编程对大多数IT业人员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学编程,做一名编程人员,从个人角度讲,可以解决在软件使用中所遇到的问题,改进现有软件,可以为自己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添加重要得砝码,有利于在求职道路上谋得一个好的职位;从国家的角度,可以为中国的软件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一名优秀的程序员永远是被争夺的对象。
②打好基础
(1)数学基础 从计算机发展和应用的历史来看计算机的数学模型和体系结构等都是有数学家提出的,最早的计算机也是为数值计算而设计的。因此,要学好计算机就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出学者有高中水平就差不多了。
(2)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程序设计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逻思力”的培养要长时间的实践锻炼。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最重要的是掌握编程思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反复的实践、观察、分析、比较、总结中逐渐地积累。
(3)选择一种合适的入门语言 面对各种各样的语言,应按什么样的顺序学呢?
③ 注意理解一些重要概念
一本程序设计的书看到的无非就是变量、函数、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概念,但要真正能进行编程应用,需要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不要只简单地学习语法、结构,而要吃透针对这些语法、结构的应用例子,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④掌握编程思想
学习一门语言或开发工具,语法结构、功能调用是次要的,最主要是学习它的思想。例如学习 VC 就要学习 Windows 的内在机理、什么是线程......;学习 COM 就要知道 VTALBE 、类厂、接口、idl......,关键是学一种思想,有了思想,那么就可以触类旁通。
⑤多实践、多交流
掌握编程思想必须在编程实际工作中去实践和体会。编程起步阶段要经常自己动手设计程序,具体设计时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要多想几种解决的方案。这就要多交流,各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角度各异,各有高招,通过交流可不断吸收别人的长处,丰富编程实践,帮助自己提高水平。亲自动手进行程序设计是创造性思维应用的体现,也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好方法。
⑥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编程入门不难,但入门后不断学习是十分重要的,相对来说较为漫长。在此期间要注意养成一些良好的编程习惯。编程风格的好坏很大程度影响程序质量。良好的编程风格可以使程序结构清晰合理,且使程序代码便于维护。如代码的缩进编排、变量命令规则的一致性、代码的注释等。
⑦上网学编程
在网上可以学到很多不同的编程思想、方法、经验和技巧,有大量的工具和作品及相关的辅导材料供下载。例如网站“编程课堂”()主要以 VB 和 Delph;教学和交流为主,提供大量实用技巧。
⑧加强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再学习
学编程是符合“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一个认识过程。一开始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包括编程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了入门的条件,就可以开始编程的实践,从实践中可以发现问题需要加强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再学习。程序人人皆可编,但当你发现编到一定程度很难再提高的时候,就要回头来学习一些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基础理论。
⑵ 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A星算法三种算法的区别和联系
在说它之前先提提状态空间搜索。状态空间搜索,如果按专业点的说法就是将问题求解过程表现为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寻找这个路径的过程。通俗点说,就是 在解一个问题时,找到一条解题的过程可以从求解的开始到问题的结果(好象并不通俗哦)。由于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分枝有很多,主要是求解过程中求解条件的不确 定性,不完备性造成的,使得求解的路径很多这就构成了一个图,我们说这个图就是状态空间。问题的求解实际上就是在这个图中找到一条路径可以从开始到结果。 这个寻找的过程就是状态空间搜索。 常用的状态空间搜索有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广度优先是从初始状态一层一层向下找,直到找到目标为止。深度优先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前查找完一个分支,再查找另一个分支,以至找到目标为止。这两种算法在数据结构书中都有描述,可以参看这些书得到更详细的解释。 前面说的广度和深度优先搜索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他们都是在一个给定的状态空间中穷举。这在状态空间不大的情况下是很合适的算法,可是当状态空间十分大,且不预测的情况下就不可取了。他的效率实在太低,甚至不可完成。在这里就要用到启发式搜索了。 启发中的估价是用估价函数表示的,如: f(n) = g(n) + h(n) 其中f(n) 是节点n的估价函数,g(n)实在状态空间中从初始节点到n节点的实际代价,h(n)是从n到目标节点最佳路径的估计代价。在这里主要是h(n)体现了搜 索的启发信息,因为g(n)是已知的。如果说详细点,g(n)代表了搜索的广度的优先趋势。但是当h(n) >> g(n)时,可以省略g(n),而提高效率。这些就深了,不懂也不影响啦!我们继续看看何谓A*算法。 2、初识A*算法 启发式搜索其实有很多的算法,比如:局部择优搜索法、最好优先搜索法等等。当然A*也是。这些算法都使用了启发函数,但在具体的选取最佳搜索节点时的 策略不同。象局部择优搜索法,就是在搜索的过程中选取“最佳节点”后舍弃其他的兄弟节点,父亲节点,而一直得搜索下去。这种搜索的结果很明显,由于舍弃了 其他的节点,可能也把最好的节点都舍弃了,因为求解的最佳节点只是在该阶段的最佳并不一定是全局的最佳。最好优先就聪明多了,他在搜索时,便没有舍弃节点 (除非该节点是死节点),在每一步的估价中都把当前的节点和以前的节点的估价值比较得到一个“最佳的节点”。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最佳节点”的丢失。那么 A*算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算法呢?其实A*算法也是一种最好优先的算法。只不过要加上一些约束条件罢了。由于在一些问题求解时,我们希望能够求解出状态空 间搜索的最短路径,也就是用最快的方法求解问题,A*就是干这种事情的!我们先下个定义,如果一个估价函数可以找出最短的路径,我们称之为可采纳性。A* 算法是一个可采纳的最好优先算法。A*算法的估价函数可表示为: f'(n) = g'(n) + h'(n) 这里,f'(n)是估价函数,g'(n)是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值,h'(n)是n到目标的最断路经的启发值。由于这个f'(n)其实是无法预先知道 的,所以我们用前面的估价函数f(n)做近似。g(n)代替g'(n),但 g(n)>=g'(n)才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满足的,可以不用考虑),h(n)代替h'(n),但h(n)<=h'(n)才可(这一点特别 的重要)。可以证明应用这样的估价函数是可以找到最短路径的,也就是可采纳的。我们说应用这种估价函数的最好优先算法就是A*算法。哈。你懂了吗?肯定没 懂。接着看。 举一个例子,其实广度优先算法就是A*算法的特例。其中g(n)是节点所在的层数,h(n)=0,这种h(n)肯定小于h'(n),所以由前述可知广度优先算法是一种可采纳的。实际也是。当然它是一种最臭的A*算法。 再说一个问题,就是有关h(n)启发函数的信息性。h(n)的信息性通俗点说其实就是在估计一个节点的值时的约束条件,如果信息越多或约束条件越多则排除 的节点就越多,估价函数越好或说这个算法越好。这就是为什么广度优先算法的那么臭的原因了,谁叫它的h(n)=0,一点启发信息都没有。但在游戏开发中由 于实时性的问题,h(n)的信息越多,它的计算量就越大,耗费的时间就越多。就应该适当的减小h(n)的信息,即减小约束条件。但算法的准确性就差了,这 里就有一个平衡的问题。可难了,这就看你的了! 好了我的话也说得差不多了,我想你肯定是一头的雾水了,其实这是写给懂A*算法的同志看的。哈哈。你还是找一本人工智能的书仔细看看吧!我这几百字是不足以将A*算法讲清楚的。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大家热情参与吗。
⑶ 请大家帮我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
链接: https://pan..com/s/1sgkyzzJFgMUdwlWLPz88vA
神奇的汉字故事
⑷ 少儿编程要用什么书籍
《Scratch 少儿趣味编程 2》
这本书结合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等科目,教大家如何用Scratch 设计程序,书里有很多卡通形象,图文并茂,彩色印刷,颜色丰富,很适合买给小朋友自己看,是一本不错的入门启蒙书。
但书里讲对编程的讲解和项目都比较少,如果要更深入地学习,光看这本书还不够。
《父与子的编程之旅——与小卡特一起学 Python》
这是一本中文少儿Python编程书,用很多形象的卡通来解释抽象的概念,非常深入浅出。
唯一的不足是画面黑白,收到的反馈是小学生不太喜欢看,所以我们推荐给12岁以上的孩子。书本后面使用PyGame制作游戏,其实PyGame的安装是比较麻烦的,很多人到了PyGame那里就学不下去了。Python的库十分强大,要想学好,也需要耐心地研究如何安装各种库呢,算是学习的必经之路。
⑸ 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A星算法三种算法的区别和联系
1、何谓启发式搜索算法
在说它之前先提提状态空间搜索。状态空间搜索,如果按专业点的说法就是将问题求解过程表现为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寻找这个路径的过程。通俗点说,就是 在解一个问题时,找到一条解题的过程可以从求解的开始到问题的结果(好象并不通俗哦)。由于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分枝有很多,主要是求解过程中求解条件的不确 定性,不完备性造成的,使得求解的路径很多这就构成了一个图,我们说这个图就是状态空间。问题的求解实际上就是在这个图中找到一条路径可以从开始到结果。 这个寻找的过程就是状态空间搜索。
常用的状态空间搜索有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广度优先是从初始状态一层一层向下找,直到找到目标为止。深度优先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前查找完一个分支,再查找另一个分支,以至找到目标为止。这两种算法在数据结构书中都有描述,可以参看这些书得到更详细的解释。
前面说的广度和深度优先搜索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他们都是在一个给定的状态空间中穷举。这在状态空间不大的情况下是很合适的算法,可是当状态空间十分大,且不预测的情况下就不可取了。他的效率实在太低,甚至不可完成。在这里就要用到启发式搜索了。
启发式搜索就是在状态空间中的搜索对每一个搜索的位置进行评估,得到最好的位置,再从这个位置进行搜索直到目标。这样可以省略大量无畏的搜索路径,提 到了效率。在启发式搜索中,对位置的估价是十分重要的。采用了不同的估价可以有不同的效果。我们先看看估价是如何表示的。
启发中的估价是用估价函数表示的,如:
f(n) = g(n) + h(n)
其中f(n) 是节点n的估价函数,g(n)实在状态空间中从初始节点到n节点的实际代价,h(n)是从n到目标节点最佳路径的估计代价。在这里主要是h(n)体现了搜 索的启发信息,因为g(n)是已知的。如果说详细点,g(n)代表了搜索的广度的优先趋势。但是当h(n) >> g(n)时,可以省略g(n),而提高效率。这些就深了,不懂也不影响啦!我们继续看看何谓A*算法。
2、初识A*算法
启发式搜索其实有很多的算法,比如:局部择优搜索法、最好优先搜索法等等。当然A*也是。这些算法都使用了启发函数,但在具体的选取最佳搜索节点时的 策略不同。象局部择优搜索法,就是在搜索的过程中选取“最佳节点”后舍弃其他的兄弟节点,父亲节点,而一直得搜索下去。这种搜索的结果很明显,由于舍弃了 其他的节点,可能也把最好的节点都舍弃了,因为求解的最佳节点只是在该阶段的最佳并不一定是全局的最佳。最好优先就聪明多了,他在搜索时,便没有舍弃节点 (除非该节点是死节点),在每一步的估价中都把当前的节点和以前的节点的估价值比较得到一个“最佳的节点”。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最佳节点”的丢失。那么 A*算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算法呢?其实A*算法也是一种最好优先的算法。只不过要加上一些约束条件罢了。由于在一些问题求解时,我们希望能够求解出状态空 间搜索的最短路径,也就是用最快的方法求解问题,A*就是干这种事情的!我们先下个定义,如果一个估价函数可以找出最短的路径,我们称之为可采纳性。A* 算法是一个可采纳的最好优先算法。A*算法的估价函数可表示为:
f'(n) = g'(n) + h'(n)
这里,f'(n)是估价函数,g'(n)是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值,h'(n)是n到目标的最断路经的启发值。由于这个f'(n)其实是无法预先知道 的,所以我们用前面的估价函数f(n)做近似。g(n)代替g'(n),但 g(n)>=g'(n)才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满足的,可以不用考虑),h(n)代替h'(n),但h(n)<=h'(n)才可(这一点特别 的重要)。可以证明应用这样的估价函数是可以找到最短路径的,也就是可采纳的。我们说应用这种估价函数的最好优先算法就是A*算法。哈。你懂了吗?肯定没 懂。接着看。
举一个例子,其实广度优先算法就是A*算法的特例。其中g(n)是节点所在的层数,h(n)=0,这种h(n)肯定小于h'(n),所以由前述可知广度优先算法是一种可采纳的。实际也是。当然它是一种最臭的A*算法。
再说一个问题,就是有关h(n)启发函数的信息性。h(n)的信息性通俗点说其实就是在估计一个节点的值时的约束条件,如果信息越多或约束条件越多则排除 的节点就越多,估价函数越好或说这个算法越好。这就是为什么广度优先算法的那么臭的原因了,谁叫它的h(n)=0,一点启发信息都没有。但在游戏开发中由 于实时性的问题,h(n)的信息越多,它的计算量就越大,耗费的时间就越多。就应该适当的减小h(n)的信息,即减小约束条件。但算法的准确性就差了,这 里就有一个平衡的问题。可难了,这就看你的了!
好了我的话也说得差不多了,我想你肯定是一头的雾水了,其实这是写给懂A*算法的同志看的。哈哈。你还是找一本人工智能的书仔细看看吧!我这几百字是不足以将A*算法讲清楚的。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大家热情参与吗。
⑹ 自学编程需要哪些入门书籍
1、《实战java程序设计》
这是一本既注重实战,同时也注重底层“内功”训练的书,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⑺ Java书籍推荐有哪些
Java的好书推荐
第一部分:Java语言篇
1.《Java编程规范》 适合对象:初级、中级
介绍:这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Java之父的James Gosling,入门者推荐阅读,对基础的讲解很不错。
2.《Java编程思想》 适合对象:初级、中级
介绍:豆瓣给出了9.1的评分,全球程序员广泛赞誉。有人说这本书不适合初学者,不过小编认为作者并没有对读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有过多要求,只是要求读者需要知道基本的程序语言。作者以通俗易懂及小而直接的示例解释了一个个晦涩抽象的概念,需要花时间细细研读。
3.《Java核心技术:卷I基础知识》 适合对象:初级、中级
介绍:官方机构图书,备一本总是没错的。这本书比较全面也通俗易懂。可以当字典的功能来用,学习入门必备。
4.《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 适合对象:初级、中级、高级
介绍:这本书目前基本断货,足以说明抢手程度。作者主要使用Java语言描述了我们常用的数据结构,值得一看。
5.《Java与模式》 适合对象:中级、高级
介绍:难得一见的国人写的Java好书。主要讲解设计原则以及最为常见的设计模式的实用教材。这本书出现的比较早,是初级到中高级必读的图书之一。
6.《SCJP学习指南》 适合对象:初级、中级
介绍:官方考试的必备图书,对检验自己的Java学习情况很有帮助。这本书特别适合学生阅读,这本书理解透了,找工作面试Java题目不会有任何问题。一些工作多年的工程师都会在里边遇到一些不会做的题目。
第二部分:中级进阶篇
1.《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适合对象:中级、高级
介绍:清晰揭示了重构的过程,解释了重构的原理和最佳实践方式,并给出了何时以及何地应该开始挖掘代码以及改善。大师的杰作,让你明白软件是一步步改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2.《XML入门经典》 适合对象:初级、中级、高级
介绍:很多人觉得没必要买XML书籍,不过我还是觉得推荐一本给你作为工具书,而且看本书可以使得你对XML方方面面有个了解。里面不少东西还是用到的。
3.《jQuery基础教程》 适合对象:初级、中级、高级
介绍:从这个开始学习jQuery才是根本,不然以后遇到的很多奇怪问题不知所以然。jQuery个人感觉已经成为目前的javascript标准库了,插件无数,大大简化了前端工作。
4.《JavaScript权威指南》 适合对象:初级、中级、高级
介绍:一本从全新视角和层次来介绍JavaScript的参考书,填补了市场的空白。是学习js的必备参考工具书之一。
5.《代码整洁之道》 适合对象:中级、高级
介绍:讲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整洁代码操作实践。软件工程的理想编码是无数人编出来的代码像一个人写的,这本书当作规范就不错。
第三部分:高级篇
1.《Enterprise JavaBeans 3.0中文版》适合对象:中级,高级
介绍:EJB技术在大型系统中使用,主要有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开发分布式程序的选项之一,不过我不喜欢,其实银行使用的也不怎么的。结合JavaEE容器使用,开源的有JBoss,商用的有IBM和Oracle支持。
2.《Java并发编程实践》 适合对象:中级、高级
介绍:这本书名为《Java并发编程实践》有些抹杀了它的价值,其中并非只讲述了Java的多线程设施,对一般的并发编程的rationale也有相当透彻的阐述。市面上并发编程的书比较少,这一本推荐阅读。
3.《Hadoop权威指南》 适合对象:中级、高级
介绍:云计算必备图书。作为分布式计算的工具,Hadoop目前可以说是市场上唯一成熟的产品,而且大家也都向其看齐。而起云计算炙手可热,你搞明白这本书就大概明白了什么是云以及怎么做云。
4.《Java消息服务》 适合对象:中级、高级
介绍:深入浅出地讲解了JMS1.1规范的底层技术、Java类和接口、编程模型及其不同实现等Java消息服务(JMS)和消息传送机制关键技术。讲解简单明了,偏向于如何使用以及设计的一些原则。排版相当不错。
来源网络老炮java 整理 侵权联系
⑻ 学java看什么书
建议你这样试试看:首先初学者看书学习Java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技术性的书籍是非常难啃的,因为我做Java这块有十多年了,非常了解看书自学Java是多么没有效率,不适合初学者Java。你应该选择一套系统的Java学习教程,然后跟着教程走。书籍应该是当你会实际写程序后,然后你看技术书籍,这样就可以理解的更加深刻。而你直接看书是非常难懂的,最后直学个理论,不会实际应用。
Head First Java教材,看起来都特别轻松,图文并茂,简单易懂,适合初学者选择。
这样做的好处:教程是专业人士进行知识点分解讲解的,然后在配上适合初学者学习的书籍,让你更加深刻的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用途。
如果自己没有好的Java学习教程,可以添加这个Java学习qun:前面是四九四,中间是八零一,后面是九三一。找管理员获取教程链接。
注意事项:
前期有人指导,不要想着都靠自己自学,要学会借力。
学习编程就是多练习,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要拿来写大量的代码。
掌握好学习方法技巧,学习编程非常讲究技巧,关于这点多跟有经验的人交流。
⑼ 《纳瓦尔宝典》读书笔记(下部:哲学)
最了不起的超能力就是改变自我的能力。 我犯过很多错。面对错误,我都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反思和总结。这些错误都是那个年龄段难以避免的,当时并不能觉察,只有事后才会显现出来。为了走出错误的阴影,我扪心自问:“当30岁时,你会给20岁的自己什么建议?当40岁时,你会给30岁的自己什么建议?”
人生旅程有时顺风顺水,有时惊涛骇浪,生活总会以自己的方式继续,而每个人的旅程体验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解读。
习惯就是一切——主导着我们的一切行为和思维方式。有些习惯是从小养成的,长大后,我们已经累积了成千上万个习惯。习惯成自然,这些习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不间断地运行,而大脑皮质只会留出一点点思考力来应对新问题。 我们终究会成为自己的习惯。
想要拥有内心的平静,必须先拥有身体的平静。坚持锻炼让我看到了习惯的力量。我开始意识到,一切都与习惯有关。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我们要么是在养成新的好习惯,要么是在摒弃以前的坏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和摒弃都需要时间。具体周期取决于自我改变的速度。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提出的一个观点就是,一切存在时刻处于一种内部变革的状态。 人应当时刻准备好迎接彻底的改变。 每当说“我打算尝试一个新东西”或者“我打算养成一个新习惯”时,我们其实都是在畏缩。
如果真的想做一件事,有一个方法就是广而告之,让身边的人都知道。有想法就直接采取行动,就是这么简单。
需要做,就去做,还等什么呢?生命的长河奔腾不止,青春一去不复返。不要浪费时间拖延等待,不要浪费时间踟蹰徘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不要浪费时间做不属于自己人生使命的事情。
一旦决定去做,就要迅速采取行动,并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同时,要对结果保持耐心,因为你唯一能把握的只有自己,他人和外界环境都纷繁复杂、充满变数。
市场接受一个产品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商业上的合作、职场上的配合都需要一定的磨合期。想要做出优秀的产品是需要时间的,因为你需要不断地、一遍又一遍地打磨它。一旦采取行动,就要速战速决,但等待结果要从容沉着。正如尼维所说,灵感易逝。当灵感乍现时,要马上行动起来。
我觉得设定具体目标的做法并不科学。史考特·亚当斯有句名言: “要建立系统,而不是设定目标。” 运用你的判断力确定什么样的环境有助于你茁壮成长,然后在周围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由此增加成功的概率。
当前的环境会塑造大脑,但是聪明的大脑也可以选择和塑造未来的环境。
我不会也不想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我只想尽力通过最高效的方式成为最成功的自己。我想要的生活是,如果能活1 000次,那么其中的999次,我都过着成功的生活。我未必是亿万富翁,但每一次的人生都不差。我做不到让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遂心如意,但我建立了自己的系统,确保不合心意的情况屈指可数。
如果有什么事情是你以后想做的,现在就去做,人生没有“以后”。
对我来说,科学是研究真理的学问,而数学是科学和自然的语言。
大多数情况下,我只学习基础知识。 即使在学习物理或科学时也一样。对我而言,科学是唯一真正的学科,因为科学做出的预测是可证伪的。科学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应用科学变成技术,技术把我们和动物区分开来,让我们拥有手机、房子、汽车、暖气和电力。
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有精神信仰。对我来说,研究宇宙法则是我所能做的最虔诚的事情。有宗教信仰的人会去麦加或麦地那朝圣,向先知致敬,而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能获得同样的敬畏感,也能深刻地感受到自我的渺小。对我来说,这种感受是无与伦比的。虽然只学习了最基础的知识,但是我有这样的体验。这就是阅读科学知识的美妙之处。
我觉得现在大家不管读什么,几乎都是为了获得社会认可。社会认可是在群体内部进行的。如果想得到社会认可,就需要去阅读整个社会群体都在阅读的东西。而 要想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一定的逆向思维和反叛精神 ,能够说出:“不,我就是要做自己选择的事情。不管社会结果如何,我就是要学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
我所认识的最聪明、最成功的人一开始都是失败者。如果自认为人生失败,被社会抛弃,在正常的社会中没有合适的角色,你就能专心做自己的事情,而不会被能否成功困扰。这样反而更有可能找到一条成功的道路。“反正也得不到别人拥有的东西,我只要开心地做自己就好了。”这样想对开始做事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心态。
要想不借助自律而实现自我提升,你需要更新自我形象。 流血流汗,埋头苦干,直面困难,这些都是一夜成名的必经之路。
如果你要给子女传授一两条人生原则,这些原则会是什么? 第一条原则是阅读,广泛地阅读。 阅读面要广,不要局限于社会认可的书,更不要局限于我推荐的书。要为了阅读而阅读,培养对阅读的热爱。即使喜欢读言情小说、侦探书或漫画书也没关系,不存在所谓的垃圾。开卷有益,尽管读吧。假以时日,你会找到那些你应该读和喜欢读的东西。
第二条原则是,掌握与阅读技巧相关的数学和说服技能。 这两种技能有助于你在现实世界里活得游刃有余、畅行无阻。
拥有说服技能很重要,因为如果能影响自己的同胞,你就可以做成很多事情。
数学有助于解决生活中所有复杂的难题。如果想赚钱,如果想研究科学,如果想了解博弈论、政治、经济、投资或计算机,你就需要学好数学,因为所有这些都以数学为核心。
数学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语言。数学是大自然的语言。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对大自然进行逆向工程,以此了解大自然。你应该对统计学和概率了如指掌,烂熟于心。
最难的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要注意,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成年人”,假装成熟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成年人。你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挑选、抉择、取舍。先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付诸行动。
以前我对自由的定义是“随心所欲即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而现在,我追求的是内在的自由,“无忧无虑即自由”。
以前我总是在追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现在我追求“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自由,追求内心和外在的无拘无束。
我压根就不评估自己的效率。我不赞成自我评估,我觉得这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惩罚和自我冲突。
勇气不是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而是不在乎别人怎么想。
所有与我熟识的人都知道,我有两大性格特点:缺乏耐心,非常任性。我不喜欢等待,痛恨浪费时间。比如,在参加聚会、活动、晚宴时,如果意识到那是在浪费我的时间,我就会马上离开,不管什么社交礼节。大家都知道我这个特点。珍惜自己的时间。你唯一真正拥有的就是时间。时间比金钱更重要,比朋友更重要,比什么都重要。你的时间就是你的一切。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珍惜时间并不意味着不能放松下来享受生活。只要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就不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如果没有把时间花在想做的事情上,既没有赚到钱,也没有学到东西,你就要问问自己到底在瞎忙什么。不要花自己的时间去取悦别人。别人快不快乐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你快乐了,别人也会快乐。你快乐了,别人会问你是如何快乐起来的,他们会从中学到点儿什么,但是你没有责任让别人快乐。
愤怒是暴力的前兆。观察自己愤怒时的样子。愤怒就是对情况失去控制时的表现。愤怒是跟自己的契约,你同意让自己陷入身体、精神和情感的混乱,直到现实发生改变。
那些生活水平远远低于自己收入水平的人享受着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是那些忙于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人无法企及的。
一旦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无论好坏,你就再也不会让别人告诉你你该做什么了。
一旦品尝到自由的滋味,你就再也不想被别人雇用了。
正在努力培养一个很重要的习惯,那就是试图叫停自己的心猿。对我来说,大脑应该是仆人和工具,而不是主人。我不应该全天候地受到心猿的控制和驱使。
忙碌的思绪会加速主观时间的流逝。自我意识和自我发现没有终点,是毕生的功课,我们在这条路上不断精进。人生没有一个有意义的答案,也没有人可以完全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除非你成为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也许有人能最终做到,但我知道我不太可能做到,因为我已经被卷入这场无休止的“老鼠竞赛”。在最好的情况下,我能做到偶尔抬头看看天上的云。
下面的这段话足够辛辣讽刺,而又无比真实刺目!
真理经常会被当成异端邪说,无法被公开讨论。真理只能靠探索去发现、靠耳语去传播,也许还能编撰成文,供人阅读。
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大,我会给你三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生命的意义是一个私人问题。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寻找人生的意义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旦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这个答案就会成为你生活的根基。
第二个答案:生命没有意义,生活没有目的。有人说:“人生如水上写字或以沙建房。”与宇宙的历史相比,你的生命相当于不存在——在过去的100亿年中并不存在,在未来的700亿年中也将不复存在。 宇宙终将归于热寂。
你做的任何事情都将烟消云散,你存在的一切痕迹都将无处可寻。人类终将灭亡,地球也会荡然无存。即使是移民火星的群体也会消失。无论你是艺术家、诗人、征服者、贫民,还是其他任何人,几代人过后,都不会有人记得你。总之,生命没有任何意义。
归根到底, 一个人必须创造自己人生的意义。 对宇宙来说,没有什么基本的内在目的或意义。
第三个答案,也许人生有意义也有目的,作为生命系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推动宇宙加速达到热寂,推向“万物一体”的终极境界。
如果把人类或植物等任何一种生物或人类文明视为一个系统,这些系统就是在局部熵减。人类在局部熵减,因为我们有行动力。而 在人类局部熵减的同时,整个地球在整体熵增,直到宇宙归于热寂。
诚实是我最核心的价值观之一。做真实的自己。如果心里一套、嘴上一套,我的大脑就需要多个线程同时处理信息,这样我就无法活在当下,因为每次与人交谈,我都在追悔过去或计划未来。我只想跟一类人相处,在他们面前我可以做到心口如一。 在对别人撒谎之前,你必须先对自己撒谎。
另一个基本的价值观是,我不赞成任何短期思维或短期交易。如果生意伙伴在跟他人的合作中一味追求短期利益,我就不想跟他们合作了。 生活中所有的回报,无论是财富、人际关系、爱情、健康、活动,还是习惯,都来自复利。我只想选择值得一辈子深交的伙伴和能获得长期回报的事情。
另一个价值观是, 我赞同平级关系,不接受等级关系。 我不想高于任何人,也不想低于任何人。如果我和别人不能像平级那样对待彼此,我就不想和他们交往了。
还有一个价值观,现在我觉得愤怒是毫无意义的。年轻的时候我认为愤怒是好事,是男子汉气概的象征,但现在,我喜欢佛教的说法: “执怒就像握了一把要丢向他人的热煤炭,被烫伤的人反而是你。” 我把愤怒的人从自己的生活中剔除了。
我不知道以上说的这几点是否符合价值观的一般定义,但这些都是我不会妥协的事情,我的整个人生都以它们为参考和标杆。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要想获得好的人际关系、好的同事、好的恋人、好的妻子、好的丈夫,就要找到与自己价值观相契合的人。志同则道合,道合则无虞。
理性部分意味着我必须接受科学和进化论,我必须拒绝所有无法亲自验证的理念。不可证伪的东西不能被视为基本真理。
另一方面,我确定进化论是真的。进化赋予人类的使命是成为生存和繁殖机器。人类产生了自我意识,于是直立行走、制造工具、采取行动。
我来说,理性佛教意味着理解佛教所倡导的内在修行,以此让自己变得更快乐、更富有、更能活在当下、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不会因为一个高深的概念被写进书里就觉得它是对的。我觉得自己不能飘浮起来,我也不认为冥想能给我带来什么超能力。 要勇于尝试,亲自验证,始终保持怀疑精神,沙里淘金,使其为我所用。
所以,我的人生哲学就包含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化论,进化论是约束性原则,因为它解释了关于人类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是佛教,佛教是关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状态的精神哲学,是最古老、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哲学。我认为这两点并不矛盾,可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人之初,性本善,而后被污染腐化。智慧就是通过追求知识,去伪存真,抛弃罪恶,回归美德。 智慧是一种知道个人行为的长期后果的思维能力。 如果仅仅通过语言就可以传授智慧,我们今天就不需要努力了。
除了当下,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没有人能够回到过去,也没有人能够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成功地预测未来。唯一存在的就是此时此地,就是你恰好存在的这个时刻和在宇宙空间里的这个位置。
书的末尾,纳瓦尔说:
我阅读不是为了自我提升,而是出于好奇心和兴趣。 最好的书就是让人欲罢不能、爱不释手的书。大量阅读可以提高阅读品位,然后你会自然地开始阅读更多理论、概念和非虚构类作品。
我最开始读的是漫画和科幻小说,后来开始阅读历史和新闻类,最后喜欢上了心理学、科普和技术类。
《虚构集》,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
《呼吸》,特德·姜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这本也是特德·姜的科幻巨作。 《雪崩》,尼尔·斯蒂芬森
《最后的问题》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
顺便说一下,我在分享书目的时候,大概有2/3的书是不会说的。之所以不说,是因为我觉得不好意思,这些书听上去不像好书,谈论的话题似乎微不足道或傻里傻气。人们听了之后会说,“读这个干什么”。所以我不会把自己读的所有书都跟人分享。我什么书都读,包括被别人视为垃圾的书,甚至别人认为应该受到谴责的书。我也读那些跟我观点完全相反的书,以此启发自己思考。
对于买书,我毫不吝啬,从不犹豫。我从不把买书视为一种开销,反而认为是一种投资。
作者在最后还附有推荐的博客和推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书详细观摩。
这些是我写给自己的笔记。如果参照系不同,计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这些不是定义,而是成功的算法。欢迎读者提供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