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等计算法
① 法学生进,罗马法亲等计算和寺院法亲等计算方法是怎么样的。
罗马法和寺院法关于直系血亲的亲等计算法是一致的,都是从己身往上数,每经过一代为一亲等(上数对象为同血缘人);从己身往下数,每经过一代也是一亲等。
而旁系血亲,两者的差距很大:
罗马法是从己身往上数之双方共同的直系血亲即同源人,每经一代为一亲等;在往下数至要计算的人,也是每经一代为一亲等,所有数字相加得出的就是双方的亲等数。
寺院法是从己身和所要计算的人分别往上数至血缘同源人,两边的亲等数相等时,就采用一边的亲等数;如果亲等数不等,则采用多的一方的亲等数。
② 如何确定亲系和亲等
一、亲系
亲系是指亲属间的血缘联系。一般分为:男系亲和女系亲,父系亲和母系亲,直系亲和旁系亲,尊亲属和卑亲属。以第三种最重要。
1、直系亲 又分为直系姻亲和直系血亲
( 1)直系血亲,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
( 2)直系姻亲,指直系晚辈亲属的配偶和配偶的直系长辈亲属。
2、旁系亲 也分为旁系血亲和旁系姻亲。
( 1)旁系血亲,指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有辈分相同和辈分不同的旁系血亲。
( 2)旁系姻亲 配偶一方的旁系血亲即另一方的旁系姻亲。
二、亲等
亲等是计算亲属远近、亲疏的单位。
1、世界各国的亲等计算法
( 1)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 直系血亲以代数为标准计算。旁系血亲则从自己往上数到共同的直系血亲,再从共同的直系血亲往下数到所指的旁系血亲,上下相加的数,为我与所指旁系血亲的亲等。
( 2)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 直系血亲同上,旁系血亲算法不同。
2、丧服制的亲等计算法
分为五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3、我国中的亲等计算法 以世代表示,和亲等计算法不能简单等同
③ 如何确定亲系和亲等
亲属是指人们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亲系是亲属间的联络系统。亲等就是亲属的等级,是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基本单位。亲等是在《民法典》(2022.1.1生效)中规定的一种判断亲缘关系亲疏远近的计算方法,亲等的判断涉及到男女双方是否可以结婚、家庭财产继承顺序等等的问题。
一、亲系
亲系是指亲属间的血缘联系。一般分为:男系亲和女系亲,父系亲和母系亲,直系亲和旁系亲,尊亲属和卑亲属。以第三种最重要。
1、直系亲又分为直系姻亲和直系血亲
(1)直系血亲,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
(2)直系姻亲,指直系晚辈亲属的配偶和配偶的直系长辈亲属。
2、旁系亲也分为旁系血亲和旁系姻亲。
(1)旁系血亲,指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有辈分相同和辈分不同的旁系血亲。
(2)旁系姻亲配偶一方的旁系血亲即另一方的旁系姻亲。
二、亲等
亲等是计算亲属远近、亲疏的单位
1、世界各国的亲等计算法
(1)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直系血亲以代数为标准计算。旁系血亲则从自己往上数到共同的直系血亲,再从共同的直系血亲往下数到所指的旁系血亲,上下相加的数,为我与所指旁系血亲的亲等。
(2)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直系血亲同上,旁系血亲算法不同。
2、丧服制的亲等计算法
分为五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3、我国中的亲等计算法以世代表示,和亲等计算法不能简单等同
法律依据:
在我国先后颁行两部《婚姻法》中,都用代数的不同来表示旁系血亲的亲疏远近,如五代以内旁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等。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直系血亲。
举例:
我国现采用的是代数计算法,计算方式于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又有不同。
1、直系血亲的计算方法:计算自己与长辈直系血亲之间的亲属关系时,以己身作为计算起点,己身为一代,向上数至父母时为二代,再数至祖父母、外祖父母时为三代,以此类推。计算自己与晚辈直系血亲之间的亲属关系时,仍以己身为一代,向下数至子女时为二代,再数至孙子女、外孙子女时为三代,以此类推。
2、旁系血亲的计算方法:首先找出要计算的两个旁系血亲最近的同源直系血亲,然后按照直系血亲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每一方与同源直系血亲之间的世代数。如果两边的世代数相同,则用一边的世代数定代数。如果两边的世代数不同,则取世代数大的一边定代数。据此方法计算,亲兄弟姐妹之间为二代旁系血亲,自己与叔、姑、姨、舅之间为三代旁系血亲。
简要总结:
如何确定亲系和亲等?亲等是在《民法典》(2022.1.1生效)中规定的一种判断亲缘关系亲疏远近的计算方法,亲等的判断涉及到男女双方是否可以结婚、家庭财产继承顺序等等的问题。
④ 民法中的亲等具体是怎样计算的
我国亲等计算法
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单位是亲等,我国计算亲等的办法是以血亲之间的世代来计算,一辈为一代,如与父母为两代,与孙子女为三代;计算旁系血亲时,依据相互间的同源关系确定,如同源于祖父母的堂兄弟姊妹和姑表兄弟姊妹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同源于外祖父母的舅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也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在我国,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禁止结婚的。
要计算两人的的亲等关系,要先找出双方的同源直系血亲,再就双方与这一血亲的代数取大舍小。例如,计算己身和堂兄弟姐妹之间的代分,首先找出双方的同源直系血亲为祖父母,从己身上数至祖父母为三代,从堂兄弟姐妹上数至祖父母也为三代。两边均在三代以内,则断定堂兄弟姐妹是自己的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罗马法亲等计算法
罗马法中用以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方法。随着罗马法的传播和各国法律文化的交流,为当代许多国家采用。按此法,直系血亲从己身上下数,以一世为一亲等。例如;父母与子女是一亲等的直系血亲;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是二亲等的直系血亲;曾祖父母与曾孙子女、外曾祖父母与外曾孙子女是三亲等的直系血亲;……依此类推。旁系血亲则先从己身数至双方同源的祖先,即共同的直系血亲,再从共同的直系血亲下数至与己身计算亲等的对方,亲等数即其世代相加之数。因此,旁系血亲没有一亲等,是从二亲等开始计算的。例如:兄弟姐妹是二亲等的旁系血亲;伯、叔、姑与侄、侄女,舅、姨与甥、甥女,是三亲等的旁系血亲;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是四亲等的旁系血亲;……依此类推。
⑤ 堂兄和堂妹按照罗马法、寺院法、世代法计算分别是几亲等
1、堂兄:自己——爸爸——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堂兄,是三亲等。
2、罗马法,从“自己——爸爸——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堂兄”,有四条杠,是四亲等。
3、寺院法:你自己——爸爸——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堂兄,从自己到爷爷,和堂兄到爷爷的距离是两个杠,所以就二亲等。
(5)亲等计算法扩展阅读
在计算旁系血亲关系的远近方面,寺院发亲等计算法没有罗马法亲等计算法准确。举个例子来说吧,要计算自己与伯、叔和堂兄妹之间的亲等,用罗马法计算分别为三亲等和四亲等;
而用寺院法计算都是二亲等。从血缘联系上讲,自己与伯叔的血缘关系明显比自己与堂兄妹的血缘关系要近些,而用寺院法计算就没有分别了。这也是为什么罗马法被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