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数学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数学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发布时间: 2023-02-18 03:30:14

㈠ 怎样算加减乘除

计算方法主要掌握的是记住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乘除法连继计算时中,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遇到括号,要首先计算括号内部。在脱式过程中要按运算顺序划出运算顺序线,还要做到“三核对”,一要核对从书上把题抄到作业本上数字、符号是否抄对。二要核对从横式抄到草稿竖式的数字、符号是否抄对。三要核对把草稿竖式上的得数,抄到横式上是否抄对,小数点是否点对地方,有无遗漏。四则运算顺序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的算式,通常称为混合运算。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也叫做四则混合运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规定的计算先后次序,称为运算顺序。数学上规定的四则运算顺序如下:(1)同级运算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应当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运算。这就是说,只含有加减法,或者只含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一至二级运算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那么,应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即“先算乘法和除法,后算加法和减法”,简称“先乘除,后加减”。(3)含括号运算如果要改变上面所说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常用到的括号有三种:小括号,记作();中括号,记作[ ;大括号,记作{}.使用括号的时候,两边拉,中间加。要先用小括号,再用中括号,最后用大括号。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几种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或除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或减法,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在计算时,应该先把括号里面的式子按照前面所说的顺序进行计算,再把所得的结果和括号外面的数按照同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㈡ 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2)数学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扩展阅读: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分子乘分子的积作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作分母。

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4、分数乘法的意义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5、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6、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㈢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同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运算顺序

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

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 ,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㈣ 加减乘除的公式

a+b=b+a、a+b+c=a+(b+c)、ab=ba、a(bc)=(ab)c、a-b=-b+a、被除数÷除数=商。加减乘除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符号依次为“+-×÷”,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运算顺序为先乘除,再加减。“+”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㈤ 加减乘除简便运算法则定律

在数学中,有关加减乘除简算法则定律的计算方法及技巧如下,可以参考一下:

加法交换律:a+b+c=a+c+b。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交换侓:a-b-c=a-c-b

减法结合侓: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定律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减),积不变。

字母表达是:a×(b+c)=a×b+a×c
【a×(b-c)=a×b-a×c】

或:a×b+a×c=a×(b+c)
【a×b-a×c=a×(b-c)】

加减计算法则

1.整数加、减计算法则:

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

2)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分数加、减计算法则:

1)分母相同时,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分母不相同时,要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㈥ 小学加减乘除运算定律


小学加减乘除运算定律如下:
1、从左到右,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则先计算括号里面的。
2、括号里面运算也遵循从左到右,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3、如果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同时存在,则遵循先计算小括号里的运算,再计算中括号里的运算,最后计算大括号里的运算的原则。

㈦ 加减乘除简便运算法则定律

加减乘除简便运算法则是数学中一些基本的算术运算规则。这些规则包括:
交换律:在加法运算中,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顺序;在乘法运算中,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顺序。
结合律:在加法运算中,可以将两个加数合并为一个加数;在乘法运算中,可以将两个因数合并为一个因数。
分配律:在乘法运算中,可以将一个因数分配给加数中的每一项。
乘法单位:乘以 1 不改变数的值,乘以 0 将数的值变为 0。
这些简便运算法则是数学计算的基础,用于解决算术问题并帮助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

㈧ 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是什么

1、整数加、减计算法则:
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
2)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分数加、减计算法则:
1)分母相同时,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分母不相同时,要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4、整数乘法法则:
1)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5、小数乘法法则:
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6、分数乘法法则:把各个分数的分子乘起来作为分子,各个分数的分母相乘起来作为分母,(即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再约分。

7、整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商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8、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1)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

9、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1)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
2)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

10、分数的除法法则:
1)用被除数的分子与除数的分母相乘作为分子;
2)用被除数的分母与除数的分子相乘作为分母。

(二)运算顺序:
1、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2、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一级运算,后做第二级运算。

3、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㈨ 有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是什么

1
有理数加减乘除规则是什么?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
其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
相加得零;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2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
数。

3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
把其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几个不等于零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
为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个时,积为正。

4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
把其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除
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零不能作除数)。

二、乘方

乘方的定义:求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an

a
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读作
a

n
次方,看作是
a

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
a

n
次幂。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有如下规律: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任何数的偶次
幂都是非负数,即:
an≥0(n
为偶数
)


根据乘方的意义转化为乘方,再根据乘法法则进行计算;根
据乘方的性质,先判断幂的符号,再计算幂的绝对值。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
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
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4.
两个互为相反数相加和为零。

⑵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补充:去括号与添括号: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
+
”号时,将括号连同它前边的“
+

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不变;括号前是“-”号时,将括号
连同它前边的“-”去掉,括号内各项都要变号。

添括号法则:在“
+
”号后边添括号,括到括号内的各项都不
变;在“-”号后边添括号,括到括号内的各项都要变号。

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数,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个时,
积为正;



几个有理数相乘,若其中有一个为零,积就为零。

⑷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法则一: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
值相除;

法则二: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热点内容
python跨模块 发布:2025-07-30 23:04:43 浏览:300
阿泰编程 发布:2025-07-30 21:36:05 浏览:569
mybatis注解sqlif 发布:2025-07-30 21:33:59 浏览:572
安卓手机为什么削不短下巴 发布:2025-07-30 21:23:13 浏览:495
澳洲访问学者签证类型 发布:2025-07-30 20:55:12 浏览:354
svn切换服务器ip 发布:2025-07-30 20:43:10 浏览:198
汇通启富软件如何修改登录密码 发布:2025-07-30 20:41:08 浏览:243
公共场所的wifi密码名称是什么 发布:2025-07-30 20:19:56 浏览:636
ios系统怎么解压 发布:2025-07-30 20:14:05 浏览:740
sqlip 发布:2025-07-30 19:20:22 浏览: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