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串口读取
❶ linux串口收到数据和windows串口收到的不一样
你好,中文乱码的话,注意接收后可能需要编码转换,比如GB2312,utf8,unicode这几种编码格式的转换
如果不是中文的话,可以按照下面方式进行检查
1、具体检查方法,将linux中的发送和接受进行短接(就是将发送和接受连起来),看看接受的数据是否相同。
这一步中,因为使用的是同一个串口,所以串口的设置一定是相同的。这样如果都收不正确,可以确定是linux串口驱动的问题。
2、详细设置linux串口的参数,包括波特率,校验,串口位数。将linux和单片机设置相同,看看接受数据是否相同
如果还是不相同。
3、在windows中使用串口调试助手设置同单片机串口相同的参数,查看接受数据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说明是单片机串口参数设置的问题,或者是时钟频率的问题。
如果正确,说明一定是linux端的问题。
如果是linux端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个是参数设置,一个是信息读取。下面是测试方法。
4linux端查看一下代码设置。利用驱动接口,读出串口的参数,看看和你程序中设置的参数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说明设置参数的代码没写对。
5如果参数设置是正确的,那么直接cat 驱动的位置,可以直接读出串口的数据,此时读取的数据应该是和发送端一样的,如若不一样。。。。那么基本就是linux时钟的问题导致的了。若linux是PC上的一般不会出现时钟设置错误,如果linux是嵌入式上的话,你看看时钟配置是否正确吧
❷ linux串口读取问题
首先你确定你那串口是否有东西可读? 就是你上面说的“一个文件不停的写数据到串口”!你可以先不这样读取,你可以在终端上用cat试试是否有数据可读:cat /dev/ttyS0
如果有的话,那你就检查串口设置是否正确,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
最后就是你读取的函数了,看看先不要用printf打印字符串了,先看看十六进制是否有,然后再看字符等!
就是以上一些,你还可以参考Linux下串口文档,网络上很多的……
❸ linux 串口每次读取8位
gps信息,以字符$开始,以字符 结尾。
你的代码问题处在对结尾的判断上。
每次读到数据后,首先应该放入一个缓冲区的后面。之后从缓冲区的第一个字节开始扫描,找到一对$和 ,然后打印该信息,并将后面的内容拷贝到前面。
读串口的误区:
读出来的信息是完整的。 串口的信息只是代表当时有多少数据,不保证数据是帧对其的。
即使第一次读到了$,不代表第二次读到的恰好是末尾的字符串。有可能更长(包含下一条信息的一部分)或者更短。
❹ Linux串口读二进制文件读不完整,而.c和.txt文件都可以正常从串口读取
检查串口的工作模式。
我记得串行有一种 7bit 的传输模式,这个模式下,只能传输 7bit 的数据,对应的就是 ASCII 文本,二进制传输都会出问题。
其实,你也可以完全不考虑传输模式的问题。发送数据时,用 base64 编码,收到数据后再解码就 OK 了。这样 base64 数据完全都是 7bit 的。
❺ linux 串口读取数据被截断,怎样一次全部接收
没办法保证能够一次全部接收,只能自己缓存起来处理。比如,发送数据时候增加带有长度的数据头以及末尾的校验,用 select 对串口做非阻塞读取,读到数据后检查是否完整,不完整就接着读,直到获得完整数据再处理。
❻ linux怎么读取串口数据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termios.h>
#include<errno.h>
#defineFALSE-1
#defineTRUE0
intspeed_arr[]={B38400,B19200,B9600,B4800,B2400,B1200,B300,B38400,B19200,B9600,B4800,B2400,B1200,B300,};
intname_arr[]={38400,19200,9600,4800,2400,1200,300,38400,19200,9600,4800,2400,1200,300,};
voidset_speed(intfd,intspeed){
inti;
intstatus;
structtermiosOpt;
tcgetattr(fd,&Opt);
for(i=0;i<sizeof(speed_arr)/sizeof(int);i++){
if(speed==name_arr[i]){
tcflush(fd,TCIOFLUSH);
cfsetispeed(&Opt,speed_arr[i]);
cfsetospeed(&Opt,speed_arr[i]);
status=tcsetattr(fd,TCSANOW,&Opt);
if(status!=0){
perror("tcsetattrfd1");
return;
}
tcflush(fd,TCIOFLUSH);
}
}
}
intset_Parity(intfd,intdatabits,intstopbits,intparity)
{
structtermiosoptions;
if(tcgetattr(fd,&options)!=0){
perror("SetupSerial1");
return(FALSE);
}
options.c_cflag&=~CSIZE;
switch(databits)
{
case7:
options.c_cflag|=CS7;
break;
case8:
options.c_cflag|=CS8;
break;
default:
fprintf(stderr,"Unsupporteddatasize ");return(FALSE);
}
switch(parity)
{
case'n':
case'N':
options.c_cflag&=~PARENB;/*Clearparityenable*/
options.c_iflag&=~INPCK;/*Enableparitychecking*/
break;
case'o':
case'O':
options.c_cflag|=(PARODD|PARENB);
options.c_iflag|=INPCK;/*Disnableparitychecking*/
break;
case'e':
case'E':
options.c_cflag|=PARENB;/*Enableparity*/
options.c_cflag&=~PARODD;
options.c_iflag|=INPCK;/*Disnableparitychecking*/
break;
case'S':
case's':/*asnoparity*/
options.c_cflag&=~PARENB;
options.c_cflag&=~CSTOPB;break;
default:
fprintf(stderr,"Unsupportedparity ");
return(FALSE);
}
switch(stopbits)
{
case1:
options.c_cflag&=~CSTOPB;
break;
case2:
options.c_cflag|=CSTOPB;
break;
default:
fprintf(stderr,"Unsupportedstopbits ");
return(FALSE);
}
/*Setinputparityoption*/
if(parity!='n')
options.c_iflag|=INPCK;
tcflush(fd,TCIFLUSH);
options.c_cc[VTIME]=150;
options.c_cc[VMIN]=0;/*UpdatetheoptionsanddoitNOW*/
if(tcsetattr(fd,TCSANOW,&options)!=0)
{
perror("SetupSerial3");
return(FALSE);
}
return(TRUE);
}
intmain()
{
printf("Thisprogramupdateslasttimeat%s%s ",__TIME__,__DATE__);
printf("STDIOCOM1 ");
intfd;
fd=open("/dev/ttyS0",O_RDWR);
if(fd==-1)
{
perror("serialporterror ");
}
else
{
printf("open");
printf("%s",ttyname(fd));
printf("succesfully ");
}
set_speed(fd,115200);
if(set_Parity(fd,8,1,'N')==FALSE){
printf("SetParityError ");
exit(0);
}
charbuf[]="fe55aa07bc010203040506073d";
write(fd,&buf,26);
charbuff[512];
intnread;
while(1)
{
if((nread=read(fd,buff,512))>0)
{
printf(" Len:%d ",nread);
buff[nrea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