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路径
‘壹’ 当前linux所使用的内核在哪个文件夹,如何看当前使用的内核版本情况。
1、linux的内核文件一般是在/boot下的img文件
2、内核版本可以在/proc/version下看到
3、内核版本还可以使用uname -a 命令查看。
‘贰’ linux内核的文件都在哪儿
linux内核默认存放到/boot下,而/usr/src中可查看内核的信息。
几种linux内核文件的区别:
1、vmlinux 编译出来的最原始的内核文件,未压缩。
2、zImage 是vmlinux经过gzip压缩后的文件。
3、bzImage bz表示“big zImage”,不是用bzip2压缩的。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zImage解压缩内核到低端内存(第一个640K),bzImage解压缩内核到高端内存(1M以上)。如果内核比较小,那么采用zImage或bzImage都行,如果比较大应该用bzImage。
4、uImage U-boot专用的映像文件,它是在zImage之前加上一个长度为0x40的tag(64个字节,说明这个映像文件的类型、加载位置、生成时间、大小等信息)。其实就是一个自动跟手动的区别,有了uImage头部的描述,u-boot就知道对应Image的信息,如果没有头部则需要自己手动去搞那些参数。换句话说,如果直接从uImage的0x40位置开始执行,zImage和uImage没有任何区别。
5、vmlinuz 是bzImage/zImage文件的拷贝或指向bzImage/zImage的链接。
6、initrd 是“initial ramdisk”的简写。一般被用来临时的引导硬件到实际内核vmlinuz能够接管并继续。
‘叁’ 如何在linux中查询内核版本的路径请高手们帮帮忙!!
内核文件一般位于/boot目录下
要通过查找配置的方式知道内核文件的路径,可以查看grub的配置。因为现在大部分Linux系统通过grub方式引导,引导时自然需要知道内核文件在哪里。grub的配置文件一般是/boot/grub.conf
但是文件中关于内核文件的位置描述使用的是grub的表示方法,例如:
root (hd0,0)
kernel /boot/vmlinuz-2.4.18-14 ro root=LABEL=/
第一行表示使用第一块硬盘的第一个分区作为引导式的根系统,而kernel文件位于该分区的/boot目录中,文件名为vmlinuz-2.4.18-14,2.4.18表示的就是内核文件的版本了。
‘肆’ Linux内核程序入口地址
在Linux内核中,使用 vmlinux.lds.S 文件(路径: arch/arm64/kernel/ )布局内核映像中相关段(例: .text、.data )的位置。
在Linux内核编译时, vmlinux.lds.S 文件最终会被构建成链接脚本 vmlinux.lds 文件(路径: arch/arm64/kernel/ )。
本文主要介绍Linux内核程序运行的起始位置 _text ,在 vmlinux.lds.S 文件中定义如下:
从上面可以看出: _text = KIMAGE_VADDR + TEXT_OFFSET 。
1、KIMAGE_VADDR定义
文件: arch/arm64/include/asm/memory.h ,定义如下:
文件: include/linux/sizes.h ,定义如下:
宏 KIMAGE_VADDR 展开如下:
上面是按照无符号计算, KIMAGE_VADDR 为: 0xFFFFFF8008000000 。
2、TEXT_OFFSET定义
文件: arch/arm64/Makefile ,定义如下:
通过计算, _text 值为: 0xFFFFFF8008080000 。
在Linux内核启动时,从 log 信息中也可以找到对应的地址:
_text 对应的是虚拟地址 , 在内核中可以直接通过访问该地址获取其保存的值 ,其对应 Image 映像中的第一个字 0x14424000 。
Image 映像查看方法如下:
本文基于 RockPI 4A 单板Linux 4.4内核。
‘伍’ linux内核存放的位置是在/usr/src/kernels下还是/boot/vmlinuz下
1、是在/boot目录下
2、/usr/src目录一般是系统内核代码目录
3、你看/boot/grub/grub.conf文件,kernel那行是vmlinuz...,就是代表内核的名字
4、Linux是一个一体化内核(monolithic kernel)系统。“内核”指的是一个提供硬件抽象层、磁盘及文件系统控制、多任务等功能的系统软件。一个内核不是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一套基于Linux内核的完整操作系统叫作Linux操作系统,或是GNU/Linux。设备驱动程序可以完全访问硬件。Linux内的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方便地以模块化(molarize)的形式设置,并在系统运行期间可直接装载或卸载。
‘陆’ 如何确定Linux内核源代码目录即,KBUILD的路径
方法一:
确定内核源代码目录通常==文件系统中内核驱动模块的build路径
即/lib/moles/2.6.25-14.fc9.i686/build,这个build通常为链接文件,连接到
/usr/src/kernels/2.6.25-14.fc9.i686
此方法较准确,通常可以写如下脚本实现:
# KBUILD is the path to the Linux kernel build tree. It is usually the
# same as the kernel source tree, except when the kernel was compiled in
# a separate directory.
KBUILD ?= $(shell readlink -f /lib/moles/$(KVERS)/build)
方法二:
自己下载内核源文件包,自己指定内核的编译目录!
不推荐这种做法,还是按照各大发行版的做法比较好!这样不至于在编译下载的某个设备驱动程序时
‘柒’ linux内核的文件都在哪儿
首先保证系统有linux内核源码
下载内核源码,版本可以更改
1> 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source-2.6.35
下载内核源码一般在/usr/src目录中
2>进入/usr/src中解压内核源码
3>然后执行cd /usr/src/内核目录
‘捌’ 如何确定Linux内核源代码目录即,KBUILD的路径
方法一:
确定内核源代码目录通常==文件系统中内核驱动模块的build路径
即/lib/moles/2.6.25-14.fc9.i686/build,这个build通常为链接文件,连接到
/usr/src/kernels/2.6.25-14.fc9.i686
此方法较准确,通常可以写如下脚本实现:
# KBUILD is the path to the Linux kernel build tree. It is usually the
# same as the kernel source tree, except when the kernel was compiled in
# a separate directory.
KBUILD ?= $(shell readlink -f /lib/moles/$(KVERS)/build)
方法二:
自己下载内核源文件包,自己指定内核的编译目录!
不推荐这种做法,还是按照各大发行版的做法比较好!这样不至于在编译下载的某个设备驱动程序时
‘玖’ Linux内核源码在哪里
一般在Linux系统中的/usr/src/linux*.*.*(*.*.*代表的是内核版本,如2.4.23)目录下就是内核源代码(如果没有类似目录,是因为还没安装内核代码)。另外还可从互连网上免费下载。注意,不要总到http://www.kernel.org/去下载,最好使用它的镜像站点下载。请在http://www.kernel.org/mirrors/里找一个合适的下载点,再到pub/linux/kernel/v2.6/目录下去下载2.4.23内核。
代码目录结构
在阅读源码之前,还应知道Linux内核源码的整体分布情况。现代的操作系统一般由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驱动程序和网络等组成。Linux内核源码的各个目录大致与此相对应,其组成如下(假设相对于Linux-2.4.23目录):
1.arch目录包括了所有和体系结构相关的核心代码。它下面的每一个子目录都代表一种Linux支持的体系结构,例如i386就是Intel CPU及与之相兼容体系结构的子目录。PC机一般都基于此目录。
2.include目录包括编译核心所需要的大部分头文件,例如与平台无关的头文件在include/linux子目录下。
3.init目录包含核心的初始化代码(不是系统的引导代码),有main.c和Version.c两个文件。这是研究核心如何工作的好起点。
4.mm目录包含了所有的内存管理代码。与具体硬件体系结构相关的内存管理代码位于arch/*/mm目录下。
5.drivers目录中是系统中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它又进一步划分成几类设备驱动,每一种有对应的子目录,如声卡的驱动对应于drivers/sound。
6.ipc目录包含了核心进程间的通信代码。
7.moles目录存放了已建好的、可动态加载的模块。
8.fs目录存放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代码。不同的文件系统有不同的子目录对应,如ext3文件系统对应的就是ext3子目录。
Kernel内核管理的核心代码放在这里。同时与处理器结构相关代码都放在arch/*/kernel目录下。
9.net目录里是核心的网络部分代码,其每个子目录对应于网络的一个方面。
10.lib目录包含了核心的库代码,不过与处理器结构相关的库代码被放在arch/*/lib/目录下。
11.scripts目录包含用于配置核心的脚本文件。
12.documentation目录下是一些文档,是对每个目录作用的具体说明。
一般在每个目录下都有一个.depend文件和一个Makefile文件。这两个文件都是编译时使用的辅助文件。仔细阅读这两个文件对弄清各个文件之间的联系和依托关系很有帮助。另外有的目录下还有Readme文件,它是对该目录下文件的一些说明,同样有利于对内核源码的理解。
在阅读方法或顺序上,有纵向与横向之分。所谓纵向就是顺着程序的执行顺序逐步进行;所谓横向,就是按模块进行。它们经常结合在一起进行。对于Linux启动的代码可顺着Linux的启动顺序一步步来阅读;对于像内存管理部分,可以单独拿出来进行阅读分析。实际上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不可能读一遍就理解。
‘拾’ redhatenterpriselinux7的内核程序存储于那个目录
管理类文件夹: /boot 该目录默认下存放的是Linux的启动文件和内核,例如LILO或GRUB的文件。 /initrd 它的英文含义是boot loader initialized RAM disk,就是由boot loader初始化的内存盘。在linux内核启动前,boot loader会将存储介质(一般是硬盘)中的initrd文件加载到内存,内核启动时会在访问真正的根文件系统前先访问该内存中的initrd文件系统。 /bin 该目录中存放Linux的常用命令。 /sbin 该目录用来存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 /var 该目录存放那些经常被修改的文件,包括各种日志、数据文件。如果做mail server,则需在Linux安装时将该目录设置为大空间。 /etc 该目录存放系统管理时要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例如网络配置文件、文件系统、X系统配置文件、设备配置信息、设置用户信息等。如果做web server,则需在Linux安装时将该目录设置为大空间。 /dev 该目录包含了Linux系统中使用的所有外部设备,它实际上是访问这些外部设备的端口,访问这些外部设备与访问一个文件或一个目录没有区别。例如在系统中键入“cd /dev/cdrom”就可以看到光驱中的文件。 /mnt 该目录默认下有2个分别对应光驱和软驱的文件夹cdrom和floppy。你可以临时将别的文件系统挂在该目录下,例如“挂载光驱mount/dev/cdrom /mnt/cdrom,查看光驱cd /mnt/cdrom”,养成良好习惯不使用时及时卸载“umount /mnt/cdrom”。 二、用户类文件夹: /root 如果你是以超级用户的身份登录的,这个就是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home 如果建立一个名为“xx”的用户,那么在/home目录下就有一个对应的“/home/xx”路径,用来存放该用户的主目录。
三、应用程序类文件夹: /usr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存放在该目录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