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命名
1. 数据库名称有哪些
问题一:常用数据库有哪些? 1. IBM 的DB2
作为关系数据库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航人,IBM在1997年完成了System R系统的原型,1980年开始提供集成的数据库服务器―― System/38,随后是sql/DSforVSE和VM,其初始版本与SystemR研究原型密切相关。DB2 forMVSV1 在1983年推出。该版本的目标是提供这一新方案所承诺的简单性,数据不相关性和用户生产率。1988年DB2 for MVS 提供了强大的在线事务处理(OLTP)支持,1989 年和1993 年分别以远程工作单元和分布式工作单元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库支持。最近推出的DB2 Universal Database 6.1则是通用数据库的典范,是第一个具备网上功能的多媒体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包括linux在内的一系列平台。
2. Oracle
Oracle 前身叫SDL,由Larry Ellison 和另两个编程人员在1977创办,他们开发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在市场上大量销售,1979 年,Oracle公司引入了第一个商用SQL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公司是最早开发关系数据库的厂商之一,其产品支持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平台。目前Oracle关系数据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3. Informix
Informix在1980年成立,目的是为Unix等开放操作系统提供专业的关系型数据库产品。公司的名称Informix便是取自Information 和Unix的结合。Informix第一个真正支持SQL语言的关系数据库产品是Informix SE(StandardEngine)。InformixSE是在当时的微机Unix环境下主要的数据库产品。它也是第一个被移植到Linux上的商业数据库产品。
4. Sybase
Sybase公司成立于1984年,公司名称“Sybase”取自“system”和 “database” 相结合的含义。Sybase公司的创始人之一Bob Epstein 是Ingres 大学版(与System/R同时期的关系数据库模型产品)的主要设计人员。公司的第一个关系数据库产品是1987年5月推出的Sybase SQLServer1.0。Sybase首先提出Client/Server 数据库体系结构的思想,并率先在Sybase SQLServer 中实现。
5. SQL Server
1987 年,微软和 IBM合作开发完成OS/2,IBM 在其销售的OS/2 ExtendedEdition 系统中绑定了OS/2Database Manager,而微软产品线中尚缺少数据库产品。为此,微软将目光投向Sybase,同Sybase 签订了合作协议,使用Sybase的技术开发基于OS/2平台的关系型数据库。1989年,微软发布了SQL Server 1.0 版。
6. PostgreSQL
PostgreSQL 是一种特性非常齐全的自由软件的对象――关系性数据库管理系统(ORDBMS),它的很多特性是当今许多商业数据库的前身。PostgreSQL最早开始于BSD的Ingres项目。PostgreSQL 的特性覆盖了SQL-2/SQL-92和SQL-3。首先,它包括了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丰富的数据类型的支持;其次,目前PostgreSQL 是唯一支持事务、子查询、多版本并行控制系统、数据完整性检查等特性的唯一的一种自由软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
问题二:数据库名称和用户是什么 数据库名称是你建立的database 的名字! 用户,就是你登录数据库这一类软件用户名 比如SQL2000或者2005:一般用户名和密码都是sa,如果是mysql:一般用户名和密码都是root。
问题三:数据库名称和数据源名称有何区别 没有联系,数据源是一个变量,我们定义的一个数据源,可以随时修改指向不同的数据库,而处据库是个存在的实体。
问题四:什么是数据库名称?还有用户名和密码? 你说的要看空间服务商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库类型
1、如果说数据库是Access,那么数据库名称就是你上传的文件名(即xxx.mdb文件,可修改),
用户名和密码即自己在文件里设置,无需询问空间服务商
2、如果说数据库是SQL-Server(即MsSQL),那么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数据库名称、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空间服务商会告诉你的,他们告诉你什么你就填上去就可以了,一般来说网站和数据库会被安装到一台服务器上,那么服务器IP地址项就为(local)
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即你要恭录到那一台服务器上,互联网上服务器很多,你要登录哪一台?
数据库名称:一台数据库服务器空间服务商不可能只为你服务,他们还要为其他人服务,
所以他们为每一个人开通一个数据库名称,一般不允许你修改
用户名和密码:你登录服务器的验证方式,不是任何人都能登录使用的,只有知道的才能使用
3、如果说是MySQL那么原理和MsSQL原理一样,不过使用时要注意中文编码
问题五:数据库有多少种?一般公司,常用有哪些? 这为朋友您好,很高兴本团队能为您作答 中小型企业一般用SQL Server 大型企业,并且数据量庞大,用Oracle 越来越多的企业,出于更安全的考虑,用Linux系统加MySQL等linux平台的数据库,简洁方便,尤其是安全。 这些具体你可以网络随便查下都有,具体这些公司用的比较多, 希望能帮助到您
问题六:dede数据库名称是什么 DEDE数据库名称,需要你填写你服务器(或者空间)带的SQL数据库的那个名称
安装DEDE数据库这部分,有三个地方需要更改:
1、数据库主机(一般有的主机,只要写localhost就可以了,但有些空间的数据库有自己的地址,所以需要单独写);
搐2、数据库用户,这个一般是数据库的名字;
3、数据库名称,一般是空间商的数据库给定的名字(如果你想用自己起的名字,需要去数据库手动添加,才可以使用)
具体操作如下图:
问题七:数据库中的列名表及表名列表有什么区别 列名表即字段列表,表名列表即表名称的列表。
比如有表学生表,包括字段学号,姓名,性别等,学号,姓名,性别 即列名表,学生表 即为表名列表
问题八:什么是主站数据库名称? 40分 你可以这样来查看
1、从网站的数据库连接程序代码,即可知道数据库类型,比如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 & Server.MapPath(aa.mdb)
一看就知道是Access数据库
2、数据库名字,也是从上面的连接信息里看得出为aa.mdb,其它的也能看得出,比如
ConnStr = Provider = Sqloledb; User id = & SqlUsername & ; Password = & SqlPassword & ; initial Catalog = & SqlDatabaseName & ; Data Source = & SqlHostIP & ;
信息里面的initial Catalog等于的就是数据库名称信息,是mssql类型数据库
3、关于字段,由于字段是包含在表里面的,打开表就能看到字段及记录,当然也可以修改
一般右击数据表,都有字段设计功能
4、关于索引,加索引的目的一般是使数据库检索信息时能提高速度,大多在主键上建立
楼主可以网络一把看看,应该有不少关于数据库的信息
问题九:数据库的命令都有哪些? 1、显示当前存在的数据库 mysql> show databases;
2、选择数据库 mysql> USE mysql Database changed (USE 和 QUIT 命令不需要分号结束。),显示当前选择的数据库 mysql> select database();
3、显示当前数据库中存在的表 mysql> SHOW TABLES;
4、显示表(db)的内容 mysql>select * from db;
5、命令的取消 当命令输入错误而又无法改变(多行语句情形)时,只要在分号出现前就可以用 c来取消该条命令 mysql> select -> user() -> c
6、创建一个数据库abccs mysql> CREATE DATABASE abccs;
7、选择你所创建的数据库 mysql> USE abccs Database changed;
8、创建一个数据库表 首先看现在你的数据库中存在什么表: mysql> SHOW TABLES; Empty set (0.00 sec) 说明刚才建立的数据库中还没有数据库表。下面来创建一个数据库表mytable: 我们要建立一个你公司员工的生日表,表的内容包含员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城市。 mysql> CREATE TABLE mytable (name VARCHAR(20), sex CHAR(1), birth DATE, birthaddr VARCHAR(20));
9、显示表的结构: mysql> DESCRIBE mytable;
10、 往表中加入记录 我们先用SELECT命令来查看表中的数据: mysql> select * from mytable; Empty set (0.00 sec) 这说明刚才创建的表还没有记录。 加入一条新记录: mysql> insert into mytable values ('abccs','f','1977-07-07','china');
11、用文本方式将数据装入一个数据库表 如果一条一条地输入,很麻烦。我们可以用文本文件的方式将所有记录加入你的数据库表中。 创建一个文本文件“mysql.txt”,每行包含一个记录,用定位符(tab)把值分开,并且以在 CREATE TABLE语句中列出的列次序给出,例如: abccs f 1977-07-07 china mary f 1978-12-12 usa tom m 1970-09-02 usa 使用下面命令将文本文件“mytable.txt”装载到mytable表中: mysql> LOAD DATA LOCAL INFILE mytable.txt INTO TABLE pet; 再使用如下命令看看是否已将数据输入到数据库表中: mysql> select * from mytable;
12、从数据库表中检索信息 select语句格式一般为: SELECT 检索关键词 FROM 被检索的表 WHERE 检索条件
13、查询所有数据: mysql> select * from mytable;
14、修正错误记录: 假如tom的出生日期有错误,应该是1973-09-02,则可以用update语句来修正: mysql> u......>>
问题十:数据库文件都有哪些后缀名呢? 数据库文件如果你不改的话都是固定的文件后缀名.mdf,但是你可以把他改成任何一个后缀名,然后用数据库相关程序打开
2. 如何为数据库取名
在数据库中创建对象时,管理员也要对其进行取名。现在谈谈取名的一些技巧。 一、表名大小写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Oracle数据库中的表名或者列名是不区分大小写的。在创建表或者列的时候,即使管理员采用了小写的名字,数据库在将其保存到数据字典之前,会先将其转换为大写,再将他们保存到数据字典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取名使用小写的子母取名,但是下次查看表的名字的时候,却变成了大写。 虽然说Oracle数据库中表与列等数据库对象对于大小写是不敏感的,但是如果数据库管理员确实有需要要让数据库系统对表的名字区分大小写,这也是可以做到的。通常情况下,如果把名字使用双引号括起来,则在Oracle数据字典中就会成为区分大小写的名字。不过笔者这里要提醒各位数据库管理员,虽然说从技术上可以让数据库系统强制取分大小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包括在内的绝大部分数据库管理员可能都不建议这么做。因为如果有混合的大小写存在,那么在引用这些表或者列名称的时候就需要特别的小心。因为即使用户或者数据库管理员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也很难准确的记住这些名称的大小写歌时。如果数据库管理员硬要这么做的话,那么很可能是自寻烦恼。在查询时或者其他作业时,要严格区分大小写那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为此,对于这个大小写的控制,笔者建议数据库管理员要谨慎使用。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则的话,不要轻易使用这个双引号来控制大小写。 这个双引号不仅可以用来控制大小写,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作用,就是用引用一些特殊的字符。如在建立表格的时候,需要设置一个名牌号的字段。有些数据库管理员习惯使用num#类似的名称。这不会违反数据库的取名规则。不过在处理的时候会比较麻烦。如利用create语句建立表格的时候,需要给这个字段名称加上双引号。否则的话,执行这条语句的时候,数据库会拒绝执行并向用户提示错误信息。类似的特殊符号还包括一个$美元符号。他们在建立表格的时候,在语句中都需要使用双引号。不过字段建立好之后,在引用这些对象的时候,不需要使用双引号了。同理,虽然Oracle数据库支持这些特殊符号,但是笔者不鼓励数据库管理员在表或者列的取名中采取这些特殊的符号。这有可能给后续的引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牢记取名空间 在Oracle数据库中,跟其他的数据库不同,有一个叫做取名空间的概念。在同一个取名空间中,其名字不可以重复。如表与视图就共享同一个取名空间,为此就要求不仅表的名字不能够相同,而且表的名字与视图的名字也不能够相同。因为他们处于同一个取名空间。类似的,表与函数也是同处于一个表空间,为此他们也不能够同名。不过表与索引、表与约束等等却属于不同的取名空间。也就是说,表的名字可以与约束的名字相同。所以说,数据库管理员在给表等对象取名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哪些对象共享同一个名称空间。如果在同一个名称空间内的,即使对象不同(如视图与表),但是他们仍然不能够取相同的名字。 为了避免同一个取名空间内重名的现象,笔者建立在取名的时候最好能够根据对象的不同加上对象的固有前缀。如大部分的数据库管理员,在给表取名的时候,一般不会表名前面加上表对象的前缀。但是在定义函数或者视图对象的时候,则会加上前缀。如在函数前面可能会加上FN的前缀,而在视图前面可能会加上vi的前缀。如此的话,在同一个取名空间内也不用担心对象重名的问题。不过无论怎么说,这个取名空间的概念数据库管理员必须牢记。即使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通过前缀等手段轻易的避免这个陷阱,但是在Oracle数据库管理员的认证考试中,这个取名空间也是一个必要的知识点。所以无论从实际的工作还是认证考试的需要,对于这个取名空间管理员都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三、在表、索引、约束、列之间设置密切的联系 在创建表的同时,可以给表中的某些列添加索引、约束等等。如在员工信息表中,会设置员工编号唯一性约束。在创建约束的时候,也需要对约束进行取名。虽然说也约束与表、列不属于同一个取名空间,所以在取名的时候基本上没有限制。但是为了后续使用的方便,笔者对约束的取名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简单的说,就是给一个与表直接有关的其他对象具有该表的名字是一种好的做法。如现在有一张用户表名字叫做ad_user(在表名前面一般不加对象名,但是可以根据应用软件的模块设计加上模块的前缀),这种表中有一个字段叫做叫做vlaue,用来存储员工的编号。在表设计的时候,需要给这个字段加一个索引。那么这个索引的名字就可以取名为IDX_USER_VALUE(也就是索引前缀+表名+字段名的形式)。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可以确保相关对象的名字不会重复。因为表的名字不会重复,所以将表的名字与列的名字一起组成某个对象的名字,那么其重复的几率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二是方便管理员阅读、理解、维护等等。一看到索引或者约束对象的名字时,就可以看到这个是索引或者约束是用在哪个表的那个字段上的。而且也可以知道这个约束是唯一性约束还是检查约束;索引时主键索引还是外键索引。给数据库管理员一目了然的感觉。这对于后续的维护、升级、调整、引用等等都提供了方便。 虽然说Oracle数据库中表与列等数据库对象对于大小写是不敏感的,但是如果数据库管理员确实有需要要让数据库系统对表的名字区分大小写,这也是可以做到的。通常情况下,如果把名字使用双引号括起来,则在Oracle数据字典中就会成为区分大小写的名字。不过笔者这里要提醒各位数据库管理员,虽然说从技术上可以让数据库系统强制取分大小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包括在内的绝大部分数据库管理员可能都不建议这么做。因为如果有混合的大小写存在,那么在引用这些表或者列名称的时候就需要特别的小心。因为即使用户或者数据库管理员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也很难准确的记住这些名称的大小写歌时。如果数据库管理员硬要这么做的话,那么很可能是自寻烦恼。在查询时或者其他作业时,要严格区分大小写那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为此,对于这个大小写的控制,笔者建议数据库管理员要谨慎使用。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则的话,不要轻易使用这个双引号来控制大小写。
3. 数据库名称和用户是什么
数据库名称就是创建数据库时所命名的标识名字,数据库用户即使用和共享数据库资源的人。
database_name 数据库的名称。数据库名称在服务器中必须唯一,并且符合标识符的规则。database_name最多可以包含 128 个字符,除非没有为日志指定逻辑名。
在SQL语句中有部分对数据库的操作都依赖数据库名来标识具体的数据库,如: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databasename)、删除数据库(drop database databasename)等,数据库名(databasename)都作为重要的参数。
数据库用户即使用和共享数据库资源的人,有在当前数据库中创建数据库对象及进行数据库备份的权限、用户对数据库表的操作权限及执行存储过程的权限以及用户数据库中指定表字段的操作权限三种权限。
(3)数据库的命名扩展阅读:
数据库用户的权限分类:
1、在当前数据库中创建数据库对象及进行数据库备份的权限,主要有:创建表、视图、存储过程、规则、默认值对象、函数的权限及执行存储过程的权限。
2、用户对数据库表的操作权限及执行存储过程的权限,包括: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等对数据库表的增删改查权限等。
3、用户数据库中指定表字段的操作权限,主要有:SELECT:对表字段进行查询操作的权限;UPDATE:对表字段进行更新操作的权限。
4. 数据库命名规则
对于数据库的设计中,尽量不用汉字,最好用英文,如果用汉字,有时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可能产生插入,删除等等异常,而且在写存储过程或触发器等等也许会产生错误,以下对设计表和字段的一些规则,可能对提问者用帮助:
1. 检查各种变化
我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会考虑到哪些数据字段将来可能会发生变更。比方说,姓氏就是如此(注意是西方人的姓氏,比如女性结婚后从夫姓等)。所以,在建立系统存储客户信息时,我倾向于在单独的一个数据表里存储姓氏字段,而且还附加起始日和终止日等字段,这样就可以跟踪这一数据条目的变化。
2. 采用有意义的字段名
有一回我参加开发过一个项目,其中有从其他程序员那里继承的程序,那个程序员喜欢用屏幕上显示数据指示用语命名字段,这也不赖,但不幸的是,她还喜欢用一些奇怪的命名法,其命名采用了匈牙利命名和控制序号的组合形式,比如 cbo1、txt2、txt2_b 等等。
除非你在使用只面向你的缩写字段名的系统,否则请尽可能地把字段描述的清楚些。当然,也别做过头了,比如 Customer_Shipping_Address_Street_Line_1,虽然很富有说明性,但没人愿意键入这么长的名字,具体尺度就在你的把握中。
3. 采用前缀命名
如果多个表里有好多同一类型的字段(比如 FirstName),你不妨用特定表的前缀(比如 CusLastName)来帮助你标识字段。
时效性数据应包括“最近更新日期/时间”字段。时间标记对查找数据问题的原因、按日期重新处理/重载数据和清除旧数据特别有用。
4. 标准化和数据驱动
数据的标准化不仅方便了自己而且也方便了其他人。比方说,假如你的用户界面要访问外部数据源(文件、XML 文档、其他数据库等),你不妨把相应的连接和路径信息存储在用户界面支持表里。还有,如果用户界面执行工作流之类的任务(发送邮件、打印信笺、修改记录状态等),那么产生工作流的数据也可以存放在数据库里。预先安排总需要付出努力,但如果这些过程采用数据驱动而非硬编码的方式,那么策略变更和维护都会方便得多。事实上,如果过程是数据驱动的,你就可以把相当大的责任推给用户,由用户来维护自己的工作流过程。
5. 标准化不能过头
对那些不熟悉标准化一词(normalization)的人而言,标准化可以保证表内的字段都是最基础的要素,而这一措施有助于消除数据库中的数据冗余。标准化有好几种形式,但 Third Normal Form(3NF)通常被认为在性能、扩展性和数据完整性方面达到了最好平衡。简单来说,3NF 规定:
* 表内的每一个值都只能被表达一次。
* 表内的每一行都应该被唯一的标识(有唯一键)。
* 表内不应该存储依赖于其他键的非键信息。
遵守 3NF 标准的数据库具有以下特点:有一组表专门存放通过键连接起来的关联数据。比方说,某个存放客户及其有关定单的 3NF 数据库就可能有两个表:Customer 和 Order。Order 表不包含定单关联客户的任何信息,但表内会存放一个键值,该键指向 Customer 表里包含该客户信息的那一行。
更高层次的标准化也有,但更标准是否就一定更好呢?答案是不一定。事实上,对某些项目来说,甚至就连 3NF 都可能给数据库引入太高的复杂性。
为了效率的缘故,对表不进行标准化有时也是必要的,这样的例子很多。曾经有个开发餐饮分析软件的活就是用非标准化表把查询时间从平均 40 秒降低到了两秒左右。虽然我不得不这么做,但我绝不把数据表的非标准化当作当然的设计理念。而具体的操作不过是一种派生。所以如果表出了问题重新产生非标准化的表是完全可能的。
6. Microsoft Visual FoxPro 报表技巧
如果你正在使用 Microsoft Visual FoxPro,你可以用对用户友好的字段名来代替编号的名称:比如用 Customer Name 代替 txtCNaM。这样,当你用向导程序 [Wizards,台湾人称为‘精灵’] 创建表单和报表时,其名字会让那些不是程序员的人更容易阅读。
7. 不活跃或者不采用的指示符
增加一个字段表示所在记录是否在业务中不再活跃挺有用的。不管是客户、员工还是其他什么人,这样做都能有助于再运行查询的时候过滤活跃或者不活跃状态。同时还消除了新用户在采用数据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某些记录可能不再为他们所用,再删除的时候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
8. 使用角色实体定义属于某类别的列[字段]
在需要对属于特定类别或者具有特定角色的事物做定义时,可以用角色实体来创建特定的时间关联关系,从而可以实现自我文档化。
这里的含义不是让 PERSON 实体带有 Title 字段,而是说,为什么不用 PERSON 实体和 PERSON_TYPE 实体来描述人员呢?比方说,当 John Smith, Engineer 提升为 John Smith, Director 乃至最后爬到 John Smith, CIO 的高位,而所有你要做的不过是改变两个表 PERSON 和 PERSON_TYPE 之间关系的键值,同时增加一个日期/时间字段来知道变化是何时发生的。这样,你的 PERSON_TYPE 表就包含了所有 PERSON 的可能类型,比如 Associate、Engineer、Director、CIO 或者 CEO 等。
还有个替代办法就是改变 PERSON 记录来反映新头衔的变化,不过这样一来在时间上无法跟踪个人所处位置的具体时间。
• 采用常用实体命名机构数据
组织数据的最简单办法就是采用常用名字,比如:PERSON、ORGANIZATION、ADDRESS 和 PHONE 等等。当你把这些常用的一般名字组合起来或者创建特定的相应副实体时,你就得到了自己用的特殊版本。开始的时候采用一般术语的主要原因在于所有的具体用户都能对抽象事物具体化。
有了这些抽象表示,你就可以在第 2 级标识中采用自己的特殊名称,比如,PERSON 可能是 Employee、Spouse、Patient、Client、Customer、Vendor 或者 Teacher 等。同样的,ORGANIZATION 也可能是 MyCompany、MyDepartment、Competitor、Hospital、Warehouse、Government 等。最后 ADDRESS 可以具体为 Site、Location、Home、Work、Client、Vendor、Corporate 和 FieldOffice 等。
采用一般抽象术语来标识“事物”的类别可以让你在关联数据以满足业务要求方面获得巨大的灵活性,同时这样做还可以显着降低数据存储所需的冗余量。
• 用户来自世界各地
在设计用到网络或者具有其他国际特性的数据库时,一定要记住大多数国家都有不同的字段格式,比如邮政编码等,有些国家,比如新西兰就没有邮政编码一说。
• 数据重复需要采用分立的数据表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重复输入数据,请创建新表和新的关系。
• 每个表中都应该添加的 3 个有用的字段
* dRecordCreationDate,在 VB 下默认是 Now(),而在 SQL Server 下默认为 GETDATE()
* sRecordCreator,在 SQL Server 下默认为 NOT NULL DEFAULT USER
* nRecordVersion,记录的版本标记;有助于准确说明记录中出现 null 数据或者丢失数据的原因
• 对地址和电话采用多个字段
描述街道地址就短短一行记录是不够的。Address_Line1、Address_Line2 和 Address_Line3 可以提供更大的灵活性。还有,电话号码和邮件地址最好拥有自己的数据表,其间具有自身的类型和标记类别。
过分标准化可要小心,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性能上出现问题。虽然地址和电话表分离通常可以达到最佳状态,但是如果需要经常访问这类信息,或许在其父表中存放“首选”信息(比如 Customer 等)更为妥当些。非标准化和加速访问之间的妥协是有一定意义的。
• 使用多个名称字段
我觉得很吃惊,许多人在数据库里就给 name 留一个字段。我觉得只有刚入门的开发人员才会这么做,但实际上网上这种做法非常普遍。我建议应该把姓氏和名字当作两个字段来处理,然后在查询的时候再把他们组合起来。
我最常用的是在同一表中创建一个计算列[字段],通过它可以自动地连接标准化后的字段,这样数据变动的时候它也跟着变。不过,这样做在采用建模软件时得很机灵才行。总之,采用连接字段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隔离用户应用和开发人员界面。
• 提防大小写混用的对象名和特殊字符
过去最令我恼火的事情之一就是数据库里有大小写混用的对象名,比如 CustomerData。这一问题从 Access 到 Oracle 数据库都存在。我不喜欢采用这种大小写混用的对象命名方法,结果还不得不手工修改名字。想想看,这种数据库/应用程序能混到采用更强大数据库的那一天吗?采用全部大写而且包含下划符的名字具有更好的可读性(CUSTOMER_DATA),绝对不要在对象名的字符之间留空格。
• 小心保留词
要保证你的字段名没有和保留词、数据库系统或者常用访问方法冲突,比如,最近我编写的一个 ODBC 连接程序里有个表,其中就用了 DESC 作为说明字段名。后果可想而知!DESC 是 DESCENDING 缩写后的保留词。表里的一个 SELECT * 语句倒是能用,但我得到的却是一大堆毫无用处的信息。
• 保持字段名和类型的一致性
在命名字段并为其指定数据类型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一致性。假如字段在某个表中叫做“agreement_number”,你就别在另一个表里把名字改成“ref1”。假如数据类型在一个表里是整数,那在另一个表里可就别变成字符型了。记住,你干完自己的活了,其他人还要用你的数据库呢。
• 仔细选择数字类型
在 SQL 中使用 smallint 和 tinyint 类型要特别小心,比如,假如你想看看月销售总额,你的总额字段类型是 smallint,那么,如果总额超过了 $32,767 你就不能进行计算操作了。
• 删除标记
在表中包含一个“删除标记”字段,这样就可以把行标记为删除。在关系数据库里不要单独删除某一行;最好采用清除数据程序而且要仔细维护索引整体性。
• 避免使用触发器
触发器的功能通常可以用其他方式实现。在调试程序时触发器可能成为干扰。假如你确实需要采用触发器,你最好集中对它文档化。
• 包含版本机制
建议你在数据库中引入版本控制机制来确定使用中的数据库的版本。无论如何你都要实现这一要求。时间一长,用户的需求总是会改变的。最终可能会要求修改数据库结构。虽然你可以通过检查新字段或者索引来确定数据库结构的版本,但我发现把版本信息直接存放到数据库中不更为方便吗?。
• 给文本字段留足余量
ID 类型的文本字段,比如客户 ID 或定单号等等都应该设置得比一般想象更大,因为时间不长你多半就会因为要添加额外的字符而难堪不已。比方说,假设你的客户 ID 为 10 位数长。那你应该把数据库表字段的长度设为 12 或者 13 个字符长。这算浪费空间吗?是有一点,但也没你想象的那么多:一个字段加长 3 个字符在有 1 百万条记录,再加上一点索引的情况下才不过让整个数据库多占据 3MB 的空间。但这额外占据的空间却无需将来重构整个数据库就可以实现数据库规模的增长了。身份证的号码从 15 位变成 18 位就是最好和最惨痛的例子。
• 列[字段]命名技巧
我们发现,假如你给每个表的列[字段]名都采用统一的前缀,那么在编写 SQL 表达式的时候会得到大大的简化。这样做也确实有缺点,比如破坏了自动表连接工具的作用,后者把公共列[字段]名同某些数据库联系起来,不过就连这些工具有时不也连接错误嘛。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两个表:
Customer 和 Order。Customer 表的前缀是 cu_,所以该表内的子段名如下:cu_name_id、cu_surname、cu_initials 和cu_address 等。Order 表的前缀是 or_,所以子段名是:
or_order_id、or_cust_name_id、or_quantity 和 or_description 等。
这样从数据库中选出全部数据的 SQL 语句可以写成如下所示:
Select * From Customer, Order Where cu_surname = "MYNAME" ;
and cu_name_id = or_cust_name_id and or_quantity = 1
在没有这些前缀的情况下则写成这个样子(用别名来区分):
Select * From Customer, Order Where Customer.surname = "MYNAME" ;
and Customer.name_id = Order.cust_name_id and Order.quantity = 1
第 1 个 SQL 语句没少键入多少字符。但如果查询涉及到 5 个表乃至更多的列[字段]你就知道这个技巧多有用了。
5. 数据库命名
地质钻孔数据库建库工作涉及不同省 (直辖市、自治区) 、不同地质行业、不同地质工作类型和不同地勘单位,为避免建库工作的混乱,特定义如下所示的地质钻孔数据库命名原则。
地质钻孔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与工作方法
地质钻孔数据库命名长度,不包括扩展名,最多 17 位,后 15 位,用 0 ~9 字符表示。
(1) 基层地勘单位,地质钻孔数据库命名长度为 17 位,不包括扩展名。
(2) 地质行业汇总、建库命名长度为前 8 位,不包括扩展名。
(3) 省 (直辖市、自治区) 汇总、建库命名长度为前 6 位,不包括扩展名。
(4) 全国汇总、建库命名长度为前 4 位,不包括扩展名。
例如,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地质钻孔数据库命名如下:
钻孔数据库代码: ZK
地质工作类型代码: 05 (矿产地质勘查)
省 (直辖市、自治区) 代码: 13 (河北省)
地质行业代码: 01 (地矿部门)
组织机构代码: 400015276
扩展名: .MDB
地质钻孔数据库的名称: ZK051301400015276.M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