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码算法
⑴ 股票中筹码比例是怎么算出来的
公式说明
编辑
当浮筹比例很小,小到百分只几,甚至零点几的时候,怎么看呢?浮筹比例是当前股价上下10%的空间的筹码数量(asr:(winner(c*1.1)-winner(c*0.9))/winner(hhv(h,0))*100;。
也就是说(以收盘价*1.1计算的获利盘比例-以收盘价*0.9计算的获利盘比例)/以0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计算的获利盘比例*100),当股价经过一轮暴跌后,上面堆积了大面积的套牢盘。
下跌过程中,只要浮筹比例还有不小比例的值出现,通常是15-30%左右,就说明下跌动能没有释放殆尽,就还有下行空间,因为不断有人忍受不住割肉,被抢反弹的人承接,成为新的套牢者。
但随着股价的加速下跌,这时获利比例几乎为0,也就是满盘皆套!如果这时所有的人不再抛售,产生惜售心理,股价下跌就开始缩量了,做空动能已经充分释放,表现出浮筹比例很小!如果维持几天的话,就说明终于跌无可跌了。成交极度萎缩!浮筹比例极小。
(1)筹码算法扩展阅读:
指标
筹码分布指标(CYQ)是将市场交易的筹码画成一条条横线,其数量共100条,该横线在价格空间内所处的位置代表指数或股价的高低,其长短代表该价位筹码数量的多少。该指标由陈浩于1997年发明,并被投资者所知。
一、适用范围
1、长期牛市中。
2、用于中线行情第一主升浪最好。
3、中线、短线,高位、低位均可使用。
二、主要作用
1、判断大盘及个股的底部及顶部区域。
2、监测庄家进货及出货。
3、判断个股主力是强庄还是弱庄。
4、判断主力炒作中各阶段的持仓量。
5、预测个股涨升的目标位。
6、预测股价上升或下跌过程中的阻力或支撑位。
⑵ 古代筹码计数介绍
应该是算筹计数
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算筹的发明就是在以上这些记数方法的历史发展中逐渐产生的。它最早出现在何时,已经不可查考了,但至迟到春秋战国;算筹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
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的,其中1-5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这种计数法遵循一百进位制。据《孙子算经》记载,算筹记数法则是: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夏阳侯算经》说:满六以上,五在上方.六不积算,五不单张。
那么为什么又要有纵式和横式两种不同的摆法呢?这就是因为十进位制的需要了。所谓十进位制,又称十进位值制,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十进制",即每满十数进一个单位,十个一进为十,十个十进为百,十个百进为千……其二是"位值制,即每个数码所表示的数值,不仅取决于这个数码本身,而且取决于它在记数中所处的位置。如同样是一个数码"2",放在个位上表示2,放在十位上就表示20,放在百位上就表示200,放在千位上就表示2000……在我国商代的文字记数系统中,就已经有了十进位值制的萌芽,到了算筹记数和运算时,就更是标准的十进位值制了。
按照中国古代的筹算规则,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等等。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由于它位与位之间的纵横变换,且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摆法,所以既不会混淆,也不会错位。毫无疑问,这样一种算筹记数法和现代通行的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完全一致的。
⑶ 股市中移动筹码分布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计算的原理是什么
移动筹码分布是如何计算以及计算原理如下:
筹码分布就是将历史上在每个价位成交的量叠加起来,并以此来判断当前市场上所有流通股的持仓成本。
当然历史上成交中的一部分会在后面的交易日中被抛出,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将以前的成交累积到现在,而应该有一定的衰减。这个衰减的比例也就是每天的换手率。
比如说,1000万的盘子,前天均价为10元,成交量为200万,也就是20%换手率;昨天以均价11元又成交300万,也就是30%换手率;那前天的200万成交量怎么样了呢?成本分析假定,前天的200万在昨天也以11元被30%换手了,那么,前天以10元成交的成交量还剩了200*(1-30%)=140万;若今天以均价12元又成交了400万,同理可算,现在的筹码分布是:10元筹码为200*(1-30%)*(1-40%)=84万,11元的筹码为300*(1-40%)=180万,12元的筹码是400万。
⑷ 股票筹码集中度怎么计算
股票的筹码集中度的计算:
用到的函数就是COST,表示一定比率下的获利盘的价格是多少。利用这个函数就可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首先计算出高端获利盘与低端获利盘的比率与价格,之后通过之间一定的数学关系,就计算出了筹码集中度。筹码集中度的数值越小,越证明筹码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1、F:=COST(5 );J:=COST(95 );
2、M:=COST(15 );N:=COST(85 );
3、F1:=(J-F)/(F+J)*100;M1:=(N-M)/(N+M)*100;
4、F1就是筹码集中度,一般就是这样的 你可以调整括号内的参数。
(4)筹码算法扩展阅读:
属性:
1.价位属性。筹码价位是有价证券价值的体现。无论从哪种途径获取的筹码都有一个原始价位,这个价位也叫做持有筹码成本。
2.数量属性。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总量就是总股本。在市场中流通的筹码,无论交易价位和交易频率如何变化,其筹码总量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对公司而言,拥有筹码数量多少决定了股东权益大小。对二级市场而言,拥有筹码数量多少决定了大资金主力的控盘程度高低。
3.流动属性。筹码持有者拥有上市公司相关权益,但不能向上市公司退还筹码,只能通过转赠、继承、交易等方式转移其权益。
4.扩容属性。一家上市公司在经营和分配利润的过程中,股本扩容经常发生,总股本数量会发生变化。随着非流通筹码的解禁,流通筹码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⑸ 股市中移动筹码分布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计算的原理是什么
移动筹码分布是如何计算以及计算原理如下:筹码分布就是将历史上在每个价位成交的量叠加起来,并以此来判断当前市场上所有流通股的持仓成本。当然历史上成交中的一部分会在后面的交易日中被抛出,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将以前的成交累积到现在,而应该有一定的衰减。这个衰减的比例也就是每天的换手率。
对于股市的变化莫测,每一次交易我们都像在和庄家做战争。就庄家而言,他们存在的优势,无论是在资金、信息还是人才方面,都非常的明显,作为散户的我们很难凭借零碎的消息或是表面的资金流入流出量大小来摸清庄家的买卖动向的。投资容错率的提高难道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这一定会有啊!只要主力交易过,都会在筹码分布图上有所显示,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聊聊,股市中的筹码分布图到底应该如何看,以及我们如何更好地去利用它来做出更好的投资策略。开始之前,不妨先领一波福利--机构精选的牛股榜单新鲜出炉,走过路过可别错过:【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股市中的筹码是什么?
我们所理解的筹码就是股票市场里可以自由交易的流通股,不管股价和交易次数怎么变化,在一定的时间里,筹码的总数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当主力想要运作一只股票的时候,应该在低价的时候就把股票买进,这种动作表现的就是吸筹。在他们手中拥有足够的股票数量之时,当拉升股价变得相对容易的时候,就是控筹,获得的筹码数量越多,就能做到主力控盘。
二、筹码分布图有哪些参考作用?
主力想要操作一只股票,往往会经历试盘、吸筹、洗盘、拉升和出货这五个阶段,用时间久的是前三个阶段,最少的话需要3个月,最长的要2-3年。对不少的散户来说,盲目地买进去很难有耐心等到主升浪行情到来的时候,因此我们可以用参考筹码分布图的方式看主力正在进行哪个阶段,到了洗盘的尾声阶段的时候再适当介入,就会有极大的几率跟得上主力的节奏。除能判断主力控盘情况外,而且我们也是可以通过观察筹码分布图,然后抓住个股有效的支撑位和压力位,在跌破支撑位时采用清仓离场的方式来止损,或者对于压力位很难冲过时,逢高减仓,减小股票在高位回调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亏损。当然炒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靠自己分析肯定不行,建议大家可以用这个九大神器,助力你的投资决策: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三、筹码分布图应该怎么看?看什么?
假如想看筹码分布图,其实就可以在这个股的K线图界面上,点一下右上角的“筹码”,筹码分布出现在K线图右边,这里拿东方财富来讲解:
我们利用筹码分布图来分析主力行为,虽然说可以为自己的投资决策降低一定的风险,在很多时候,还是必须需要结合K线、量能及利空利好消息来进一步作出判断。如果不知道手里的股票好不好?直接点击下方链接测一测,立马获取诊股报告:【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9-02,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⑹ 如何调整筹码分布的计算公式
股价的涨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该股筹码的分布状况以及介入资金量的大小决定的:动用的资金量越大、筹码越集中,走势便较为稳定,不易受大盘所左右;动用的资金量越小、筹码分散在大多数散户手中,股价走势涨难叠易,难有大的作为,如何估算庄家仓位轻重呢?如何判断筹码是集中还是分散,主要通过以下的方法判断:
1、根据底部周期的长短判断。对底部周期明显的个股,笔者的经验是将底部周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运行时间,即可大致估算出庄家的持仓量,庄家持仓量=底部周期×主动性买入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底部周期越长,庄家持仓量越大;主动性买入量越大,庄家吸货越多。因此,若投资者看到底部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为资金默默吸纳。主力为了降低进货成本所以高抛低吸并且不断清洗短线客;但仍有一小部长线资金介入。因此,这段时期主力吸到的货。至多也只达到总成交量的1/3-1/2左右。所以忽略散户的买入量的主动性买入量可以结算为总成交量×1/3或总成交量×1/2 。例如,有一个5000万的中盘股,在长期下跌过程后进入横盘整理。最近一段时期出现成交活跃的现象,经过走势图上分析,确定前期最低价为主力吸筹的起始日,并从这个起始日起至250日均线附近已经有9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5500万股,主动性买入量为1700或2700万股左右,那么我们就可以估计得出这段时期主力吸筹的数量为1700-2700万股之间,但分析时最好以低持仓作为基点,以免受其误导。
2、根据阶段换手率判断。在低位出现成交活跃、换手率较高、而股价涨幅不大(设定标准为阶段涨幅小于50%,最好为小于30%)的个股,通常为庄家吸货。此间换手率越大,主力吸筹越充分,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价”暂时落后于“量”的个股。笔者的经验是换手率以50%为基数,每经过倍数阶段如2、3、4等,股价走势就进入新的阶段,也预示着庄家持仓发生变化,利用换手率计算庄家持仓的公式:个股流通盘×(个股某段时期换手率-同期大盘换手率);计算结果除以3,此公式的实战意义是主力资金以超越大盘换手率的买入量(即平均买入量)的数额通常为先知先觉资金的介入,一般适用于长期下跌的冷门股。因此,主力一旦对冷门股持续吸纳,我们就能相对容易地测算出主力手中的持仓量。所取时间一般以60-120个交易日为宜。因为一个波段庄家的建仓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例如:某股流通盘为8000万股,2003年年低至2004年初某股连续90个交易日的换手率为250%,而同期大盘的换手率为160%,据此可算出:(1)8000万×(250%-160%)=7200万股;7200万股/3=2400万股。因此,庄家实际持股数可能在2400万股之间。也主就是说,庄家的持仓量可能处于流通盘的30%左右,据此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主力参与的时间较短,股价仍有波折。
3、根据大盘整理期该股的表现来分析。有些个股吸货期不明显,或是盘中老庄卷土重来,或是庄家边拉边吸,或在下跌过程中不断吸货,难以明确划分吸货期。这些个股庄家持仓量可通过其在整理期的表现来判断,杉杉股份(600884)2003年年逐波下行,吸货期不明显,5-6月份的震荡明显属于庄家行为,7-9月份大盘调整,而该股持续调整,成家量萎缩较为明显,庄家介入程度深,明显被套;近期大盘调整,该股强势上扬,再看该股流通股达22800万,对这样的大盘股主力调控自如,持筹量可见一斑。
4、从分时走势和单笔成交来判断。若分时走势极不连贯、单笔成交量小,通常庄家持仓量较大、筹码集中度通常较高,如ST东锅(600786)前期分时走势上上下下,波动不连续,成交稀落,成交时间间隔长,有时数分钟过去才成交一两笔,5400万的流通盘有时每天仅成交数百手,这是典型的筹码被主力通吃(持仓在60%),涨跌完全取决于主力意愿,大盘走势对其影响甚微。
5、从价量背离来判断。若上升过程中成交并未放大,保持均衡状态,甚至价量背离的个股,筹码通常已集中在主力手中,如海正药业(600267)从去年6月份上升以来,随着股价不断上涨,成交量却在不断萎缩,股价创出上市以来的新高,量能亦未明显放大,分时走势上只要放出小量即可把股价推高,筹码锁定性良好,主力持仓为稳步推高,不存在吸筹期,持仓通常为60%以上。
6、配股除权后能迅速填权。2月04日为000401冀东水泥配股除权日,当天成交并未出现异常,2月27日配股上市,该股却能逆市而上,显示筹码已被充分锁定,主力持仓较重。随后该股连续放量上攻。
7、通过人均持股与大股东持股数判断庄家持仓。笔者经验为人均持股在2400左右,十大股东持股占流通盘的5%以上,可以判断主力初步持仓,如600585海螺水泥在2003年6月后,通过半年报分析,人均持股在5000多股,大股东持股在8%左右,可以判断主力持仓教重。 (您想天天免费看到如此海量的证券资讯吗?1、点击此处将东方财富网设为您的上网首页 2、点击此处将东方财富网添加到您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