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从数据库中

从数据库中

发布时间: 2023-03-05 17:03:25

A. 哪个sql语句用于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

用sql语句,从数据库提取结果属于查询,使用select语句。select语句属于DQL(Data Query Language)。最基本的就是:select [列名1,列名2……]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B. 怎样从数据库中读出数据

public DataSet query(string sql)
{
DataSet ds = new DataSet();//DataSet是表的集合

SqlDataAdapter da = new SqlDataAdapter(sql, conn);//从数据库中查询

da.Fill(ds);//将数据填充到DataSet

connClose();//关闭连接

return ds;//返回结果

}
这就读出来了

C. 如何从mysql数据库中随机获取任意条数据

随机读取可用newid(),取一条可用top 1
举例:如在表test中随机抽取一条未被读取的数据,执行语句为:
select?top?1?*?from?test?order?by?newid()第一次执行结果:
第二次执行结果:
结论:两次执行结果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也就是实现了随机的效果。

D. android app如何从数据库中获取需要的数据

Android 不自动提供数据库。在 Android 应用程序中使用 SQLite,必须自己创建数据库,然后创建表、索引,填充数据。Android 提供了 SQLiteOpenHelper 帮助你创建一个数据库,你只要继承 SQLiteOpenHelper 类,就可以轻松的创建数据库。SQLiteOpenHelper 类根据开发应用程序的需要,封装了创建和更新数据库使用的逻辑。SQLiteOpenHelper 的子类,至少需要实现三个方法:
构造函数,调用父类 SQLiteOpenHelper 的构造函数
onCreate()方法;// TODO 创建数据库后,对数据库的操作
onUpgrage()方法。// TODO 更改数据库版本的操作
当你完成了对数据库的操作(例如你的 Activity 已经关闭),需要调用 SQLiteDatabase 的 Close() 方法来释放掉数据库连接。
操作数据库的最佳实践是创建一个辅助类,例如联系人模块
class ContactsDatabaseHelper extends SQLiteOpenHelper
3.2 Cursor类
Android使用Cursor类返回一个需要的值,Cursor作为一个指针从数据库查询返回结果集,使用Cursor允许Android更有效地管理它们需要的行和列,你使用ContentValues对象存储键/值对,它的put()方法允许你插入不同数据类型的键值。
3.3 数据类型
SQLite 和其他数据库最大的不同就是对数据类型的支持,创建一个表时,可以在 CREATE TABLE 语句中指定某列的数据类型,但是你可以把任何数据类型放入任何列中。当某个值插入数据库时,SQLite 将检查它的类型。如果该类型与关联的列不匹配,则 SQLite 会尝试将该值转换成该列的类型。如果不能转换,则该值将作为其本身具有的类型存储。比如可以把一个字符串(String)放入 INTEGER 列。SQLite 称这为“弱类型”(manifest typing.)。

四、数据库操作
4.1创建和打开数据库
在Android中创建和打开一个数据库都可以使用openOrCreateDatabase方法来实现,因为它会自动去检测是否存在这个数据库,如果存在则打开,如果不存在则创建一个数据库:创建成功则返回一个SQLiteDatebase对象,否则抛出异常FileNotFoundException。
下面我们来创建一个名为Test的数据库,并返回一个SQLiteDatabase对象mSQLiteDatabase。
mSQLiteDatabase=this.openOrCreateDatabase("Test",MODE_PRIVATE,null);

4.2创建表
通过execSQL方法来执行一条SQL语句。
String CREATE_TABLE="create table 表名(列名,列名,……)";
mSQLiteDatabase.execSQL(CREATE_TABLE);

创建表的时候总要确定一个主键,这个字段是64位整型,别名_rowid。其特点就是自增长功能。当到达最大值时,会搜索该字段未使用的值(某些记录被删除_rowid会被回收),所以要唯一严格增长的自动主键必须加入关键字autoincrement。
4.3删除表
mSQLiteDatabase("drop table 表名");

E. 从数据库中获得表中的数据

Adodc1.RecordSource = "select * from Table1" 'Adodc1是一个用来绑定数据库的控件,RecordSource是他的一个属性,用来指定所用的记录源,这里记录源是一个select的SQL查询语句 Adodc1.Refresh '刷新记录源,一般绑定后不会立即显示,需要刷新 If Adodc1.Recordset.RecordCount > 0 Then '如果记录源的行数大于零,也就是不为空的意思 Do While Adodc1.Recordset.EOF = False 'DO While 。。。。loop 是一个循环语句, Adodc1.Recordset.EOF = False 是他的循环条件,意思是记录源不到最后,则循环继续 MS1.TextMatrix(MS1.Row, 0) = Adodc1.Recordset.Fields("学号") '用记录源给MsflexGrid赋值,也算是绑定的意思吧,MS1.Row是一个行的变量,0是第一列(依此类推,1是第二列),意思是MsflexGrid的当前行第一列数据是记录集中的 学号 字段的值 MS1.TextMatrix(MS1.Row, 1) = Adodc1.Recordset.Fields("姓名") '解释同上 MS1.TextMatrix(MS1.Row, 2) = Adodc1.Recordset.Fields("性别") '解释同上 MS1.TextMatrix(MS1.Row, 3) = Adodc1.Recordset.Fields("年龄") '解释同上 MS1.TextMatrix(MS1.Row, 4) = Adodc1.Recordset.Fields("籍贯") '解释同上 MS1.TextMatrix(MS1.Row, 5) = Adodc1.Recordset.Fields("班级") '解释同上 MS1.TextMatrix(MS1.Row, 6) = Adodc1.Recordset.Fields("学校") '解释同上 MS1.TextMatrix(MS1.Row, 7) = Adodc1.Recordset.Fields("备注") '解释同上 MS1.Row = MS1.Row + 1 '所操作的表格行数自动加1,也就是下移一行 Adodc1.Recordset.MoveNext '记录集的指针下移一行 LOOP '继续循环,达到退出循环条件时就会退出,条件是前面继续循环条件的否定,也就是到达记录集最后一条 END IF 'IF语句结束

F. 如何从MYSQL数据库中删除表

MySQL 删除数据表

MySQL中删除数据表是非常容易操作的, 但是你再进行删除表操作时要非常小心,因为执行删除命令后所有数据都会消失。

具体语法参考

以下为删除MySQL数据表的通用语法: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哦~

G. 请问如何从数据库中读取具体某个数据

哎呀,你这样子提问题真的不好回答。你学过什么了?会哪些东西?做一个数据库相关的程序,大致过程就是下面这样子:
首先要连接到数据库,比如
Java
就是用
JDBC。
然后打开一个连接,Java
中就是一个
Connection。
创建一个查询,开始查询数据库
遍历查询的结果,这里就是你上面要做的,挨个赋值
最后一定要记住关闭查询和连接,释放资源。

.Net,PHP,Python
也是类似的。
不过,在实际开发中,可不是这样了,不仅效率太低而且程序不好维护。

H. 用sql语句怎么从数据库中提取结果

1、我们首先在创建一个WEB页面,用EF导入数据库中的一个实体模型,然后创建一个按钮,点击按钮以后用EF向数据库中执行insert操作。

热点内容
安卓和鸿蒙系统哪个好一些 发布:2025-08-20 21:41:28 浏览:850
红米note扩展存储卡 发布:2025-08-20 21:27:10 浏览:862
验证你的电子邮件地址不能连接服务器 发布:2025-08-20 21:27:09 浏览:63
存储区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8-20 21:26:31 浏览:53
压缩袋是什么 发布:2025-08-20 20:48:27 浏览:618
服务器减容会有什么影响 发布:2025-08-20 20:40:23 浏览:150
我的世界怎么联服务器 发布:2025-08-20 20:34:31 浏览:498
c语言编译或解释 发布:2025-08-20 20:27:17 浏览:601
vsm编程 发布:2025-08-20 20:16:31 浏览:913
脚本刷黑石塔 发布:2025-08-20 19:50:08 浏览: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