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运算法
‘壹’ 会计的七种核算方法
会计的七种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反映和监督的一种方法。账户的设置,是会计核算制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设置账户对于正确运用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核算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就是对每项经竖物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激纤罩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记账,使每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发生对应关系,登记在对应账户上的金额相等。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实有数,以保证账簿记录真实可靠的一种专门方法。为了加强会计记录的准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项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进行清查、盘点和核对。
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对日常会计核算资料的总结,就是对账簿记录定期加以分类、整理和汇总,形成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各种指标,再报送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以便据此做出决策。
‘贰’ 会计计算公式大全
1、 税额=销项税-进项税
2、 销项税=销售额*率
3、 视销征税无销额,(1)当月类平均;(2)最近类货平均,(3)组税价=成本*(1+成利率)
4、 征增税及消税:
组税价=成本*(1+成润率)+消税
组税价=成本*(1+成润率)/(1-消率)
4、含税额换
不含税销额=含税销额/1+率 (一般)
不含税销额=含税销额/1+征率(小规模)
5、 购农销农品,或向小纳人购农品:
准扣的进税=买价*扣率(13%)
6、 一般纳人外购货物付的运费
准扣的进税=运费*扣除率
@随运付的装卸、保费不扣
7、 小纳人纳额=销项额*征率(6%或4%)
@不扣进额
8、 小纳人不含税销额=含额/(1+征率)
9、 自来水公司销水(6%)
不含税销额=发票额*(1+征率)
二、 进口货
1、 组税价=关税完价+关税+消税
2、 纳额=组税价*税率
三、 出口货物退(免)税
1、“免、抵、退”计算方法(指生产企自营委外贸代出口自产)
(1)纳额=内销销税-(进税-免抵退税不免、抵税)
(2)免抵退税=FOB*外汇RMB牌价*退率-免抵退税抵减额
@FOB:出口货物离岸价。
@免抵退税抵减额=免税购原料价*退税率
免税购原料=国内购免原料+进料加工免税进料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组税价=到岸价+关、消税
(3)应退税和免抵税
A、 如期末留抵税≤免抵退税,则
应退税=期末留抵税
免抵税=免抵退税-应退税
B、 期末留抵税>免抵退税,则:
应退税=免抵退税
免抵税=0
@*期末留抵税额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定。
(4)免抵退税不得免和抵税
免抵退税不免和抵税=FOB*外汇RMB牌价*(出口征率-出口退率)-免抵退税不免抵税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免和抵扣税抵减额=免税进原料价*(出口征率-出口货物退率)
2、 先征后退
(1) 外贸及外贸制度工贸企购货出口,出口增税免;出口后按收购成本与退税率算退税还外贸,征、退税差计企业成本
应退税额=外贸购不含增税购进金额*退税率
(2) 外贸企购小纳人出货口增税退税规定:
A、从小纳人购并持普通发票准退税的抽纱、工艺品等12类出口货物,销售出口货入免,退还出口货进税
退税=[发票列(含税)销额]/(1+征率)*6%或5%
B、 从小纳人购代开的增税发票的出口货:
退税=增税发票金额*6%或5%。
C、 外企托生企加工出口货的退税规定:
原辅料退税=国内原辅料增税发票进项*原辅料退税率
‘叁’ 成本会计计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会计计算的基本方法:
1、直接成本计算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计算;
2、间接成本计算法:制造费用分配的计算一般以生产工时、机器工时、产值、间接成本为标准;
3、完工成本计算法及未完工产品计算法:约当产量法、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在产品定额成本扣除法。